混凝府已經嚐試性的澆築過一些小型框架式建築,本來是準備澆築拆除一空的正寢和正朝,但沒有見過混凝土的王尹很擔心這種拿水澆一澆就拿來夯築的建築,在他的影響下,趙妃也不同意用這種新式夯土用來建正寢、正朝。正寢是大王的寢所,正朝是每日視朝的重地,這種以夯土作屋頂的建築萬一塌了,那該怎麽辦?
行向圃田澤的路上,熊荊又想到了用混凝土建正寢、正朝的事情。在他看來這不過是母後的大驚小怪,後世的城市根本就是鋼筋混凝土叢林,他反而不太習慣木製建築。
“臣見過大王。”腳手架下,聽聞大王到了,封人糾和陶尹等人連忙登舟相見。
“如何了?”熊荊站在甲板上,很神氣的相問,混凝土是他的發明創造。
“稟告大王,正澆築也。”上一次相見還是四個多月前在郢都,這一次相見卻在圃田澤工地。“請大王戴上。”陶尹答完又拿著一頂藤製安全帽,請熊荊戴上。
藤製安全帽也是熊荊要求製造並佩戴的,他並沒有登上腳手架看匠人澆築的意思,可他還是戴上了安全帽。
“就是圍著這片澤中高地?”戴上安全帽的熊荊指著混凝土柱子圍著一片野地道,他並不覺得這裏有多高,等春天水一漫,糧食全要浸壞。
“稟大王……”陶尹沒說話,封人糾道:“稟大王,此大司馬府之誤也。與其建倉於此,何不建倉於鴻溝北岸,十字溝以東?”
鴻溝接入圃田澤,與其南濟平行的南濟水也接入圃田澤,再往北一點還有北濟水,再往北一點還有別濮水,隻是,北濟水和別濮水沒有接入圃田澤,而是往西直接連通黃河。
橫向河流如此,縱向的也有兩條:大梁北郭西側有一條北南流向的陰溝,《水經·陰溝水注》雲:陰溝首受大河於卷縣(今原陽縣舊原武西北),東南至大梁,合蒗蕩渠(鴻溝);陰溝之西,又有一條十字溝。十字溝南端接圃田澤,與鴻溝垂直相連,穿過南濟水、北濟水後,北端連著別濮水的入河口。
封人糾此前隻看過圃田澤的地圖,沒看過大梁西北的水係,前幾天他一到就發現大司馬府的計劃是錯誤的。圃田澤水澤環繞,大梁西北,鴻溝與南濟水之間、十字溝和陰溝相夾那塊地方豈不是比圃田澤更好。糧倉建在那,根本就不用澆築什麽混凝土糧倉,隻要澆築裝卸碼頭。
“此處離大梁太近。”熊荊看著地圖,覺得這確實是個不錯的地方。
“廉頗上將軍不能拔下大梁?”封人糾道。“若是不能拔下大梁,總能守住糧秣吧。臣以為,糧倉應就近、就便,建於澤內,日後無用,且水泥也不足。”
封人糾說完見熊荊還在沉思,他特意換成熊荊熟悉的量製再道:“混凝之樓有承重之限,八十多萬噸糧秣,二十萬方之樓麵,每方承重四噸。如此,樓必塌!”
