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廝殺之後,湖口南側的陸地非常輕易就被楚軍奪下,近萬钜鐵甲士駐守於此。鴻溝上舟楫如雲,舟上的投石機和荊弩齊射,秦軍逐得遠遠——水路確實不通了,但湖畔寬約一百多步的陸路可以打通。鼠籠式起重機在此立了起來,麻袋裝運的粟米從鴻溝上的舟楫吊起,裝入百餘步鐵軌上的小車,最後再調運到東湖內的舟舫上。
湖口北側陸地上的秦軍也被火彈驅走,那裏也有數千钜鐵甲士列陣,但隻要離鴻溝三百步,秦軍就是安全的。他們隻能眼睜睜看著一袋一袋的糧秣、一顆一顆的砲彈運入城內,
“便如此讓荊人得逞?”李信天一亮就奔了過來,戎車上的他激動不已。
“將軍,荊人舟楫上有火彈、荊弩,地方有又狹小,我等……”副將安契一臉無奈。身披钜甲、手持夷矛的楚軍,哪怕是秦軍銳士也打不過。再就是那個地方太狹小,列陣不過站兩百多人,三千人就能把地方守得死死的。
“擊鼓!速攻。”圍了三個多月,兩軍加起來死傷近十萬人,怎能再讓城內的楚軍喘息?李信怒擊車軾,下達了進攻的命令。建鼓於瞬間擊響,不但北側的秦軍,南側的秦軍也開始徐徐向前,妄圖奪迴湖口兩側的狹小地帶,阻止楚軍運物資入城。
“拿下湖口!”李信揮劍大喝,萬餘秦軍往湖口奔來,好似一道棕色的洪流。
“令尹被刺?!”陳郢正寢,城頭上的廝殺仍在繼續,但士卒士氣高昂,每個人都知道水路打通、郢都來人了。隨補給入城的是左徒昭黍,他一到就告知熊荊淖狡被刺之事。
“然也。”昭黍道。“宮內亦有秦諜,令尹不防,使其得逞。好在令尹身著皮甲……”
“鎖甲呢?”熊荊眉毛擰了起來,鎖子甲玉府編好後,他在穿,他還要求所有重臣都穿。
“這……”昭黍此時身上就穿了鎖子甲,至於淖狡為何不穿鎖子甲,他並不知情。
“好了。淖卿傷勢如何?”熊荊不再追究了,隻問起淖狡的傷勢。
“暫無性命之憂。”昭黍眼睛眨巴著,他從懷裏掏出淖狡的信箋,道:“請大王過目。”
“他未愈之前,便有你暫代令尹之職。”熊荊草草看罷信箋,信裏淖狡主要說的就是暫代人選,看來他傷的並不輕。
“臣敬受命!”昭黍心裏的石頭終於落地了,他前來見熊荊就是為了令尹代職之事。
“切記!敖倉奇襲勢在必行。”熊荊叮囑著昭黍,“不要以陳郢得失為慮。”
“然大王危矣!”昭黍一邊點頭一邊看著熊荊。幾個月不見,熊荊看人的目光帶著一種別樣的冷漠,似乎看誰都是一個死物,毫無感情。“太後亦常念大王……”
“母後?”熊荊凝固的眸子終於有了一絲感情,他早就忘記母後嫁羋蒨入秦的事情了。“母後可好?璊媭可好?”
