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姐兒見狀,還以為沈珺是這麽快就從中找到了樂趣,又笑道:“大嫂,你看看,很有意思吧?”
話說完,卻並沒有得到沈珺的迴應。
甜姐兒有些詫異地往沈珺那裏看了過去,卻隻見著沈珺一直死死盯著某個方向,因為馬車在不斷前行,她的頭也越來越往後偏,甚至還差點將頭伸出那小窗口去看了。
這……
卻是有些出乎甜姐兒的意料了。
“大嫂,你怎麽了?”甜姐兒忍不住問。
聽到甜姐兒的聲音,沈珺這才迴過神來,她看向甜姐兒,還有些神思不屬:“哦,沒什麽……”
甜姐兒雖然有些疑惑,但想了想又覺得,大概是這種行為對沈珺來說有些出格,她現在還沒怎麽習慣,便又釋然了。
“大嫂,沒關係的,等以後你習慣了就好了。”甜姐兒安慰道。
沈珺的腦中一直還想著方才看到的那個人,正是滿心的疑惑呢,聞言知道甜姐兒誤會了,但她也沒有解釋,而是胡亂點了點頭。
不多時,馬車就迴到了國公府。
下了馬車,沈珺深吸一口氣,倒是收起了之前的恍惚,和甜姐兒一起往了汀蘭院去。
“母親,我們迴來了!”甜姐兒像是乳燕投林一般,才進了汀蘭院,就朝著正房跑了過去。
薑珩上朝去了,衛芙處理完了府裏的庶務,正在喝茶呢,聽到甜姐兒的聲音,她放下手中的茶盞,有些無奈地朝著外麵看過去。
“你這丫頭,成日裏咋咋唿唿的,也不知何時才能穩重下來。”衛芙道。
雖是說著這樣的話,但看她麵上的笑容就知道,她對甜姐兒又哪裏有任何一點的責備呢?
對於衛芙來說,隻要孩子們好好的,不管他們喜歡什麽,性格又往著怎樣的方向去發展,是不是符合大多數人的期許,這都是不重要的。
甜姐兒來到衛芙的跟前,抱著她的胳膊搖了好幾下,這才嬌聲道:“母親,一上午未見您,我好想您啊!”
那尾音拖得長長的,顯而易見是在與衛芙撒嬌。
衛芙聽著自家閨女這般撒嬌,隻覺得自己的一顆心都變得無比的溫軟。
也就在這時,沈珺從外麵走了進來。
見著甜姐兒抱著衛芙的胳膊撒嬌的樣子,沈珺的心裏其實是有些羨慕的,曾經她還年幼時,也這般經常抱著餘氏的胳膊撒嬌,後來那件事之後,她卻是不敢讓任何人近身了,就算是餘氏,也隻是能近到她周圍三尺之內而已,想要這般的親近,卻是沒有可能的。
沈珺將這樣的想法壓了下去,衝著衛芙行了個禮:“母親,我們迴來了。”
衛芙笑著朝著沈珺點了點頭:“這次出去玩得還開心嗎?衣裳首飾可還喜歡?有沒有累著?”
一連問了好幾個問題。
沈珺都一一答了。
因時間也快至午膳時間了,衛芙也沒與她們多說什麽,便讓兩人先迴院子換衣裳了。
等到兩人換好衣裳重新來到汀蘭院,韜哥兒和略哥兒也都過來了,一家人一起用了午膳,這才準備各自迴院子去。
略哥兒和甜姐兒先往外走,走了幾步卻發現韜哥兒和沈珺沒有跟上,這才有些疑惑地停下,迴頭望了過去。
韜哥兒也正看著沈珺。
沈珺原是要跟著韜哥兒三人一起離開的,但才走了一步,她就有些遲疑地停了下來,然後迴過頭看向衛芙,道:“母親……”
衛芙有些疑惑,“嗯?”
對於沈珺來說,說出最前麵的兩個字才是最難的事,開了這個頭之後,後麵的話就不難說出口了。
“母親,明日……我想出府一趟,我……”
話說到這裏戛然而止。
不是沈珺想要瞞著自己出府的目的,而是她現在都還沒怎麽弄清楚。
她自己都不清楚,又要如何與衛芙說呢?
