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明時分,激戰了一夜的江邑終於變得安靜,走過屍首堆積如山、士卒哄搶首級的破城處,騎軍之將辛勝踏上了一丈八尺的殘破城牆——城牆是春秋時所築,年久失修不說,高度也沒有違背禮製,隻有三版——城內輜重糧倉處大火熊熊,這是破城前楚軍士卒放火所致,辛勝並不命令士卒救火,他要的是整個江邑而非輜重糧倉。
“立刻向大將軍複命:我軍苦戰一夜已拿下江邑,盡殲一千餘荊人。”辛勝對訊騎吩咐道,他知道蒙武一定在等這則消息。
“嗨!”訊騎受令對他揖了一禮才急急奔下城頭,躍上馬匆匆往北而去。
“將軍,此等傷俘如何處置?”騎軍裨將甘辛也踏著楚軍重重疊疊的屍首上了城頭,他指著的是城下那些荊人傷兵。這些人全是輕傷,介於殺和不殺之間,戰前辛勝曾有不戮傷兵的軍令,故甘辛有此一問。
“恩。”辛勝也看到了那些傷兵,大概有好幾百人了,其中有一些還是重傷。“放迴去。”
“放迴去?!”甘辛和左右都吃了一驚,破城前守城的楚軍已離城退向息縣,雖然白都尉撤離江邑時對再次攻城作了布置,可昨夜攻城傷亡還是很大。“將軍,我軍傷亡逾兩千人,斬首僅一千餘,這些人若是放走,已不夠盈論啊!”
“盈論不盈論本將不在乎。”辛勝臉龐堅毅,“城破時荊人撤的方向是息縣,而非荊人大營。這些傷兵本將要放之荊人大營,好亂其軍心。你等知否?”
放這些傷兵迴楚軍大營的目的大家當然明白,可亂楚軍軍心和自己有什麽關係?大將軍給自己的軍令是不惜一切代價拿下江邑,之後死守於此,以待大軍南下。幾個人目目相對,對辛勝的命令就是不讚同,當然也沒有人敢出聲反對。
“哼。”辛勝一個個目光掃過去,這些人一個接著一個低頭。“傳我將令,放荊人傷兵迴營。”
“辛將軍有令,放荊人傷兵迴營!”傳令兵大聲吆喝起來,城下看守傷兵的五百主踢了楚卒一腳,這才大聲嚷嚷道:“辛將軍有令,命你等即可返迴大營。走,全給我滾!”
“隻可返大營,不可返息縣,違者,斬!”城牆上的辛勝又補充了一道命令,還讓一名騎將帶著幾十個武騎士趕著這群傷兵北上返迴楚軍大營。
昨日下午,後撤十五裏紮營的楚軍距江邑不出三十裏,這些傷兵走上兩三個時辰就能返營。辛勝不知道的是,今日天還未亮,早起的楚軍便開始拔營南下了,而秦軍也在前進,昨日秦軍出營便沒有再入營,等下午時分輜重糧秣裝上了車,便追著楚軍南下,在楚軍大營北麵數裏紮營。項燕最初判斷的沒錯:楚軍北上求戰秦軍一點也不急,一旦楚軍開始南下,秦軍就要急了:這到嘴的肉怎能飛走。
太陽出來的時候,秦楚兩軍都在拔營,不同的是楚軍收拾的早,後軍已經開始南下了,秦軍則一邊造飯一邊收拾營帳,一些偵騎則肆意靠近撤退中的楚軍,阻止他們是不可能的,他們不過是刺探刺探軍情。比如,投火之器的構造如何,楚軍糧車幾何、糧秣是否裝滿等等。蒼蠅多了楚軍士卒也就習慣了,隻要這些人不放箭、不砍殺,也就任由他們靠近。
