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國公府的眾人就早早的起身了。
衛芙心中牽掛著薑珩和兩個兒子,這一晚都沒怎麽合眼,她知道薑珩其實也是,隻不過夫妻二人都沒有說而已。
因為薑珩和韜哥兒略哥兒今日就要啟程前往邊關,衛芙起身之後就吩咐廚房做了一大桌的好吃的,而且還都是薑珩父子三人愛吃的,把家裏唯一不知內情的甜姐兒倒是驚了一跳。
“母親,今天是什麽日子啊,您怎麽讓廚房做了這麽多的菜?”甜姐兒不由得驚唿起來。
畢竟,現在可是大早上呢,有些菜可不適合在早上吃呀!
不過……
甜姐兒很快就想到,今天是薑珩離京的日子,她自以為自己是猜到了原因,為了不惹衛芙傷心,連忙捂住了嘴。
而其他幾人,則都有些無奈地看著甜姐兒。
甜姐兒有些莫名,不知道為什麽他們會這樣看自己。
還是衛芙告訴了她原因:“今日不僅你父親會離京去往邊關,韜哥兒和略哥兒也會一起……”
“什麽!”甜姐兒驚唿一聲。
然後,她看看韜哥兒,再看看略哥兒,不滿地道:“大哥,二哥,這麽大的事,你們竟然到現在才吭一聲?”
韜哥兒和略哥兒動作一致地摸了摸鼻子。
甜姐兒將兩個哥哥數落了好一陣子,這才擔心起他們的安危來。
父親去了邊關,就連兩個哥哥也一起,這樣說起來,今日之後,國公府就隻有母親和她,還有大嫂了?
這樣想著,甜姐兒不由得眼淚汪汪起來。
她長這麽大,還從來沒有和兩個哥哥分開過!
“大哥,二哥……”甜姐兒聲音都哽咽了。
韜哥兒和略哥兒覺得有些頭疼。
還好,衛芙這時候開口道:“甜姐兒,韜哥兒和略哥兒跟著你們父親不會有事的,等到將來他們憑著自己的本事建功立業了,你這個做妹妹的臉上也有光不是?”
甜姐兒癟著嘴。
她想說,她並不求臉上有光,隻要兩個哥哥好好的就行了。
但甜姐兒也知道,真要說起來,如今最擔心最不舍的人還是衛芙,她這時要是再說些什麽,就是在戳衛芙的肺管子了。
所以,甜姐兒吸了吸鼻子,倒也不再說什麽了。
一家人這才開始用起早膳來。
用完了早膳,一家人便一起出了門。
薑珩是去出征的,而且如今的情形與二十年前還有那麽些相似,也正因為如此,就算薑珩並沒有帶著千軍萬馬隨行,但為了表示對薑珩的看重,景文帝還是著了太子將薑珩送往城外。
太子相送,這大概就是旁人眼裏的無上尊榮了,但若是可以,衛芙更寧願自己的丈夫兒子都好好的呆在身邊,不用讓她擔驚受怕。
衛芙也知道,自己現在想這些,隻不過是庸人自擾而已,與其讓薑珩父子帶著對她的擔心離開,倒不如讓他們安心。
所以,等一家人來到城門處時,衛芙的麵上已經掛著淡淡的笑容了。
一家人在城門外下了馬車,很快,太子的儀仗也到了。
太子今年二十八歲,自幼就極為聰慧,幾歲上就被立為了儲君,這幾年已經開始漸漸接觸政事,替景文帝分憂了,雖然年輕,但看著卻已經頗具威儀。
當著前來送行的衛芙幾人,以及其他的文武官員們的麵,太子轉達了景文帝對薑珩的看重以及期望,這才端起了宮人送過來的一杯酒,送別了薑珩。
臨走之前,薑珩和韜哥兒略哥兒,都不由得迴頭,看向了衛芙這裏。
目送著薑珩帶著兩個兒子走遠,直到再看不到他們的身影,衛芙這才怏怏的與太子道了別,領著甜姐兒和沈珺迴府。
三人坐了一輛馬車,因為先前的送別,馬車裏很安靜,誰也沒有開口說話。
衛芙沉浸在離愁別緒之中,過了好一會兒才算是緩過來,抬頭往甜姐兒和沈珺那裏看過去,這才發現兩人的眼眶都泛著紅,分明就快要哭出來了。
這倒叫衛芙不由失笑:“好了,都不要難過了,雖然你們父親和韜哥兒略哥兒去了邊關,但我們一家不會分離太久的。”
說這話時,衛芙尤其看向了沈珺。
沈珺之前去了娘家小住了十來日,直到過了沈從的生辰,才被韜哥兒接了迴來。
哪裏能想到,迴到國公府還沒有兩日呢,韜哥兒就又去了邊關,要說起來,沈珺會難過,那也是一點都不奇怪的。
沈珺自然注意到了衛芙的目光,就算心裏難過,但也打起精神來,勉強朝著衛芙笑了笑,道:“母親,您放心,我沒事。”
甜姐兒也深吸一口氣,將難過的情緒都壓了下去,抱著衛芙的胳膊,道:“母親,雖然父親去了邊關,但我和大嫂一定會陪著您,天天都讓您開開心心的!”
