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甜姐兒這樣一說,再看甜姐兒不像是敷衍她們的樣子,豆青和豆綠這才心頭一鬆。
甜姐兒見狀笑道:“既然你們不放心,那你們就跟著我一起去吧。”
豆青和豆綠對視一眼,低聲應道:“是,姑娘。”
三人於是一路往外院行去。
國公府的門第自然是極高的,大門側門都有護衛看守,這些護衛都是從戰場上退下來的,對薑珩忠心耿耿。
若張生隻是正常的想要見甜姐兒,護衛們知道張生這個人,自然會將之擋迴去。
事實上,護衛們也確實這樣做了。
而那張生,隻從護衛們的態度之中就察覺到了什麽,後來竟然放言威脅,若是這次不能見著甜姐兒,就要把他與甜姐兒的種種拿出去說。
護衛們可以將張生趕出去,但他們卻不能冒著甜姐兒的名聲受損的風險這樣做。
也正因為如此,最終才會有消息傳進內宅裏。
甜姐兒出了二門,就有劉總管派過來的人跟在旁邊向她解釋了先前發生的事,“姑娘,小的覺得那個張生,怕是來者不善啊!”
甜姐兒抿唇不語。
她在想,自己從前看人的時候是不是沒帶眼睛啊,為什麽那時她就能認為這個張生是話本子裏溫文爾雅的才子呢?
或者說,不是自己眼瞎,而是張生太會偽裝了?
而現在,張生知道他的偽裝已經沒有用了,所以才會幹脆把那偽裝撕下來?
心中這般想著,甜姐兒沒一會兒的功夫便也出了國公府。
張生這時正在角門的一側等著。
在張生的跟前,還立著兩個身材魁梧的護衛,兩個護衛雖然並沒有穿著甲胄,但身上卻自帶著一股可怕的氣息,那是他們自戰場上廝殺形成的殺氣。
張生隻不過是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書生,便是家境不好,但也是被他那寡母護得手上連個繭子都沒有,又何嚐能夠受得住那冰冷的殺機?
但是
便是怕得一張臉都慘白一片了,但也許是因為心中另有堅持,這人始終硬著頭皮頂著兩名護衛的目光靠著牆站在了那裏。
甜姐兒看到這一幕,不免覺得有些諷刺。
能讓張生頂著兩名護衛帶來的危機始終呆在這裏不走的,是他對於借著自己登上那條青雲之路的渴望以及貪婪嗎?
而這時,張生其實也快要頂不住了。
聽說鎮國公府的護衛那都是從屍山血海裏活下來的,每一個人手裏都沾了不知道多少的鮮血,張生從前倒也沒有感受過,但這會兒,被那兩人那似要殺人的目光注視著,張生隻覺得一股股的涼氣打從腳底板往上躥,讓他心頭後背都為之發寒,全身的寒毛更是根根豎起,雞皮疙瘩掉了滿地。
張生又哪裏有過這樣的經曆,早就嚇得兩股戰戰了。
但,即便是這樣,他仍堅持等在了這裏。
張生不甘心啊。
他好不容易才哄得鎮國公府那個沒什麽腦子的小姐對他情根深種,更是隻差一點就說服甜姐兒跟著他私奔了。
隻要事成,鎮國公府但凡還在乎甜姐兒的名聲,那就隻能捏著鼻子認了,同意他們的親事。
到那時
成了鎮國公府的女婿,他就算秋闈春闈都不中,靠著鎮國公府,總也能活得比他那些同窗要好上不知道多少倍。
有這樣一條捷徑擺在眼前,張生又如何還能忍受那寒窗苦讀呢?
當然了,張生對於自己的才學也頗有自知之明,他知道,就算他繼續寒窗苦讀,隻怕也隻是白費了時間以及銀子。
甜姐兒,隻不過是張生給自己找的最好的一條後路而已。
他好不容易才找到了這條後路,現在眼瞅著煮熟的鴨子要飛了,張生又如何能甘心?