“四噸?”熊荊嚇了一跳,混凝土樓麵雖然結實,可也沒有達到每平方承重四噸的標準。
“然。”封人糾繼續說,“混凝府以為隻有圃田澤是諸水環繞,糧倉設計本為兩層,每層四十萬方,每層堆高一點七米,然水泥不足,遂改為一層,水泥還不足,又被改為二十萬方,堆高變成六點五米,每方承重四噸。”
大司馬府為了糧秣安全,造府受製於水泥產量,最終把一棟八十萬平方米的建築削減到二十萬平方米,水泥不夠又繼續消減。封人糾拿到建造要求一看就說不行,他雖然不懂得計算混凝土配筋率,但對混凝土建築的承重心裏大致有個譜。
“那……”熊荊麵色數變之後立即要喊停,“速速告知大司馬府,不再圃田澤設倉,當在圃田澤以東,鴻溝以北設倉。”他說完之後又道:“不佞會讓上將軍派萬人駐守。”
“大王,這……”陶尹指著正在澆築的腳手架。“這當如何是好?糧秣明日就要運過來了。”
“立刻停下。”熊荊道,“你等馬上去圃田澤以東尋找建倉之地,碼頭要連夜趕工。”
“稟告大王,建倉之地已經尋好,日夜趕工,四日可成。”封人早就有意把糧倉建在圃田澤之北,前幾天他就看好了地方,怎奈輸運司的鄂焯等人一直說圃田澤安全,圃田澤東麵離大梁城隻隔著一條鴻溝雲雲。
“馬上去辦。”興致衝衝是來看澆樓的,沒想到選址就是個大錯誤。熊荊雖沒有敗興而歸,心裏卻有些懊惱。這其中也有他的錯誤,他沒有來過大梁,也未曾細看過大梁附近的詳細地圖,不知道大梁北麵、西麵也是水係縱橫,隻聽說過有個偌大的圃田澤。
“大王果決也。”龐暖很不合時宜的拍了一記馬屁。
這時候封人糾已經下舟了,熊荊笑道:“便是不佞說要把糧倉建在圃田澤的,當時也很果決。”
“這,”龐暖老臉一紅,他轉口道:“大王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龐卿以為不佞是趙王?”熊荊看著他問。
“趙王怎及大王啊?”龐暖很自然的道。“趙王不及大王之萬一。”
“你在趙國待得太久。”熊荊道。“真正的楚人不會如此說話。有話說話,有屁放屁,不媚上、不欺下,風風火火、甚至於瘋瘋癲癲,這才是楚人。三晉不同,僅以楚女論,其媚不如趙燕、歌不如韓衛,繡不如魏鄭,僅一桑織之女……”
熊荊這般說話,話裏的意思龐暖瞬間就懂了。但他懂的隻是一部分,熊荊說完他不像楚人後又道:“此戰之後,楚國不再行王製,而行敖製。換而言之,楚國不再有大王、不再有官吏、不再有令尹、不再有郢都……”
熊荊說了一大串的‘不再有’,最後道:“你雖曾是趙國大將軍,可你若沒有自己的甲士、沒有自己的部屬,你在楚國將無法立足,即便是天縱之才,也會默默無聞。”
行向圃田澤的路上,熊荊又想到了用混凝土建正寢、正朝的事情。在他看來這不過是母後的大驚小怪,後世的城市根本就是鋼筋混凝土叢林,他反而不太習慣木製建築。
“臣見過大王。”腳手架下,聽聞大王到了,封人糾和陶尹等人連忙登舟相見。
“如何了?”熊荊站在甲板上,很神氣的相問,混凝土是他的發明創造。
“稟告大王,正澆築也。”上一次相見還是四個多月前在郢都,這一次相見卻在圃田澤工地。“請大王戴上。”陶尹答完又拿著一頂藤製安全帽,請熊荊戴上。
藤製安全帽也是熊荊要求製造並佩戴的,他並沒有登上腳手架看匠人澆築的意思,可他還是戴上了安全帽。
“就是圍著這片澤中高地?”戴上安全帽的熊荊指著混凝土柱子圍著一片野地道,他並不覺得這裏有多高,等春天水一漫,糧食全要浸壞。
“稟大王……”陶尹沒說話,封人糾道:“稟大王,此大司馬府之誤也。與其建倉於此,何不建倉於鴻溝北岸,十字溝以東?”