“秦軍偵騎如此猖獗!”早起的熊荊依舊在巡視,不過不再是陣前,而是在撤退的各營之間。剛才幾名秦軍偵騎居然在他眼前幾十步外堂而皇之的穿過楚軍陣列,真是氣死人了。
“大王,我軍騎士多出身於圉童,馬匹養於外廄,確難與秦人武騎士相衡。”廉頗坐在車上,跟在熊荊身後,騎兵他見得多了,趙軍中的騎士並不比秦人少。
“圉童?!”熊荊當然知道圉童是什麽玩意兒。楚國是等級社會,所謂天有十日,人有十等。這十等分別是:王、公、大夫、士、皂、輿、隸、僚、僕、台。
王、公、大夫、士,這四種自不必說,皂,指黑色,但還有一個意思是指養馬的趣(騶)馬,身份在禦夫之下,為士之最低者,泛指小吏;輿,指馬車車廂,隻有馬車車廂可為稱輿,牛車車廂則稱箱。先秦車戰,戰時正卒(正夫)跟著馬車作戰,持輪挾輿;羨卒(餘夫)跟著牛車,負責輸運。輿人,指的是跟隨戰車作戰的徒卒,其實就是庶民。
隸,字為附著、依附之意,指的是隸臣、奴婢這些人,來源不少是私人債務奴,身份或高或低,主要看主人的身份,雖無人身自由,但可升官賜爵;僚,字通牢,其實就是罪人;僕,金文是雙手托著簸箕的罪人,實為需服苦役的罪人,為了防止逃跑,故受過宮、黥、劓等刑,來源多是戰俘,也隻有強壯的戰俘適合用於勞作;台,指高台。隸臣如果逃跑,那就要坐牢(僚);僚如果逃跑,那就受刑變成僕;僕如果再逃跑,那就要關入高台。隻關高台那是僚,這是享福,所以他們要去圉囿裏伺候牛馬;
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輿,輿臣隸,隸臣僚,僚臣仆,仆臣台。圉童是什麽?圉童是台的兒子,馬廄的雜役。昨日熊荊提到要練一支騎兵,廉頗反對的理由之一便是騎士從何而來。他當然知道楚國會騎馬的人多是圉童,以圉童為騎士……,即便熊荊有這個魄力和手腕把圉童的社會等級提高到庶民或以上,可這樣一無所有的人誰敢用?
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這是孟子的自傲之辭。意思沒有家產的人,也就隻有士能保持自己的操守,而一般的民眾沒有家產是不可能有恆定操守和原則的。楚國要練一支騎兵,必須舍去那些已經會騎馬的圉童,從頭開始培養,其中的耗費可想而知。
一國總有一國的稟賦,如果非要以己之短攻彼之長,代價肯定是悲劇的,但一支軍隊如果沒有騎兵,結果必是災難性的。熊荊此刻覺得腳下踩著的馬鐙有些發燙:曆史證明,有馬鐙的騎兵,可以把羅馬盾陣一波帶走,羅馬軍團強的是肉搏近戰,但劍盾兵與騎兵如何近戰?他們的短劍根本夠不著騎士;如果再加上大炮,長矛方陣也會死的很慘,結陣自保的矛陣騎兵自然衝不進去,但炮是可以打進去的,方陣一旦打散,結局可想而知。
想到此熊荊不由轉頭看向正被數百頭牛、上千力夫拖曳的投石機,這不正是砲啊。他不由罵了一句:“天誅八尺!我這是自己在給自己挖坑啊!”
