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重創緬人,再蠶食削弱,哪怕是十幾、幾十年,也要徹底解決緬甸。


    皇帝記得很清楚,緬人反複無常,在曆史上的元明清三朝,都與中央王朝爆發過戰爭。


    狼子野心,喂不飽養不熟,更不是能用仁義來感化的。讓他們心服口服的,隻有大炮和火槍,隻有不敢為敵的絕望。


    如果把伐緬貼上複仇的標簽的話,還不算是十分確切。可征伐呂宋的西班牙人,就完全是複仇的血腥之戰。


    殺我大明子民者,血債血償,絕不寬恕。


    東番,已經正式被朝廷定為台灣府,暫轄十一縣,台南的高雄縣便是其一。


    但高雄縣的性質與其他縣又不同,暫時軍管,準確地說,是作為征討呂宋的軍事基地。


    痛殲荷蘭船隊,耀武收迴壕鏡治權,與荷蘭人簽訂條約,海軍完成了任務之後,兩大艦隊返迴高雄,繼續進行備戰和訓練。


    與荷蘭人打了一仗,其實並算不上多大的戰功,至少在沈有容等海軍將領眼中,征討呂宋,痛擊西班牙人,才是海軍揚威大洋的首戰。


    天啟六至七年,閩南發生嚴重旱災,遍野赤土。朝廷與海商總會共同招撫泉州饑民數萬人赴台拓墾;


    天啟八年,閩南又遭大旱,饑民甚眾。朝廷和海商總會再度招納漳、泉災民數萬人,“人給銀三兩,三人給牛一頭”,運到台灣墾荒定居。


    這還隻是遇到災害的大規模移民,閩、浙、粵等沿海省份都形成了針對移民的政策,有意者亦可分散入台,由台灣府安置。


    幾年來,高雄縣已有居民十餘萬,軍民墾荒二十餘萬公頃,糧食出產不僅自給自足,也能夠完全補給數萬海軍官兵。


    這當然是皇帝的傾斜政策,否則,台灣墾荒拓殖需要大量的人口和勞力,高雄縣如果不是重點關照,哪能分到那麽多的移民?


    有人,有勞力,有軍隊,有朝廷政策的傾斜和資金的投入,高雄的建設十分迅速,大小港口已能停泊兩支艦隊,數百艘戰艦。


    而海軍陸戰隊也達到了三大營共一萬五千人,齊編滿員,正在緊張地進行搶灘登陸、陸戰等訓練。


    沈有容迴到高雄,立刻便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之中。


    在有生之年,揚威域外,重振大明國威,為死難的大明子民複仇,已經八十多歲的沈有容深感時間之緊。


    明年?後年?


    放下手中的文件,沈有容起身,走到窗前,望著遠處港口內桅檣的影子,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萬歲對於西班牙人是恨之入骨的,密旨的措辭充滿了憤怒,這給了沈有容很大的壓力。


    當然,皇帝也是有謀略有計劃的,並沒有把第一個對手選擇為西班牙人。


    先伐緬,用掠奪來積累資金,以便發動一場跨海千裏的大戰;先打荷蘭人,樹立海軍的自信,並演練海上作戰的戰術打法。


    先建基地——高雄,移民墾殖,最大限度地減少物資方麵從大陸運輸的困難,最大限地降低成本。


    先造海船,足夠裝載兩萬海軍陸戰隊,以及各種彈藥物資的大型運輸船。再聯合海商總會的船隻,運力已經滿足數萬大軍的征伐。


    先練海軍陸戰隊,隻要能順利登陸,憑借武器裝備和兵力的優勢,呂宋的西班牙人便敗局已定。


    先做偵察,搜集各種情報。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前往呂宋的海商,曾在呂宋居住又返迴大明的華人,還有喬裝打扮的鎮撫司的諜子,把西班牙人的虛實掌握得一清二楚。


    而這一切,都是在盡量保秘和隱蔽的情形下進行,呂宋的西班牙人還不知情。


    甚至為了麻痹他們,皇帝從來沒在公開場合提過西班牙人,提過呂宋,還允許海商前往呂宋交易賺錢,讓西班牙人能得到一些絲綢瓷器等暢銷歐洲的商品。


    沈有容認為皇帝又犯了過度謹慎小心的毛病,在他看來,攻打呂宋,消滅西班牙人,並不是太過困難。


    在兵力對比上,呂宋的西班牙人再加上附庸的土著,也不過數千人;戰船,西班牙人隻有十幾艘。


    而明軍將出動數萬,兩支分艦隊光戰艦就有兩百餘艘,如此懸殊的實力對比,打勝豈不是手拿把掐的事情?


    擺在明軍麵前的困難和風險,就是海上的遠程航行,難以預測的風浪。


    對此,沈有容也沒有辦法,隻能根據氣候和經驗,選擇最安全的時間出海。


    對於風險的防範,沈有容曾向皇帝密奏,由海商偷運武器彈藥,並派出軍官,在呂宋武裝訓練當地華人。


    經曆過大屠殺後的呂宋,現下還有七八萬華人,武裝起數千人馬,就足以與西班牙人抗衡。


    況且,不是讓華人孤軍奮戰,明軍還是會出動一定數量的正規軍,渡海參戰。


    但皇帝毫不猶豫地否決了沈有容的建議,理由很簡單,不能保證消息的泄漏,既讓西班牙人有備,又使當地華人再遭屠戮。


    房門被輕輕敲響,得到沈有容迴應後,幾個軍官推門而入,施禮參見。


    這是兩支分艦隊的主要指揮官,都相當年輕。經曆過與荷蘭人的海戰後,個人的精氣神都與以前不同。


    沈有容命大家坐下,就在他的辦公室內,進行一次非正式的軍議。


    “登陸船隻的打造還要加快,新樣式的實用性,還是令人滿意的。”


    “海軍陸戰隊不僅要進行搶灘登陸的訓練,還要進行陸地上作戰的訓練。比如圍城進攻,比如正麵戰陣交鋒。”


    “實戰經驗可能是一個問題,但也沒有讓海軍陸戰隊進行實戰的地方。隻要訓練再嚴些,打起仗來,不會貪生怕死。”


    “西班牙人還用的火繩槍,人數不過數千,還是軍人平民加在一起,拿什麽跟咱們打?”


    “明年打最好,時間長了,消息容易走漏,將士們繃緊的精神,也容易鬆懈。”


    “五千戰兵登岸,就足以擊敗敵人。一萬五千人嘛,日後恐要多地作戰,預先練兵,再借呂宋實戰。”


    沈有容微笑著聽著,終於擺了擺手,示意眾人停下議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是大昏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樣樣稀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樣樣稀鬆並收藏我真是大昏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