上次與甜姐兒見了麵之後,他原本以為很快就能得到甜姐兒的消息,他甚至都已經計劃好了,他們離開之後要去哪裏暫住幾日,鎮國公府的人尋來時,又要如何處理
卻沒想到他左等右等,沒等到甜姐兒收拾行囊與他私奔,卻等到了甜姐兒的一封絕交信。
張生都要氣懵了。
而憤怒之後,他當然不可能就這樣放棄。
所以,他才會找到鎮國公府來。
他不相信被他哄得服服帖帖的甜姐兒會這麽容易的就放棄他,他覺得之所以會收到這樣一封信,都隻是來自於長輩的壓力。
聽說鎮國公迴來了,說不定就是鎮國公逼著甜姐兒寫的這封信!
但就算是這樣,兒大不由娘,隻要甜姐兒自己願意,他再說些好話哄一哄,甜姐兒一定就會迴心轉意了。
鎮國公迴來了也正好,說不得
這次就能將親事定下來了!
若是實在萬不得已,還可以先將生米煮成了熟飯,到那時,就算是鎮國公,總也不能不顧忌甜姐兒的清白。
張生都已經將後路都想好了。
也就在張生即將撐不下去的時候,他總算是看到了甜姐兒的身影。
然後,張生的心頭一鬆。
甜姐兒這時候能夠出現在這裏,在張生看來,這就能說明甜姐兒是放不下他的,既然這樣,又何愁他的目的達不到呢?
用力在自己的臉上搓了一下,讓自己的臉看起來不那麽蒼白,又努力忽視了兩名護衛的虎視眈眈,張生往甜姐兒那裏迎了過去。
“薑小姐!”張生情深意切地喚了一聲。
這人許是天生就適合做戲子,雖然隻說了兩個字,隻有一個眼神,也能叫人感受到他這會兒的欣喜,甚至還帶了些因為許久不見而生出的忐忑。
不得不說,就憑這人的演技,甜姐兒這樣養在深閨不識人間險惡的小姑娘,會被他哄騙住,那還真是半點都不奇怪。
從前甜姐兒便是那局中人,眼裏隻能看到張生的種種好,當然看不出來其他,但現在,腦子清醒,又站在一個旁觀者的位置,她卻是輕而易舉的就到了從前所沒看到的那些。
就比如
張生眼裏的貪婪,以及野心。
在見到張生之前,甜姐兒的心裏到底還留了那麽一個疙瘩,但這會兒,親眼見著這人,那個疙瘩卻是無聲無息的消散不見了。
甜姐兒見狀笑道:“既然你們不放心,那你們就跟著我一起去吧。”
豆青和豆綠對視一眼,低聲應道:“是,姑娘。”
三人於是一路往外院行去。
國公府的門第自然是極高的,大門側門都有護衛看守,這些護衛都是從戰場上退下來的,對薑珩忠心耿耿。
若張生隻是正常的想要見甜姐兒,護衛們知道張生這個人,自然會將之擋迴去。
事實上,護衛們也確實這樣做了。
而那張生,隻從護衛們的態度之中就察覺到了什麽,後來竟然放言威脅,若是這次不能見著甜姐兒,就要把他與甜姐兒的種種拿出去說。
護衛們可以將張生趕出去,但他們卻不能冒著甜姐兒的名聲受損的風險這樣做。
也正因為如此,最終才會有消息傳進內宅裏。
甜姐兒出了二門,就有劉總管派過來的人跟在旁邊向她解釋了先前發生的事,“姑娘,小的覺得那個張生,怕是來者不善啊!”
甜姐兒抿唇不語。
她在想,自己從前看人的時候是不是沒帶眼睛啊,為什麽那時她就能認為這個張生是話本子裏溫文爾雅的才子呢?
或者說,不是自己眼瞎,而是張生太會偽裝了?
而現在,張生知道他的偽裝已經沒有用了,所以才會幹脆把那偽裝撕下來?
心中這般想著,甜姐兒沒一會兒的功夫便也出了國公府。
張生這時正在角門的一側等著。
在張生的跟前,還立著兩個身材魁梧的護衛,兩個護衛雖然並沒有穿著甲胄,但身上卻自帶著一股可怕的氣息,那是他們自戰場上廝殺形成的殺氣。
張生隻不過是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書生,便是家境不好,但也是被他那寡母護得手上連個繭子都沒有,又何嚐能夠受得住那冰冷的殺機?