明白此點的熊荊從此開始鬱鬱著臉,再無半絲笑容。廉頗對此無話,右史卻著急了:“大王此狀,見者甚憂啊。臣請大王萬勿如此,以免墮我軍之士氣。”
“你是說,我得笑著?”熊荊反手指著自己的臉,差一點咬掉了自己的小指頭。
“據聞秦人已奪江邑,大王顏必以悅。士卒見大王悅且從容,當知此戰必勝。”右史進諫道,努力行使著臣子的本分。
“我、我……”右史說的確有道理,熊荊無言相駁。自此,他便是一直笑著的,直到巡視完畢,項燕請他赴軍幕議戰為止。
議戰好幾天以前就結束了,左中右三軍、遊闕要幹什麽都交代的清清楚楚,唯一還未對師內軍率、旅長、卒長交代的,就是交戰後中軍會退卻五十步。中軍退卻,秦軍跟進,那時左右兩軍除了要抵抗正麵的敵人,還要攻擊身側的敵人,如此方使陷進來的秦軍三麵受敵。
伍長、徒卒或可不必盡知全軍的戰術,但各師軍率、旅長、卒長這三級軍官是必須知道。一旦因為中軍退卻而引起混亂,心中有底的他們才能以不得已手段穩住軍陣,保持陣列完整。
當然,這也是楚軍的傳統,為了不被縣邑的官長、庶民指責唾罵,列陣之前各師之將有權知曉主將的戰術,如果要自己頂在最危險處,非自己不可的話,那麽主將必須給予一定的好處,不然道理說不過去:憑什麽我師要多死人,而其他師就可以坐享其成?
現在項燕請熊荊去,隻為兩事:一是額外的好處。中軍退卻五十步後,左右兩軍最前行必會損失慘重。雖然昨日秦軍的軍陣寬度不過十二裏,但中軍的退卻等於讓左右兩軍置於秦軍正麵、內側麵的夾擊中,所以左右兩師要有好處彌補損失。
二是熊荊的位置。熊荊說要立於陣前,但項燕以及眾謀士認為,熊荊最好的位置是在中軍最前行六十步之後。這個位置其實也是陣前,不過是中軍後撤之後的陣前。
“敬告大王,以末將所見,決戰必在明日。”項燕一見熊荊便是這句話,幕府裏人人神色嚴峻。
“如此甚好。”熊荊當仁不讓的跪坐在正中間的位置。他看到除了項燕、彭宗,在座的尚有左軍之將潘無命、中軍之將管由、右軍之將陽履,另外還有寢師之帥沈尹喜、陳師之將陳卜、吳城之將陸稽、會稽之將區秦。“上將軍開門見山吧,請不佞來何事?”
“立刻向大將軍複命:我軍苦戰一夜已拿下江邑,盡殲一千餘荊人。”辛勝對訊騎吩咐道,他知道蒙武一定在等這則消息。
“嗨!”訊騎受令對他揖了一禮才急急奔下城頭,躍上馬匆匆往北而去。
“將軍,此等傷俘如何處置?”騎軍裨將甘辛也踏著楚軍重重疊疊的屍首上了城頭,他指著的是城下那些荊人傷兵。這些人全是輕傷,介於殺和不殺之間,戰前辛勝曾有不戮傷兵的軍令,故甘辛有此一問。
“恩。”辛勝也看到了那些傷兵,大概有好幾百人了,其中有一些還是重傷。“放迴去。”
“放迴去?!”甘辛和左右都吃了一驚,破城前守城的楚軍已離城退向息縣,雖然白都尉撤離江邑時對再次攻城作了布置,可昨夜攻城傷亡還是很大。“將軍,我軍傷亡逾兩千人,斬首僅一千餘,這些人若是放走,已不夠盈論啊!”
“盈論不盈論本將不在乎。”辛勝臉龐堅毅,“城破時荊人撤的方向是息縣,而非荊人大營。這些傷兵本將要放之荊人大營,好亂其軍心。你等知否?”
放這些傷兵迴楚軍大營的目的大家當然明白,可亂楚軍軍心和自己有什麽關係?大將軍給自己的軍令是不惜一切代價拿下江邑,之後死守於此,以待大軍南下。幾個人目目相對,對辛勝的命令就是不讚同,當然也沒有人敢出聲反對。
“哼。”辛勝一個個目光掃過去,這些人一個接著一個低頭。“傳我將令,放荊人傷兵迴營。”
“辛將軍有令,放荊人傷兵迴營!”傳令兵大聲吆喝起來,城下看守傷兵的五百主踢了楚卒一腳,這才大聲嚷嚷道:“辛將軍有令,命你等即可返迴大營。走,全給我滾!”
