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港。


    南洋水師的旗艦寧遠號上,秦琅一襲紫袍玉帶看著漸遠的碼頭。


    “花百多萬貫,耗時數年建起的衛公堡,這才住了幾天啊,三郎是不是舍不得走啊?”張超在一邊笑嗬嗬道。


    秦琅微微一笑,衛公堡確實耗費許多,人力物工材料等加起來百萬貫確實是有的,畢竟前後修了幾年,光是人工就不得了,而秦琅堅持付工錢,而且工錢還給的不錯,並沒有說征發武安百姓為他免費做役,所以光是工錢就占了不少,更別說各種材料了。


    這樣一座衛公堡,在整個嶺南都是獨樹一幟,既帶有濃烈的軍事防禦功能,同時也是一座標杆似的藩鎮封臣府第,豪華氣派占地廣,現在都是武安一景,來太平港的,不管是經商還是訪友還是路過或是遊玩,這衛公堡總得是必須要前觀瞻的。


    那多邊王冠形狀的衛公堡確實與一般的城池不同,也確實氣派。


    因為堡中現在飄揚的血盾金獅旗,現在許多百姓都把這座堡簡稱為金獅堡,獅城等,秦家有時也被稱為獅家。


    豪華威武的獅堡,獅子卻總不在家。


    “這裏是我將來的養老地,終究還是要迴來的。”秦琅看著那已經很遙遠的衛公堡高高的碉樓,笑著說道。


    居安思危,處進思退,窮則思變。


    三思而後行。


    秦琅如今還不能說已經位極人臣,但也確實站到了一個很高的位置,雖說這完全是時勢造英雄,是在特定的時勢下才出現的情況,大唐開國之初,又恰逢皇權內亂,他這個開國大將的庶子才機緣巧合之下,一步步走到了台前,這和侯君集、張亮、長孫無忌等人其實也沒什麽不同。


    一朝天子一朝臣嘛,當年李淵不也重用商人出身的武士彠,楊廣也一直重用南人。


    皇帝如今還年輕,秦琅更年輕,做為太子的妹夫兼老師,他甚至能想到,如果一切順利,承乾能夠順順利利的繼續皇位,那麽將來在新朝,他就能跟長孫無忌那位國舅爺一樣,更進一位,成為輔政重臣。


    甚至如霍光、周公一樣。


    曆史上,承乾沒能繼承皇位,在與親兄弟李泰的爭鬥中落敗,最後是嫡九皇子李治繼承了皇位,長孫無忌仍然是國舅爺,也更是權傾朝野,為顧命大臣,拜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兼任楊州大都督,主持朝政。


    長孫無忌為李治主持了十年朝政,但最後卻還是被李治定下謀反罪,流放黔州,後又派人趕往黔州逼迫長孫無忌自盡。


    輔政的時候,長孫風光無比,但最後結局下淒涼無比,整個長孫家也因此受到牽連,子孫流放嶺南。


    再說霍光,這位漢武帝的托孤重臣就更不得了了,他奉漢武帝旨為顧命托孤之臣,輔佐年僅八歲的漢昭帝,昭帝之時,霍光更是與其它幾位顧命大臣爭鬥,將他們一一擊敗,最後獨攬朝政大權。


    昭帝去世後,擁劉賀即位,不久卻又將其廢黜,再擁漢宣帝即位,並將女兒嫁給漢宣帝為第二任皇後。


    霍光曆經漢武、漢廢帝、漢昭帝和漢宣帝四朝,恩寵無比,權傾朝野,甚至西漢的昭宣之治,也可以說是他大半功勞,霍光更是堪稱權臣之極,可這位在死逝後,霍家卻立即慘遭到漢宣帝的徹底清算,霍家被定以謀反罪,族滅。


    中國曆史上的權臣其實很多,這些權力大到皇帝都要敬畏他們的人,如商之伊尹,周之周公,秦之趙高,西漢之王莽和霍光,東漢的董卓、曹操,魏之司馬懿,甚至是蜀之諸葛亮······


    再往後,西晉的司馬越,東晉的王導、桓溫、劉裕。


    再北朝的爾朱榮、高歡、宇文泰、宇文護一直到楊堅······


    甚至可以說,從西漢以降,幾乎所有的改朝換代,都是由那些重臣、大將來完成的,王莽篡漢,曹丕立魏,司馬代魏,劉裕登基,宋齊相迭,楊堅代周,甚至是後來的五代相替,黃袍加身等,其實都是權臣篡位。


    當然,也有安於高官厚爵,不索九錫,做著無冕之王的如漢朝霍光,魏太傅司馬懿,還有如明首輔張居正等,也有覬覦神器的梟雄,如桓玄授九錫,滅東晉稱楚帝,但後兵敗身死的,也有如隋權臣楊素之子楊玄感謀叛隋朝自立,亦以失敗告終的。


    有句話說的好,王莽謙恭未篡時,周公恐懼流言日。


    到了那種地位,其實很多時候,這人也是多半由不得已了。


    諸葛一生為蜀漢,可身為蜀漢丞相,上朝卻也要百甲衛士相隨。也有人曾經說過,假如王莽還沒篡位時就死了,那世人又會如何看待他?或許都會認為他是個聖人,而不是一個篡位的逆臣賊子了。


    再又如曹操,假如他的兒子曹丕不篡奪東漢朝廷,那麽曹操是不是也就成了一個匡扶大漢的高光宰相?


