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在臉上,顯出冬天的寒意。稀疏的雪花,又帶來幾點冰涼。


    周遇吉抹去臉上的一點水滴,戴好頭套和鐵麵,一縱馬頭,在親兵的護衛下,沿著大路繼續馳奔向前。


    建虜在海城慘敗,遼西兵團接到熊廷弼急令後,立刻發動,越過遼河套,直抵黃泥窪,殺入遼陽地界。


    九千騎兵,一個混成協,這樣的兵力也不是遼陽建奴能夠抵擋的,隻能龜縮城中,坐以待斃。


    遼西兵團切斷了遼陽建奴的退路,並派出騎兵前出至虎皮驛偵察刺探,離沈陽的距離已不是太遠。


    等到遼南兵團的前鋒推進到遼陽,將遼陽圍住,周遇吉的遼西兵團又接到了熊廷弼的新命令。


    東進本溪,在鴉鶻關與東江鎮會合,攻占薩爾滸,切斷建虜北逃之路。


    顯然,根據戰場形勢的變化,熊廷弼又作了布署上的調整。東江鎮也接到了命令,隻是力量還稍嫌不夠,才派周遇吉所部前往增援。


    平遼大戰,建功立業,報效朝廷。


    周遇吉的心是急切和火熱的,同樣是飛騎,曹文詔所部已經與建奴血戰廝殺過,在海城大戰中有良好表現。


    可他所率的部隊,在遼西等待時機,卻沒有顯示出奇兵的作用,甚至連戰鬥都未經一場。


    幾匹戰馬疾馳而來,周遇吉放慢了馬速,等曹變蛟趕上來匯報。


    “大人,末將完成任務,建虜無一逃脫。”曹變蛟落後周遇吉半個馬頭,開口報告。


    所占的地域太大了,代善雖然派人向四方發出了向沈陽撤退遷徙的命令,可有些村屯卻還是被漏掉了。


    明軍沿途不斷派出騎兵掃蕩,沒來得及逃掉的建虜,命運可想而知。


    周遇吉點了點頭,稱讚道:“動作越來越快了,不錯。”


    曹變蛟嘿嘿一笑,說道:“速度是快了,可打殺這些建虜,一點都不痛快。”


    周遇吉笑了笑,說道:“痛快的在後麵,如果能切斷建奴退路,他們必然亡命廝殺,一場血戰在所難免。”


    “那才叫痛快。”曹變蛟的眼睛裏閃出興奮的光芒,作為飛騎營最年輕的將領,對征戰沙場的渴望,非常地強烈。


    相對於周遇吉等將領,曹變蛟不僅年輕得過分,還不到二十歲,更是皇帝親自點名簡拔的。


    是珍惜機會,還是感念皇恩,曹變蛟建功立業的心思都比別人要更迫切。所以,他沒有要求在叔叔曹文詔的麾下,曹文詔也把他推給了周遇吉。


    “小曹啊!”周遇吉和曹文詔是好友,在曹變蛟麵前就算長輩,語重心長地說道:“知道你的心思,不負皇恩,報效朝廷。但打仗不能光圖痛快,飛騎練成,花費了多少錢財,萬歲又寄托了多大的希望,你應該明白。”


    曹變蛟明白,趕緊點頭稱是,說道:“大人放心,末將絕不魯莽,不敢把飛騎營官兵的性命當成晉身之資。”


    周遇吉微微頜首,說道:“能這樣想便好。”


    停頓了一下,他接著說道:“平遼之後,我和老曹怕是還要迴京營,衛戍京師。你和別的將領卻還大有用武之地,向北拓邊,防範蒙古,都是萬歲計劃中的大事。”


    曹變蛟對此卻是了解得不多,相對於周遇吉和曹文詔,他雖是皇帝簡拔,但這種更長遠的戰爭規劃,皇帝當然不會跟他這個小年輕講。


    “看過武學的大沙盤嘛?”周遇吉微笑著說道:“那麽廣闊的土地,雖然荒涼,但開墾出來便是沃土。”


    看了小曹一眼,周遇吉繼續說道:“大明的人口會越來越多,現在沒有土地的百姓又有多少?萬歲想得長遠,我等軍人也要為大明開疆拓土,為大明百姓爭得更多的土地。”


    曹變蛟連連點頭,說道:“地不增長,人在增加,土地兼並早晚是個問題。萬歲目光長遠,令人欽服備至。”


    周遇吉抬起頭,迎著撲麵的冷風,眼睛微微眯起,沉聲道:“聖君在位,正是我等武人大展拳腳、留名青史之時,莫負,莫失。”


    “末將曉得。”曹變蛟慨聲道:“大人,末將率隊再去周邊搜殺,不放過一個建虜。”


    周遇吉抬了抬手,不用開口交代,曹變蛟已經一縱馬頭,斜著衝出。


    …………………….


    海城慘敗的消息傳來,建奴勉強維持的防線很快便土崩瓦解。不管是軍,還是民,得到通知的女真人倉惶向北逃竄。


    不逃也沒辦法了,遼東明軍同時發動,從東到西,在一條寬廣的戰線上向北推進,建奴已沒有足夠的兵力分別抵擋。


    毛文龍率主力突破鴉鶻關,進逼赫圖阿拉,並分兵向北,切斷了赫圖阿拉與薩爾滸的道路。


    副將陳繼盛率本部人馬和登鎮援遼的一個混成協,從鳳凰城向北推進,占領通遠堡,進逼連山關,兵鋒指向本溪。


    在開原等待時機的滿桂所部,再次得到冷僧機偷送的情報後,全軍出動,南下攻打鐵嶺,從北麵進逼沈陽。


    熊廷弼留下黃龍所部,以及部分炮兵、騎兵攻打遼陽,率領主力也加快了行進速度,進抵虎皮驛、武靖營,離沈陽已不足百裏。


    整個遼東大地都動起來了,不僅是向前鏗鏘前進的軍隊,還有踴躍支前的遼民百姓。


    水師也辟出通路,載著物資彈藥,從三岔河入遼,分走渾河、太子河,為部隊運輸糧草物資。


    麵對著明軍的全線反攻,建奴已喪失了集中兵力、擊其一路的時機和實力。明軍主力壓得太緊了,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


    沈陽城內,多爾袞繼承汗位,努爾哈赤的死訊也終於公布。


    其實,努爾哈赤已經死亡的消息早有風聲。盡管代善在努力地隱瞞,但汗位傳承,他為輔政,已經使人們有理由相信,努爾哈赤就算不死,也不能理事了。


    愁雲慘霧,哀哭滿城。不隻是為努爾哈赤,海城慘敗,死去建奴的家屬就有成千上萬。這般淒慘景象,再不複聽到征戰號令,歡唿雀躍、歡欣鼓舞的樣子。


    光是打了敗仗嘛,那肯定不是,代善以輔政貝勒之名,接連發布命令,讓女真人遷徙,暫定的目標之地是建州。


    拖家帶口,推車乘馬,女真人知道此令之下,意味著滅頂之災的來臨,他們享福的日子的終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是大昏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樣樣稀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樣樣稀鬆並收藏我真是大昏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