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宋。
玄武湖,湖心長島,王室莊園。
“殿下,洛陽消息。”
三十六歲的武安郡公秦曜上前,對正彎腰在一片菜畦裏除草的曾祖呂宋王秦琅稟報。
秦琅依然在專心的拔草,頭也沒抬,知道是孝忠的兒子,“聽你聲音當是好消息吧。”
“殿下神算,朝廷已經平滅了李琨徐敬業諸逆的叛亂,揚潤楚三州已經平定。”
秦琅停下手中動作,抓著把雜草,感歎著道,“簡單說下過程。”
秦曜有些激動的把父親秦孝忠與左神機上將軍黑齒常之迅疾如雷的平叛過程說了一遍。
“你爹在河中那十三年沒白呆,知道平叛就要迅猛,不讓叛軍有更多時間整合穩固,尤其是這頭三板斧是最重要的,直接就摧毀了叛軍的士氣軍心,快刀斬亂麻,幹的好。”
秦曜又拿出封信來,卻是父親給秦琅的。
“你念吧。”秦琅沒接。
秦孝忠的來信,主要還是想請秦琅出麵保一下李思文和劉延嗣,同時也想舉薦黑齒常之任河中鎮節度副使兼火尋鎮兵馬使。
“李思文和劉延嗣是什麽情況,你知道嗎?”秦琅問。
“李思文是徐敬業的叔父,與我們秦家聯姻有親,先前還得曾祖提攜,舉薦他入樞密院擔任同簽署樞密院事加參知政事,幾年前致仕,徐敬業叛亂時他正好居住於潤州江寧。”
徐敬業被貶官江南後,跟在揚州的一群洛陽貶來的勳戚貴族們聚集一起,最後又跟李琨湊到一起,當僅三十多歲的天子病逝駕崩後,他們決定起兵。徐敬業便派兒子去江寧聯絡叔父,想拉李思文一起。
李思文畢竟是秦琅女婿,又當過節度使、進樞密執政過,統兵打仗的經驗不錯,名望也遠高於他,致仕後居於江寧,跟揚潤蘇杭諸州的地方士族、豪強、大賈們也都關係密切。
可李思文在江寧過著悠閑的退休生活,十分愜意,他是秦琅的女婿,李績的兒子,還曾經在邊疆當過主將,朝鮮征過三韓,西域打過突厥,三江鎮做過節度使,哪裏會看的上紈絝子弟李敬業李敬猷兄弟們的胡鬧?
所以不但立馬拒絕參與起事,還轉頭就把這個重要情報趕緊上報了洛陽朝廷,後來徐敬業帶兵過江攻潤州,此時潤州州城丹徒雖得李思文警告,但還是未能守住。
李思文從丹徒逃走,跑迴江寧城,掏出萬貫錢財,招募民壯、組織團練鄉勇,堅決抵抗侄子的叛軍。
徐敬業帶兵攻江寧,也是數攻不下,這時秦孝忠與黑齒常之行動迅疾,攻破盱眙,緊接著就破了揚州,徐敬業在江寧城下浪費了太多時間,最後撤往潤州,又意圖出海往平壤,最終被部下斬殺。
李思文在這次叛亂中立場還是很堅定的,甚至應當是有功的,但他畢竟是徐敬業的親叔父。如今徐家在這次叛亂後,已經被朝廷舉族株連,奪國姓複本姓,盡奪官爵。
他們家舒國公、英國公兩個國公爵,還有數個郡公縣公爵位,一眾子弟都是不放過。
現在李思文也是待罪之身。
秦孝忠想保李思文,因為李思文娶了秦琅的女兒,跟秦家關係向來很近。
秦琅把手中雜草拋開,轉身坐在玉米地裏,“想當年徐世績以以黎陽之眾及河南十郡降,高祖在長安聞訊喜不自勝,特旨詔封徐世績為黎陽總管,上柱國、萊國公,尋加右武侯大將軍,改封曹國公,特賜李氏,賜良田五千畝,長安甲第一區,又加封其父徐蓋為濟陰王。徐蓋固辭王爵,乃改封舒國公、授散騎常侍、陵州刺史!”
