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有容的旗艦,皇帝親自命名的“鎮海號”,不是海軍中最大的,卻是綜合數據最高的。


    長年的海上生涯,使得沈有容八十多歲,依然能長時間呆在船上。甚至於,睡覺的時候,沒有那船身的搖晃,有時竟會失眠。


    明日便是揚帆起航,直駛呂宋的日子,最後的軍議也正在艦上召開。


    呂宋的西班牙人沒有多少,戰艦再加武裝商船也僅有十幾艘,根本不是大明海軍的對手。


    盡管皇帝說的是複仇,但沈有容等將領卻把這當成是開疆拓土的功業。隻要海上不出意外,攻下呂宋是有絕對的把握。


    “商船入港,西班牙人萬一盤查,容易露出破綻。”沈有容輕輕搖頭,否決了甘輝的建議,“我軍實力占有絕對優勢,以力勝之,當最穩妥。”


    甘輝的建議也不錯,讓商船先入呂宋港,商船上暗伏精兵,或化裝成水手。入港之後偷襲西班牙人,可事半功倍。


    沈有容微笑著解釋道:“萬歲有言,以最穩操勝券的方式獲取勝利。計劃越是精密,環節越多,就越容易出現意外。”


    說著,他看向甘輝,說道:“我軍最需要的便是實戰的鍛煉,這次就是很好的機會。”


    “末將明白。”甘輝躬身受教。


    沈有容點了點頭,捋著長長的胡須說道:“最重要的其實是把陸戰隊送上岸,三千兵力,足以碾壓西班牙人。聽說他們的方陣很厲害,很出名,鄭芝虎、洪旭,對戰時你們不可大意。”


    “大帥放心,對於西班牙的虛實,末將已全部知曉,對他們的方陣也認真研究過。”鄭芝虎躬身道:“若擺開陣勢交戰,他們必敗無疑。”


    對於征伐呂宋,皇帝是異常重視的。


    海軍陸戰隊也將是大明帝國開疆拓土的主力,裝備更是精良。


    甚至製造非常不易的米尼槍,皇帝親自命名為迅雷,也配發了百枝。這可是頭一次裝備,別的部隊可沒有這個待遇。


    西班牙人在港口建有炮台,有大約二十門火炮。與明軍所擁的火炮相比,顯然處於絕對下風。


    但沈有容的計劃是海陸齊動,艦隊用火炮轟擊炮台,爭取以最快的時間予以摧毀。


    海軍陸戰隊則以小船在海灣搶灘登陸,包抄港口炮台,或是直接進攻馬尼拉。


    為此,海軍還特意打造了適合搶灘登陸的平底快船,類似於近海所用的蜈蚣船,劃起槳來速度很快。


    以西班牙人的數量,想控製馬尼拉灣是不可能的。即便海軍艦隊進攻不順,以登陸的兵力,也足以擊敗西班牙人。


    至於什麽西班牙方陣,確實曾大名赫赫,但時代不同了,燧發槍加刺刀對於戰爭的改變,顯然還不是西班牙人能夠適應和掌握的。


    其實,最後的軍議也不過是強調重複一遍。作戰計劃各部都已經極為熟悉,並進行了實戰的演練。


    這可是海軍第一次攻城掠地的大行動,皇帝重視,沈有容和眾將又豈敢怠慢?


    真金白銀砸進去多少,他們心中有數。投入越多,期望越大,隻要讓萬歲滿意,晉升封爵就在眼前。


    至少,沈有容能得封爵是肯定的。而且,這很可能是他的最後一戰,這麽大的年紀,就算皇帝想用,沈有容也感覺到有些力不從心,戰後便要呈上辭疏。


    隻是,誰能接替他,是個大問題。


    海軍發展到現在,滿打滿算也不超過十年,為了追趕世界潮流,沈有容稟持著皇帝的意旨,大力招募提拔年輕將領。


    盡管現在象鄭芝虎、甘輝、洪旭等將領已經成長起來,並具有了實戰經驗。但從年齡和資曆上,當海軍司令還是差點。


    而從兵部或武學調任的話,又缺乏實戰經驗,且與這些年輕將領不一定能融洽相處。


    皇帝有些發愁,沈有容也是一樣。辛辛苦苦建起的海軍,交到不稱職的官員手中,皇帝不放心,沈有容也心疼惋惜。


    鄭芝虎、甘輝、洪旭等年輕將領也是看到了這樣的局麵,都在拚命表現,征伐呂宋便是最好的機會。


    其實,按照資曆來算的話,現在的東海艦隊司令張可大,應該是個人選。隻是在皇帝看來,實戰經驗的欠缺,是他的硬傷。


    而且,張可大還有自己的任務,正在努力完成。


    釜山港,東海艦隊的五十餘艘戰艦停靠在港口內,岸上是整齊的房屋,有宿舍、倉庫,還有哨樓。


    通過朝廷的談判,東海海軍租借了釜山港,作為向庫頁島進軍的中轉站。


    青島或天津、旅順、皮島、釜山、海參崴、庫頁島,這是皇帝規劃的東海海軍的開拓之路。


    盡管相比於南海海軍的軍艦和兵力,東海艦隊隻有百餘艘戰艦,陸戰隊隻有三千,總兵力不過兩萬。


    但在戰事等方麵,卻也是極少。就連緝私捕盜,也是越來越少。


    皇帝盡管也有差使交給東海艦隊,卻沒有太緊的時間限製,基本上由東海艦隊自己看著辦。


    張可大也是個穩重的將領,參加過平遼大戰,卻主要是運輸人馬和物資,並沒有海戰的機會。


    所以,他是穩紮穩打,一步步地向北推進,逐漸實現皇帝的設想。


    釜山港租借了一半,實現軍管,張可大便一邊屯積物資,一邊派出船隻,甚至親自己出海,向北巡航探路。


    隨著春暖冰融,張可大又要率船出發,再次探察海參崴,並向朝廷奏報,在海參崴建立海軍基地的可能。


    海參崴位於阿穆爾半島頂端的金角灣沿岸,自西南向東北伸入內地。海灣四周為低山、丘陵環抱,形勢險要,算得上是一個天然良港。


    這是張可大派出的艦船第一次探察的結果,可海參崴也有一個問題,便是它不是不凍港。在十二月中旬到三月,有一百多天的結凍期。


    如果在後世,借助於破冰船可以助航。但在那個時代,卻等於是封閉了港口,與外隔絕。


    張可大此番出海,除了探查海參崴之外,還要對圖們江入海口進行考察,爭取打通遼東的出海航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是大昏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樣樣稀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樣樣稀鬆並收藏我真是大昏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