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秦琅還在路上,對於前線的情況並不太清楚,可秦琅還是能夠根據大局來推測真實的情況。


    吐蕃來勢洶洶,出兵的理由是索要叛逃的蘇毗王子,甚至打出王子不歸我且深入的旗號來。


    而他們號稱發兵三十萬眾,也證明這次吐蕃是動真格的。


    隻是透過表象看本質,事情不是這麽簡單。


    說到底,這是吐蕃頭一次徹底向大唐露出獠牙的行為,這是真正挑戰大唐,他的底氣何在,或者說有何必需這樣做的理由?


    蘇毗?


    秦琅認為這隻是個引子,絕不是最重要的原因,仔細梳理前因後果,秦琅已經漸漸能把握到整個局麵走向的真正原因了,他能猜出邏些城中那位高原之王的心思。


    吐蕃大軍一路奔來,直衝鬆州,但他們絕不可能真的要攻占鬆州,甚至打進劍南,殺進成都府。


    他們沒這能力,也沒這底氣,更沒這必要。


    吐蕃在鬆讚幹布的治理下,如今內部叛亂早已平息,而且在他的全麵改革下,確實是兵強馬壯,而且做到了內部安穩,在吐蕃的新政製度下,是一個嗜血擴張的製度,吐蕃必然要擴張。


    但吐蕃擴張的戰略方向隻有三條,向東越橫斷山脈,出雲南殺奔蜀中。


    第二條是向西跨越昆侖山,攻於闐搏取西域。


    最後一條路,向北翻越紫山,攻吐穀渾以求河隴。


    這三個戰略方向,東和西都麵臨著翻越冰川雪山,不好走,後勤難以補給,有很漫長的無人區要跨越,這兩個方向其實比向南越過大雪山進入天竺一樣,都是非難艱難的。


    而向北是連綿的草原,無疑壓力小的多。


    更別說蘇毗之後,多彌、白蘭等在吐蕃看來,都已經成了到嘴邊的肥肉,張張嘴就能吞下,而吐穀渾在與大唐交戰多年後,如今徹底的被打殘。唐人搶先一步吞下了吐穀渾這塊超肥的肉,吐蕃是非常眼紅的。


    在他們的戰略裏,吐穀渾是他們的北麵目標,將來要以吐穀渾為經營據點,與大唐爭奪河隴地區,進而隔斷西域的。


    所以當他們支持慕容承叛亂迅速被鎮壓後,吐蕃上下都是坐不住的,他們借蘇毗王子叛逃為借口興兵,表現是來攻鬆州,但秦琅判斷,他們最終目的其實還是吐穀渾。


    至於出兵鬆州,其實隻是個幌子,聲東擊西,調動大唐邊軍,等唐軍西部主力調集到劍南一帶,吐穀渾和河隴那邊必然空虛,這給他們可趁之機。


    再一個就是借機,把多彌、白蘭、黨項這諸部擊敗壓服,為他們進攻吐穀渾掃清障礙。


    這應當是一個總體戰略,最終目標。


    所以秦琅判斷,吐蕃現階段劍指鬆州,隻是戰略欺詐,或是試探,真正的用兵其實是假途伐虢,趁機會把多彌、白蘭、黨項等已經依附於唐的諸羌擊敗收服。


    這是一招以攻代守,畢竟鬆州的寧遠軍原本都已經在犛牛河邊築城設堡了,都前出紫山,以犛牛河為界,隨時都能跨河進入蘇毗境內,以鬆州都督府對蘇毗的態度,寧遠軍入蘇毗境是隨時都有可能的,吐蕃不想被動防禦,所以反攻代守,很正常。


    他主動出擊,搶先對多彌、白蘭、黨項等下手,若戰略成功,就能把實際邊境線往前推數千裏,把唐軍堵迴到鬆州維州的劍南西山一線,以此能贏得更大的緩衝地帶,獲得更多戰略空間。


    這種戰略思想,其實很高明。


    隻要吐蕃不愚蠢的真的跑到鬆州來攻城,那麽在羌地,吐蕃更能適應這種高原野地戰場,並不會太畏懼唐軍。


    “吐蕃目的是吐穀渾,非鬆州也。”秦琅把自己的結論告訴幾個兄弟,弄的他們一頭霧水,怎麽吐蕃明明奔鬆州來的,三兄卻說是千裏之外的吐穀渾?


    這是一次戰略欺詐,吐蕃第一階段行動,對大唐隻是欺詐和試探,他們真正的階段目標是多彌、白蘭和黨項這三羌,三十萬眾真正是衝他們去的。


    要掃蕩這些臣服於大唐的諸羌,為他們下階段爭奪吐穀渾掃平障礙。如果大唐這次隻是守鬆州,那最後肯定是上當。


    曆史上,鬆州之戰也差不多是這個時候,甚至也差不多是這種局勢下進行的,而鬆州之戰真打起來,也就是各一個來迴。


    先是吐蕃以吐穀渾這種破落戶都能尚大國公主,大唐安能欺我,讓我在諸藩麵前沒麵子為由出兵二十餘萬眾,一路把諸羌揍了個遍,直抵鬆州城下。


    然後喊出口號,公主不至我且深入,你們不送公主來和親我們就要率兵一路打到長安城去親自接親。


    然後鬆州都督韓威浪了,出城野戰,反為吐蕃所敗,敗退迴鬆州守城。朝廷聞訊派了牛進達程咬金侯君集執失思力等數位大將,兵分三路,督步騎五萬討之。


    牛進達帶前鋒率先抵達,發動夜襲,斬殺千餘人。


    然後吐蕃就徐徐退之了。


    這場鬆州之戰雷聲大雨點小,就這麽結束了。


    這一戰雖然草草收場,卻也讓吐蕃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先是向大唐展示了自己的肌肉,確實很有本事本錢,然後當然是一路過來時把諸羌都收拾服帖了。占據了很大的主動權,把大片的羌部緩衝區,都納入他的治下。