說起這段往事,秦琅有些唏噓不已。
遙想當年,秦瓊程咬金羅士信裴行儼單雄信並稱瓦崗五虎上將,徐世績則是瓦崗的三當家。秦瓊甚至隻是張須陀大海寺戰死於瓦崗軍之手後被迫隨裴仁基歸降的,跟徐世績瓦崗創業領袖的身份那是天差地別。
秦瓊頂多算是中間被招募進來的王牌銷售經理,人家徐世績當時是瓦崗集團的聯合創始人還是公司的總經理。
當然,因為老董事長招了李密上山,然後退位讓賢,然後又被李密幹死了,於是李密成了新董事長後,徐世績和單雄信這兩前創始人地位下降,秦瓊等非瓦崗元老反而地位提升了,執掌李密的最精銳心腹的帳內驃騎。
但後來李密兵敗王世充,不顧屬下勸阻跑去投李淵,是當時鎮守黎陽的徐世績在收攏瓦崗舊部,穩固地盤,並成功的帶著這瓦崗的大半個基業歸附了李淵,所以徐世績歸唐後,得到的待遇比李密強多了。
李密是孤家寡人跑去投李淵的,單雄信秦瓊羅士信裴行儼程咬金這些猛將當時都歸附王世充了,要人沒人要地盤沒地盤。
反而是徐世績帶著十郡地盤,無數人馬歸附,所以徐世績當時得到的待遇就是跟那些割據一方歸附的反王一樣待遇,是直接享受封王待遇的,隻是因為當時還有個李密在,所以李淵是給徐世績父親封王,給他封國公。
雖然徐蓋拒絕了,但事後朝廷了是封徐蓋舒國公、徐世績曹國公,並賜李姓。
武德朝時,李世績父子可是地位很高的,跟羅藝並列。
隻是貞觀朝沒站好位置,之後一直被打壓。
但畢竟也是開國之初於大唐有大功的元勳,所以李蓋死後,還是被朝廷追贈濟陰郡王,李績去世後,朝廷也是照例追贈為濟陰郡王的。
雖然生前沒封王,可死後能追贈王爵的,大唐其實也沒多少個。
徐蓋死後,其舒國公爵位朝廷也是特旨由其次子李弼襲爵,而李績死後因其長子先他而死,所以英國公爵位由其長孫李敬業承襲。
“不管怎麽說,當年李績於大唐開國還是有很大功績的,開元朝也是顧命輔政的元老,就算後來病退,但這功勞是不能抹殺的,不能因為不孝子孫造反,朝廷就把他們的所有功績抹殺,何況出了李敬業這等不孝子孫,不也還有李思文這樣堅貞不屈,對朝廷忠心耿耿的子弟嗎?得區別對待!”
“替我給你父親迴封信,就說我建議朝廷能夠區分對待,李敬業李敬猷兄弟叛亂謀反,自然罪不可恕,應當奪賜姓、官爵,死了也要挫骨揚灰,要將他們開除出李績家族。”
“但是朝廷也不當過於追責已故去的李蓋李績李震等,適當追責便好,可奪去李蓋、李績追贈的郡王爵位,仍複國公爵。”
秦琅建議,李蓋李績的賜國姓仍保留,舒國公、英國公的爵位也都留著,隻追究李敬業兄弟他們,不牽連其它人。
舒國公爵位仍由李弼當,至於英國公爵位,可以改由李績次子李思文承襲,李敬業李敬猷兄弟幾個開除李家家譜,複徐氏本姓,他們的妻妾兒女盡皆長流南平,財產籍沒充公。
李績去歲時八十六歲,他二弟李弼當時也八十歲了,但他非常長壽,如今一百零六歲了,還活著,雖然這年紀了已經糊塗了,但糊塗也有好處,起碼現在秦琅要幫他開脫罪名也比較方便,畢竟一百多歲的老壽星,他能參與什麽謀反?
而他名義上又還是李家的族長,這也是保全李家的一個理由,族長並沒有帶領族人謀反,隻是族中年輕的不孝子孫徐敬業兄弟倆的謀反而已,重要族人譙郡公李思文不就沒參與,還堅決舉報和抵抗嗎?
“曾祖,這樣是不是處置太輕了些?”
秦琅隻是歎了聲氣,“我們秦家跟李家一樣,都是大唐功勳世家,如果這次李家因子孫謀反而被整族牽連清算,那我們就不擔心將來自己?誰能保證將來家族大了,不會出一兩個不孝子孫?”
