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江葦青對雷寅雙說,雷爹是個問題,其實他心裏一點兒都不認為他老丈人是個過不去的難關——以雷爹對雷寅雙的溺愛,隻要雙雙咬死了非他不嫁,便是「咱爹」看他有一千一萬個不順眼,「咱爹」遲早得點頭。
江葦青之所以那麽跟雷寅雙說,不過是因為他感覺到,這小老虎如今正因她忤逆了雷爹,而對她爹生出一份愧疚之心。
雷寅雙的尿性,沒人比江葦青更為清楚了——她就是個軟心腸的小傻瓜!
這孩子,自小就武力值驚人,加上骨子裏還有她親爹那點「英雄情結」的隱性遺傳,以至於她總以強者自居,身邊的人不管誰處於弱勢,她都本能地想要去維護對方,同情對方(比如被太後亂配了鴛鴦譜的那個馬鈴兒)。隻要江葦青敢承認一句他有辦法對付雷爹,雷寅雙立時就能站到雷爹那一邊去。且以她一向的破壞力,不定什麽時候就能做了那給江葦青拖後腿的「豬隊友」。
所以,把雷寅雙吃得死死的江葦青才總愛在她麵前裝著個弱者模樣。
——唔,那句俗語怎麽說來著?扮豬吃老虎。他江葦青就是一隻覬覦了老虎多年的豬!
雖然這隻「豬」步步為營,穩紮穩打走到了今日,可要真「吃」下那隻「老虎」,眼前其實還攔著一座大山的——卻既不是他老子,也不是雷鐵山,而是江葦青那心思詭譎的親舅舅,天啟帝鄭榮。
世人總說定文侯蘇文山是隻「老狐狸」,可在「老狐狸」蘇文山的眼裏,他的那點手段心計比起天啟帝來還差得老遠。若說他是一隻「老狐狸」,那麽天啟帝就是一隻已經修煉成精的「老狐狸精」,還是無利不起早的那種。
天啟帝之所以能夠成為開國之君,自然其本身就是個膽識謀略手段皆超人一等的一代梟雄,所以他的性情極為複雜且矛盾。在他的眼裏,親情要講,但必要時讓位於利益也沒什麽不妥;利益要講,但也不能全然隻為了利益而沒個底線。所以,雖然他很有些看不上那一味隻知逐利的鎮遠侯江封,可這並不妨礙他於朝政上用著他;雖然他敬重雷鐵山的耿直忠厚,卻也不會因此就全然接納雷爹的那些政見。對於親生兒子,天啟帝是且利用且警惕;倒是對唯一的外甥江葦青,他培養起來全無半點心理障礙。所以,江葦青父子感情不好,天啟帝心裏其實暗搓搓地還挺高興的。至於江葦青最大的那個心願……天啟帝表示:我憑什麽要幫你?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想要我幫忙,拿利益來換!
其實要說起來,江葦青並不是沒有辦法和手段去為自己爭取來這門婚事,可受天啟帝「調-教」至深的江葦青如今也全盤學了他的那點心計謀算——能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迴報,又何必勞心勞力捨近求遠?雖然他自認為自己能護得住雷寅雙,可能借著他舅舅的「虎皮」為他倆再多撐起一道屏障,他又何樂而不為?
不過,要他舅舅答應伸手幫忙,卻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早在當年天啟帝把雷寅雙當作一根掛在驢子鼻尖前的胡蘿蔔,誘著他迴京時,江葦青心裏就很清楚地知道,若不能叫他舅舅在他身上得到千倍萬倍的迴報,天啟帝是不會伸手的。
……雷寅雙如果知道她在江葦青的心裏,從「老虎」變成「豬」,又從「豬」變成一根「胡蘿蔔」,隻怕又得揮舞著梅花刀追殺他了……
不過,在江葦青投入全部精力去為天啟帝「賣命」前,他還有一件大事要做——解決-情敵!
*·*·*
要說起「情敵」,那些份量不夠的不提,最叫江葦青掛在心上的,隻兩個:一個是定文侯世子蘇琰,一個是淮陽王鄭霖。
那蘇琰雖然早明裏暗裏表示過,他和雷寅雙之間隻是兄妹之情,可一味忙著看戲的他卻是忘了也告知他母親一聲。因著雷寅雙的「不當之舉」,叫長寧長公主原本都已經滅了的心思又活絡了起來,於是賞春宴後,她便又請臨安長公主跑了一趟忠毅公府。
雖然雷爹還是拒了這門親,可這一下算是觸到了江葦青的逆鱗上了。
於是江葦青不管不顧地給蘇琰狠挖了一連串的坑,便是蘇琰也不是個吃素的,到底還是吃了兩三迴悶虧。自知理虧的蘇琰隻好摸著鼻子向江葦青求和,深深表示:果然「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小兩口的報復心,也忒重了!
