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酒過三巡,梁靖東微紅著臉,搭著王大倫的肩膀問道:“大倫,我聽說你剛剛和鞏麗一起演過戲?”
“嗯,孫州導演的戲《周漁的火車》。”
他是拍完自己的戲份提前離開的劇組,這部戲前不久剛剛在重慶殺青。其實這早就不算新聞了,因為鞏麗的關係,報紙和網站66續續已經有不少報道出來。
梁靖東這麽問,很大程度是因為鞏麗。他們這幫7o後的人,就國內來說,鞏麗絕對是他們這一代人在青春期時代的女神。
梁靖東這個人在性格方麵跟老賈很象,平時話不多,看上去一副老實忠厚的樣子,但骨子裏都是很悶騷的那種人。唯一的不同,或許就是他喝了點酒,就容易原形畢露。而老賈相對隱藏地更深一點。
果然,顧正聞言眼睛也是一亮,趕緊道:“我聽說這戲的尺度很大,你有沒有和鞏麗有過那種戲,快給我們講講。”
說著,這貨還擠眉弄眼一番,意思是大家都懂的。
王大倫擺擺手道:“別聽外麵胡說,我覺得就挺正常一部戲。”
“那你在戲裏有沒有跟鞏麗有親密接觸啊?”梁靖東探著頭,一臉猥瑣地問道。
“對對對,你快講講。”顧正跟著在旁邊起哄。
他隻得雙手一攤,苦笑道:“愛情文藝片,你們說有沒有?”
“哈!不錯啊!”顧正拍著他的肩膀,大笑道。
梁靖東則是一臉豔羨地看著他。
“哎,這戲怎麽樣?”老賈才不管這種尺度很大之類的亂七八糟的事,他依舊很沉穩地坐在那裏,問道。
其實撇開之前顧正開玩笑的《巴爾紮克和小裁縫》,今年還有年初陳大導的《和你在一起》,孫州的《周漁的火車》,甚至還有王大倫接下去要拍的田莊莊的《小城之春》,這些電影無一例外都是文藝電影。而且不管是地上還是地下的,以國內電影人的揍性,肯定都會一窩蜂地拿到國外的各大影展去刷一遍。尤其是影響最大的,時間上也正好匹配的戛納國際電影節。
同樣,他現在拍的這部《任逍遙》也是衝著明年的戛納影展去的,不得不說到時的競爭肯定很激烈,也在無形中縮小了《任逍遙》在將來的入圍和獲獎的可能性。
“我覺得挺好的。我演的是一個追求鞏麗的獸醫,梁家輝演的是一個詩人,鞏麗分演兩個角色。這部戲的主線不在男人,不在我和梁sir身上,我們是綠葉。”王大倫道。
老賈的筷子一頓,道:“兩男一女,跟《小城之春》的題材有些類似?”
他想了一會兒,沉吟道:“嗯……怎麽說呢?可以說類似,但也可以說完全不同。《小城之春》因為年代的背景,是那種乎情止乎禮,更多的是強調精神世界的愛情。而《周漁的火車》更貼近當下這個社會,從愛到做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老賈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夾了塊牛肉放進嘴裏,一邊咀嚼一邊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大倫,跟家輝合作,感覺怎麽樣?”
這時搭話的是餘力威,作為香港人他更關心的是梁佳輝,而且三年前他執導的第一部電影就是請梁佳輝主演的。
“我和梁sir沒有對手戲,他在雲南的戲份也不多。不過我看過幾場他和鞏麗姐的對手戲,梁sir的表現,我隻能說四個字:收放自如!”說到最後他翹著大拇指道。
關於這點他確實沒有刻意恭維,雖然梁佳輝在雲南隻拍了短短幾場戲,但他把陳清身上那種懦弱、猶豫,不敢麵對現實的性格展現得淋漓盡致。
“哈哈哈,沒錯,家輝在香港也絕對算得上是這個!”餘力威也翹著大拇指笑道。
“哎,我聽說你們這次拍戲用的是dv?”他看了看老賈和餘力威問道。
從京城到大同,一路上他問了司機不少關於劇組的事情,隻是用dv這事他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一般來說,有些導演用dv拍攝最重要的原因是dv比膠片便宜,比如朱紋當初沒錢的時候也曾想過用dv拍《海鮮》。但是dv最大的缺點是技術和美學上的限製,比如比如沒辦法大量地拍外景,因為在自然光下,影像的質量不是很好等等,而且將來把dv拍出來的鏡頭轉成膠片,還得需要一筆不菲的資金,目前國內壓根就沒有這種技術,非得拿到國外去做。
但老賈現在拍電影並不缺錢,哪怕在拍《站台》那會出現了嚴重的支,但製片方還是願意追加投資,隻是當時這位耿直boy認為是自己違約,必須由自己負責,拒絕了製片方的好意。
如今隨著《站台》的成功,製片方更是願意讓他可勁地撒歡,怎麽可能為了省錢放棄膠片選擇dv呢?
