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卒潮水般退去,直至幾百步才被魏將砍殺止步。城門前的街巷隻留下一地屍體和傷員,泥土全是紅的。環衛譽士迴撤的時候,又把地上的魏卒全捅了一遍,以防有人裝死。
“傷勢如何?”藍鍾看向上官皋,他肩膀上不知何時中了一箭,正汩汩流血。
“無礙!”上官皋低頭才看到了自己的傷,並不在意。他的目光緊盯著幾百步外的魏將,注意這他的舉動,戒備隨時會打迴來的魏人。
藍鍾看向上官皋有一種羨慕。譽士雖然勇敢,但沒有經過全麵的訓練,不懂戰術更不懂兵法,可環衛似乎都懂,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卒子,也能指揮一個旅的縣卒。
“此次殺退,魏人必不敢再來。”藍鍾還是盯著上官皋的傷口,“不如先……”
“非也。魏軍奪門的兵卒隻是奮擊,三名奮擊方抵一名武卒。下迴若是武卒攻來……”上官皋連連搖頭,對守住城門不保太大希望。可沒有撤退的軍令,他隻能死守。
武卒是魏國的重步兵,‘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裏。’魏武卒天下聞名,這是吳起事魏時設立的兵種,吳起後來離魏入楚,但武卒製度一直保留。
武卒的選拔中,操十二石之弩、日中而趨百裏最難。其實十二石不過三百二十四市斤、一百六十二公斤,對於骨密度遠超現代人的古人來說,以深蹲的方式開一百六十二公斤的強弩並非難事,經過訓練,人的深蹲負量普遍在體重的三備以上。
武卒的強悍在於‘日中而趨百裏’,身著皮胄、操弩、負矢、置戈、贏糧、帶劍,於晨明時分出發,四個時辰(6個小時)要跑四十多公裏。這不在跑多遠,而在於武卒的負重。犀皮甲胄、弩矢、戈劍、口糧,另外還可能有一張小盾,這些加起來最少有三十多公斤,背負這麽重的裝備半天跑四十多公裏,大多數環衛做不到。
魏國已然衰弱,可武卒仍保有萬人。本次伐楚,在秦使和相邦子季的要求下,魏王魏增咬牙調了一半武卒隨軍伐楚,另一半自然是駐守國都大梁,以防秦人假道伐虢。上官皋提起魏人武卒的時候,陳郢西城,養虺的三千環衛正麵對著這五千武卒。
戈在先秦一直是近戰武器,木柄很短,武卒以戈為兵器,自然是精於近戰肉搏。所謂‘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實際武器占了很大一個因素。技擊講究靈巧,多用劍,單打獨鬥可以,軍陣相搏萬萬不行,用短戈的武卒碰上使長鈹的銳士也不行,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雙方對陣,武卒還未近身就會被銳士一鈹劈開。
秦軍銳士讓武卒頭疼,忽然遇見端著兩丈四尺夷矛的楚軍環衛,那就更加頭疼。那密密麻麻的钜鐵矛尖掃一眼就讓人心寒。武卒穿的是比皮甲厚幾倍的犀甲,可就是犀甲也經不起夷矛一擊。於是在為交兵之前,他們隻能張弩射箭。
十二石強弩沒有弩郭極易毀壞,弩機更是昂貴無比,但一分價錢一分貨,這些弩射程超過一百八十步,環衛與其相距一百六十步時,武卒十二石強弩射出的勁矢便蝗蟲般直飛而來。