    最後,雖然上表請罪稱臣等等,可大唐最終還是同意和親下嫁公主,又是賜官又是賞錢等等,吐蕃是裏子麵子都撈到了,也讓吐蕃試探出了大唐在西麵邊境上的虛實,為之後他們真正進軍吐穀渾做好了準備。


    後來,吐蕃便正式出兵奪取了吐穀渾之地,然後終唐一朝,就一直成為大唐的西北大患,他們以吐穀渾故地為大本營,一次次的攻略河隴,甚至是奪取西域,最後還打進了長安城。


    這可能是當初長安城裏李世民和大臣們都想不到的事情。


    曆史上的吐蕃戰略很成功,鬆州之戰一個迴合,死傷不過千餘,收獲卻巨大。不僅大唐天可汗轉變態度,不再視吐蕃為小藩,同意將公主和親下嫁,同時也讓原本依附大唐的白蘭黨項等諸羌,都轉而依附吐蕃了,甚至為他們接下來打吐穀渾提供了良好的先決條件。


    隻是如今吐蕃人估計料不到,秦琅居然能早早就猜測出他們的所有陰謀意圖。


    在曆史上,大唐朝廷當時處理吐蕃這件事上,覺得自己是成功了,先是保住了邊疆不失,然後是讓吐蕃稱臣納貢,正式加入到了大唐天朝體係中,成不藩屬一員。


    另一麵,大唐也通過這次事件,保證了之後唐蕃邊境十幾年的太平,甚至是後來讓吐蕃一度退出了吐穀渾,讓吐穀渾這個藩屬小弟成功複國,這些在大唐這邊都認為是勝利。


    在秦琅看來,大唐是保住了麵子,可真正的戰略上是大失敗,對吐蕃戰略上的錯誤認知,導致了最後西邊局勢的崩塌,最終讓吐蕃成了尾大不掉,後患無窮。


    在吐蕃自己的記錄裏,當仁不讓的也把自己稱為勝利者,甚至說此戰過後,李唐和吐穀渾皆向吐蕃進貢。


    大唐說是賞賜,吐蕃就認為這是進貢,反正大唐當時也確實是綏靖政策。


    五月中旬,秦琅終於抵達鬆州。


    鬆州此時已經全麵戒嚴,到處厲兵秣馬,一副大戰來臨的緊張氣氛。


    寧遠軍上下更是已經全麵動員,不僅五千寧遠軍都已經取消休假輪值,全都發放武器到崗,而且就連附屬的一萬城傍、側近蕃兵也都動員了起來,鬆州邊境線上的守捉、鎮戍、堡壘全都已經整兵備戰。


    不過也僅此而已。


    因為主帥秦瓊的病逝,現在鬆州這邊群龍無首,沒有一個有足夠威望的大將領導,所以隻是被動防禦。


    都以為吐蕃二十萬人真是要來攻奪鬆州城的,甚至有人提出幹脆把蘇毗王子先送迴去以平息這場戰事。


    反正沒有誰想到要主動出擊。


    “下官鬆州都督府長史韓威拜見魏公!”


    鬆州城中,官職最高的是長史韓威,率文官武將前來迎接秦家兄弟們。


    “魏公到了,我們鬆州無憂了。”韓威鬆了口氣,聽說三十萬吐蕃大軍襲來,這些天他可是急的滿嘴泡。


    “請魏公主持。”


    秦琅掃視一眼眾人,“我阿爺遺體停在哪?”


    “都督府中設了靈堂。”


    “先帶我們兄弟過去。”


    “魏公,吐蕃來襲,十分急迫,還請魏公主持大局!”


    “魏公,不如先派人把蘇毗王子送還吐蕃大營?”


    一群官員你一言我一語,都是憂心忡忡。


    秦琅沉聲道,“吐蕃,小蕃醜虜也,雖狂妄囂張,但不足為懼,先不用管他。”


    “魏公?”


    “放心,區區小蕃,就算他號稱三百萬眾,某也有的是辦法可滅他。”


    諸人麵麵相覷,都覺得秦琅有些誇大自負。


    “魏公,鬆州雖然全麵備戰,但倉促之下,也僅有寧遠軍五千之軍,再加蕃兵一萬可用也,數量懸殊啊。”


    秦琅拉著五郎上前,“這是我五弟,聖人敕旨令襲封齊國公、鬆州都督之職,現在起,他就是鬆州長官了,你們若是覺得我的話不可信,可以跟他商議對策。”


    眾人看著麵色憔悴還有幾分瘦弱的秦五郎,這哪是能擔的起如此重任的人,隻能訕訕的都閉上了嘴。


    “韓長史?”


    “哦,請魏公、齊公等隨下官來。”韓威隻好在頭前帶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貞觀俗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藍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藍色並收藏貞觀俗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