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木炭未鼓風的溫度,鐵礦石最多是還原成海綿狀生鐵,還原鐵水是不可能的,而純鐵熔點在一千五百度以上,化成鐵水更難,因此這個時代的冶鐵工匠見到鐵水絕對是個奇跡。可溫度遠遠高於木炭的焦炭熱鼓風冶煉也帶來了一個麻煩:之前用於木炭煉鐵爐的爐壁材料無法承受這樣的火溫,不需多久便一一燒穿。
如果沒有改變曆史,古代工匠們依舊要靠反複鍛打才能去除生鐵裏的雜質,但這個過程也會去掉生鐵裏的碳。所以,冶煉的後半段是如何把碳滲迴去,對此各國工匠有各種各樣的辦法,然而這些辦法都不具備大規模、低價格的可能。真正可以大規模生產鋼的辦法是1740年由英國鍾表匠本傑明·亨斯曼第二次發明的坩堝法[注],以及後來貝塞麥轉爐煉鋼等現代煉鋼法。
按照那篇英國近代鋼鐵生產技術論文對坩堝法的描述:一個坩堝爐一次隻能容納一個九千克的坩堝,一天最多生產三至四次,每年隻能生產十六至十八噸坩堝鋼,一個有五個坩堝爐的工廠每年隻能有八十噸的產量。三十年後,技術進步使得坩堝容量增加至十八千克,但五孔式坩堝爐的產量每年也不過三百二十噸。
當然,這些數字熊荊是記不住的,卻足以給他留下坩堝法產量太低的印象,加上成本上的考慮,雖然造府已用尋煤時發現的石墨製造了幾個石墨坩堝,可熊荊還是把精力投在貝塞麥轉爐上。至於高磷生鐵的危害,他絞盡腦汁後隻能借鑒漢陽鐵廠當年的教訓,在爐壁內改用堿性爐襯去除生鐵裏的磷,然後什麽是堿性爐襯,什麽是酸性爐襯,隻能是工匠自己慢慢摸索了。
搖籃式的化鐵爐裏,新的爐襯顏色有些白,這些是集全府之力找到的耐火新材料。
“爐磚隻鋪了一半?”新爐襯熊荊不認識,他隻覺得這有些像大理石。
“是的,殿下。”與熊荊一起入爐查看的,除了歐醜,還有陶尹、集尹以及少集尹,前者聽名字就知道是燒陶的,和孔鐵官一樣,而後兩者,他們的職責是負責全國礦產的探礦采集。所以叫集尹。
兩人的想法很簡單:王太子殿下既然能弄出燒化惡鐵的火,那自己無論如何也要找到能耐受住這種火焰的土石,更烈的爐火下,钜鐵無論如何都是能練出來的。
“殿下,此種耐火石與黑墨一般酥鬆,需與黑墨爐一樣鑄燒方可成型,今尚有一半爐襯還未燒成。”爐襯現在由陶尹負責,集尹找來的耐火石他試燒過,確實燒不化。
“何時才能燒成?”熊荊追問。他的手指撫在爐底的吹氣口上,從這裏吹進來的空氣將與生鐵裏矽和碳劇烈燃燒,變成鋼的時間非常之短,而爐的容積每次可以冶煉六百公斤鋼。
“殿下,下月便可成。”陶尹是個老實人,經年累月的在爐火邊,他的膚色好似黑陶。
“那就下月試煉。”熊荊站了起來,又看向鋼液的傾倒口。煉鋼結束後,整個化鐵爐可以旋轉往外倒出鋼液,這些鋼液將順著溝渠流入安置好的沙範裏。
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造府還沒有做出齒輪,沒有齒輪就不能軋鋼,不能軋鋼就隻有把鋼水倒入劍模或者其他沙範裏,然後再鍛打成形。煉焦、煉鐵、煉鋼、燒玻璃,這些固然是大事,但齒輪、軸承,這些小東西同樣很重要。
淖狡見了‘距造出钜鐵已是不遠’的熟鐵,心下已有些滿意;熊荊知道下個月可以進行轉爐試煉,也沒有說什麽。隻是心裏他知道成功的機會不大,雖然轉爐煉鋼用的生鐵是特意挑選過的木炭生鐵,可誰又能保證它是低磷的呢?