餘力威看了看老賈,目光幽怨,作為一名攝影師,他當然希望自己拍出來的鏡頭越美越好。
老賈砸吧了一下嘴,笑了笑道:“其實我用dv拍電影是新的經驗,拍攝時壓力非常小,拍起來很放鬆,內心是非常開放的,可以嚐試很多形式。?”
說著,他喝了一口啤酒,接著道:“還有年初我用dv拍《公共空間》的時候,我現用dv拍攝會有一種抽象性。這是我在拍攝過程裏需要重新調整的地方,因為剛開始用dv來實驗的時候,我以為dv可以非常機動、非常活潑,但實際上在拍攝的時候,我反而現能拍到一種非常抽象的氣質。”
他停頓了一下,想了想,道:“這麽說吧,每一個空間都有種抽象的秩序在那裏,如果用傳統膠片會打破這個秩序,它會使現場氣氛升溫,人都會變得很激動、很活躍,但dv和人相處時都很安靜,我反而能拍到一些非常冷靜、非常疏離、幾乎是抽象的氣質。就象這次我用dv拍《任逍遙》,我覺得和這種荒蕪、青春的故事也很配合。”
餘力威、顧正他們聽了神情如常,可能是因為老賈的這番言論他們早就聽膩了。但王大倫卻聽得雲裏霧裏,什麽抽象、安靜的,他完全聽不懂,隻知道這貨用dv玩出癮了。
但仔細想想這也是老賈一向的風格,他就是喜歡嚐試,不斷地尋找自己的靈感,要不然他也不可能拍出《小武》、《站台》這樣優秀的電影。大致有才華的人都是這麽任性的。
至於美感的問題,拜托,他的鏡頭裏啥時候有美觀了,頂多就是無窮無盡的長鏡頭,整部電影充滿了不是灰就是黑的色調,壓根就沒有視覺的美感可言。
老賈不象張大導、陳大導,極其的講究鏡頭畫麵的色彩感,以及極其細致的特寫和大氣磅礴的遠景。他很清楚自己電影的風格,所以在這方麵他是堅定地站在他們的對立麵。
等過了幾年,以京味喜劇和賀歲片見長的馮大導,開始膨脹了,也學起了張大導和陳大導的那一套,結果咧,畫虎不成反類犬!
晚飯後,受賈導演的邀請,他特地去觀摩了一番他們這一個多月來的工作成果,因為沒有剪輯的原因,都是一個一個小片段。
盡管電影很不完整,但給他的感覺卻是全新的,較之前麵的《小武》和《站台》,老賈一反慣用的寫實手法,風格迷離詭異。
故事的背景從汾陽移到了大同,一個更大些更躁動些的城市。其實大同同樣是曆史名城,跟平遙一樣有很多的古建築遺物,但是老賈這次並沒有象《站台》那樣把這些收入鏡頭,而是始終關注著那些廢棄的候車大廳、荒蕪的工廠、礦區,漆黑的運煤通道,幹涸的河床以及居民樓外乏味肮髒的環境等等。
趙韜在裏麵演一個賣白酒的鄉村野模,兩位男主演則是兩個十歲,稚氣未退的孩子,一貫老賈的風格,這倆孩子都不是專業的演員,飾演兩個剛出校門,無所事事的混混。
臨走的時候,他還問老賈要了一本完整的電影劇本,迴房間看了看。再次一如老賈的風格,劇本依舊十分簡單,就薄薄的十幾頁紙。
大致意思是講,兩個失業工人子弟——小季和斌斌整日以騎摩托車兜風為樂,或是去煙霧繚繞的娛樂中心打時間。小季愛上了漂亮的舞蹈模特巧巧。巧巧有個男朋友,是個街頭混混,但小季並不介意。
斌斌的母親認為兒子應該去當兵,而他的女朋友將要去北大讀國際商務。斌斌喜歡唱卡拉ok,看動畫片,他不相信未來。
他們所在的城市山西大同離京城較遠,但高公路與電視使他們能夠緊跟國家在世界政治與經濟體係中所扮演的不斷變化的角色。他們這一代人,有時是很難拒絕掙快錢的誘惑的。