秦琅既是念幾分舊情誼,也是照顧整個軍功集團,更是為自家將來考慮,若是這次李敬業謀反事情的處置開了個好頭,那對所有功勳貴族們都是有好處的。
這既是人情,更是保險。
秦琅已經八十四歲了,雖然身體還挺利索健康,但又還能活幾年呢,如今多結點善緣,不送點人情出去,也是為秦家多拉些朋友。
更別說,若是這次事情能夠隻處理李敬業兄弟,能保全舒國公李弼,能讓李思文承襲英國公爵位,那麽這個頭一開,以後也給秦家上了道保險,甚至是給其它功勳貴族們都上了一道保險,幾代人辛苦打下的家業,不用擔心一朝不甚,因為某個不孝子而葬送,牽連了整個家族。
自大唐開國以來,一路倒下的功臣世族太多了,誰都不希望將來自家也倒下。
劉延嗣是劉審禮的堂弟,本是潤州刺史,潤州城破後,被俘,拒不投降,差點被殺,朝廷要追他失守的罪責,但秦孝忠想保他。
劉審禮也是瓦崗的人,他父親劉德威當年是隋朝禁軍將領,跟隨裴仁基征討江淮亂軍,後帶著賈務本、秦瓊、程咬金、劉德威等一群隋軍將校兵馬上瓦崗歸附,後來又歸唐。
劉德威封彭城縣公、娶平壽縣主,檢校大理少卿,貞觀時曾任刑部尚書。而他的兒子劉審禮在貞觀初為三原縣令,當時秦琅在三原縣有莊子產業,跟劉審禮因此關係不錯,走的很近。
之後秦瓊父子在貞觀朝得勢,劉德威劉審禮父子也與之關係越親近,劉審禮也是個老壽星,到如今還堅挺著,甚至還沒致仕,依然在洛陽朝中掛著上將軍銜。
“劉延嗣雖失守城池,但叛亂突起,潤州無兵,失守也非刺史之責,況且他被俘後也是寧死不降,忠貞不屈的,朝廷當獎而不是罰。”
“我建議,李思文承襲英國公爵位,並檢校揚州府尹,劉延嗣仍複潤州刺史,令二人協助恢複地方安穩。”
玄武湖,湖心長島,王室莊園。
“殿下,洛陽消息。”
三十六歲的武安郡公秦曜上前,對正彎腰在一片菜畦裏除草的曾祖呂宋王秦琅稟報。
秦琅依然在專心的拔草,頭也沒抬,知道是孝忠的兒子,“聽你聲音當是好消息吧。”
“殿下神算,朝廷已經平滅了李琨徐敬業諸逆的叛亂,揚潤楚三州已經平定。”
秦琅停下手中動作,抓著把雜草,感歎著道,“簡單說下過程。”
秦曜有些激動的把父親秦孝忠與左神機上將軍黑齒常之迅疾如雷的平叛過程說了一遍。
“你爹在河中那十三年沒白呆,知道平叛就要迅猛,不讓叛軍有更多時間整合穩固,尤其是這頭三板斧是最重要的,直接就摧毀了叛軍的士氣軍心,快刀斬亂麻,幹的好。”
秦曜又拿出封信來,卻是父親給秦琅的。
“你念吧。”秦琅沒接。
秦孝忠的來信,主要還是想請秦琅出麵保一下李思文和劉延嗣,同時也想舉薦黑齒常之任河中鎮節度副使兼火尋鎮兵馬使。
“李思文和劉延嗣是什麽情況,你知道嗎?”秦琅問。
“李思文是徐敬業的叔父,與我們秦家聯姻有親,先前還得曾祖提攜,舉薦他入樞密院擔任同簽署樞密院事加參知政事,幾年前致仕,徐敬業叛亂時他正好居住於潤州江寧。”
徐敬業被貶官江南後,跟在揚州的一群洛陽貶來的勳戚貴族們聚集一起,最後又跟李琨湊到一起,當僅三十多歲的天子病逝駕崩後,他們決定起兵。徐敬業便派兒子去江寧聯絡叔父,想拉李思文一起。
李思文畢竟是秦琅女婿,又當過節度使、進樞密執政過,統兵打仗的經驗不錯,名望也遠高於他,致仕後居於江寧,跟揚潤蘇杭諸州的地方士族、豪強、大賈們也都關係密切。
可李思文在江寧過著悠閑的退休生活,十分愜意,他是秦琅的女婿,李績的兒子,還曾經在邊疆當過主將,朝鮮征過三韓,西域打過突厥,三江鎮做過節度使,哪裏會看的上紈絝子弟李敬業李敬猷兄弟們的胡鬧?