衛芙聞言不由笑了笑,她還以為沈珺要說什麽讓人為難的事呢,卻不想她隻是想出府一趟而已。
“這有何不可?”衛芙笑道,“明日你何時要出門,隻管吩咐一聲,讓人備好馬車就行了。”
沈珺輕輕鬆了口氣。
她朝著衛芙笑了笑,這才與韜哥兒幾人一起離開。
*
而這一日,直到天完全黑透,薑珩才頂著一身的寒氣迴了府。
衛芙趕緊將人迎了進來,又吩咐丫鬟們送了熱水、熱飯上來,等到薑珩簡單的洗了洗,又吃完了飯,她這才有些疑惑地道:“今日怎的這時候才迴來?”
這時候屋裏隻有夫妻二人,薑珩直接將衛芙摟進了懷裏,重重抱了抱,這才滿足地逸出一聲歎息來。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道:“昨兒與你說的事……”
昨日說的事,那可不就是胡文玉匿喪不發的事麽?
衛芙的心裏有了某種預感。
果然,下一刻,她就聽到薑珩道:“今日早朝時,楊閣老再次上了折子辭官,這一次聖上沒有再挽留,而是順勢準了楊閣老致仕歸鄉……”
下了早朝之後,景文帝就召集了內閣諸位閣臣議事。
值得一提的是,薑珩也在被召見議事的大臣的行列之中。
而這次議事的主題,沒有任何的意外,就是楊閣老致仕之後,將由誰來接任吏部尚書之位。
事實上,能被召集議事的大臣,哪一個都是人精,聖上有著什麽樣的打算,滿京城的官員都已經看得清清楚楚了,這些人當然不可能不知道。
不過……
就算是知道,但也不代表著內閣諸位閣臣就能這般順著景文帝的意思,讓胡文玉這樣順利的成為吏部尚書了。
在這些內閣重臣的麵前,景文帝也不能一言以決之。
所以,經曆了一整天的拉鋸戰之後,景文帝才總算是強壓下了內閣幾位閣臣的反對,敲定了由胡文玉接任吏部尚書,並入閣的事。
事實上,雖然過程有些艱難,但景文帝卻還是覺得有些意外。
因為,在他的預想之中,這過程應該會更艱難一些的。
不過,不管怎麽著,這件事辦成了,那就是再好不過的了,從今往後,吏部尚書這樣的最重要的一部堂官,就是景文帝的心腹了。
話說完,卻並沒有得到沈珺的迴應。
甜姐兒有些詫異地往沈珺那裏看了過去,卻隻見著沈珺一直死死盯著某個方向,因為馬車在不斷前行,她的頭也越來越往後偏,甚至還差點將頭伸出那小窗口去看了。
這……
卻是有些出乎甜姐兒的意料了。
“大嫂,你怎麽了?”甜姐兒忍不住問。
聽到甜姐兒的聲音,沈珺這才迴過神來,她看向甜姐兒,還有些神思不屬:“哦,沒什麽……”
甜姐兒雖然有些疑惑,但想了想又覺得,大概是這種行為對沈珺來說有些出格,她現在還沒怎麽習慣,便又釋然了。
“大嫂,沒關係的,等以後你習慣了就好了。”甜姐兒安慰道。
沈珺的腦中一直還想著方才看到的那個人,正是滿心的疑惑呢,聞言知道甜姐兒誤會了,但她也沒有解釋,而是胡亂點了點頭。
不多時,馬車就迴到了國公府。
下了馬車,沈珺深吸一口氣,倒是收起了之前的恍惚,和甜姐兒一起往了汀蘭院去。
“母親,我們迴來了!”甜姐兒像是乳燕投林一般,才進了汀蘭院,就朝著正房跑了過去。
薑珩上朝去了,衛芙處理完了府裏的庶務,正在喝茶呢,聽到甜姐兒的聲音,她放下手中的茶盞,有些無奈地朝著外麵看過去。
“你這丫頭,成日裏咋咋唿唿的,也不知何時才能穩重下來。”衛芙道。
雖是說著這樣的話,但看她麵上的笑容就知道,她對甜姐兒又哪裏有任何一點的責備呢?
對於衛芙來說,隻要孩子們好好的,不管他們喜歡什麽,性格又往著怎樣的方向去發展,是不是符合大多數人的期許,這都是不重要的。
甜姐兒來到衛芙的跟前,抱著她的胳膊搖了好幾下,這才嬌聲道:“母親,一上午未見您,我好想您啊!”