“太後安好!璊公主安好!”昭黍急急相告。“唯太後常思念大王。臣請大王先迴郢都,下迴補給之時再迴陳郢……”
“不行!”熊荊斷然搖頭。“此次補給之後,秦軍必有防備。舟楫再來,將是我楚軍奇襲敖倉,追擊秦魏潰軍之時。你告訴母後,我在此與數萬將卒情如手足、同生共死,故不能於膝前請安盡孝。”
熊荊是真的想母親了。羋蒨之事他心裏卻有埋怨,現在則有些感激。試想如果趙妃不疼愛自己,又怎會擅作主張,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這天下,不是因為君臣,隻是因為感情,能夠為他不顧一切的,也就是隻有母親了。
“大王之語,臣一迴郢都便告知太後。”昭黍牢牢記住了。
“秦軍如何?項燕如何?”收起那份思念,熊荊問起別的戰場。
“城陽仍在我手,平輿為秦軍所拔,秦軍拔平輿後向東轉攻項城,未南下繁陽寢縣。”昭黍簡要說起另外兩個戰場的情況。“上將軍坐鎮期思,隻因秦軍圍城而少有攻城,甚閑。”
“如此說來,這兩路秦軍是牽製性的了?”熊荊瞬間就得出了這樣的感覺。
“然也。”昭黍說起大司馬府的一個判斷:“秦軍此戰,或隻為大王。”
“為我?”熊荊笑起,“秦軍怎會是為我?若是為我,為何不行刺於我?”
“這……,臣亦不知。”昭黍自然不知如何解釋這個問題。
“秦軍上次攻我,自然知道城陽實不如陳郢。陳郢在手,可順穎水直下郢都,鴻溝連通黃河,糧秣軍器轉運便捷。城陽雖然也是水路,但淮上不接南陽郡,轉運太難。”熊荊說出自己的判斷,他還是相信秦軍把目標對準陳郢是為了建立伐楚的橋頭堡。“所以說魏人可惡!他們若不借道助秦攻我,秦軍豈能攻陳?”
“稟告大王,魏國攻我,實乃移禍之計。此戰之後,當伐魏國。”昭黍一樣覺得魏人可惡。
“你迴去告知酈且,別想伐魏了,要想大梁。”熊荊說出自己的想法。
“大梁?”昭黍不熟兵事不解其意。“大王可是要攻伐大梁?”
“然也。我有舟師甲士,為何就不能把大梁奪下來?”熊荊反問,“大梁乃諸水交匯之所,拿下大梁才是真守住了淮上,不然秦軍假道大梁,仍可攻我。”
大梁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奪取大梁絕非易事。大梁是魏國的國都,拔下大梁豈不非滅了魏國?滅了魏國豈不是秦楚北麵也將接壤?越想昭黍越覺得心驚,他正要問時,熊荊又道:“齊國、趙國如何了?”
“齊王不願出兵。”昭黍道,“然即墨大夫田合願意出兵?”
“即墨大夫?”熊荊不解。“既然齊王不願意,即墨大夫如何出兵?”
“齊國行五都製,即墨便是其中一都。即墨大夫可出兵十萬,然需我割讓莒城。”昭黍道。
“十萬兵就想換莒城?”莒城原來是齊國的,還是齊國的一都,齊人想拿迴莒城並不奇怪。
“大王以為可割莒城?”昭黍問道,郢都討論下來是想拒絕齊人的。
“莒城太偏,若隻是齊國的飛地,自然可割。”熊荊說出自己的判斷。“今後我楚國的國策當是,拒秦、聯齊、助趙、吞魏。”
“拒秦、聯齊、助趙、吞魏?”昭黍將熊荊的話重複了一遍。
“然也!”熊荊點頭。“魏國是一片熟地,他既然已經為秦作倀,那就不再是我楚國北麵的屏障。既如此,隻有一得空,就應當伐魏。伐魏最重要的拿下大梁,大梁才是淮上樞要,其次是大梁以東的大宋郡。拿下大宋郡與秦國的東郡接壤,我楚國為何不能與趙國、齊國一起把秦國東郡給分了?