如果真要說這部戲跟《小武》和《站台》有所聯係的話,那就是劇中不斷出現的符合這個時代特征的鏡頭,比如下崗潮,大街上各種販賣盜版碟,賣酒時野模土氣的表演,斌斌的媽媽二十年的工齡四萬買斷等等。
他客串的小武劇本上沒有,老賈專門寫在一張紙上連同劇本一起給他。小武哥的戲份不多,但很零碎,穿插在整部戲的各個角落,冷不丁冒出來蹦躂一下。
隨著時代的變遷,小武哥似乎仍然在幹他的“手藝活”,仍然經常被便衣抓了,而後來斌斌問他:不是進號子了嗎?他迴答說:那還不是跟“在家”一樣。
不過說實話,王大倫有些搞不太明白,老賈為什麽要在這部片子裏把小武加進去,因為在他看來這樣一個角色似乎很多餘。但是他卻不能理解《任逍遙》其實就是老賈自己的任逍遙,所以老賈開始調侃了。
老賈不但讓他來客串小武,不斷地在片子裏出現,而且還為自己準備了一個角色——一個唱男高音的瘋子。
…………
礦區俱樂部,夜。
趙偉威和吳瓊倆孩子從樓梯上下來,兩個人站在燈下點煙。
這倆孩子雖然是第一次“觸電”,但經過這一個多月來老賈的調教,已經從生澀變得自然起來,當然演技還談不上。他們就是本地人,本地的混混原本就見多了,在鏡頭前麵習慣了,演起來也就輕車架熟。
然後兩人叼著煙走進了台球廳,四處張望了一番,台球廳裏沒有熟人,兩人又無聊地走了出來。
台球廳的旁邊就是網吧,這時王大倫戴著黑框眼鏡閑晃著從網吧裏出來,跟倆孩子迎麵碰上。
吳瓊先看見,連忙叫道:“小武哥!”
作為老資格的混混,王大倫在倆孩子麵前還是很有地位的。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睛,抬手指了指他倆,道:“你倆來耍?”
吳瓊老實迴答道:“沒什麽好耍的,我倆走了。”
王大倫瞟了一眼他倆,半仰著頭,一副見多識廣並教訓地口吻道:“有錢還缺好玩的?去宏都看看人妖,去雲岡看看俄羅斯妞。”
“是!是!”吳瓊連連點頭,旁邊的趙偉威則一言不,他其實內心挺看不起幹“手藝活”的小武哥的。
王大倫點點頭,作勢要走,又迴過頭來,對他們道:“小武哥現在玩金融了,缺錢找我!”
“哢!過!”
老賈高喊一聲,摘了耳麥站起來,他隱隱有些激動,雖然隻是短短的一個鏡頭,但王大倫的演技顯然精進了很多,細節處理更加老道,較之四年前的小武更象小武了。
因為是客串,王大倫最多隻能在劇組待三天,三場夜戲,六場白天的戲都集中到一起拍攝。
他和趙韜沒有對手戲,主要就是跟倆孩子。第二天下午,市區邊上一處廢墟,趙偉威演的斌斌因為缺錢正在販賣盜版光碟。
王大倫叼著煙閑晃著入鏡,走過來道:“哎,我看看。”
趙偉威忙把書包放過去。
他彈了彈煙灰,蹲下身,裝模作樣的挑了挑,問道:“有沒有《小武》?”
“沒有。”孩子老實迴答。
再問:“有沒有《站台》?”
“沒有。”
“有沒有《唐人街》?”
“沒有。”
他泄氣了,又問:“好吧,那來盤《低俗小說》。”
“也沒有。”
王大倫瞄了瞄他,忽咧開嘴,用手指頭點了點,道:“你這貨不行啊!就你這樣,啥時候能還錢?”
“快,很快。”趙偉威忙道。
“記著點!”
他敲打了一句,站起身,又晃悠悠地走出了鏡頭。
……
總體來說拍攝非常順利,原計劃三天的戲兩天就結束了,最後一天王大倫沒有提前離開而是特地觀摩了老賈客串唱男高音的瘋子的那場戲。
酒過三巡,梁靖東微紅著臉,搭著王大倫的肩膀問道:“大倫,我聽說你剛剛和鞏麗一起演過戲?”