“殿下,是否可先試黑墨爐?”熊荊在意轉爐,歐醜卻馬上想試煉坩堝。
“是可以試一試。”熊荊並不反對,“第一次試煉,你務必要小心。”
“唯。”歐醜揖道,又問:“殿下能否親臨?”
“不佞恐怕來不了。”坩堝冶煉是蓋蓋煉的,來了也看不到什麽,熊荊拒絕之後又道:“然則……你記住,鐵中碳不可超過百二,碳多則鋼硬,碳少則鋼軟。若入爐的是純鐵,那就應該再加碳;若是生熟鐵混合入爐,不佞就不知道是否要加碳了。”
“殿下,如此說來隻可將純鐵入爐冶煉?”熊荊知道的就這麽多,而且還是純理論,歐醜聽來則是金科玉律,用心默記之後才再問。
“最好如此。”生熟鐵混煉成鋼,說是這樣說,可誰也能拿不準比例。最笨的辦法是把生鐵練成不含什麽雜質的純鐵,然後再加入碳,坩堝如果是加蓋密封悶燒,碳就能滲到純鐵裏。“隻是如此一來成本就高了。”熊荊對坩堝鋼有些憂慮。
“钜鐵難得,一爐鐵水可鑄數柄钜鐵寶劍,其價值數十金。”歐醜勸道。“殿下不必過慮。”
“一柄劍幾十金我們可用不起。”熊荊明白歐醜的鑄劍師思維,可歐醜不明白他所想。“子醜啊,不佞是想我楚軍每名兵卒都有一柄钜鐵劍,還想钜鐵比銅價還要低廉,更想日後钜鐵可替代青銅、建一個鋼鐵世界。”
熊荊之言讓所有人錯愕,‘钜鐵替代青銅,建一個鋼鐵世界’,誰也想象不出來這是何種世界。
“你大可不必擔心失業。”熊荊又笑,“钜鐵並非隕鐵,隻是一種碳鐵。純鐵既然可加入碳,便可加入他物,一些你我還未見過之物。如此就會有各種鐵,它們或可削鐵如泥,或可永不生鏽,或可彈性十足、或可不懼高溫……,就如做羹,不同的東西加進去,羹就有不同的味道。你已有墨爐,墨爐就是一個鼎,想做什麽羹自己可以去試。”
“歐醜拜謝殿下。”歐醜又是頓首。若說之前熊荊打開的是煉鐵那扇窗,那現在告之的則是冶煉的本質:做羹一般,天下萬物都可以加到純鐵、或其他金屬裏試一試味道。
歐醜頓首,淖狡憋著一肚子話迴宮路上才問:“殿下,當真每名士卒一柄钜鐵寶劍?”
“最好還要一套钜鐵甲胄。”熊荊補充。
“钜鐵甲胄?!”剛才熊荊說建一個鋼鐵世界淖狡也錯愕,現在他的表情卻是瞪眼,“殿下,钜鐵奇貴,何以為甲?這犀甲、這犀甲……”他用力戳著身上穿的犀皮甲,“已然夠用了。”
“犀甲可禦刀劍?”熊荊反問。楚國的甲全是皮甲,在甲胄基本自備的時代,絕大多數縣卒士兵身上沒有防護。“這犀甲又值金幾何?”