齊國肯定是願意的,秦國如果沒有了東郡,那秦軍就不能進攻齊國。趙國估計也是願意的,秦國如果沒有了東郡,楚趙兩國便能接壤,邯鄲的南翼就安全了。如果還能攻占河內郡,那秦軍伐趙便隻能從上黨郡越太行山。”
秦軍並非不可擊敗,關鍵是諸國是否真能聯手。攻占大梁、吞並魏國的大宋郡,進而與齊趙兩國攻占秦國的東郡、河內郡。這是熊荊做出的一次攻勢努力,真要達成這個目的,那麽天下將形成楚趙齊三國共拒強秦的局麵。魏國也不是說一定就會滅亡,魏國將變成另一個韓國,苟安於大梁以西。
尚如計劃失敗,楚國也沒有什麽損失。這是進攻,進攻不成也會震懾魏王。他隻要不蠢就會明白,魏國如果處於秦楚的拉鋸戰中,最終的結果就是迅速亡國。
“大王,趙國……”熊荊剛才問齊國、趙國如何,昭黍隻說了齊國。“趙王似欲伐燕?”
“伐燕?”熊荊不解。現在秦軍伐楚,他不休養生息,居然跑去伐燕。
“然也。穆棱使人迴報說趙國君臣見秦人攻我,戰事一時膠著,故欲伐燕。這是兩個月前的訊息,時至今日,恐趙國已從邯鄲出兵。”昭黍揖告道。
“秦國如何?”趙國伐燕,如果是小伐,秦國尚可容許,如果是滅燕,那絕不會容許。
“秦國未知也。”昭黍道。“臣請告大王,趙國與秦國並無不同。秦國伐我,趙國絕不救我,秦國伐趙,我國卻要救趙。若魏國無存,秦若伐我,趙國寧可伐燕、伐齊也不救我……”
“救趙不過是讓秦國多一個對手。”熊荊明白昭黍的意思,群臣中大多對趙國都沒有好感。“再說,以魏國為屏障本就是膽怯的表現,我楚國為何就不能正麵對敵?非要擋在別人背後自欺欺人?
我楚國吞並魏國,是為了增強國力,攻占大梁是為了奪取要衝。與其魏國被秦國所吞並,就不如被我楚國吞並。躲在魏國這塊一捅就破的屏障背後,就不如光明正大正對秦國。不必擔心秦國從此以後會伐楚國,以秦國欺軟怕硬,打不過就使反間計的下賤本性,他最後隻會伐趙,因為他在我們身上討不到半點好處。”
湖口北側陸地上的秦軍也被火彈驅走,那裏也有數千钜鐵甲士列陣,但隻要離鴻溝三百步,秦軍就是安全的。他們隻能眼睜睜看著一袋一袋的糧秣、一顆一顆的砲彈運入城內,
“便如此讓荊人得逞?”李信天一亮就奔了過來,戎車上的他激動不已。
“將軍,荊人舟楫上有火彈、荊弩,地方有又狹小,我等……”副將安契一臉無奈。身披钜甲、手持夷矛的楚軍,哪怕是秦軍銳士也打不過。再就是那個地方太狹小,列陣不過站兩百多人,三千人就能把地方守得死死的。
“擊鼓!速攻。”圍了三個多月,兩軍加起來死傷近十萬人,怎能再讓城內的楚軍喘息?李信怒擊車軾,下達了進攻的命令。建鼓於瞬間擊響,不但北側的秦軍,南側的秦軍也開始徐徐向前,妄圖奪迴湖口兩側的狹小地帶,阻止楚軍運物資入城。
“拿下湖口!”李信揮劍大喝,萬餘秦軍往湖口奔來,好似一道棕色的洪流。
“令尹被刺?!”陳郢正寢,城頭上的廝殺仍在繼續,但士卒士氣高昂,每個人都知道水路打通、郢都來人了。隨補給入城的是左徒昭黍,他一到就告知熊荊淖狡被刺之事。
“然也。”昭黍道。“宮內亦有秦諜,令尹不防,使其得逞。好在令尹身著皮甲……”
“鎖甲呢?”熊荊眉毛擰了起來,鎖子甲玉府編好後,他在穿,他還要求所有重臣都穿。
“這……”昭黍此時身上就穿了鎖子甲,至於淖狡為何不穿鎖子甲,他並不知情。
“好了。淖卿傷勢如何?”熊荊不再追究了,隻問起淖狡的傷勢。
“暫無性命之憂。”昭黍眼睛眨巴著,他從懷裏掏出淖狡的信箋,道:“請大王過目。”
“他未愈之前,便有你暫代令尹之職。”熊荊草草看罷信箋,信裏淖狡主要說的就是暫代人選,看來他傷的並不輕。
“臣敬受命!”昭黍心裏的石頭終於落地了,他前來見熊荊就是為了令尹代職之事。
“切記!敖倉奇襲勢在必行。”熊荊叮囑著昭黍,“不要以陳郢得失為慮。”
“然大王危矣!”昭黍一邊點頭一邊看著熊荊。幾個月不見,熊荊看人的目光帶著一種別樣的冷漠,似乎看誰都是一個死物,毫無感情。“太後亦常念大王……”
“母後?”熊荊凝固的眸子終於有了一絲感情,他早就忘記母後嫁羋蒨入秦的事情了。“母後可好?璊媭可好?”