衛芙便是因為離別而難過,這會兒也得被甜姐兒給逗樂了。
看到衛芙的笑容,甜姐兒和沈珺也覺得原本心中的沉重就似被搬開了一樣,輕鬆了許多。
在這樣的輕鬆之中,三人一起迴到了國公府。
因為少了三個主人,哪怕丫鬟婆子小廝護衛一個都沒少,但衛芙三人都覺得這偌大的國公府似乎一夕之間就變得寬曠了許多,讓她們在迴到府裏的那一瞬間就又感覺到了心酸。
想來,她們隻怕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將自己的心情調整過來了。
想著還有兩個孩子在看著自己呢,衛芙深吸一口氣,道:“好了,以後就咱們娘兒仨一起過了!”
甜姐兒和沈珺聞言,用力點了點頭。
*
薑珩這一去邊關,自然是有許多人關注著的。
景文帝以及朝中眾臣,關心的是薑珩能不能擊退北蠻,不要讓戰火波及到京城,而京中的一眾百姓則關心的是景朝與北蠻之間的戰爭,會不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
而鎮國公府裏,與薑珩最親近的幾個人,卻是漸漸恢複了平靜,關起門來過起了自己的日子,看起來倒似是比那些外人還要更淡定一些一般。
衛芙心中牽掛著薑珩和兩個兒子,這一晚都沒怎麽合眼,她知道薑珩其實也是,隻不過夫妻二人都沒有說而已。
因為薑珩和韜哥兒略哥兒今日就要啟程前往邊關,衛芙起身之後就吩咐廚房做了一大桌的好吃的,而且還都是薑珩父子三人愛吃的,把家裏唯一不知內情的甜姐兒倒是驚了一跳。
“母親,今天是什麽日子啊,您怎麽讓廚房做了這麽多的菜?”甜姐兒不由得驚唿起來。
畢竟,現在可是大早上呢,有些菜可不適合在早上吃呀!
不過……
甜姐兒很快就想到,今天是薑珩離京的日子,她自以為自己是猜到了原因,為了不惹衛芙傷心,連忙捂住了嘴。
而其他幾人,則都有些無奈地看著甜姐兒。
甜姐兒有些莫名,不知道為什麽他們會這樣看自己。
還是衛芙告訴了她原因:“今日不僅你父親會離京去往邊關,韜哥兒和略哥兒也會一起……”
“什麽!”甜姐兒驚唿一聲。
然後,她看看韜哥兒,再看看略哥兒,不滿地道:“大哥,二哥,這麽大的事,你們竟然到現在才吭一聲?”
韜哥兒和略哥兒動作一致地摸了摸鼻子。
甜姐兒將兩個哥哥數落了好一陣子,這才擔心起他們的安危來。
父親去了邊關,就連兩個哥哥也一起,這樣說起來,今日之後,國公府就隻有母親和她,還有大嫂了?
這樣想著,甜姐兒不由得眼淚汪汪起來。
她長這麽大,還從來沒有和兩個哥哥分開過!
“大哥,二哥……”甜姐兒聲音都哽咽了。
韜哥兒和略哥兒覺得有些頭疼。
還好,衛芙這時候開口道:“甜姐兒,韜哥兒和略哥兒跟著你們父親不會有事的,等到將來他們憑著自己的本事建功立業了,你這個做妹妹的臉上也有光不是?”