“敢問殿下,钜鐵甲胄又價值幾何?”淖狡也反問,數斤的钜鐵寶劍配發給每一名兵卒他都覺得不可能,更何況是費料費時的钜鐵甲胄。
“不佞不知。”熊荊也沒太多譜。“煉钜鐵有兩法,轉爐煉之,每斤價不過二十;若是墨爐……”
“二十金?”淖狡張著大嘴,伸出兩根粗粗的手指。
“二十錢。”熊荊糾正,然後淖狡就徹底傻眼了。
“若是墨爐,生鐵要練成熟鐵,熟鐵還要練成钜鐵,耗費甚多,恐需五十錢每斤。這是以木炭生鐵原料,若是能解決一些問題,用焦炭所出之生鐵煉钜鐵……”
煉鋼有兩條路,一條是直接使用這個時代的木炭生鐵入爐冶煉,當下生鐵價格大致為十二錢每楚斤。轉爐是由生鐵直接練成鋼,不需加熱,隻要吹空氣,所以便宜,即便超過二十錢也不會超過太多,肯定低於銅價(每斤三十錢);
坩堝就不一樣了,坩堝法生鐵要先練成熟鐵、熟鐵再練成鋼,燃料不說,生鐵本身的損耗就很驚人——熊荊依稀記得孫中山曾見過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問起煉鋼之事,卡耐基當時說十噸生鐵隻能煉五至六噸鋼,可見損耗之大,那還是二十世紀初。坩堝鋼五十錢肯定是超過的,或許要六七十錢左右。
然而這隻是其中一條路,焦炭煉鐵是另外一條。
以楚國當下的煉鐵技術,煉一噸生鐵需要消耗兩噸鐵礦石、八噸木炭、零點一五噸石灰;而用焦炭煉鐵,采用熱鼓風消耗的焦炭不會超過一點五噸(即耗煤三噸。未鼓風耗煤十八噸,冷鼓風耗煤九噸,鼓風120度耗煤五至六噸)。
遺憾的是煤礦還未開采,現在所用的焦煤隻是山洪爆發時衝出山體的很少一些,暫時不能用焦炭煉鐵,所以熊荊不知焦炭鐵的實際成本。但英國近代木炭生鐵和焦炭生鐵的成本平衡點是焦炭生鐵煤耗降至九至十噸,而當時每噸生鐵消耗木炭不過一噸。對比八噸木炭,焦炭煉鐵等於是三百公斤木炭煉一噸鐵。
造府生鐵成本中,木炭超過一半,可能要占到三分之二;若是能三百公斤木炭煉一噸生鐵,鐵價當在五錢以下,而這種價格生鐵煉出來的轉爐鋼,應該不會高於十錢,而坩堝鋼的價格當在三十錢以內。
“殿下,我要見大王,我要見大王啊!”熊荊心裏已經算出了更便宜的鋼價,淖狡這個大司馬則震驚於钜鐵二十錢的驚天價,喊著要見楚王。
如果沒有改變曆史,古代工匠們依舊要靠反複鍛打才能去除生鐵裏的雜質,但這個過程也會去掉生鐵裏的碳。所以,冶煉的後半段是如何把碳滲迴去,對此各國工匠有各種各樣的辦法,然而這些辦法都不具備大規模、低價格的可能。真正可以大規模生產鋼的辦法是1740年由英國鍾表匠本傑明·亨斯曼第二次發明的坩堝法[注],以及後來貝塞麥轉爐煉鋼等現代煉鋼法。
按照那篇英國近代鋼鐵生產技術論文對坩堝法的描述:一個坩堝爐一次隻能容納一個九千克的坩堝,一天最多生產三至四次,每年隻能生產十六至十八噸坩堝鋼,一個有五個坩堝爐的工廠每年隻能有八十噸的產量。三十年後,技術進步使得坩堝容量增加至十八千克,但五孔式坩堝爐的產量每年也不過三百二十噸。
當然,這些數字熊荊是記不住的,卻足以給他留下坩堝法產量太低的印象,加上成本上的考慮,雖然造府已用尋煤時發現的石墨製造了幾個石墨坩堝,可熊荊還是把精力投在貝塞麥轉爐上。至於高磷生鐵的危害,他絞盡腦汁後隻能借鑒漢陽鐵廠當年的教訓,在爐壁內改用堿性爐襯去除生鐵裏的磷,然後什麽是堿性爐襯,什麽是酸性爐襯,隻能是工匠自己慢慢摸索了。
搖籃式的化鐵爐裏,新的爐襯顏色有些白,這些是集全府之力找到的耐火新材料。
“爐磚隻鋪了一半?”新爐襯熊荊不認識,他隻覺得這有些像大理石。
