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旦趕忙跪倒叩首,稟奏道:“萬歲但有差遣,微臣敢不效命。對於呂宋,微臣確實很熟悉,亦願意前去治理。”


    皇帝笑了笑,說道:“你也不必急於表態,迴去後寫個計劃書,如何治理,需要哪些權限,三天後呈給朕看。”


    停頓了一下,皇帝繼續提點道:“呂宋不比湄公省,更和東番、海南不能比。想要移民,困難很大。所以,在一段時間內,隻能依靠當地的華人。”


    “據情報顯示,呂宋華人還有七八萬之多。青壯武裝起來,當有萬餘,足以抵禦土人及西夷。當地駐軍不能太多,三千左右吧。海軍嘛,幾十艘戰艦是有的。”


    皇帝話鋒一轉,略帶不滿地說道:“隻是朕聽說,海外華人謀財賺錢者多,其他的不甚關心。難道他們不明白,沒有強大的母國,沒有足以自衛的武力,賺個金山銀山也保不住。”


    李旦躬身道:“萬歲英明,海外華人確有此問題。但呂宋可能不太一樣,經曆了西班牙人屠殺,想必他們也會明白這個道理。又有萬歲和大明為他們撐腰,他們的顧慮也就蕩然無存。”


    李旦所說的這點相當重要,皇帝對海外華人的態度,直接決定了他們的命運,以及西夷對此的忌憚。


    在呂宋第二次屠殺華人後,西班牙人也擔心當時的明朝政府會報複,為此他們派人去澳門探聽情況。


    但萬曆皇帝卻認為:在呂宋久居的商賈,不屬於我們的百姓。海外紛爭,到底是誰的責任還沒有查清,更重要的是四民中商賈最賤,怎麽能夠為了賤民而發動戰爭呢?


    顯然,明朝朝廷的這種態度,縱容了西班牙人。曆史上的崇禎十二年、永曆十六年,西班牙人又兩次屠殺呂宋華人。


    現在,皇帝不想讓曆史重演,攻打呂宋不僅是占地墾殖,更有血腥的報複。攻打呂宋的明軍將得到命令,對西班牙人不要俘虜。


    戰後,懸掛西班牙人首級的艦隊將進行一次遠程巡航,在南洋諸地進行耀威揚武。


    軟弱不屬於大明,以牙還牙、以血還血才是大明的政策。對於西夷,隻有鐵與血才能讓他們清醒,讓他們知道露出獠牙的大明有多麽可怕。


    犯我大明天威者,必討伐;殺我大明子民者,必屠戮。


    皇帝就是要向外界傳遞這樣的明確信號,強硬、粗暴且血腥。因為他知道,這個世界的規則,就是弱肉強食,就是強者為尊。


    “如果就任呂宋總督,還能保證將呂宋治理好,李卿有什麽條件,也盡可提出。”皇帝微笑著說道:“作為大明委任的海外的第一個總督,朕這邊也沒經驗,李卿想必也是如此。”


    “微臣惶恐。”李旦說道:“微臣雖無經驗,但一定努力學、好好做。”


    “好,甚好。”皇帝點了點頭,示意宮人把一些呂宋的文件拿給李旦,“這幾日好好研究,朕等著看你的施政計劃。”


    李旦拿過文件,施禮告退。


    走出乾清宮,李旦用力搖了搖頭,又咬了下嘴唇,確定自己不是在做夢,心內不由得驚喜交加。


    剛在殿內,他是強持鎮定,不敢讓皇帝看出他的狂喜和激動。不僅是失儀,更可能讓皇帝小瞧他。


    呂宋總督?!


    李旦知道呂宋有多大,和大明一個省差不多。而且,還有其他島嶼,也都可以算作是呂宋的地方。


    也就是說,他一下子就爬到了巡撫一級,管理比巡撫還大的地盤。


    冷靜,冷靜!


    李旦深唿吸,努力使自己發虛發飄的腳步沉穩下來。


    這事還沒最後確定,千萬不能得意忘形。嗯,得好好想想,使勁想,怎樣的呂宋總督才能讓萬歲滿意?


    李旦的步子慢了下來,邊走邊思索,很多問題浮現在他的腦海中。


    按理說,海商總會向婆羅洲的投入最大,尤其是他,錢財、人力,這幾年可是花費不少。


    但萬歲卻指了呂宋,不是在婆羅洲。顯然,這應該是個嚐試,呂宋要是成功,婆羅洲也會設總督。


    好吧,那些投入算不了什麽,有呂宋總督這個官職,全值了。


    至於呂宋總督的權力,不能小,小了無法施展;可也不能太大,過於貪心,會引起萬歲的不滿。


    嗯,軍權不能要,隻要能聽從合理的命令,鎮壓土著、開拓地盤就行。


    還有,萬歲短期內把呂宋視為海外飛地,要的是投入少、收益高,憑自己的商路人脈,把馬尼拉建成繁榮商港,還是有把握的。


    李旦走出午門,已經有了大概的思路,臉上的神情也變得輕鬆起來。


    呂宋總督,婆羅洲總督,傑貢(仰光)總督……


    李旦走後,皇帝坐在殿內,還沉浸在海外之地如何治理管轄的思緒之中。


    正如李旦所想,呂宋總督確實是一次嚐試。隻要消滅西班牙人,呂宋經營得如何,其實並不影響大局。


    而大局是在災害中保持大明的穩定,並能進行有序的擴張。說白了,大舉向海外移民,在現階段並不合適。


    不說大明百姓對於故土的眷戀,光是海上遠途航行,以及異地安置的費用,就會成為朝廷的負擔。


    如果象皇帝所想的那樣,隻是初期戰爭的投入,之後便武裝發動當地華人,不僅投入少,收益也相當可觀。


    同樣的道理,婆羅洲也是一樣。而湄公省、東番、海南,以及將要占領的緬地,在性質上,則大為不同。


    簡單地說,一個是已經確定的大明領土,一個則是殖民地,盡管皇帝很不喜歡用這個詞匯。


    殖民地能否變成領土,皇帝並不能十分確定。至少在災害結束前,過於急切地擴張行動,很可能拖垮大明。


    目前要進行穩固占領的,皇帝已經確定是糧食產區,南方的、受災害影響不大的糧食產地。


    隻要有源源不斷的糧食,再結合靈活多樣的切實的政策,渡過大災害就不是難事。


    湄公省如此,東番府如此,海南府如此,緬地也是如此。


    事分輕重,在這一點上,皇帝還是拎得清的。好大喜功、窮兵黠武的罪名,也扣不到他的頭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是大昏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樣樣稀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樣樣稀鬆並收藏我真是大昏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