去年宮甲夷矛陣曾被秦軍的蹶張弩肆虐,銘記在心的熊荊一與齊國會盟完,便把造府新造的钜甲緊急調入陳郢。钜甲數目不多,隻有五百多套,宮甲僅半數著甲。
一遇到武卒,身披钜甲的宮甲自動站在了矛陣前列擋箭,此時十二卒共計兩千七百名夷矛手排成一個寬五十列、深五十四行的矩陣緩慢前進,四百三十二名弓手緊列其後,不敢有絲毫偏差。弩箭雨點般擊打著钜甲和圓盾上,當當、砰砰聲不斷,半刻鍾不到圓盾就插滿了箭矢,宮甲左臂也被透盾而出的箭矢射傷,鮮血流淌。然而除了左臂,宮甲上有胸甲鐵胄、下又有脛甲,箭矢雖然如雨,卻不見一人傷亡。
“強敵當前兮,無畏不懼;
勇武忠信兮,無愧太一……”
夷矛陣在前進,鼓聲、腳步聲外,鼓人又帶頭唱起了歌。每一名矛手都傾情高唱,帶著睥睨和驕傲,因為歌一唱完,他們就要舉矛衝擊。
“稟將軍,楚卒矢不入也!”楚軍越來越近,弩箭越射越急,一些武卒上弦時強弩因為承受不了猛力,鑿空的弩機處哢嚓一聲就折斷了。弩機折斷不可怕,可怕的是箭矢居然射不穿楚軍的身甲。刀槍不入以前不過是神話,神話現在就發生在眼前,如何不讓人驚懼。
“勁矢不入,我能奈何?”武卒之將毛逐人高八尺,身似鐵塔,他正逼視著越來越近的楚軍矛陣,眼睛一絲也不眨。楚軍居然不顧側背,列了一個方方正正的矩形陣,這讓他看到了機會。“傳我軍令,陣戰之時左右繞其側背,猛擊其後。”
武卒隻有五千,身後是近萬奮擊。受地形所限,這一萬五千人排成了一個寬逾一百武十步、薄中厚方的方陣,兵力全在左右兩翼。毛逐的安排未必不對,可他不懂以縱隊戰術組建的夷矛陣根本沒有側背,猛擊其側背也不會潰陣。
“止步!止——”夷矛陣在五十步外停步不前,後方的弓手開始放箭。武卒身著犀甲,但環衛弓手弓力多在五石,少者也有四石五鬥,這個距離上若被破甲箭射中,犀甲必破。
弓手不過四百三十二人,弓的射速卻數倍於弩、尤其十數倍於雙腿張弦的十二石弩,弓手的暴射中,武卒不得不舉盾擋箭,陣列中隻有零星弩箭射出。雙方攻防瞬間就反轉,此前是環衛冒著箭雨,現在是武卒冒著箭雨。
環衛歌聲不停,前排四列甲士離開陣列,奔向五十步外武卒陣列。兩軍陣戰,百步必馳。怪異的是楚軍進到五十步都不馳,不但不馳,反而停步,上來不過兩百人。
“這是何意?”陣後戎車上正擋箭的魏將不解其意,麵麵相覷。
“殺!”他們還在猶豫下不下令,兩百名矛夷手已經一矛捅進了武卒陣列。戈短矛長,武卒方陣頓被矛手破開一個大大的缺口,終於有魏將忍不住了,一揮手,麾下的五百武卒當即奔出陣列,衝向這兩百環衛的側背,打算將其圍殲在陣前。
兩百名環衛上前隻是試探和誘敵,武卒剛動,養虺就大喊一聲,“殺!”停止唱歌的環衛疾步衝向武卒陣列,目標就是五百武卒出陣後的缺口。
“殺——!”兩千五百名矛手齊聲呐喊,腳步更是震耳欲聾。他們奔行五十步不過十秒,十秒種五百名武卒還未全部出陣,钜鐵長矛便排山倒海般的捅了過來。未展開、未落位武卒頓時就被衝散了隊形,亂兵不由自主的衝擊其他武卒,軍陣一時間大亂。
‘左右繞其側背,猛擊其後’的軍令已全部忘光,軍官想的是要頂住楚軍矛手的衝擊,武卒想的則是如何靠近矛手,因為他們的戈實在太短,有心殺敵卻無法靠近。