所以不但立馬拒絕參與起事,還轉頭就把這個重要情報趕緊上報了洛陽朝廷,後來徐敬業帶兵過江攻潤州,此時潤州州城丹徒雖得李思文警告,但還是未能守住。
李思文從丹徒逃走,跑迴江寧城,掏出萬貫錢財,招募民壯、組織團練鄉勇,堅決抵抗侄子的叛軍。
徐敬業帶兵攻江寧,也是數攻不下,這時秦孝忠與黑齒常之行動迅疾,攻破盱眙,緊接著就破了揚州,徐敬業在江寧城下浪費了太多時間,最後撤往潤州,又意圖出海往平壤,最終被部下斬殺。
李思文在這次叛亂中立場還是很堅定的,甚至應當是有功的,但他畢竟是徐敬業的親叔父。如今徐家在這次叛亂後,已經被朝廷舉族株連,奪國姓複本姓,盡奪官爵。
他們家舒國公、英國公兩個國公爵,還有數個郡公縣公爵位,一眾子弟都是不放過。
現在李思文也是待罪之身。
秦孝忠想保李思文,因為李思文娶了秦琅的女兒,跟秦家關係向來很近。
秦琅把手中雜草拋開,轉身坐在玉米地裏,“想當年徐世績以以黎陽之眾及河南十郡降,高祖在長安聞訊喜不自勝,特旨詔封徐世績為黎陽總管,上柱國、萊國公,尋加右武侯大將軍,改封曹國公,特賜李氏,賜良田五千畝,長安甲第一區,又加封其父徐蓋為濟陰王。徐蓋固辭王爵,乃改封舒國公、授散騎常侍、陵州刺史!”
說起這段往事,秦琅有些唏噓不已。
遙想當年,秦瓊程咬金羅士信裴行儼單雄信並稱瓦崗五虎上將,徐世績則是瓦崗的三當家。秦瓊甚至隻是張須陀大海寺戰死於瓦崗軍之手後被迫隨裴仁基歸降的,跟徐世績瓦崗創業領袖的身份那是天差地別。
秦瓊頂多算是中間被招募進來的王牌銷售經理,人家徐世績當時是瓦崗集團的聯合創始人還是公司的總經理。
當然,因為老董事長招了李密上山,然後退位讓賢,然後又被李密幹死了,於是李密成了新董事長後,徐世績和單雄信這兩前創始人地位下降,秦瓊等非瓦崗元老反而地位提升了,執掌李密的最精銳心腹的帳內驃騎。
但後來李密兵敗王世充,不顧屬下勸阻跑去投李淵,是當時鎮守黎陽的徐世績在收攏瓦崗舊部,穩固地盤,並成功的帶著這瓦崗的大半個基業歸附了李淵,所以徐世績歸唐後,得到的待遇比李密強多了。
李密是孤家寡人跑去投李淵的,單雄信秦瓊羅士信裴行儼程咬金這些猛將當時都歸附王世充了,要人沒人要地盤沒地盤。
反而是徐世績帶著十郡地盤,無數人馬歸附,所以徐世績當時得到的待遇就是跟那些割據一方歸附的反王一樣待遇,是直接享受封王待遇的,隻是因為當時還有個李密在,所以李淵是給徐世績父親封王,給他封國公。
雖然徐蓋拒絕了,但事後朝廷了是封徐蓋舒國公、徐世績曹國公,並賜李姓。
武德朝時,李世績父子可是地位很高的,跟羅藝並列。
隻是貞觀朝沒站好位置,之後一直被打壓。
但畢竟也是開國之初於大唐有大功的元勳,所以李蓋死後,還是被朝廷追贈濟陰郡王,李績去世後,朝廷也是照例追贈為濟陰郡王的。
雖然生前沒封王,可死後能追贈王爵的,大唐其實也沒多少個。
徐蓋死後,其舒國公爵位朝廷也是特旨由其次子李弼襲爵,而李績死後因其長子先他而死,所以英國公爵位由其長孫李敬業承襲。
“不管怎麽說,當年李績於大唐開國還是有很大功績的,開元朝也是顧命輔政的元老,就算後來病退,但這功勞是不能抹殺的,不能因為不孝子孫造反,朝廷就把他們的所有功績抹殺,何況出了李敬業這等不孝子孫,不也還有李思文這樣堅貞不屈,對朝廷忠心耿耿的子弟嗎?得區別對待!”
