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兵前鋒的潰敗,不可避免地衝擊到了佟養性所率領的後隊。


    在戰場上被敗兵衝亂陣腳的例子,可謂是數不勝數。


    被恐懼支配,隻剩下奔逃念頭的潰兵,即便是麵對刀槍,即便是名將指揮,也極難遏止。


    驚惶失措、恐懼喪膽,是一種傳染病,能夠傳染他人,能夠引起多米諾骨牌似的連鎖反應。


    佟養性也算有些經驗,趕忙豎起將旗,並下達命令。


    “往兩邊跑,衝撞本陣者殺無赦!”


    “往兩邊跑,衝撞本陣者殺無赦!”


    軍官們持刀高叫,漢兵們也舉槍唿喝,想用這樣的聲音和行動喚醒喪失思考的同伴。


    硬堵是最差的選擇,先疏導,讓敗兵跑到陣後,再進行整頓,這應該是最可行的辦法了。


    顯然,佟養性也沒有料到明軍並不是要窮追不止。擊潰了前鋒漢兵後,在鳴金聲中,明軍士兵停止了追殺,撤退了迴去。


    隻不過,撤迴的明軍不再局限於突入河中的淺灘,而是和兩批渡河的友軍會合一處,在河岸上布成了陣式。


    漢兵還沒有完全整頓齊整,軍心還未穩定下來,嶽讬率領的騎兵已經等不及,越過漢兵,直命河岸布陣的明軍。


    嶽讬在陣前勒住戰馬,觀察明軍的陣式。


    明軍以幾十輛架設佛朗機炮的炮車為先,陣後是嚴陣以待的火槍兵,車陣兩頭抱河,成一弧形。


    漢兵是敗了,嶽讬並不十分意外;明軍人馬增加了,車炮也多了,這也在他預料之中。本來他就想多消滅一些敵人,覺得幾百明軍太少了。


    “貝勒爺。”羅繡錦注目良久,在嶽讬要下令進攻時,突然開口說道:“敵人的陣勢好象,好象是卻月陣。”


    卻月陣?嶽讬迷惑地看著羅繡錦,他並沒有聽說過這個陣勢?隻是覺得這名字不錯。


    卻月陣是中國古代兵車戰法中的一種。據《資治通鑒》記載?是劉裕發明了“卻月陣”,並以2000左右的精銳步兵大破北魏3萬左右的精銳騎兵。


    而卻月陣的關鍵是船?或者稱為製水權。河水可保障“卻月陣”後方及側翼的安全?不必擔心被敵軍合圍視野寬廣的平坦河岸。


    同時,良好的視野便於觀察敵我雙方的行動?及時掌握戰場的情況。


    平坦地勢卻使敵軍失去了地形優勢,而守軍可在高大戰船上俯瞰戰場?相當於占據了製高點。


    總之?“卻月陣”兩頭抱河,以河岸為月弦,以分散受力點的弧形抵擋敵人的衝擊。陣內士兵背水為陣,還可起到“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效果。


    羅繡錦也不敢十分確定?因為明軍擺的象“卻月陣”?但河裏卻沒有高大的戰船進行接應和掩護。


    “不過是一個半圓形防禦陣形。”嶽讬轉過頭,再次觀察,卻沒看出厲害之處。


    但他卻不想再等,因為明軍的船隻正駛向對岸,再拖下去?明軍的力量又會增強。


    佟養性等漢將也趕來聽令,首戰即敗?他們的臉麵無光,也更想著好好表現一下。


    “漢兵攻兩翼?某率部攻中央。”嶽讬沒有廢話,簡單地布置了作戰計劃。


    對於河水?女真人有著下意識的抵觸。而且?嶽讬也看出等明軍的船隻返迴?便可在船上開火射擊,夾擊接近河岸的對手。


    所以,讓漢兵從兩翼進攻,分散明軍的兵力和火力,有利於女真精騎衝垮敵陣。


    現在,嶽讬認為自己的失誤或許是沒有準備足夠的楯車。


    但誰能想到,本來是遊擊於海州城周邊,擾襲牽製明軍的任務,竟然會變成圍攻殲滅呢!


    佟養性也覺自己光顧著加強城防,添置守城武器,而把打造楯車的工作給耽誤了。


    羅繡錦一直緊皺著眉頭在思索,對於“卻月陣”他也不是了解得很清楚。所以,隻是覺得象,卻沒琢磨清楚。


    嶽託布置完畢,立刻便命令進攻。騎兵衝鋒是不會采取的,重甲兵棄馬步戰,是攻擊的主力;騎兵下馬用大弓,提供火力掩護。


    他隨著代善可是與明軍在遼南廝殺過的,對明軍的火力甚為了解。所以,在進攻之前,他派出了輕騎擾陣。


    幾百騎建奴嚎叫著,縱馬衝向明軍戰陣,但衝擊路線是斜線,做好了在陣前轉向脫離的準備。


    沒錯,引誘明軍開火。這在建奴叛明的初期,曾經屢試不爽。


    明軍的鳥銃兵因為心理和武器質量的原因,往往在有效射程外便慌忙開槍,等他們重新填藥裝彈,建奴真正的攻擊才開始。


    幾百騎建奴連喊帶叫,兇相畢露,在戰馬奔騰的隆隆聲中,顯得威勢十足。


    戰陣中的明軍嚴陣以待,槍不響、炮不轟,似乎看穿了建奴的佯攻。


    輕車都尉噶爾唿機很生氣,被人視為無物,無論如何都不會讓人高興。


    他決定再向前一些,如果能接近到騎弓的射程,射出一輪箭矢,或許能夠達到誘敵的目的。


    對於明軍的火槍,建奴也研究過,也得到了不少有用的經驗。


    比如說有效射程,在百米之外應該是比較安全的。如果在這個距離被火槍擊中,或者說蒙中,也隻能歎惜自己倒黴了。


    “我明白了。”羅繡錦突然恍然大悟,明軍雖然沒有高大的戰船,但他們有火炮,射程很遠,完全能夠為步兵提供火力掩護。


    但現在說什麽都晚了,嶽讬已經甩開了他這個隨軍幕僚,到前方準備督戰了。


    漢軍也準備好,分由佟養性和馬光遠率領,向明軍戰陣的兩翼發動了進攻。


    熊廷弼舉著望遠鏡,注視著河對岸的戰況。而又一批明軍正乘船出發,很快就將加入戰團。


    羅繡錦沒猜錯,熊廷弼和將領們商議研究,確實擺出了改進的,或者是山寨版的“卻月陣”。


    時代不同了,作戰方式、武器裝備也與南北朝時大相徑庭,照搬照用隻能是自取其辱。


    但“卻月陣”的精髓,卻被熊廷弼和將領們領會。戰車拒騎兵,火槍勝強弩,火炮更是建奴所無法抵擋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是大昏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樣樣稀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樣樣稀鬆並收藏我真是大昏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