“殺!”夷矛穿透屍體拔不出來的矛手不得棄矛拔刀。舉刀的他們齊齊殺向兩側,以免擋住身後同袍的進攻路線。就當兩側武卒以為可以殺敵時,他們的钜刃至上而下狠狠劈來,手上的盾牌尚覺得一輕,刀就劈到了頭上。
“殺——!”渾身是血的環衛大喝後,又是一刀重重劈出,將另一名武卒連戈帶頭一起斬下。
夷矛銳不可擋,钜刃之鋒莫攖,武卒這時才驚駭的發現手中武器不堪敵人一擊,每一刀劈下,同袍非死即傷,他們最有效的攻擊就是趁敵人不備,與之抱在一起拳腳肉搏。
“進!進——!”軍官在唿喊。武卒不是普通軍隊,戰意甚堅,捅死不退,己方殺到陣中衝勢已泄,隻能靠一步步的前進擠壓敵陣,迫其陣崩。
“進!”矛陣在前進,捅死最後一名武卒後,前排矛手與他們身後的奮擊交兵。奮擊隻是輕步兵,穿的不再是犀甲而是普通皮甲。他們一見兇神惡煞的矛手擊破武卒陣列怒殺戮而來,心裏就膽寒了三分。
甫一交兵,手上的戟矛又短夷矛幾尺,被殺的哇哇大叫。好在這時候未受攻擊的武卒已遵照毛逐的軍令繞其側背,猛擊其後。看到敵軍身後盡是己軍軍旗,他們勉強撐住,沒有陣潰。
“進——!”夷矛陣繼續前進,陣尾麵對眾多武卒的矛手則是往後撤退。他們夷矛平放,將欲近身前的武卒全數驅退。隻是武卒畢竟是武卒,他們知道怎麽對付持鈹銳士,自然知道如果對方夷矛環衛,眼見環衛夷矛平放,他們居然在地上滾了一圈,鑽到了夷矛下方持盾揮戈殺來。
長兵皆畏近戰,一旦近戰,手中武器過長,就隻能任由近身之敵格殺。後列卒長一見武卒近身,當即喊道:“棄矛!後排棄矛!”
“棄矛!”後排五十名矛手全部棄矛,不待卒長再喊,‘嗆’的一聲,他們腰間钜刃已然出鞘,矮身高舉中,摒著唿吸隻等武卒近前。
“傷勢如何?”藍鍾看向上官皋,他肩膀上不知何時中了一箭,正汩汩流血。
“無礙!”上官皋低頭才看到了自己的傷,並不在意。他的目光緊盯著幾百步外的魏將,注意這他的舉動,戒備隨時會打迴來的魏人。
藍鍾看向上官皋有一種羨慕。譽士雖然勇敢,但沒有經過全麵的訓練,不懂戰術更不懂兵法,可環衛似乎都懂,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卒子,也能指揮一個旅的縣卒。
“此次殺退,魏人必不敢再來。”藍鍾還是盯著上官皋的傷口,“不如先……”
“非也。魏軍奪門的兵卒隻是奮擊,三名奮擊方抵一名武卒。下迴若是武卒攻來……”上官皋連連搖頭,對守住城門不保太大希望。可沒有撤退的軍令,他隻能死守。
武卒是魏國的重步兵,‘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裏。’魏武卒天下聞名,這是吳起事魏時設立的兵種,吳起後來離魏入楚,但武卒製度一直保留。
武卒的選拔中,操十二石之弩、日中而趨百裏最難。其實十二石不過三百二十四市斤、一百六十二公斤,對於骨密度遠超現代人的古人來說,以深蹲的方式開一百六十二公斤的強弩並非難事,經過訓練,人的深蹲負量普遍在體重的三備以上。
武卒的強悍在於‘日中而趨百裏’,身著皮胄、操弩、負矢、置戈、贏糧、帶劍,於晨明時分出發,四個時辰(6個小時)要跑四十多公裏。這不在跑多遠,而在於武卒的負重。犀皮甲胄、弩矢、戈劍、口糧,另外還可能有一張小盾,這些加起來最少有三十多公斤,背負這麽重的裝備半天跑四十多公裏,大多數環衛做不到。