“嗯,孫州導演的戲《周漁的火車》。”
他是拍完自己的戲份提前離開的劇組,這部戲前不久剛剛在重慶殺青。其實這早就不算新聞了,因為鞏麗的關係,報紙和網站66續續已經有不少報道出來。
梁靖東這麽問,很大程度是因為鞏麗。他們這幫7o後的人,就國內來說,鞏麗絕對是他們這一代人在青春期時代的女神。
梁靖東這個人在性格方麵跟老賈很象,平時話不多,看上去一副老實忠厚的樣子,但骨子裏都是很悶騷的那種人。唯一的不同,或許就是他喝了點酒,就容易原形畢露。而老賈相對隱藏地更深一點。
果然,顧正聞言眼睛也是一亮,趕緊道:“我聽說這戲的尺度很大,你有沒有和鞏麗有過那種戲,快給我們講講。”
說著,這貨還擠眉弄眼一番,意思是大家都懂的。
王大倫擺擺手道:“別聽外麵胡說,我覺得就挺正常一部戲。”
“那你在戲裏有沒有跟鞏麗有親密接觸啊?”梁靖東探著頭,一臉猥瑣地問道。
“對對對,你快講講。”顧正跟著在旁邊起哄。
他隻得雙手一攤,苦笑道:“愛情文藝片,你們說有沒有?”
“哈!不錯啊!”顧正拍著他的肩膀,大笑道。
梁靖東則是一臉豔羨地看著他。
“哎,這戲怎麽樣?”老賈才不管這種尺度很大之類的亂七八糟的事,他依舊很沉穩地坐在那裏,問道。
其實撇開之前顧正開玩笑的《巴爾紮克和小裁縫》,今年還有年初陳大導的《和你在一起》,孫州的《周漁的火車》,甚至還有王大倫接下去要拍的田莊莊的《小城之春》,這些電影無一例外都是文藝電影。而且不管是地上還是地下的,以國內電影人的揍性,肯定都會一窩蜂地拿到國外的各大影展去刷一遍。尤其是影響最大的,時間上也正好匹配的戛納國際電影節。
同樣,他現在拍的這部《任逍遙》也是衝著明年的戛納影展去的,不得不說到時的競爭肯定很激烈,也在無形中縮小了《任逍遙》在將來的入圍和獲獎的可能性。
“我覺得挺好的。我演的是一個追求鞏麗的獸醫,梁家輝演的是一個詩人,鞏麗分演兩個角色。這部戲的主線不在男人,不在我和梁sir身上,我們是綠葉。”王大倫道。
老賈的筷子一頓,道:“兩男一女,跟《小城之春》的題材有些類似?”
他想了一會兒,沉吟道:“嗯……怎麽說呢?可以說類似,但也可以說完全不同。《小城之春》因為年代的背景,是那種乎情止乎禮,更多的是強調精神世界的愛情。而《周漁的火車》更貼近當下這個社會,從愛到做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老賈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夾了塊牛肉放進嘴裏,一邊咀嚼一邊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大倫,跟家輝合作,感覺怎麽樣?”
這時搭話的是餘力威,作為香港人他更關心的是梁佳輝,而且三年前他執導的第一部電影就是請梁佳輝主演的。
“我和梁sir沒有對手戲,他在雲南的戲份也不多。不過我看過幾場他和鞏麗姐的對手戲,梁sir的表現,我隻能說四個字:收放自如!”說到最後他翹著大拇指道。
關於這點他確實沒有刻意恭維,雖然梁佳輝在雲南隻拍了短短幾場戲,但他把陳清身上那種懦弱、猶豫,不敢麵對現實的性格展現得淋漓盡致。
“哈哈哈,沒錯,家輝在香港也絕對算得上是這個!”餘力威也翹著大拇指笑道。
“哎,我聽說你們這次拍戲用的是dv?”他看了看老賈和餘力威問道。
從京城到大同,一路上他問了司機不少關於劇組的事情,隻是用dv這事他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一般來說,有些導演用dv拍攝最重要的原因是dv比膠片便宜,比如朱紋當初沒錢的時候也曾想過用dv拍《海鮮》。但是dv最大的缺點是技術和美學上的限製,比如比如沒辦法大量地拍外景,因為在自然光下,影像的質量不是很好等等,而且將來把dv拍出來的鏡頭轉成膠片,還得需要一筆不菲的資金,目前國內壓根就沒有這種技術,非得拿到國外去做。
但老賈現在拍電影並不缺錢,哪怕在拍《站台》那會出現了嚴重的支,但製片方還是願意追加投資,隻是當時這位耿直boy認為是自己違約,必須由自己負責,拒絕了製片方的好意。
如今隨著《站台》的成功,製片方更是願意讓他可勁地撒歡,怎麽可能為了省錢放棄膠片選擇dv呢?