甜姐兒癟著嘴。
她想說,她並不求臉上有光,隻要兩個哥哥好好的就行了。
但甜姐兒也知道,真要說起來,如今最擔心最不舍的人還是衛芙,她這時要是再說些什麽,就是在戳衛芙的肺管子了。
所以,甜姐兒吸了吸鼻子,倒也不再說什麽了。
一家人這才開始用起早膳來。
用完了早膳,一家人便一起出了門。
薑珩是去出征的,而且如今的情形與二十年前還有那麽些相似,也正因為如此,就算薑珩並沒有帶著千軍萬馬隨行,但為了表示對薑珩的看重,景文帝還是著了太子將薑珩送往城外。
太子相送,這大概就是旁人眼裏的無上尊榮了,但若是可以,衛芙更寧願自己的丈夫兒子都好好的呆在身邊,不用讓她擔驚受怕。
衛芙也知道,自己現在想這些,隻不過是庸人自擾而已,與其讓薑珩父子帶著對她的擔心離開,倒不如讓他們安心。
所以,等一家人來到城門處時,衛芙的麵上已經掛著淡淡的笑容了。
一家人在城門外下了馬車,很快,太子的儀仗也到了。
太子今年二十八歲,自幼就極為聰慧,幾歲上就被立為了儲君,這幾年已經開始漸漸接觸政事,替景文帝分憂了,雖然年輕,但看著卻已經頗具威儀。
當著前來送行的衛芙幾人,以及其他的文武官員們的麵,太子轉達了景文帝對薑珩的看重以及期望,這才端起了宮人送過來的一杯酒,送別了薑珩。
臨走之前,薑珩和韜哥兒略哥兒,都不由得迴頭,看向了衛芙這裏。
目送著薑珩帶著兩個兒子走遠,直到再看不到他們的身影,衛芙這才怏怏的與太子道了別,領著甜姐兒和沈珺迴府。
三人坐了一輛馬車,因為先前的送別,馬車裏很安靜,誰也沒有開口說話。
衛芙沉浸在離愁別緒之中,過了好一會兒才算是緩過來,抬頭往甜姐兒和沈珺那裏看過去,這才發現兩人的眼眶都泛著紅,分明就快要哭出來了。
這倒叫衛芙不由失笑:“好了,都不要難過了,雖然你們父親和韜哥兒略哥兒去了邊關,但我們一家不會分離太久的。”
說這話時,衛芙尤其看向了沈珺。
沈珺之前去了娘家小住了十來日,直到過了沈從的生辰,才被韜哥兒接了迴來。
哪裏能想到,迴到國公府還沒有兩日呢,韜哥兒就又去了邊關,要說起來,沈珺會難過,那也是一點都不奇怪的。
沈珺自然注意到了衛芙的目光,就算心裏難過,但也打起精神來,勉強朝著衛芙笑了笑,道:“母親,您放心,我沒事。”
甜姐兒也深吸一口氣,將難過的情緒都壓了下去,抱著衛芙的胳膊,道:“母親,雖然父親去了邊關,但我和大嫂一定會陪著您,天天都讓您開開心心的!”
衛芙便是因為離別而難過,這會兒也得被甜姐兒給逗樂了。
看到衛芙的笑容,甜姐兒和沈珺也覺得原本心中的沉重就似被搬開了一樣,輕鬆了許多。
在這樣的輕鬆之中,三人一起迴到了國公府。
因為少了三個主人,哪怕丫鬟婆子小廝護衛一個都沒少,但衛芙三人都覺得這偌大的國公府似乎一夕之間就變得寬曠了許多,讓她們在迴到府裏的那一瞬間就又感覺到了心酸。
想來,她們隻怕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將自己的心情調整過來了。
想著還有兩個孩子在看著自己呢,衛芙深吸一口氣,道:“好了,以後就咱們娘兒仨一起過了!”
甜姐兒和沈珺聞言,用力點了點頭。
*
薑珩這一去邊關,自然是有許多人關注著的。
景文帝以及朝中眾臣,關心的是薑珩能不能擊退北蠻,不要讓戰火波及到京城,而京中的一眾百姓則關心的是景朝與北蠻之間的戰爭,會不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
而鎮國公府裏,與薑珩最親近的幾個人,卻是漸漸恢複了平靜,關起門來過起了自己的日子,看起來倒似是比那些外人還要更淡定一些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