魏國已然衰弱,可武卒仍保有萬人。本次伐楚,在秦使和相邦子季的要求下,魏王魏增咬牙調了一半武卒隨軍伐楚,另一半自然是駐守國都大梁,以防秦人假道伐虢。上官皋提起魏人武卒的時候,陳郢西城,養虺的三千環衛正麵對著這五千武卒。
戈在先秦一直是近戰武器,木柄很短,武卒以戈為兵器,自然是精於近戰肉搏。所謂‘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實際武器占了很大一個因素。技擊講究靈巧,多用劍,單打獨鬥可以,軍陣相搏萬萬不行,用短戈的武卒碰上使長鈹的銳士也不行,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雙方對陣,武卒還未近身就會被銳士一鈹劈開。
秦軍銳士讓武卒頭疼,忽然遇見端著兩丈四尺夷矛的楚軍環衛,那就更加頭疼。那密密麻麻的钜鐵矛尖掃一眼就讓人心寒。武卒穿的是比皮甲厚幾倍的犀甲,可就是犀甲也經不起夷矛一擊。於是在為交兵之前,他們隻能張弩射箭。
十二石強弩沒有弩郭極易毀壞,弩機更是昂貴無比,但一分價錢一分貨,這些弩射程超過一百八十步,環衛與其相距一百六十步時,武卒十二石強弩射出的勁矢便蝗蟲般直飛而來。
去年宮甲夷矛陣曾被秦軍的蹶張弩肆虐,銘記在心的熊荊一與齊國會盟完,便把造府新造的钜甲緊急調入陳郢。钜甲數目不多,隻有五百多套,宮甲僅半數著甲。
一遇到武卒,身披钜甲的宮甲自動站在了矛陣前列擋箭,此時十二卒共計兩千七百名夷矛手排成一個寬五十列、深五十四行的矩陣緩慢前進,四百三十二名弓手緊列其後,不敢有絲毫偏差。弩箭雨點般擊打著钜甲和圓盾上,當當、砰砰聲不斷,半刻鍾不到圓盾就插滿了箭矢,宮甲左臂也被透盾而出的箭矢射傷,鮮血流淌。然而除了左臂,宮甲上有胸甲鐵胄、下又有脛甲,箭矢雖然如雨,卻不見一人傷亡。
“強敵當前兮,無畏不懼;
勇武忠信兮,無愧太一……”
夷矛陣在前進,鼓聲、腳步聲外,鼓人又帶頭唱起了歌。每一名矛手都傾情高唱,帶著睥睨和驕傲,因為歌一唱完,他們就要舉矛衝擊。
“稟將軍,楚卒矢不入也!”楚軍越來越近,弩箭越射越急,一些武卒上弦時強弩因為承受不了猛力,鑿空的弩機處哢嚓一聲就折斷了。弩機折斷不可怕,可怕的是箭矢居然射不穿楚軍的身甲。刀槍不入以前不過是神話,神話現在就發生在眼前,如何不讓人驚懼。
“勁矢不入,我能奈何?”武卒之將毛逐人高八尺,身似鐵塔,他正逼視著越來越近的楚軍矛陣,眼睛一絲也不眨。楚軍居然不顧側背,列了一個方方正正的矩形陣,這讓他看到了機會。“傳我軍令,陣戰之時左右繞其側背,猛擊其後。”
武卒隻有五千,身後是近萬奮擊。受地形所限,這一萬五千人排成了一個寬逾一百武十步、薄中厚方的方陣,兵力全在左右兩翼。毛逐的安排未必不對,可他不懂以縱隊戰術組建的夷矛陣根本沒有側背,猛擊其側背也不會潰陣。
“止步!止——”夷矛陣在五十步外停步不前,後方的弓手開始放箭。武卒身著犀甲,但環衛弓手弓力多在五石,少者也有四石五鬥,這個距離上若被破甲箭射中,犀甲必破。