餘力威看了看老賈,目光幽怨,作為一名攝影師,他當然希望自己拍出來的鏡頭越美越好。
老賈砸吧了一下嘴,笑了笑道:“其實我用dv拍電影是新的經驗,拍攝時壓力非常小,拍起來很放鬆,內心是非常開放的,可以嚐試很多形式。?”
說著,他喝了一口啤酒,接著道:“還有年初我用dv拍《公共空間》的時候,我現用dv拍攝會有一種抽象性。這是我在拍攝過程裏需要重新調整的地方,因為剛開始用dv來實驗的時候,我以為dv可以非常機動、非常活潑,但實際上在拍攝的時候,我反而現能拍到一種非常抽象的氣質。”
他停頓了一下,想了想,道:“這麽說吧,每一個空間都有種抽象的秩序在那裏,如果用傳統膠片會打破這個秩序,它會使現場氣氛升溫,人都會變得很激動、很活躍,但dv和人相處時都很安靜,我反而能拍到一些非常冷靜、非常疏離、幾乎是抽象的氣質。就象這次我用dv拍《任逍遙》,我覺得和這種荒蕪、青春的故事也很配合。”
餘力威、顧正他們聽了神情如常,可能是因為老賈的這番言論他們早就聽膩了。但王大倫卻聽得雲裏霧裏,什麽抽象、安靜的,他完全聽不懂,隻知道這貨用dv玩出癮了。
但仔細想想這也是老賈一向的風格,他就是喜歡嚐試,不斷地尋找自己的靈感,要不然他也不可能拍出《小武》、《站台》這樣優秀的電影。大致有才華的人都是這麽任性的。
至於美感的問題,拜托,他的鏡頭裏啥時候有美觀了,頂多就是無窮無盡的長鏡頭,整部電影充滿了不是灰就是黑的色調,壓根就沒有視覺的美感可言。
老賈不象張大導、陳大導,極其的講究鏡頭畫麵的色彩感,以及極其細致的特寫和大氣磅礴的遠景。他很清楚自己電影的風格,所以在這方麵他是堅定地站在他們的對立麵。
等過了幾年,以京味喜劇和賀歲片見長的馮大導,開始膨脹了,也學起了張大導和陳大導的那一套,結果咧,畫虎不成反類犬!
晚飯後,受賈導演的邀請,他特地去觀摩了一番他們這一個多月來的工作成果,因為沒有剪輯的原因,都是一個一個小片段。
盡管電影很不完整,但給他的感覺卻是全新的,較之前麵的《小武》和《站台》,老賈一反慣用的寫實手法,風格迷離詭異。
故事的背景從汾陽移到了大同,一個更大些更躁動些的城市。其實大同同樣是曆史名城,跟平遙一樣有很多的古建築遺物,但是老賈這次並沒有象《站台》那樣把這些收入鏡頭,而是始終關注著那些廢棄的候車大廳、荒蕪的工廠、礦區,漆黑的運煤通道,幹涸的河床以及居民樓外乏味肮髒的環境等等。
趙韜在裏麵演一個賣白酒的鄉村野模,兩位男主演則是兩個十歲,稚氣未退的孩子,一貫老賈的風格,這倆孩子都不是專業的演員,飾演兩個剛出校門,無所事事的混混。
臨走的時候,他還問老賈要了一本完整的電影劇本,迴房間看了看。再次一如老賈的風格,劇本依舊十分簡單,就薄薄的十幾頁紙。
大致意思是講,兩個失業工人子弟——小季和斌斌整日以騎摩托車兜風為樂,或是去煙霧繚繞的娛樂中心打時間。小季愛上了漂亮的舞蹈模特巧巧。巧巧有個男朋友,是個街頭混混,但小季並不介意。
斌斌的母親認為兒子應該去當兵,而他的女朋友將要去北大讀國際商務。斌斌喜歡唱卡拉ok,看動畫片,他不相信未來。
他們所在的城市山西大同離京城較遠,但高公路與電視使他們能夠緊跟國家在世界政治與經濟體係中所扮演的不斷變化的角色。他們這一代人,有時是很難拒絕掙快錢的誘惑的。
