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維持給府兵授田製度,以及免除府兵兩稅,豈不就好?”王珪認為現行的府兵製度很成熟,源自西魏宇文泰的府兵製度,雖然曆經幾朝,到如今已經大為變樣。現行的府兵製度基本上是繼承了隋朝時的府兵製,可確實很好用。


    最早宇文泰設立的府兵製度,是六大柱國、十二大將軍和二十四儀同,一位柱國統領兩位大將軍,每位大將軍再統領兩個儀同,其實就是變相的推行鮮卑的人部兵製度,搞兵為將有。


    甚至讓所有兵都跟主將姓,弄的好像是六大部落軍一樣。


    到了楊堅建立隋朝後,致力於把軍隊收歸國有,廢除了這種製度,搞起了兵散於府,將歸於朝這種兵將分離製度,不僅兵不再歸將有,甚至兵將都完全分隔開來,平時府兵們隸屬於和個軍府,而將軍們被安排在京師的十二衛衙門裏,並無直接統領關係。


    隻要打仗時,皇帝十二衛中選調將領,再於下麵軍府征召士兵,重新編組戰時行營,結果便是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絕無可能再出現將軍們擁兵自重,威脅朝廷的情況。


    甚至後來還把府兵也歸入民籍之中。


    這些措施,確確實實讓中央朝廷對軍隊的掌控力更強,很少再出現軍人擁兵做亂的情況。


    更別說,大唐的府兵製下,朝廷幾乎不需要花費什麽養兵之費,隻是養戰馬、造軍械便好,遇戰事,才需要征調耗費軍糧,平時是沒多大養軍費用的。


    相比之下,皇帝搞的募兵禁軍,才幾萬人馬,一年就得幾百萬貫錢開銷。光是將士的軍餉口糧還有賞賜,平均一兵起碼在五十貫以上。


    改革現有府兵製度,問題最大的不在其它,而是錢。


    “衛公難道是想把府兵製都改成跟北衙禁軍一樣的募兵製?可募兵的花銷相當巨大,一兵的養兵之費,都起碼五十貫以上,這還不算上其它。”


    六十萬府兵,若改成募兵,就算一兵五十貫的基本軍費,那一年起碼三千萬貫,這還沒算是城防軍堡,戰馬、武器等等大頭開銷,而萬一打仗,費用更大。


    數千萬貫的開銷,想想就驚人。


    “王相公,均田製已廢,就算朝廷維持對府兵授田,五年十年,還能有田可授,而十年二十年呢,三十年呢?哪來的田可授?”


    “衛公精於計算,怎麽這帳卻糊塗了?現在朝廷天下府兵六七十萬之眾,隻要維持這個數量不變,每三年一點選府兵,年老退伍或戰死陣亡傷殘缺少多少,就補選多少便是。”


    “王相公怎麽就忘記了一條,朝廷規定,府兵身死王事者,子不退田,品官年老不減地呢?又有規定,諸因王事沒落外藩不還,有親屬同居,其身分之地,六年乃追。身還之日,隨便先給。即身死王事者,其子孫雖未成丁,身分地勿追。其因戰傷及篤廢殘疾者,亦不追減,聽終其身也。”


    秦琅認為府兵製難以推行下去的根本是田地,雖然說府兵數量始終維持在六七十萬,不會有大的增減,似乎退一個兵,再補一個兵,但問題關鍵還是田地。


    大唐府兵製規定,府兵三年一選,揀點之法,財均者取強,力均者取富,財力又均,先取多丁。一看家產,二看體格,三看家中丁口數量,所以富室強丁,並從戎旅。


    大唐六十多萬府兵,一年衣糧開支得起碼一千五百萬貫以上,但實際上朝廷沒開支,基本上都是由府兵們自己負擔了。


    這六十多萬府兵,也代表著六十多萬個大唐中產以上的豪強地主家庭,也是大唐的中堅力量。


    能點上兵,朝廷授田百畝。


    二十一歲入伍,要到五十九歲退伍,這得是運氣好命長的,否則若是戰死、被俘、殘疾等,還等不到五十九歲。


    一百畝田跟百姓一樣,二十畝永業,八十畝口分,再來一畝宅園地。


    點上兵,就先有二十畝地是以後可以傳給兒子的,剩下八十畝,退伍後要交還,那一畝宅園地是蓋房子種菜的,不用交還。


    理論上,一個府兵年老退伍後,還能交還八十畝地,分一百零一畝,交還八十畝。但事實上,府兵還可能會戰死、被俘、傷殘等,戰死的,這八十畝地就不用交還了,直接給子孫繼承。被俘的,也由親人繼續使用六年,若是還能迴來,也繼續交給他耕種到死。


    那些傷殘的,也要把地交給他們一直種到死為止,因此就算每年有不少陣亡傷殘被俘等原因退伍減員,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土地都又能流迴去再授。


    更別說府兵們當兵打仗,負擔著那麽大的經濟壓力,那是為了立功受賞當官去的,當一輩子兵,總有立功的時候。一旦立功,或受勳或給官,而勳和官都還要授永業田,這田就直接是可以傳子孫的,死了也不退田。