“太後安好!璊公主安好!”昭黍急急相告。“唯太後常思念大王。臣請大王先迴郢都,下迴補給之時再迴陳郢……”
“不行!”熊荊斷然搖頭。“此次補給之後,秦軍必有防備。舟楫再來,將是我楚軍奇襲敖倉,追擊秦魏潰軍之時。你告訴母後,我在此與數萬將卒情如手足、同生共死,故不能於膝前請安盡孝。”
熊荊是真的想母親了。羋蒨之事他心裏卻有埋怨,現在則有些感激。試想如果趙妃不疼愛自己,又怎會擅作主張,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這天下,不是因為君臣,隻是因為感情,能夠為他不顧一切的,也就是隻有母親了。
“大王之語,臣一迴郢都便告知太後。”昭黍牢牢記住了。
“秦軍如何?項燕如何?”收起那份思念,熊荊問起別的戰場。
“城陽仍在我手,平輿為秦軍所拔,秦軍拔平輿後向東轉攻項城,未南下繁陽寢縣。”昭黍簡要說起另外兩個戰場的情況。“上將軍坐鎮期思,隻因秦軍圍城而少有攻城,甚閑。”
“如此說來,這兩路秦軍是牽製性的了?”熊荊瞬間就得出了這樣的感覺。
“然也。”昭黍說起大司馬府的一個判斷:“秦軍此戰,或隻為大王。”
“為我?”熊荊笑起,“秦軍怎會是為我?若是為我,為何不行刺於我?”
“這……,臣亦不知。”昭黍自然不知如何解釋這個問題。
“秦軍上次攻我,自然知道城陽實不如陳郢。陳郢在手,可順穎水直下郢都,鴻溝連通黃河,糧秣軍器轉運便捷。城陽雖然也是水路,但淮上不接南陽郡,轉運太難。”熊荊說出自己的判斷,他還是相信秦軍把目標對準陳郢是為了建立伐楚的橋頭堡。“所以說魏人可惡!他們若不借道助秦攻我,秦軍豈能攻陳?”
“稟告大王,魏國攻我,實乃移禍之計。此戰之後,當伐魏國。”昭黍一樣覺得魏人可惡。
“你迴去告知酈且,別想伐魏了,要想大梁。”熊荊說出自己的想法。
“大梁?”昭黍不熟兵事不解其意。“大王可是要攻伐大梁?”
“然也。我有舟師甲士,為何就不能把大梁奪下來?”熊荊反問,“大梁乃諸水交匯之所,拿下大梁才是真守住了淮上,不然秦軍假道大梁,仍可攻我。”
大梁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奪取大梁絕非易事。大梁是魏國的國都,拔下大梁豈不非滅了魏國?滅了魏國豈不是秦楚北麵也將接壤?越想昭黍越覺得心驚,他正要問時,熊荊又道:“齊國、趙國如何了?”
