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第三十五任大汗孛兒隻斤氏林丹巴圖爾,於歸化城附近戰敗逃亡,蘇泰、額哲母子奉傳國玉璽出降;


    後金汗王愛新覺羅氏多爾袞,戰敗逃至黑龍江,在納拉忠明派人的勸說下,向明軍投降。


    盡管大災害還在持續,但社會已經穩定。這得益於持之不斷地從南方和海外運糧,得益於朝廷和地方官府對於賑災工作的熟練。


    所以,兩個好消息的傳來,從京師到地方,還是引起了歡騰和震動。


    不管是蒙古,還是建虜,都曾是大明帝國長久對抗的敵人。


    但現在,全部被擊敗,歸順投降,這意味著北方邊患的徹底消除,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太平盛世已經來到。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就是太祖,恐怕也比不上萬歲所建的千秋功業啊!”


    “與漢武唐宗比,隻差西域未入疆土。但遼東、漠南盡入大明,卻已遠超兩皇啦!”


    京城,天子腳下,對於政治軍事上的變動,最為敏感,連普通百姓也能在茶樓酒肆議論一二。


    太平年景,自平遼後便可以算上。自那以後,朝廷雖連續發動戰爭,卻是主動而為,邊鎮已久不聞警。


    可若說是太平盛世,在大災害還未度過的情況下,顯然還稱唿過早。至少皇帝不太在意,或者說並不希望出現這樣的形容。


    盛極而衰,皇帝的宏圖大誌卻還遠未實現。太平是需要的,盛世嘛,按他的標準卻永遠也達不到。


    額哲和多爾袞正在入京的途中,這兩個家夥無論賢愚,都不會再放歸故地。給個閑職養著,對於滿蒙兩族便有著很大的約束力。


    範文程、羅繡錦等漢奸,也正在押解途中,將在京城千刀萬剮,以為做漢奸者誡。


    雖然說深知建虜殘餘的艱難困苦,就是不打他們,也快變成山林野人了。可最後的滅亡,依然使皇帝去了心頭的一片陰霾。


    “已經推進到黑龍江了。”皇帝看著大沙盤,目光沿著江的流向直到大海,再是苦葉島。


    東北有了圖們江、黑龍江兩個出海口,對於開發建設是至關重要的。


    皇帝的目光向北移動,這還遠不是他的目標,將這兩條江河變成內河,北方邊界卻是沒有盡頭。


    可以緩一緩擴張的腳步了,至少在東北,要穩固根基,就需要經營治理數年。


    皇帝心裏很清楚,現在也隻是推進到黑龍江而已,開發建設還遠沒有涉及。就是馬上要升格為省的吉林府,開發程度也不是很高。


    當然,這是與後世來比,皇帝也不能太過苛刻。


    畢竟人口數量擺在那兒,別說是十億,就是有四億,憑目前的武器裝備,憑開發建設的人力,大明帝國也將雄霸世界。


    而建虜殘餘的投降,算是給黑龍江地區的經營增加了現成的人力。


    一部分將遷至苦葉島,一部分就地安置、耕荒墾殖,另一部分屬於王公大臣的則遷至吉林府。


    幾年過去,建虜殘餘的人口不見增長,卻少了將近三成。不得不承認,沒有抗寒作物,大災害的威力確實難以抵擋。


    虎墩兔的敗亡,天災的原因也不可輕忽。氣候寒冷,草場南移,風雪無常,對於遊牧民族來說,遠沒有農耕民族更能抵抗。


    “皇爺。”王體乾進殿後躬身施禮,呈上最新的文件報告。


    身為掌印太監,王公公是排名第一的太監。可是,現在也見老了,也不能和桃嫣賽跑,來向皇帝報喜了。


    皇帝也不再是青年,全身上下都是成熟的氣質,這並不在相貌,也不是胡須所表現出來的。


    伸手接過文件,皇帝打開簡單閱看,便笑著點了點頭,把文件放到了桌案上。


    不戰而屈人之兵,形容得並不貼切。倚仗著越來越強大的軍力,皇帝確實從談判桌上得到了本該用戰爭來獲得的利益。


    葡萄牙人終於低頭,與朝廷簽訂了同盟協議,共享雙方的海外基地。


    大明的呂宋、坤甸、淡馬錫、沙廉等,葡萄牙人的馬六甲、錫蘭,以及印度東海岸的據點,成為雙方共同使用的基地。


    對於葡萄牙人來說,在亞洲,明國海軍已經是不可抗衡的軍事存在。而本國勢力的衰落,以及荷蘭、英國的強勢,使得他們占領的亞洲據點岌岌可危。


    在三島海戰中,英荷聯軍擊退了葡萄牙人,使其喪失了對霍爾木茲海峽的控製權。


    荷蘭人與柔佛王國又聯合攻擊馬六甲,雖然失敗,但這意味著荷蘭人與南洋本土勢力聯合的開始。荷蘭人侵奪葡萄牙人在遠東的殖民體係,將會愈演愈烈。


    而與明國聯盟,既可以抵禦荷蘭人和英國佬的侵奪,甚至還能從他們手中搶奪地盤。


    況且,這是合則兩利的盟約。別以為明國的軍力不足以擊敗葡萄牙人,在亞洲,明軍海軍已經是霸主般的存在。


    給你們點麵子,先禮後兵。葡萄牙人見識過呂宋西班牙人的悲慘,並從此被逐出亞洲市場。


    所以,談判進行得還是相當順利。在實力麵前,皇帝也不相信葡萄牙人會不屈服。


    如果談判破裂,那就打唄!憑葡萄牙人在亞洲的實力,比打西班牙人還要輕鬆。


    也正因為葡萄牙已經衰落,皇帝才選擇與其聯盟。這既是通向歐洲的窗口,又能通過葡萄牙人在航海上的經驗,獲取更多的海外之地。


    比如霍爾木茲海峽的控製權,皇帝就不憚於和葡萄牙人聯手,再從英國和荷蘭人手中搶過來。


    至於荷蘭人,皇帝並不急於開戰,爪哇那塊地方先讓他們占著,商貿也繼續保持。


    等到英國和荷蘭打起來,打得荷蘭人元氣大傷時,才是皇帝收漁人之利的時候。


    知道曆史的走勢就是好,皇帝能將其利用到最大限度。


    而有了葡萄牙人在印度東海岸的據點,明國海軍進入印度洋,西南土司聯軍的軍事行動,便可以展開了。


    皇帝突然一哂,厭煩的感覺又襲上心頭。


    什麽衝出亞洲走向世界啊,什麽日不落啊,怎麽就提不起精神呢?遠不如和嬪妃互動,和兒女們嬉戲玩耍,那麽開心暢懷。


    老了嗎?是心累啦!


    “送去內閣,由他們擬個計劃呈上來。”皇帝意興闌姍地指了指桌案上的文件,沒有了再度細看的心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是大昏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樣樣稀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樣樣稀鬆並收藏我真是大昏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