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門一開,便被曹正華的身影擋住,透過雲層已經很昏暗的月光也照不進來了。


    曹正華不緊不慢地走進屋,後麵跟著金生魁。待他轉過身來,劉興祚等人才看到他臉上淡淡的笑意。


    看曹正華的神態,沒人相信他是剛神不知鬼不覺地殺完人,倒仿佛出去散完步,心情很不錯的樣子。


    劉興祚趕忙施禮,神態愈加恭謹。不過,幹掉了王丙,一是為反正掃清障礙,其次也算是他的投名狀,他的心也更加安穩。


    “還有十餘日,便是大舉之期。”曹正華落座後,鄭重說道:“劉將軍獻複州是一大功,若我軍登陸能截斷建奴退路,予以重創,又是潑天功勞。”


    大貝勒代善率兩紅旗在新金一線防禦遼南明軍,如果複州突然被占,從側後方的襲攻,很可能使其遭到沉重打擊。


    這樣一來,也實現了劉興祚想建大功的初衷。


    劉興祚用力點了點頭,說道:“城中還有李永芳的長子,但若一並除去,恐引起建奴懷疑。”


    劉興仁接話道:“李延庚嘛,庸碌之輩,派人看牢他也就行了。”


    曹正華想了想,說道:“現在不必太過布置,隻掌握切實可靠的軍官即可。等到舉事的前一兩天,再加緊行動,或是封城,或是——”


    看到曹正華習慣性的下切動作,劉興祚猶豫了一下,說道:“若是能生擒李延庚,豈不是更好?”


    曹正華眨巴眨巴眼睛,微笑頜首,說道:“獻俘闕下,讓萬歲開心高興,確是個好主意。”


    劉興祚嗬嗬一笑,轉頭對金生魁說道:“金先生與李延庚的文書較熟,監視他的任務就讓您受累了。”


    金生魁拱了拱手,笑道:“受累談不上,將軍放心即是。”


    劉興祚點了點頭,看向劉興仁,說道:“明日押運批物資的事情,就由三弟去做吧!”


    劉興仁剛要答應,曹正華眼珠一轉,建議道:“劉將軍不妨親去,來迴不過數日時間,既誤不了這邊的事情,又讓建奴更加放心。”


    劉興祚眨著眼睛,觀察曹正華的表情,覺得他不是試探,又小心翼翼地問道:“在下親去,合適嘛?”


    曹正華點了點頭,說道:“某覺得很好。如此舉動正可表現出將軍的忠心,縱有人覺察出些異常,也會打消懷疑。”


    劉興祚當然知道自己親自押運的好處,正如曹正華所說,表現得忠心坦蕩,確實對反正舉事很有利。


    確定曹正華不是試探,劉興祚暗自鬆了口氣。這般相信他,讓他心中對反正和反正後的待遇更加篤定。


    “我欲派五弟興治前往長生島,培植親信,準備迎接大軍登陸。”劉興祚向曹正華征詢道:“曹大人派個兄弟一同前去,指導下興治。”


    “可以。”曹正華正有此意,見劉興祚如此知趣,立刻點頭同意。


    眾人又細細商議一番,方才離開分頭行動。


    ……………………分隔線…………………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相隔千裏,通個信息又是陸路,又是海途,朱由校知道遙控指揮是萬萬不成的。