“替我給你父親迴封信,就說我建議朝廷能夠區分對待,李敬業李敬猷兄弟叛亂謀反,自然罪不可恕,應當奪賜姓、官爵,死了也要挫骨揚灰,要將他們開除出李績家族。”
“但是朝廷也不當過於追責已故去的李蓋李績李震等,適當追責便好,可奪去李蓋、李績追贈的郡王爵位,仍複國公爵。”
秦琅建議,李蓋李績的賜國姓仍保留,舒國公、英國公的爵位也都留著,隻追究李敬業兄弟他們,不牽連其它人。
舒國公爵位仍由李弼當,至於英國公爵位,可以改由李績次子李思文承襲,李敬業李敬猷兄弟幾個開除李家家譜,複徐氏本姓,他們的妻妾兒女盡皆長流南平,財產籍沒充公。
李績去歲時八十六歲,他二弟李弼當時也八十歲了,但他非常長壽,如今一百零六歲了,還活著,雖然這年紀了已經糊塗了,但糊塗也有好處,起碼現在秦琅要幫他開脫罪名也比較方便,畢竟一百多歲的老壽星,他能參與什麽謀反?
而他名義上又還是李家的族長,這也是保全李家的一個理由,族長並沒有帶領族人謀反,隻是族中年輕的不孝子孫徐敬業兄弟倆的謀反而已,重要族人譙郡公李思文不就沒參與,還堅決舉報和抵抗嗎?
“曾祖,這樣是不是處置太輕了些?”
秦琅隻是歎了聲氣,“我們秦家跟李家一樣,都是大唐功勳世家,如果這次李家因子孫謀反而被整族牽連清算,那我們就不擔心將來自己?誰能保證將來家族大了,不會出一兩個不孝子孫?”
秦琅既是念幾分舊情誼,也是照顧整個軍功集團,更是為自家將來考慮,若是這次李敬業謀反事情的處置開了個好頭,那對所有功勳貴族們都是有好處的。
這既是人情,更是保險。
秦琅已經八十四歲了,雖然身體還挺利索健康,但又還能活幾年呢,如今多結點善緣,不送點人情出去,也是為秦家多拉些朋友。
更別說,若是這次事情能夠隻處理李敬業兄弟,能保全舒國公李弼,能讓李思文承襲英國公爵位,那麽這個頭一開,以後也給秦家上了道保險,甚至是給其它功勳貴族們都上了一道保險,幾代人辛苦打下的家業,不用擔心一朝不甚,因為某個不孝子而葬送,牽連了整個家族。
自大唐開國以來,一路倒下的功臣世族太多了,誰都不希望將來自家也倒下。
劉延嗣是劉審禮的堂弟,本是潤州刺史,潤州城破後,被俘,拒不投降,差點被殺,朝廷要追他失守的罪責,但秦孝忠想保他。
劉審禮也是瓦崗的人,他父親劉德威當年是隋朝禁軍將領,跟隨裴仁基征討江淮亂軍,後帶著賈務本、秦瓊、程咬金、劉德威等一群隋軍將校兵馬上瓦崗歸附,後來又歸唐。
劉德威封彭城縣公、娶平壽縣主,檢校大理少卿,貞觀時曾任刑部尚書。而他的兒子劉審禮在貞觀初為三原縣令,當時秦琅在三原縣有莊子產業,跟劉審禮因此關係不錯,走的很近。
之後秦瓊父子在貞觀朝得勢,劉德威劉審禮父子也與之關係越親近,劉審禮也是個老壽星,到如今還堅挺著,甚至還沒致仕,依然在洛陽朝中掛著上將軍銜。
“劉延嗣雖失守城池,但叛亂突起,潤州無兵,失守也非刺史之責,況且他被俘後也是寧死不降,忠貞不屈的,朝廷當獎而不是罰。”
“我建議,李思文承襲英國公爵位,並檢校揚州府尹,劉延嗣仍複潤州刺史,令二人協助恢複地方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