    又或者說假如諸葛亮有一個如曹丕、司馬昭那樣有能力且有野心的兒子,那在他死後篡位了蜀漢皇位,那諸葛亮的曆史評價又是什麽?


    所以其實當權臣也是風險極高的,走到了那一步,往往要麽更進一步,篡位謀朝,黃袍加身,如劉裕啊、陳霸先啊、楊堅啊、高歡、宇文泰等,要麽就是能夠控住局,如曹操啊司馬懿這些牛人,自己繼續給兒子打基礎,等到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時候。


    當然,也有沒走出那一步的,就如周公、伊尹、霍光、張居正、楊素等這些人,可這些人裏,真正能夠得到善終的卻很少。


    霍光權傾朝野,曆經四朝,可一死,整個霍家就被清算株除。


    楊素更是被逼的有病都不敢吃藥。


    張居正死後被明神宗抄家,嚴嵩多十多歲都還被罷職抄家。


    至於多爾袞就更別提了,為了個寡婦,連江山都不要,結果最後還落的個無比淒涼的下場。


    還有鼇拜,顧命大臣,滿朝開國猛將,最後那也是被康熙小皇帝算計殺死的,再有北周的權臣宇文護,也是被侄兒召入宮中所殺。


    真正功高震主還能保全的,也就中唐的郭子儀了,異姓封王,尊稱尚父,但其實說起來,郭子儀頂多是功高震主,但還並不是權臣。


    因為郭子儀隻是個帶兵武將,從沒有在中樞真正的執掌過朝政,甚至都沒正經當過宰相,有唐一代的權臣,其實出過很多。


    比如說唐玄宗時口蜜腹劍的李林甫,以及接他位的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再後來安史之亂時開始起來的唐朝權宦們,李輔國、程元振、俱文珍,仇士良,這些都是確切執掌朝政,甚至都能影響,甚至是控製皇帝的。


    至於晚唐時的幾位藩鎮權臣朱溫、李克用,李茂貞等就更不用說了,手下兵強馬壯,皇帝都怕,朱溫後來就直接把晚唐朝廷殺了個一幹二淨,然後自己篡位代唐自立大梁朝了。


    占據關中京西的李茂貞,更是一度是長安唐朝天子的爹一樣做威做福。


    大唐開國宰相裏的裴寂,曾經權柄很重,但還不能說是權臣,長孫無忌倒是確實當了十年權相。


    可裴寂和長孫無忌都沒好下場,一樣的被流放,最後裴寂是死於夷人進犯,長孫無忌是被逼迫自殺。


    說到底,還是影響到了皇帝的權威了。


    往往改朝換代的時候,最容易出現權臣,蓋多是繼承人年幼,老皇帝擔憂,於是選了自己最信任的心腹重臣為顧命大臣,遺命托孤,這些顧命大臣一般呢,也確實能力過硬。


    但少帝總會長大,漢宣帝、周武帝、唐高宗、明神宗、清康熙等無不如此,隻要有能力,最終這君臣之間總是要爆發衝突的。


    秦琅有時想的也心驚。


    承乾將來會不會也看不順眼他和長孫無忌這樣的師長?


    曆史告訴秦琅,這很有可能,隻要妨礙皇帝權威的,都可能會出問題的,早晚會這樣,當年楊素跟楊廣那可是奪嫡創業的好搭檔,最後不也出問題了。


    對於那些年輕的天子來說,當他們的理念跟這些執政的輔臣起衝突後,他們可能最大的想法,就是馬上把這些老家夥掃除掉,好一展拳腳了。


    別說什麽親情之類的,霍光是宣帝的嶽父,尤其還是霍光廢除了廢帝,冊立了宣帝,這才讓宣帝有機會當了皇帝。


    再比如說北周武皇帝宇文邕,宇文護是他親叔叔啊,在當時南北朝三國大戰的時候,他爹英年早逝,留下兒子們年幼,若不是他叔叔宇文護監國攝政,宇文家又怎麽可能保的住北周這份基業?早讓八柱國十二大將軍的其它家族給搶去了。


    但宇文邕被宇文護扶立,卻也一直在暗暗裏謀劃幹掉宇文護,隱忍多年,最後等宇文護打了大敗仗後,召他入宮,帶身邊的親信侍衛一擁而上把他刺殺掉了。


    霍光生前宣帝一直不敢有半點動作,可等他一死,宣帝都還是咽不下這口氣,依然要株除霍家。


    明神宗也一樣,張居正死後,清算抄家。


    ······


    這種殘酷,就跟李世民在玄武門跟他大哥建成三弟元吉刀兵相見,在太極宮裏跟他爹刀光劍影是一樣的。


    秦琅動不動就辭職,很不務正業,其實也是有原因的,一直在尋找著退路。


    他並不想有朝一日,也成為什麽顧命大臣,更不想成為替天子當家的宰輔權臣,那是非常危險的。


    長孫無忌這樣的狠人,都玩不過,秦琅覺得自己還是千萬不要試的好。


    有空好好經營下自己的封地,維持下地位是應當的,但千萬不要碰觸到那塊深山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貞觀俗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藍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藍色並收藏貞觀俗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