鴻溝接入圃田澤,與其南濟平行的南濟水也接入圃田澤,再往北一點還有北濟水,再往北一點還有別濮水,隻是,北濟水和別濮水沒有接入圃田澤,而是往西直接連通黃河。
橫向河流如此,縱向的也有兩條:大梁北郭西側有一條北南流向的陰溝,《水經·陰溝水注》雲:陰溝首受大河於卷縣(今原陽縣舊原武西北),東南至大梁,合蒗蕩渠(鴻溝);陰溝之西,又有一條十字溝。十字溝南端接圃田澤,與鴻溝垂直相連,穿過南濟水、北濟水後,北端連著別濮水的入河口。
封人糾此前隻看過圃田澤的地圖,沒看過大梁西北的水係,前幾天他一到就發現大司馬府的計劃是錯誤的。圃田澤水澤環繞,大梁西北,鴻溝與南濟水之間、十字溝和陰溝相夾那塊地方豈不是比圃田澤更好。糧倉建在那,根本就不用澆築什麽混凝土糧倉,隻要澆築裝卸碼頭。
“此處離大梁太近。”熊荊看著地圖,覺得這確實是個不錯的地方。
“廉頗上將軍不能拔下大梁?”封人糾道。“若是不能拔下大梁,總能守住糧秣吧。臣以為,糧倉應就近、就便,建於澤內,日後無用,且水泥也不足。”
封人糾說完見熊荊還在沉思,他特意換成熊荊熟悉的量製再道:“混凝之樓有承重之限,八十多萬噸糧秣,二十萬方之樓麵,每方承重四噸。如此,樓必塌!”
“四噸?”熊荊嚇了一跳,混凝土樓麵雖然結實,可也沒有達到每平方承重四噸的標準。
“然。”封人糾繼續說,“混凝府以為隻有圃田澤是諸水環繞,糧倉設計本為兩層,每層四十萬方,每層堆高一點七米,然水泥不足,遂改為一層,水泥還不足,又被改為二十萬方,堆高變成六點五米,每方承重四噸。”
大司馬府為了糧秣安全,造府受製於水泥產量,最終把一棟八十萬平方米的建築削減到二十萬平方米,水泥不夠又繼續消減。封人糾拿到建造要求一看就說不行,他雖然不懂得計算混凝土配筋率,但對混凝土建築的承重心裏大致有個譜。
“那……”熊荊麵色數變之後立即要喊停,“速速告知大司馬府,不再圃田澤設倉,當在圃田澤以東,鴻溝以北設倉。”他說完之後又道:“不佞會讓上將軍派萬人駐守。”
“大王,這……”陶尹指著正在澆築的腳手架。“這當如何是好?糧秣明日就要運過來了。”
“立刻停下。”熊荊道,“你等馬上去圃田澤以東尋找建倉之地,碼頭要連夜趕工。”
“稟告大王,建倉之地已經尋好,日夜趕工,四日可成。”封人早就有意把糧倉建在圃田澤之北,前幾天他就看好了地方,怎奈輸運司的鄂焯等人一直說圃田澤安全,圃田澤東麵離大梁城隻隔著一條鴻溝雲雲。
“馬上去辦。”興致衝衝是來看澆樓的,沒想到選址就是個大錯誤。熊荊雖沒有敗興而歸,心裏卻有些懊惱。這其中也有他的錯誤,他沒有來過大梁,也未曾細看過大梁附近的詳細地圖,不知道大梁北麵、西麵也是水係縱橫,隻聽說過有個偌大的圃田澤。
“大王果決也。”龐暖很不合時宜的拍了一記馬屁。
這時候封人糾已經下舟了,熊荊笑道:“便是不佞說要把糧倉建在圃田澤的,當時也很果決。”
“這,”龐暖老臉一紅,他轉口道:“大王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龐卿以為不佞是趙王?”熊荊看著他問。
“趙王怎及大王啊?”龐暖很自然的道。“趙王不及大王之萬一。”
“你在趙國待得太久。”熊荊道。“真正的楚人不會如此說話。有話說話,有屁放屁,不媚上、不欺下,風風火火、甚至於瘋瘋癲癲,這才是楚人。三晉不同,僅以楚女論,其媚不如趙燕、歌不如韓衛,繡不如魏鄭,僅一桑織之女……”
熊荊這般說話,話裏的意思龐暖瞬間就懂了。但他懂的隻是一部分,熊荊說完他不像楚人後又道:“此戰之後,楚國不再行王製,而行敖製。換而言之,楚國不再有大王、不再有官吏、不再有令尹、不再有郢都……”
熊荊說了一大串的‘不再有’,最後道:“你雖曾是趙國大將軍,可你若沒有自己的甲士、沒有自己的部屬,你在楚國將無法立足,即便是天縱之才,也會默默無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