    所謂的運籌帷幄之內,決勝千裏之外。或者是誇張,或者是指戰略上的布署,而不是具體戰術的實施。


    確定了反正行動,朱由校便交給袁老師製定具體計劃,指揮實施。他隻負責從戰略層麵上協調遼鎮、津鎮進行配合和策應。


    當然,武器彈藥、糧草物資的供給更為重要。所謂皇帝不差餓兵,所謂甲堅兵利,後勤才是勝利的保障。


    煤鋼聯合體又傳來了好消息,下屬的兵工廠打造出了第一批燧發槍,經兵部檢驗合格,已經運往天津港口。


    樣槍是在兩個月前呈上禦覽的,朱由校試用覺得不錯。


    但真正量產,卻耗費了兩個月時間。不過,這到底是個好消息,明軍越快換裝,勝利的時間來得越早。


    廣東兵器火藥局也在不斷增加產能,廣州市舶司的收入全都投了進去。生產製造的火槍幾乎全送往了貴州,使得平叛明軍的實力在不斷增強。


    紅夷大炮的製造稍微放緩了一些,這是朱由校的意思。


    自從製造出有彈托的炮彈之後,他的思路延伸到了紅夷大炮,延伸到了海軍、海戰,認為紅夷大炮要進行有大明特色的改變。


    當時的觀點認為,火炮打得越遠越好。這樣的結論,不能說是錯的,可也不完全對。


    在陸地上還好些,火炮有穩定的支撐,射擊的準確程度還是比較高的。


    可在海上,船行顛簸,又不是後世的帶觀瞄調整設備的高級火炮,前膛火槍的遠距離的轟擊中,精確程度很感人。


    而基於射程越遠越好的觀點,才造出了炮管長、裝藥多、膛壓高的紅夷大炮。要達到這樣的目的,炮管造得是又長又厚,就使火炮的重量相當驚人。


    在木質的帆船上,因為承載力的原因,笨重的火炮隻能往下層甲板裝,而且數量還不能太多,上層甲板就隻能安裝輕型的艦炮。


    遠距離既打不準,又使戰艦能裝載的火炮不多,朱由校認為這是認識上的誤區,進行改變完全可以改變這樣的情形。


    在朱由校的設想中,如果不追求很遠的射程,而是把炮管造得短一點、薄一點,火炮就會輕許多,海軍戰艦也就能裝載更多的火炮。


    彈托的發明,使炮彈和炮膛的配合精度大為提升;縮短了炮管,卻可以加大口徑,射出更大更有威力的炮彈。


    反正重型的紅夷大炮說是能打幾公裏,可你打中了算哪!全靠運氣的炮轟,其實就是個氣勢。


    根據朱由校搜集到的情報和信息,真正的海戰,艦船之間的實際交戰距離,通常都在幾百米之內。


    既然是這樣,朱由校也就堅定了自己的設想,下旨令廣東兵器局鑄造身管較短、口徑較大的火炮,並命名為海威重炮。


    按照廣東兵器局鑄造的樣炮數據,海威重炮的重量隻相當於同口徑的紅夷火炮的三分之一,在三四百米的射程內,威力卻是相當。


    這就妥了。朱由校給沈有容去了密信,告訴他新式火炮的數據。話不用多說,大炮上刺刀,用數量壓倒敵人唄!


    說到大炮上刺刀,京師的兵器火藥局又開始製造三、五百斤的佛朗機炮。


    盡管佛朗機炮的射程和威力都有所欠缺,但射速卻是不可置疑的優勢。三、五百斤的重量也屬輕炮,配上合適的炮架炮車,一匹馬就能拉著跑。


    沒錯,這就是給騎炮兵專門提供的裝備,以打霰…彈為主,對敵人進行近距離的快速轟擊。


    按照騎炮兵最新訓練情況的報告,從趕到戰場,到架炮轟擊,大概隻需要半分鍾。


    這已經是非常驚人的速度,可以想見在激戰廝殺的戰場上,騎炮兵突然趕到,架起火炮在極短的時間內向敵人噴射出成千上萬的彈丸,形勢會有怎樣的變化?


    朱由校剛剛造出了一輛隨炮行進的彈藥車,正洋洋自得地看著自己的作品。嗯,木頭的,縮微型的。


    李成成仔細打量著,笑道:“皇爺是給小王子小公主打造的玩具嗎?精巧得很,可以用羊拉著跑吧?”


    朱由校眨巴眨巴眼睛,嗬嗬笑道:“朕明日再打造能推著走的嬰兒車,以後還有騎的小木馬。嗯,還有……”


    李成成看著沉浸在想象中、笑得開心的皇帝,想到不久的將來,就會有可愛的小王子或小公主增添快樂,也不禁抿起嘴角,為皇帝而高興。


    王體乾在旁恭謹地侍立,臉上洋溢著比皇帝還開心的笑容。


    講述了半晌,朱由校哈哈一笑,收住了話語。意猶未盡地拍了拍彈藥車,皇帝眼中滿是柔情,似乎有小嬰兒正躺在上麵。


    終於收起了暇想,皇帝邁步走出了工作間,在陽光明媚下,隨意地漫步在皇宮之內。


    “皇爺。”王體乾諂笑著湊近,說道:“今兒又是楊太醫入宮例診,很快就會有好消息迴報。”


    朱由校點了點頭,說道:“一個月的時間過得真快,朕都不記得日子了。”


    突然停頓下來,朱由校似乎想起了什麽事情。


    一個月呀,也不知那幫家夥怎麽樣了,該去看看了呀!


