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沉又長長的靜寂之中,偶爾響起烏鴉的叫聲。


    透過樹木的間隙,毛承祿舉著望遠鏡瞭望著原野,以及更遠的堡寨升起的嫋嫋炊煙。


    建奴完全沒有防備,這是可以肯定的。而馬上就要實現自己籌劃已久的敵後奇襲了,毛承祿有些激動。


    情緒影響到身體,連日來饑餐露宿、穿林繞路的疲累似乎都減輕了大半。毛承祿放下望遠鏡,和幾個明軍士兵退迴到密林深處。


    東江軍擴編到五協,兵力充足之餘,毛文龍也把養子毛承祿屢次提到的計劃付諸實施。


    盡管抬舉之意明顯,但苟真懷和陳繼盛也都認為這個計劃相當可行。東虜的兵力主要在遼東遼南,大後方空虛,正是襲擾的好機會。


    所以,毛承祿從前協精挑細選了兩千精銳組成特遣隊,帶足幹糧沿鴨綠江秘密北上。


    然後趁夜偷渡,進入長白山區,翻山越嶺,潛行數日,到達了目的地。


    按照後世的地圖和名字,特遣隊現在到達的地方是在白山地區,即將攻打的沙鬆牌也是個不大的堡寨。


    比毛承祿還要激動的是柳三,他就是這附近柳屯的人。此次奇襲,他還擔任著向導。


    不知道能不能見到鄉親,他們在建奴的刀子和鞭子下,生活得肯定很淒慘吧?


    柳七心緒翻騰,默默地戴上頭罩和鐵麵,在火槍裏填好彈藥,裝上刺刀。


    毛承祿已經做好布置,猛獅搏兔,必盡全力,四麵圍攻,不準備放掉一個敵人。


    “出發!”


    聽到軍官的命令,柳七立刻行動,走在隊伍前頭,引領著戰友沿著山路出了樹林。


    在最後一抹落日的餘暉消失在天邊時,數支明軍走過空曠的原野,向沙鬆牌包圍過去。


    而在數百裏之外,陳繼盛率領東江軍後協正登上海灘,向著東溝(後世東港市)進發。


    東江軍總兵毛文龍則親自指揮中協,率兵乘船由大洋河入海口突入遼東。


    登陸後,連下燕山屯、黃土墳、小甸子,雖無大的戰績,卻遷走遼民數千,並繼續向縱深挺進。


    毛承祿深入敵後襲擾,其他部隊則積極行動以為策應,再加上旅順明軍的行動,差不多整個遼東都動了起來。


    ……………………


    先發製人,趕在建奴冬季進攻之前,打亂其布署,消耗其物資,至少使其不能從容準備。


    東江鎮提議,登撫袁可立牽頭聯絡,津撫畢自嚴和經略熊廷弼積極響應,一場出人意料的大襲擾,就此拉開了帷幕。


    盡管按照當時的通訊條件,相隔幾百裏的各部明軍,想做到步調一致,十分精確,是不太可能的。


    但遼鎮、津鎮還是盡其所能,在相差不是太大的時間內,展開了策應的軍事行動。


    覺華島駐軍抽調三千兵馬,由何可綱率領,乘船由大遼河突入,並登岸進行襲擾。


    在大遼河地區陷入混亂之際,住在牛莊至娘娘宮六十裏外之紅草屯、柳七屯等五鄉的遼民趁機叛逃,以秫秸係筏,渡河西去。


    而在叛逃之前,遼民往往誘殺或毒死建奴官兵。這些事情,都被記錄在了女真人的文書之中。


    如哈哈納牛錄之坐台諸申(女真)三人,被結交為友的遼民騙至家中殺之;駐某地之七名諸申,被邀去遼民家飲藥酒,俱皆殞命……


    後金對遼河廣大地區漢人的殘暴統治,終於激起了很難再苟且偷生的遼民的反抗。逃亡是被動的,奮起抗爭則是渲泄怒火的主動行為。


    隨著津鎮的艦船突入普蘭店灣,人馬登陸占領石河和三十裏堡,建奴統治區已經是處處聞警,陷入了全麵的被動。


    哪裏是主攻,哪裏是佯動,分不清楚了。


    而導致建奴陷入被動的原因,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情報方麵的滯後,甚至是相當地匱乏。


    從張家口或大同進出大明,再繞道返迴遼東,不僅耗時危險,得到的情報也極為有限。畢竟,山西商人知道的也不多。


    所以,建奴大概能知道遼鎮和東江軍的實力,但對處於二線的登鎮、津鎮,卻是缺乏了解。


    而從年初大明的新軍初建,再逐漸到各個軍鎮的整頓,以及軍製的改變,到現在已快一年的時間。


    可以說,此次反攻是新軍長期積累之後的一次爆發。最有積極性的則是武學畢業,在各軍鎮任職的軍官。


    而津撫畢自嚴,登撫袁可立,也樂見其成。


    花了朝廷那麽多錢,皇帝更是要啥給啥。也該是讓皇帝高興高興,知道這些投入都用到了實處,沒白花。


    同時,檢驗所部新軍的訓練成果,以戰代練增長實戰經驗,也是從巡撫到軍官的共同目的。


    而且,建奴在沿海的收縮戰略,也使登陸變得更容易。


    總之,突然爆發的一擁而上的亂攻,使建奴產生了認知和判斷上的混亂,一時間不知往哪裏投入重兵。


    如果是在去年,甚至是在年初,建奴也不會如此為難。


    但在經曆了旅順堡之敗,滿浦、昌城、鎮江等役後,對於明軍戰力的提升,建奴已經有了警醒,有了新的認識。


    所以,建奴不敢隨便派出幾千人馬,就狂妄而自信地認為能擊敗來襲之敵。


    大貝勒代善率正紅、鑲紅二旗,以及嶽讬、薩哈廉等將領,前往蓋州、複州增援,並攻擊由旅順堡北上金州的明軍;


    三貝勒莽古爾泰、八貝勒皇太極率正藍、正白兩旗,迎戰毛文龍;二貝勒阿敏率鑲藍旗前往迎戰陳繼盛;多羅貝勒杜度率鑲白旗前往遼河。


    雖然老奴手中隻剩下了兩旗兵力,但他覺得已經足夠了。遼西明軍離得甚遠,前來襲擾更要渡過數條河流,困難不小。


    而遼東的明軍的兵力和戰力是有所提高,但在遼東,還不能占據優勢。特別是野戰,還是老奴的信心所在。


    但遼河這邊也得防範,虎墩兔是否會有所行動,老奴也拿不準。


    分析判斷得沒錯,可老奴卻沒意識到這是明軍取得優勢的開始,更漏掉了毛承祿所率領的特遣隊。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是大昏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樣樣稀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樣樣稀鬆並收藏我真是大昏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