弓手不過四百三十二人,弓的射速卻數倍於弩、尤其十數倍於雙腿張弦的十二石弩,弓手的暴射中,武卒不得不舉盾擋箭,陣列中隻有零星弩箭射出。雙方攻防瞬間就反轉,此前是環衛冒著箭雨,現在是武卒冒著箭雨。
環衛歌聲不停,前排四列甲士離開陣列,奔向五十步外武卒陣列。兩軍陣戰,百步必馳。怪異的是楚軍進到五十步都不馳,不但不馳,反而停步,上來不過兩百人。
“這是何意?”陣後戎車上正擋箭的魏將不解其意,麵麵相覷。
“殺!”他們還在猶豫下不下令,兩百名矛夷手已經一矛捅進了武卒陣列。戈短矛長,武卒方陣頓被矛手破開一個大大的缺口,終於有魏將忍不住了,一揮手,麾下的五百武卒當即奔出陣列,衝向這兩百環衛的側背,打算將其圍殲在陣前。
兩百名環衛上前隻是試探和誘敵,武卒剛動,養虺就大喊一聲,“殺!”停止唱歌的環衛疾步衝向武卒陣列,目標就是五百武卒出陣後的缺口。
“殺——!”兩千五百名矛手齊聲呐喊,腳步更是震耳欲聾。他們奔行五十步不過十秒,十秒種五百名武卒還未全部出陣,钜鐵長矛便排山倒海般的捅了過來。未展開、未落位武卒頓時就被衝散了隊形,亂兵不由自主的衝擊其他武卒,軍陣一時間大亂。
‘左右繞其側背,猛擊其後’的軍令已全部忘光,軍官想的是要頂住楚軍矛手的衝擊,武卒想的則是如何靠近矛手,因為他們的戈實在太短,有心殺敵卻無法靠近。
“殺!”夷矛穿透屍體拔不出來的矛手不得棄矛拔刀。舉刀的他們齊齊殺向兩側,以免擋住身後同袍的進攻路線。就當兩側武卒以為可以殺敵時,他們的钜刃至上而下狠狠劈來,手上的盾牌尚覺得一輕,刀就劈到了頭上。
“殺——!”渾身是血的環衛大喝後,又是一刀重重劈出,將另一名武卒連戈帶頭一起斬下。
夷矛銳不可擋,钜刃之鋒莫攖,武卒這時才驚駭的發現手中武器不堪敵人一擊,每一刀劈下,同袍非死即傷,他們最有效的攻擊就是趁敵人不備,與之抱在一起拳腳肉搏。
“進!進——!”軍官在唿喊。武卒不是普通軍隊,戰意甚堅,捅死不退,己方殺到陣中衝勢已泄,隻能靠一步步的前進擠壓敵陣,迫其陣崩。
“進!”矛陣在前進,捅死最後一名武卒後,前排矛手與他們身後的奮擊交兵。奮擊隻是輕步兵,穿的不再是犀甲而是普通皮甲。他們一見兇神惡煞的矛手擊破武卒陣列怒殺戮而來,心裏就膽寒了三分。
甫一交兵,手上的戟矛又短夷矛幾尺,被殺的哇哇大叫。好在這時候未受攻擊的武卒已遵照毛逐的軍令繞其側背,猛擊其後。看到敵軍身後盡是己軍軍旗,他們勉強撐住,沒有陣潰。
“進——!”夷矛陣繼續前進,陣尾麵對眾多武卒的矛手則是往後撤退。他們夷矛平放,將欲近身前的武卒全數驅退。隻是武卒畢竟是武卒,他們知道怎麽對付持鈹銳士,自然知道如果對方夷矛環衛,眼見環衛夷矛平放,他們居然在地上滾了一圈,鑽到了夷矛下方持盾揮戈殺來。
長兵皆畏近戰,一旦近戰,手中武器過長,就隻能任由近身之敵格殺。後列卒長一見武卒近身,當即喊道:“棄矛!後排棄矛!”
“棄矛!”後排五十名矛手全部棄矛,不待卒長再喊,‘嗆’的一聲,他們腰間钜刃已然出鞘,矮身高舉中,摒著唿吸隻等武卒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