“隻可返大營,不可返息縣,違者,斬!”城牆上的辛勝又補充了一道命令,還讓一名騎將帶著幾十個武騎士趕著這群傷兵北上返迴楚軍大營。
昨日下午,後撤十五裏紮營的楚軍距江邑不出三十裏,這些傷兵走上兩三個時辰就能返營。辛勝不知道的是,今日天還未亮,早起的楚軍便開始拔營南下了,而秦軍也在前進,昨日秦軍出營便沒有再入營,等下午時分輜重糧秣裝上了車,便追著楚軍南下,在楚軍大營北麵數裏紮營。項燕最初判斷的沒錯:楚軍北上求戰秦軍一點也不急,一旦楚軍開始南下,秦軍就要急了:這到嘴的肉怎能飛走。
太陽出來的時候,秦楚兩軍都在拔營,不同的是楚軍收拾的早,後軍已經開始南下了,秦軍則一邊造飯一邊收拾營帳,一些偵騎則肆意靠近撤退中的楚軍,阻止他們是不可能的,他們不過是刺探刺探軍情。比如,投火之器的構造如何,楚軍糧車幾何、糧秣是否裝滿等等。蒼蠅多了楚軍士卒也就習慣了,隻要這些人不放箭、不砍殺,也就任由他們靠近。
“秦軍偵騎如此猖獗!”早起的熊荊依舊在巡視,不過不再是陣前,而是在撤退的各營之間。剛才幾名秦軍偵騎居然在他眼前幾十步外堂而皇之的穿過楚軍陣列,真是氣死人了。
“大王,我軍騎士多出身於圉童,馬匹養於外廄,確難與秦人武騎士相衡。”廉頗坐在車上,跟在熊荊身後,騎兵他見得多了,趙軍中的騎士並不比秦人少。
“圉童?!”熊荊當然知道圉童是什麽玩意兒。楚國是等級社會,所謂天有十日,人有十等。這十等分別是:王、公、大夫、士、皂、輿、隸、僚、僕、台。
王、公、大夫、士,這四種自不必說,皂,指黑色,但還有一個意思是指養馬的趣(騶)馬,身份在禦夫之下,為士之最低者,泛指小吏;輿,指馬車車廂,隻有馬車車廂可為稱輿,牛車車廂則稱箱。先秦車戰,戰時正卒(正夫)跟著馬車作戰,持輪挾輿;羨卒(餘夫)跟著牛車,負責輸運。輿人,指的是跟隨戰車作戰的徒卒,其實就是庶民。
隸,字為附著、依附之意,指的是隸臣、奴婢這些人,來源不少是私人債務奴,身份或高或低,主要看主人的身份,雖無人身自由,但可升官賜爵;僚,字通牢,其實就是罪人;僕,金文是雙手托著簸箕的罪人,實為需服苦役的罪人,為了防止逃跑,故受過宮、黥、劓等刑,來源多是戰俘,也隻有強壯的戰俘適合用於勞作;台,指高台。隸臣如果逃跑,那就要坐牢(僚);僚如果逃跑,那就受刑變成僕;僕如果再逃跑,那就要關入高台。隻關高台那是僚,這是享福,所以他們要去圉囿裏伺候牛馬;
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輿,輿臣隸,隸臣僚,僚臣仆,仆臣台。圉童是什麽?圉童是台的兒子,馬廄的雜役。昨日熊荊提到要練一支騎兵,廉頗反對的理由之一便是騎士從何而來。他當然知道楚國會騎馬的人多是圉童,以圉童為騎士……,即便熊荊有這個魄力和手腕把圉童的社會等級提高到庶民或以上,可這樣一無所有的人誰敢用?