如果真要說這部戲跟《小武》和《站台》有所聯係的話,那就是劇中不斷出現的符合這個時代特征的鏡頭,比如下崗潮,大街上各種販賣盜版碟,賣酒時野模土氣的表演,斌斌的媽媽二十年的工齡四萬買斷等等。
他客串的小武劇本上沒有,老賈專門寫在一張紙上連同劇本一起給他。小武哥的戲份不多,但很零碎,穿插在整部戲的各個角落,冷不丁冒出來蹦躂一下。
隨著時代的變遷,小武哥似乎仍然在幹他的“手藝活”,仍然經常被便衣抓了,而後來斌斌問他:不是進號子了嗎?他迴答說:那還不是跟“在家”一樣。
不過說實話,王大倫有些搞不太明白,老賈為什麽要在這部片子裏把小武加進去,因為在他看來這樣一個角色似乎很多餘。但是他卻不能理解《任逍遙》其實就是老賈自己的任逍遙,所以老賈開始調侃了。
老賈不但讓他來客串小武,不斷地在片子裏出現,而且還為自己準備了一個角色——一個唱男高音的瘋子。
…………
礦區俱樂部,夜。
趙偉威和吳瓊倆孩子從樓梯上下來,兩個人站在燈下點煙。
這倆孩子雖然是第一次“觸電”,但經過這一個多月來老賈的調教,已經從生澀變得自然起來,當然演技還談不上。他們就是本地人,本地的混混原本就見多了,在鏡頭前麵習慣了,演起來也就輕車架熟。
然後兩人叼著煙走進了台球廳,四處張望了一番,台球廳裏沒有熟人,兩人又無聊地走了出來。
台球廳的旁邊就是網吧,這時王大倫戴著黑框眼鏡閑晃著從網吧裏出來,跟倆孩子迎麵碰上。
吳瓊先看見,連忙叫道:“小武哥!”
作為老資格的混混,王大倫在倆孩子麵前還是很有地位的。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睛,抬手指了指他倆,道:“你倆來耍?”
吳瓊老實迴答道:“沒什麽好耍的,我倆走了。”
王大倫瞟了一眼他倆,半仰著頭,一副見多識廣並教訓地口吻道:“有錢還缺好玩的?去宏都看看人妖,去雲岡看看俄羅斯妞。”
“是!是!”吳瓊連連點頭,旁邊的趙偉威則一言不,他其實內心挺看不起幹“手藝活”的小武哥的。
王大倫點點頭,作勢要走,又迴過頭來,對他們道:“小武哥現在玩金融了,缺錢找我!”
“哢!過!”
老賈高喊一聲,摘了耳麥站起來,他隱隱有些激動,雖然隻是短短的一個鏡頭,但王大倫的演技顯然精進了很多,細節處理更加老道,較之四年前的小武更象小武了。
因為是客串,王大倫最多隻能在劇組待三天,三場夜戲,六場白天的戲都集中到一起拍攝。
他和趙韜沒有對手戲,主要就是跟倆孩子。第二天下午,市區邊上一處廢墟,趙偉威演的斌斌因為缺錢正在販賣盜版光碟。
王大倫叼著煙閑晃著入鏡,走過來道:“哎,我看看。”
趙偉威忙把書包放過去。
他彈了彈煙灰,蹲下身,裝模作樣的挑了挑,問道:“有沒有《小武》?”
“沒有。”孩子老實迴答。
再問:“有沒有《站台》?”
“沒有。”
“有沒有《唐人街》?”
“沒有。”
他泄氣了,又問:“好吧,那來盤《低俗小說》。”
“也沒有。”
王大倫瞄了瞄他,忽咧開嘴,用手指頭點了點,道:“你這貨不行啊!就你這樣,啥時候能還錢?”
“快,很快。”趙偉威忙道。
“記著點!”
他敲打了一句,站起身,又晃悠悠地走出了鏡頭。
……
總體來說拍攝非常順利,原計劃三天的戲兩天就結束了,最後一天王大倫沒有提前離開而是特地觀摩了老賈客串唱男高音的瘋子的那場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