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耗還在傳來,真應了那句話“福不雙至,禍不單行”。


    而還有一句俗話:走背字的時候,喝口涼水都塞牙。也相當地貼切,正是建奴如今的寫照。


    曆史上明亡於清,歸結於大明氣數已盡,其實也有些道理。在幾次關鍵性的戰役中,運氣都吊詭地偏向於建虜,很是令人費解。


    現在,在英明神武的天啟帝的領導下,終於把大明的氣運又奪了迴來。反過來,壓得建奴喘不過氣。


    葉赫部貝勒布爾杭武之子巴庫,率葉赫族人反叛,擒拿五貝勒莽古爾泰,並內應外合,助明軍攻破尚間崖。


    消息並不完全,代善等人並不知道這其中起到最大作用的是毫不起眼的冷僧機。


    騙莽古爾泰的是他,與滿桂所部聯係的是他,說服巴庫等葉赫部眾的是他,幫明軍攻破吉林崖的也是他。


    這個曆史上靠出賣主人莽古濟而加官晉爵的家夥,到底還是本性難移,又抓住了機會。


    尚間崖的失守,使得界藩城的阻擊變得更加艱難。不僅腹背受敵,一旦明軍繼續深入,建虜有被切斷退路,全軍覆沒的危險。


    代善急忙調動正黃旗人馬,抵擋北路明軍,確保退路安全,又嚴厲督促軍民加快撤退速度。


    至此,建奴的有序撤退完全被打亂,陷入了倉惶而逃的慘況。


    激戰在三個戰場展開,一是尚間崖,一是界藩城吉林崖,另外便是阻遏拖延明軍騎兵的追殺。


    轟,轟,轟……


    連續的爆炸震耳欲聾,在山間轟鳴迴響,久久不散。


    東江鎮再次炮擊後,步兵在盾牌手的掩護下,喊殺著又衝了上來。


    “放箭!”皇太極戰刀向前揮舞,嚎叫著指揮。


    箭矢密密麻麻,在空中掠過,借著山勢,居高臨下還占據著射程的優勢。


    不時有明軍倒下,但更多的明軍還是逼近陣地,進入到火槍的射程之內。


    木盾屹立如牆,明軍火槍兵以此為掩護和依托,向著敵人開火射擊。槍聲陣陣,白煙升騰,雙方又進入到了麵對麵的火力交鋒。


    炮彈不時飛來,砸在建奴陣地上,片刻後火光迸現,碎石彈片橫飛。


    盡管建奴是在防守,但明軍倚仗火器優勢,在進攻當中並不比建奴的傷亡要大。


    皇太極心中悲涼,這場防禦戰完全是在拚人力,每多傷亡一個女真勇士,日後就少一分重振崛起的機會。


    但人拚光了也要守,大隊軍民還未完全通過此地,女真勇士在用生命為族人爭取著存續的希望。


    女真勇士?!皇太極的瞳孔收縮了一下,遠處建州衛指揮使的旗幟刺痛了他的眼睛。


    激射的鉛彈,紛飛的箭矢,進攻的不僅有明軍,還有女真人。


    那個納拉忠明,趁著後金風雨飄搖,著實用明廷給予的名頭,和自己葉赫部的身份,拉攏了不少真夷。


    特別是海城大敗,遼陽失守後,不僅是葉赫部的,什麽哈達、輝發、烏拉部。本已經滅亡,應該湮沒於曆史的,又死灰複燃,象餓狼般地反噬建州女真。


    能擒殺後金高官自然更好,砍下建州女真人的首級,也能向明軍邀功反正,為族人在遼東爭得塊生存之地。


    皇太極心裏清楚,不僅僅是這些女真部的後裔,還有不少建州女真也改名換姓,冒充其他女真部落,投向了明軍。


    大難臨頭各自飛,曾經齊心協力的強盜集團分崩離析,充分顯示出了真實的人性。


    轟!爆炸近在咫尺,雖有親兵護衛,皇太極也被震得耳朵嗡嗡作響,腦袋一陣暈眩。


    轟,轟!爆炸連續響起,激起了幾聲慘叫哀嚎。


    半晌,皇太極才站起身,推開貼身護衛,入目是倒斃的阿台杲。


    這個隨他征戰多年的勇士,淒慘地倒在地上,彈片嵌在他的額頭,血汩汩流出。


    明軍的炮火兇猛,若非如此,怎能壓製大金軍隊。


    皇太極皺著眉頭,轉開目光,繼續指揮作戰。


    如果他經曆了海城之戰,見識了真正的火炮齊轟,應該對現在遭到的炮擊感到慶幸。


    東江鎮在火炮數量上,隻有遼南主力的三分之一,每個混成協隻有六門野戰炮、十二門佛朗機、二十門大明重迫。此次算是全軍出動,一共也就百門左右。


    可即便如此,也是皇太極等建虜沒有見識過的。


    明軍在寨牆下,就停留在火槍的射程之內,與建虜展開對射。鉛彈如雨,打得寨牆碎屑橫飛。


    野戰炮和佛朗機也推了上來,火力驟然加強,壓得建虜抬不起頭。


    “怎麽還沒過完?損失太大了,這邊要頂不住了。”皇太極暴怒地嚎叫著,又派出士兵去催促。


    明軍不再後退整隊,而是撤下傷員,換上士兵。這意味著攻擊的持續,不給敵人以喘息之機。


    野戰火炮的實心炮彈不斷砸在寨牆、寨門,盡管寨門已經堵死,可寨牆能夠堅持多久,皇太極也沒有太大的信心。


    而且,明軍後隊正往前搬運雲梯,準備猛攻。按照寨中的兵力,以及敵人的火力,皇太極知道堅守不了太久。


    界藩城外,毛文龍親自指揮著進攻。經過兩天的消耗,他已經看出建虜撐不了太久。


    “曹將軍。”放下望遠鏡,毛文龍衝著騎馬趕來的曹文詔微笑頜首,隨意地問道:“糧草物資都準備好了?”


    曹文詔拱了拱手,說道:“足夠人馬七天之用。”


    七天!也就是能追殺三天,還夠返程之用。


    毛文龍微微一笑,說道:“三天追殺,二百裏應該有了。建奴的軍民大隊,行動緩慢,定然損失慘重。”


    曹文詔信心十足,點頭微笑,說道:“縱是不能滅亡建奴,也要殺他個人頭滾滾。”


    停頓了一下,他又補充道:“周將軍的騎兵,滿將軍的騎兵,再加上我部,已不是建奴能夠抵擋的。”


    光是飛騎,遼南、遼東、遼北三個集團,就已經達到了一萬三四千,再加上從各部抽調出來的槍騎,近三萬鐵騎,足夠把建奴追殺得狼狽不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是大昏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樣樣稀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樣樣稀鬆並收藏我真是大昏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