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這是孟子的自傲之辭。意思沒有家產的人,也就隻有士能保持自己的操守,而一般的民眾沒有家產是不可能有恆定操守和原則的。楚國要練一支騎兵,必須舍去那些已經會騎馬的圉童,從頭開始培養,其中的耗費可想而知。
一國總有一國的稟賦,如果非要以己之短攻彼之長,代價肯定是悲劇的,但一支軍隊如果沒有騎兵,結果必是災難性的。熊荊此刻覺得腳下踩著的馬鐙有些發燙:曆史證明,有馬鐙的騎兵,可以把羅馬盾陣一波帶走,羅馬軍團強的是肉搏近戰,但劍盾兵與騎兵如何近戰?他們的短劍根本夠不著騎士;如果再加上大炮,長矛方陣也會死的很慘,結陣自保的矛陣騎兵自然衝不進去,但炮是可以打進去的,方陣一旦打散,結局可想而知。
想到此熊荊不由轉頭看向正被數百頭牛、上千力夫拖曳的投石機,這不正是砲啊。他不由罵了一句:“天誅八尺!我這是自己在給自己挖坑啊!”
明白此點的熊荊從此開始鬱鬱著臉,再無半絲笑容。廉頗對此無話,右史卻著急了:“大王此狀,見者甚憂啊。臣請大王萬勿如此,以免墮我軍之士氣。”
“你是說,我得笑著?”熊荊反手指著自己的臉,差一點咬掉了自己的小指頭。
“據聞秦人已奪江邑,大王顏必以悅。士卒見大王悅且從容,當知此戰必勝。”右史進諫道,努力行使著臣子的本分。
“我、我……”右史說的確有道理,熊荊無言相駁。自此,他便是一直笑著的,直到巡視完畢,項燕請他赴軍幕議戰為止。
議戰好幾天以前就結束了,左中右三軍、遊闕要幹什麽都交代的清清楚楚,唯一還未對師內軍率、旅長、卒長交代的,就是交戰後中軍會退卻五十步。中軍退卻,秦軍跟進,那時左右兩軍除了要抵抗正麵的敵人,還要攻擊身側的敵人,如此方使陷進來的秦軍三麵受敵。
伍長、徒卒或可不必盡知全軍的戰術,但各師軍率、旅長、卒長這三級軍官是必須知道。一旦因為中軍退卻而引起混亂,心中有底的他們才能以不得已手段穩住軍陣,保持陣列完整。
當然,這也是楚軍的傳統,為了不被縣邑的官長、庶民指責唾罵,列陣之前各師之將有權知曉主將的戰術,如果要自己頂在最危險處,非自己不可的話,那麽主將必須給予一定的好處,不然道理說不過去:憑什麽我師要多死人,而其他師就可以坐享其成?
現在項燕請熊荊去,隻為兩事:一是額外的好處。中軍退卻五十步後,左右兩軍最前行必會損失慘重。雖然昨日秦軍的軍陣寬度不過十二裏,但中軍的退卻等於讓左右兩軍置於秦軍正麵、內側麵的夾擊中,所以左右兩師要有好處彌補損失。
二是熊荊的位置。熊荊說要立於陣前,但項燕以及眾謀士認為,熊荊最好的位置是在中軍最前行六十步之後。這個位置其實也是陣前,不過是中軍後撤之後的陣前。
“敬告大王,以末將所見,決戰必在明日。”項燕一見熊荊便是這句話,幕府裏人人神色嚴峻。
“如此甚好。”熊荊當仁不讓的跪坐在正中間的位置。他看到除了項燕、彭宗,在座的尚有左軍之將潘無命、中軍之將管由、右軍之將陽履,另外還有寢師之帥沈尹喜、陳師之將陳卜、吳城之將陸稽、會稽之將區秦。“上將軍開門見山吧,請不佞來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