“齊王不願出兵。”昭黍道,“然即墨大夫田合願意出兵?”
“即墨大夫?”熊荊不解。“既然齊王不願意,即墨大夫如何出兵?”
“齊國行五都製,即墨便是其中一都。即墨大夫可出兵十萬,然需我割讓莒城。”昭黍道。
“十萬兵就想換莒城?”莒城原來是齊國的,還是齊國的一都,齊人想拿迴莒城並不奇怪。
“大王以為可割莒城?”昭黍問道,郢都討論下來是想拒絕齊人的。
“莒城太偏,若隻是齊國的飛地,自然可割。”熊荊說出自己的判斷。“今後我楚國的國策當是,拒秦、聯齊、助趙、吞魏。”
“拒秦、聯齊、助趙、吞魏?”昭黍將熊荊的話重複了一遍。
“然也!”熊荊點頭。“魏國是一片熟地,他既然已經為秦作倀,那就不再是我楚國北麵的屏障。既如此,隻有一得空,就應當伐魏。伐魏最重要的拿下大梁,大梁才是淮上樞要,其次是大梁以東的大宋郡。拿下大宋郡與秦國的東郡接壤,我楚國為何不能與趙國、齊國一起把秦國東郡給分了?
齊國肯定是願意的,秦國如果沒有了東郡,那秦軍就不能進攻齊國。趙國估計也是願意的,秦國如果沒有了東郡,楚趙兩國便能接壤,邯鄲的南翼就安全了。如果還能攻占河內郡,那秦軍伐趙便隻能從上黨郡越太行山。”
秦軍並非不可擊敗,關鍵是諸國是否真能聯手。攻占大梁、吞並魏國的大宋郡,進而與齊趙兩國攻占秦國的東郡、河內郡。這是熊荊做出的一次攻勢努力,真要達成這個目的,那麽天下將形成楚趙齊三國共拒強秦的局麵。魏國也不是說一定就會滅亡,魏國將變成另一個韓國,苟安於大梁以西。
尚如計劃失敗,楚國也沒有什麽損失。這是進攻,進攻不成也會震懾魏王。他隻要不蠢就會明白,魏國如果處於秦楚的拉鋸戰中,最終的結果就是迅速亡國。
“大王,趙國……”熊荊剛才問齊國、趙國如何,昭黍隻說了齊國。“趙王似欲伐燕?”
“伐燕?”熊荊不解。現在秦軍伐楚,他不休養生息,居然跑去伐燕。
“然也。穆棱使人迴報說趙國君臣見秦人攻我,戰事一時膠著,故欲伐燕。這是兩個月前的訊息,時至今日,恐趙國已從邯鄲出兵。”昭黍揖告道。
“秦國如何?”趙國伐燕,如果是小伐,秦國尚可容許,如果是滅燕,那絕不會容許。
“秦國未知也。”昭黍道。“臣請告大王,趙國與秦國並無不同。秦國伐我,趙國絕不救我,秦國伐趙,我國卻要救趙。若魏國無存,秦若伐我,趙國寧可伐燕、伐齊也不救我……”
“救趙不過是讓秦國多一個對手。”熊荊明白昭黍的意思,群臣中大多對趙國都沒有好感。“再說,以魏國為屏障本就是膽怯的表現,我楚國為何就不能正麵對敵?非要擋在別人背後自欺欺人?
我楚國吞並魏國,是為了增強國力,攻占大梁是為了奪取要衝。與其魏國被秦國所吞並,就不如被我楚國吞並。躲在魏國這塊一捅就破的屏障背後,就不如光明正大正對秦國。不必擔心秦國從此以後會伐楚國,以秦國欺軟怕硬,打不過就使反間計的下賤本性,他最後隻會伐趙,因為他在我們身上討不到半點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