    許多大唐男兒就是衝著這點去當府兵的,能得田授官啊,而這時代,田地和官爵那就是最大追求了。


    故此,理論上,府兵現有的田地,一批批的下來,隻會越來越少,大量的軍田會轉變為永業田。


    朝廷必須不斷的補充新田地才有田可授。


    而事實,現在朝廷就是因為沒地可授才廢除均田法,改承認私有製,推行租佃法了。


    王珪所說的維持原法,自然也就不可行了。


    好多人說唐朝的府兵製是兵農合一,寓兵於農,其實是說錯的了。


    漢朝是全農皆兵製,真正的寓兵於農,一打起仗來,所有老百姓都是兵員,因此農民階層也是武裝集團。農民們也負擔有打仗的任務。


    可從西魏開始推行的府兵製,其實恰恰相反,是寓兵於農製度,類似於曹操曾實行的屯田製度,就是武裝集團兼職搞農業生產,而不是農民們兼職當兵。


    府兵製的核心,就是軍人武裝集團職業化,他們是一輩子兵,然後不打仗的時候順便搞搞農業種植生產,就好比邊疆搞軍屯墾荒一樣。


    最早府兵就是設立地團的,後來才並入州縣民戶管理。


    大唐全國搞了六百多個折衝府,就相當於六百多個武裝集團,他們主要任務就是習武訓練,練習弓馬,然後分批到京師或是邊疆去當班宿衛京師或鎮守邊地。若遇打仗,就得聽從調令上前線或留守。


    在不影響這些本職的情況下,才種種地。若是影響到這些,地就隻能交給家人們種了。


    經曆隋末亂世的大唐之初,手裏確實有不少田地,故此在先軍政策下,點選的府兵都能做到足授一百零一畝地,同時也能保證選的都是那些中產以上家庭裏的強壯者。


    故此貞觀時期的府兵素質最高,戰鬥力最強。


    李世民也很小心的使用這些府兵,雖然戰事不少,可基本上沒亂搞,不像到了李治武則天時期,動不動就被殲滅個幾萬人,甚至十萬人以上規模的被殲都數次,搞的府兵精華盡失。


    說白了,當府兵風險也很高,雖說前途不錯,可就跟幹工地,要墊資入場一樣,沒點雄厚的家底,哪置辦的起那些裝備,更別說常年累月的不是上番就是戍邊要麽就是訓練,家庭生產其實都是幫不上什麽忙的。


    可若是朝廷不能足授田地,以及打仗立功後不能給予足夠的田地錢財賞賜,那麽當府兵是很容易破產的。


    為什麽從武則天夫婦時起,就有許多人寧願剁手剁腳也不願意去當府兵?還不是跟隋朝楊廣征遼東時一樣,風險與收益不成正比,誰願意去啊。


    這跟明朝時的糧長一樣,本來小地主當個糧長,負責收下皇糧幫忙組織交糧,結果後來變成了承包一樣,你手下諸戶若有人沒交夠,你得先補上,有人逃了,你得補上,路上運費得墊上,有損耗得墊上,誰吃的消啊。


    漢代的全民皆兵製度,軍費這塊雖然也不用朝廷負擔多少,可卻很影響戰鬥力,畢竟農民本職是種地,哪有太多的精力去訓練?


    隋唐府兵是寓兵於農,中產以上的富家健壯子弟終身兵,有空時幫著種下地,裝備、訓練各方麵,都遠強於漢代,因此戰鬥力更強。


    隻是這種兵製,歸根到底還是得有均田保障,以及保證上升通道的順暢以及軍功賞賜的剛性兌現,任何一點出了問題,那這個強大的府兵群體就會瓦解。


    正是得益於府兵地位的高,和良好的前景,才有人當府兵。


    “諸公,現在京師番上之南衙軍,保持在三萬六千人的數量,與北衙禁軍大致相當。但是朝廷近年在邊疆全麵推行邊軍鎮守之製,於幽雲、朔方、隴右、河西、劍南甚至是嶺南,都增設了許多邊軍,常年保持著很大的數量,如隴右就編設九軍,常駐邊軍兩萬七千,全國邊軍加起來超十萬之數,再加上番上之兵,基本上府兵得有三成保持在番······”


    大唐這幾年已經不再是自守,而是積極進取出擊。


    開疆拓土的同時,也使的大唐得在邊境上保持強大的邊防軍隊,過去府兵們輪流戍守,往往一番兩個月就能換防,差不多一年就番上一次,兩個月。而現在,邊防駐守為主的府兵戍邊,卻無法兩月一番,一來路途遙遠,二來更替太頻繁也更麻煩,所以現在基本上都是一年一番。


    甚至不少邊將都提出,希望能夠更久一番,因為更替頻繁,會降低邊軍的戰鬥力。


    所有的一切,都說明現行的府兵製度,確實已經漏洞百出,越來越難以適應新形勢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貞觀俗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藍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藍色並收藏貞觀俗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