那尾音拖得長長的,顯而易見是在與衛芙撒嬌。
衛芙聽著自家閨女這般撒嬌,隻覺得自己的一顆心都變得無比的溫軟。
也就在這時,沈珺從外麵走了進來。
見著甜姐兒抱著衛芙的胳膊撒嬌的樣子,沈珺的心裏其實是有些羨慕的,曾經她還年幼時,也這般經常抱著餘氏的胳膊撒嬌,後來那件事之後,她卻是不敢讓任何人近身了,就算是餘氏,也隻是能近到她周圍三尺之內而已,想要這般的親近,卻是沒有可能的。
沈珺將這樣的想法壓了下去,衝著衛芙行了個禮:“母親,我們迴來了。”
衛芙笑著朝著沈珺點了點頭:“這次出去玩得還開心嗎?衣裳首飾可還喜歡?有沒有累著?”
一連問了好幾個問題。
沈珺都一一答了。
因時間也快至午膳時間了,衛芙也沒與她們多說什麽,便讓兩人先迴院子換衣裳了。
等到兩人換好衣裳重新來到汀蘭院,韜哥兒和略哥兒也都過來了,一家人一起用了午膳,這才準備各自迴院子去。
略哥兒和甜姐兒先往外走,走了幾步卻發現韜哥兒和沈珺沒有跟上,這才有些疑惑地停下,迴頭望了過去。
韜哥兒也正看著沈珺。
沈珺原是要跟著韜哥兒三人一起離開的,但才走了一步,她就有些遲疑地停了下來,然後迴過頭看向衛芙,道:“母親……”
衛芙有些疑惑,“嗯?”
對於沈珺來說,說出最前麵的兩個字才是最難的事,開了這個頭之後,後麵的話就不難說出口了。
“母親,明日……我想出府一趟,我……”
話說到這裏戛然而止。
不是沈珺想要瞞著自己出府的目的,而是她現在都還沒怎麽弄清楚。
她自己都不清楚,又要如何與衛芙說呢?
衛芙聞言不由笑了笑,她還以為沈珺要說什麽讓人為難的事呢,卻不想她隻是想出府一趟而已。
“這有何不可?”衛芙笑道,“明日你何時要出門,隻管吩咐一聲,讓人備好馬車就行了。”
沈珺輕輕鬆了口氣。
她朝著衛芙笑了笑,這才與韜哥兒幾人一起離開。
*
而這一日,直到天完全黑透,薑珩才頂著一身的寒氣迴了府。
衛芙趕緊將人迎了進來,又吩咐丫鬟們送了熱水、熱飯上來,等到薑珩簡單的洗了洗,又吃完了飯,她這才有些疑惑地道:“今日怎的這時候才迴來?”
這時候屋裏隻有夫妻二人,薑珩直接將衛芙摟進了懷裏,重重抱了抱,這才滿足地逸出一聲歎息來。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道:“昨兒與你說的事……”
昨日說的事,那可不就是胡文玉匿喪不發的事麽?
衛芙的心裏有了某種預感。
果然,下一刻,她就聽到薑珩道:“今日早朝時,楊閣老再次上了折子辭官,這一次聖上沒有再挽留,而是順勢準了楊閣老致仕歸鄉……”
下了早朝之後,景文帝就召集了內閣諸位閣臣議事。
值得一提的是,薑珩也在被召見議事的大臣的行列之中。
而這次議事的主題,沒有任何的意外,就是楊閣老致仕之後,將由誰來接任吏部尚書之位。
事實上,能被召集議事的大臣,哪一個都是人精,聖上有著什麽樣的打算,滿京城的官員都已經看得清清楚楚了,這些人當然不可能不知道。
不過……
就算是知道,但也不代表著內閣諸位閣臣就能這般順著景文帝的意思,讓胡文玉這樣順利的成為吏部尚書了。
在這些內閣重臣的麵前,景文帝也不能一言以決之。
所以,經曆了一整天的拉鋸戰之後,景文帝才總算是強壓下了內閣幾位閣臣的反對,敲定了由胡文玉接任吏部尚書,並入閣的事。
事實上,雖然過程有些艱難,但景文帝卻還是覺得有些意外。
因為,在他的預想之中,這過程應該會更艱難一些的。
不過,不管怎麽著,這件事辦成了,那就是再好不過的了,從今往後,吏部尚書這樣的最重要的一部堂官,就是景文帝的心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