    …………………


    “宋先生——”徐孚遠恭敬又柔聲地唿喚,即便是麵對有些蓬頭垢麵的宋應星,也不改態度。


    宋應星正專心致誌地在一個小鍋內熬化豬油,旁邊的桌案上還堆放著一些不明物質。


    鍋內的豬油全部融化,宋應星往裏麵加了些石灰,用一根木棍攪拌良久,才懶洋洋地轉頭,不耐煩地問道:“什麽事?”


    徐孚遠陪著笑臉,說道:“請問宋先生,某往石灰水中吹氣,先是渾濁,後又變清,到底怎麽迴事?”


    宋應星翻了翻眼睛,斜睨著徐孚遠,鄙視道:“書上有解釋,自己看去。”


    徐孚遠苦笑了一聲,說道:“在下沒看懂啊!”


    宋應星哼了一聲,說道:“把書看上幾遍,自然就會懂的。你莫要有投機取巧的心思,那樣將一無所獲,白白浪費了這次機會。”


    徐孚遠撓了撓頭,還想再問,卻被一聲突如其來的尖叫給打斷了。


    這一排屋子是各種實驗室,或者叫工作間。


    聲音是從旁邊屋子傳出來的,徐孚遠記得那是張以太在裏麵忙活兒。他以為出了什麽事情,趕忙快步奔去。


    趕過來的有好幾個人,推開門,就看見張以太手舞足蹈。看他的神態,剛才的尖叫,形容得不太確切,應該是驚叫,或者是喜悅至極的高唿。


    “張兄。”徐孚遠上前幾步,拉著張以太的袖子,急著問道:“可是哪裏燒傷、割傷了,要不要叫醫生過來。”


    朱由校早料到這幫人在開始做實驗時手忙腳亂,難免有個小傷小意外的,特意安排了醫生在此照顧。


    張以太哈哈大笑,推開徐孚遠,說道:“叫什麽醫生,某啥事兒也沒有。”


    說著,他將手中的小物件讓徐孚遠看,喜不自勝地說道:“原來世界上果真有眼睛看不到的小東西,一滴水裏竟也奇幻莫測。佛家有言:一花一世界。還真不是禿驢在胡說。”


    能看到水中的微生物,至少需要放大兩百多倍的顯微鏡。曆史上是列文虎克用自己磨製的單片顯微鏡第一次觀察到的。


    而張以太看過虱子的猙獰樣子後,對顯微鏡萌發了超乎尋常的興趣。他倒是很聰慧,專門研究書中的光學原理後,也開始自己磨鏡片。


    科學院裏不僅有癡狂學習的文生,還有鐵匠、木匠、首飾匠等等,專為他們這些笨手笨腳的家夥打造應用之物的。


    而首飾匠就有磨製寶石的工具,以及相關的技術。


    張以太看首飾匠工作了幾天後,對磨出的鏡片不甚滿意,開始自己動手。


    而今天的這個顯微鏡,可是張以太沒日沒夜忙活了大半個月才完成的,書中所描述的最簡單的複式顯微鏡,終於讓他知道了另一個世界的存在。


    徐孚遠拿過顯微鏡,對著玻璃片兒的水滴觀察起來。


    張以太還是意猶未盡,向著進屋的幾個人興奮地描述,“水中有許多極小的活的小生物,活的呀,既漂亮又會活動,有的如矛槍穿水直射,有的像陀螺團團打轉,還有的靈活地徘徊、成群結隊……”


    “隻是一滴水裏嗎?”有人發出了疑問,“那我等豈不是天天喝到肚裏無數的小生物?”


    “不信過來看哪!”張以太對此人有些鄙視,翻著眼睛說道:“喝到肚裏又如何,這麽多年了,咱們不是照樣好好的。


    徐孚遠拿著顯微鏡,發出了驚訝的聲音,“果然是呀,可是讓人做夢都想不到,竟然還有眼睛看不到的世界。”


    眾人將信將疑,上前挨個觀察,與徐孚遠的表現差不多,震驚又難以相信。


    張以太撇著嘴,翻著眼,覺得這些家夥都是土包子,大驚小怪。其實,他也是第一次看到,隻不過讀書時知道,也同樣的難以相信。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是大昏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樣樣稀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樣樣稀鬆並收藏我真是大昏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