“是的,殿下。”與熊荊一起入爐查看的,除了歐醜,還有陶尹、集尹以及少集尹,前者聽名字就知道是燒陶的,和孔鐵官一樣,而後兩者,他們的職責是負責全國礦產的探礦采集。所以叫集尹。
兩人的想法很簡單:王太子殿下既然能弄出燒化惡鐵的火,那自己無論如何也要找到能耐受住這種火焰的土石,更烈的爐火下,钜鐵無論如何都是能練出來的。
“殿下,此種耐火石與黑墨一般酥鬆,需與黑墨爐一樣鑄燒方可成型,今尚有一半爐襯還未燒成。”爐襯現在由陶尹負責,集尹找來的耐火石他試燒過,確實燒不化。
“何時才能燒成?”熊荊追問。他的手指撫在爐底的吹氣口上,從這裏吹進來的空氣將與生鐵裏矽和碳劇烈燃燒,變成鋼的時間非常之短,而爐的容積每次可以冶煉六百公斤鋼。
“殿下,下月便可成。”陶尹是個老實人,經年累月的在爐火邊,他的膚色好似黑陶。
“那就下月試煉。”熊荊站了起來,又看向鋼液的傾倒口。煉鋼結束後,整個化鐵爐可以旋轉往外倒出鋼液,這些鋼液將順著溝渠流入安置好的沙範裏。
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造府還沒有做出齒輪,沒有齒輪就不能軋鋼,不能軋鋼就隻有把鋼水倒入劍模或者其他沙範裏,然後再鍛打成形。煉焦、煉鐵、煉鋼、燒玻璃,這些固然是大事,但齒輪、軸承,這些小東西同樣很重要。
淖狡見了‘距造出钜鐵已是不遠’的熟鐵,心下已有些滿意;熊荊知道下個月可以進行轉爐試煉,也沒有說什麽。隻是心裏他知道成功的機會不大,雖然轉爐煉鋼用的生鐵是特意挑選過的木炭生鐵,可誰又能保證它是低磷的呢?
“殿下,是否可先試黑墨爐?”熊荊在意轉爐,歐醜卻馬上想試煉坩堝。
“是可以試一試。”熊荊並不反對,“第一次試煉,你務必要小心。”
“唯。”歐醜揖道,又問:“殿下能否親臨?”
“不佞恐怕來不了。”坩堝冶煉是蓋蓋煉的,來了也看不到什麽,熊荊拒絕之後又道:“然則……你記住,鐵中碳不可超過百二,碳多則鋼硬,碳少則鋼軟。若入爐的是純鐵,那就應該再加碳;若是生熟鐵混合入爐,不佞就不知道是否要加碳了。”
“殿下,如此說來隻可將純鐵入爐冶煉?”熊荊知道的就這麽多,而且還是純理論,歐醜聽來則是金科玉律,用心默記之後才再問。
“最好如此。”生熟鐵混煉成鋼,說是這樣說,可誰也能拿不準比例。最笨的辦法是把生鐵練成不含什麽雜質的純鐵,然後再加入碳,坩堝如果是加蓋密封悶燒,碳就能滲到純鐵裏。“隻是如此一來成本就高了。”熊荊對坩堝鋼有些憂慮。
“钜鐵難得,一爐鐵水可鑄數柄钜鐵寶劍,其價值數十金。”歐醜勸道。“殿下不必過慮。”
“一柄劍幾十金我們可用不起。”熊荊明白歐醜的鑄劍師思維,可歐醜不明白他所想。“子醜啊,不佞是想我楚軍每名兵卒都有一柄钜鐵劍,還想钜鐵比銅價還要低廉,更想日後钜鐵可替代青銅、建一個鋼鐵世界。”
熊荊之言讓所有人錯愕,‘钜鐵替代青銅,建一個鋼鐵世界’,誰也想象不出來這是何種世界。
“你大可不必擔心失業。”熊荊又笑,“钜鐵並非隕鐵,隻是一種碳鐵。純鐵既然可加入碳,便可加入他物,一些你我還未見過之物。如此就會有各種鐵,它們或可削鐵如泥,或可永不生鏽,或可彈性十足、或可不懼高溫……,就如做羹,不同的東西加進去,羹就有不同的味道。你已有墨爐,墨爐就是一個鼎,想做什麽羹自己可以去試。”
“歐醜拜謝殿下。”歐醜又是頓首。若說之前熊荊打開的是煉鐵那扇窗,那現在告之的則是冶煉的本質:做羹一般,天下萬物都可以加到純鐵、或其他金屬裏試一試味道。
歐醜頓首,淖狡憋著一肚子話迴宮路上才問:“殿下,當真每名士卒一柄钜鐵寶劍?”