但是
便是怕得一張臉都慘白一片了,但也許是因為心中另有堅持,這人始終硬著頭皮頂著兩名護衛的目光靠著牆站在了那裏。
甜姐兒看到這一幕,不免覺得有些諷刺。
能讓張生頂著兩名護衛帶來的危機始終呆在這裏不走的,是他對於借著自己登上那條青雲之路的渴望以及貪婪嗎?
而這時,張生其實也快要頂不住了。
聽說鎮國公府的護衛那都是從屍山血海裏活下來的,每一個人手裏都沾了不知道多少的鮮血,張生從前倒也沒有感受過,但這會兒,被那兩人那似要殺人的目光注視著,張生隻覺得一股股的涼氣打從腳底板往上躥,讓他心頭後背都為之發寒,全身的寒毛更是根根豎起,雞皮疙瘩掉了滿地。
張生又哪裏有過這樣的經曆,早就嚇得兩股戰戰了。
但,即便是這樣,他仍堅持等在了這裏。
張生不甘心啊。
他好不容易才哄得鎮國公府那個沒什麽腦子的小姐對他情根深種,更是隻差一點就說服甜姐兒跟著他私奔了。
隻要事成,鎮國公府但凡還在乎甜姐兒的名聲,那就隻能捏著鼻子認了,同意他們的親事。
到那時
成了鎮國公府的女婿,他就算秋闈春闈都不中,靠著鎮國公府,總也能活得比他那些同窗要好上不知道多少倍。
有這樣一條捷徑擺在眼前,張生又如何還能忍受那寒窗苦讀呢?
當然了,張生對於自己的才學也頗有自知之明,他知道,就算他繼續寒窗苦讀,隻怕也隻是白費了時間以及銀子。
甜姐兒,隻不過是張生給自己找的最好的一條後路而已。
他好不容易才找到了這條後路,現在眼瞅著煮熟的鴨子要飛了,張生又如何能甘心?
上次與甜姐兒見了麵之後,他原本以為很快就能得到甜姐兒的消息,他甚至都已經計劃好了,他們離開之後要去哪裏暫住幾日,鎮國公府的人尋來時,又要如何處理
卻沒想到他左等右等,沒等到甜姐兒收拾行囊與他私奔,卻等到了甜姐兒的一封絕交信。
張生都要氣懵了。
而憤怒之後,他當然不可能就這樣放棄。
所以,他才會找到鎮國公府來。
他不相信被他哄得服服帖帖的甜姐兒會這麽容易的就放棄他,他覺得之所以會收到這樣一封信,都隻是來自於長輩的壓力。
聽說鎮國公迴來了,說不定就是鎮國公逼著甜姐兒寫的這封信!
但就算是這樣,兒大不由娘,隻要甜姐兒自己願意,他再說些好話哄一哄,甜姐兒一定就會迴心轉意了。
鎮國公迴來了也正好,說不得
這次就能將親事定下來了!
若是實在萬不得已,還可以先將生米煮成了熟飯,到那時,就算是鎮國公,總也不能不顧忌甜姐兒的清白。
張生都已經將後路都想好了。
也就在張生即將撐不下去的時候,他總算是看到了甜姐兒的身影。
然後,張生的心頭一鬆。
甜姐兒這時候能夠出現在這裏,在張生看來,這就能說明甜姐兒是放不下他的,既然這樣,又何愁他的目的達不到呢?
用力在自己的臉上搓了一下,讓自己的臉看起來不那麽蒼白,又努力忽視了兩名護衛的虎視眈眈,張生往甜姐兒那裏迎了過去。
“薑小姐!”張生情深意切地喚了一聲。
這人許是天生就適合做戲子,雖然隻說了兩個字,隻有一個眼神,也能叫人感受到他這會兒的欣喜,甚至還帶了些因為許久不見而生出的忐忑。
不得不說,就憑這人的演技,甜姐兒這樣養在深閨不識人間險惡的小姑娘,會被他哄騙住,那還真是半點都不奇怪。
從前甜姐兒便是那局中人,眼裏隻能看到張生的種種好,當然看不出來其他,但現在,腦子清醒,又站在一個旁觀者的位置,她卻是輕而易舉的就到了從前所沒看到的那些。
就比如
張生眼裏的貪婪,以及野心。
在見到張生之前,甜姐兒的心裏到底還留了那麽一個疙瘩,但這會兒,親眼見著這人,那個疙瘩卻是無聲無息的消散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