“最好還要一套钜鐵甲胄。”熊荊補充。
“钜鐵甲胄?!”剛才熊荊說建一個鋼鐵世界淖狡也錯愕,現在他的表情卻是瞪眼,“殿下,钜鐵奇貴,何以為甲?這犀甲、這犀甲……”他用力戳著身上穿的犀皮甲,“已然夠用了。”
“犀甲可禦刀劍?”熊荊反問。楚國的甲全是皮甲,在甲胄基本自備的時代,絕大多數縣卒士兵身上沒有防護。“這犀甲又值金幾何?”
“敢問殿下,钜鐵甲胄又價值幾何?”淖狡也反問,數斤的钜鐵寶劍配發給每一名兵卒他都覺得不可能,更何況是費料費時的钜鐵甲胄。
“不佞不知。”熊荊也沒太多譜。“煉钜鐵有兩法,轉爐煉之,每斤價不過二十;若是墨爐……”
“二十金?”淖狡張著大嘴,伸出兩根粗粗的手指。
“二十錢。”熊荊糾正,然後淖狡就徹底傻眼了。
“若是墨爐,生鐵要練成熟鐵,熟鐵還要練成钜鐵,耗費甚多,恐需五十錢每斤。這是以木炭生鐵原料,若是能解決一些問題,用焦炭所出之生鐵煉钜鐵……”
煉鋼有兩條路,一條是直接使用這個時代的木炭生鐵入爐冶煉,當下生鐵價格大致為十二錢每楚斤。轉爐是由生鐵直接練成鋼,不需加熱,隻要吹空氣,所以便宜,即便超過二十錢也不會超過太多,肯定低於銅價(每斤三十錢);
坩堝就不一樣了,坩堝法生鐵要先練成熟鐵、熟鐵再練成鋼,燃料不說,生鐵本身的損耗就很驚人——熊荊依稀記得孫中山曾見過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問起煉鋼之事,卡耐基當時說十噸生鐵隻能煉五至六噸鋼,可見損耗之大,那還是二十世紀初。坩堝鋼五十錢肯定是超過的,或許要六七十錢左右。
然而這隻是其中一條路,焦炭煉鐵是另外一條。
以楚國當下的煉鐵技術,煉一噸生鐵需要消耗兩噸鐵礦石、八噸木炭、零點一五噸石灰;而用焦炭煉鐵,采用熱鼓風消耗的焦炭不會超過一點五噸(即耗煤三噸。未鼓風耗煤十八噸,冷鼓風耗煤九噸,鼓風120度耗煤五至六噸)。
遺憾的是煤礦還未開采,現在所用的焦煤隻是山洪爆發時衝出山體的很少一些,暫時不能用焦炭煉鐵,所以熊荊不知焦炭鐵的實際成本。但英國近代木炭生鐵和焦炭生鐵的成本平衡點是焦炭生鐵煤耗降至九至十噸,而當時每噸生鐵消耗木炭不過一噸。對比八噸木炭,焦炭煉鐵等於是三百公斤木炭煉一噸鐵。
造府生鐵成本中,木炭超過一半,可能要占到三分之二;若是能三百公斤木炭煉一噸生鐵,鐵價當在五錢以下,而這種價格生鐵煉出來的轉爐鋼,應該不會高於十錢,而坩堝鋼的價格當在三十錢以內。
“殿下,我要見大王,我要見大王啊!”熊荊心裏已經算出了更便宜的鋼價,淖狡這個大司馬則震驚於钜鐵二十錢的驚天價,喊著要見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