而比起對雷寅雙並沒什麽企圖心的蘇琰來,那對雷寅雙明顯生著非分之想的淮安王鄭霖,就是江葦青心裏默默認定必須要碾死的一隻「臭蟲」了。
蘇家舊事重提的第二天,雖然沒能請動太後做大媒,淮陽王府的老王妃還是找了個跟雷家相熟的女眷上門去為自家孫兒提親。當然,同樣叫雷爹和花姐給婉拒了。
和原本就對雷寅雙無意的蘇琰不同,淮安王鄭霖一向自認為他是個軍人,一個戰士。便是遭遇了拒絕,他依舊秉承著「不拋棄不放棄」的軍人信念,竟仍不屈不撓地纏著雷寅雙。
世間的女子,大概十有八-九都願意身邊圍繞著一些受自己吸引的蜂蜂蝶蝶的,偏雷寅雙就是剩下的那骨骼清奇的十之一二。她從不認為身邊圍繞著那些自己不感興趣的蜂蜂蝶蝶是什麽值得炫耀和驕傲的事,生情幹脆的她,最是反感那些明明對對方不感興趣,卻因著自己的一點虛榮而勾著對方黏黏乎乎斷之不清的事。王府的提親,雷爹和花姐是在徵求過她的意見後才拒絕的,所以她知道鄭霖的心思,也知道自家已經明確拒絕了這門親,如今見鄭霖竟如此不爽利,雷寅雙的心情便更加地不爽利起來。
</br>
江葦青之所以那麽跟雷寅雙說,不過是因為他感覺到,這小老虎如今正因她忤逆了雷爹,而對她爹生出一份愧疚之心。
雷寅雙的尿性,沒人比江葦青更為清楚了——她就是個軟心腸的小傻瓜!
這孩子,自小就武力值驚人,加上骨子裏還有她親爹那點「英雄情結」的隱性遺傳,以至於她總以強者自居,身邊的人不管誰處於弱勢,她都本能地想要去維護對方,同情對方(比如被太後亂配了鴛鴦譜的那個馬鈴兒)。隻要江葦青敢承認一句他有辦法對付雷爹,雷寅雙立時就能站到雷爹那一邊去。且以她一向的破壞力,不定什麽時候就能做了那給江葦青拖後腿的「豬隊友」。
所以,把雷寅雙吃得死死的江葦青才總愛在她麵前裝著個弱者模樣。
——唔,那句俗語怎麽說來著?扮豬吃老虎。他江葦青就是一隻覬覦了老虎多年的豬!
雖然這隻「豬」步步為營,穩紮穩打走到了今日,可要真「吃」下那隻「老虎」,眼前其實還攔著一座大山的——卻既不是他老子,也不是雷鐵山,而是江葦青那心思詭譎的親舅舅,天啟帝鄭榮。
世人總說定文侯蘇文山是隻「老狐狸」,可在「老狐狸」蘇文山的眼裏,他的那點手段心計比起天啟帝來還差得老遠。若說他是一隻「老狐狸」,那麽天啟帝就是一隻已經修煉成精的「老狐狸精」,還是無利不起早的那種。
天啟帝之所以能夠成為開國之君,自然其本身就是個膽識謀略手段皆超人一等的一代梟雄,所以他的性情極為複雜且矛盾。在他的眼裏,親情要講,但必要時讓位於利益也沒什麽不妥;利益要講,但也不能全然隻為了利益而沒個底線。所以,雖然他很有些看不上那一味隻知逐利的鎮遠侯江封,可這並不妨礙他於朝政上用著他;雖然他敬重雷鐵山的耿直忠厚,卻也不會因此就全然接納雷爹的那些政見。對於親生兒子,天啟帝是且利用且警惕;倒是對唯一的外甥江葦青,他培養起來全無半點心理障礙。所以,江葦青父子感情不好,天啟帝心裏其實暗搓搓地還挺高興的。至於江葦青最大的那個心願……天啟帝表示:我憑什麽要幫你?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想要我幫忙,拿利益來換!
其實要說起來,江葦青並不是沒有辦法和手段去為自己爭取來這門婚事,可受天啟帝「調-教」至深的江葦青如今也全盤學了他的那點心計謀算——能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迴報,又何必勞心勞力捨近求遠?雖然他自認為自己能護得住雷寅雙,可能借著他舅舅的「虎皮」為他倆再多撐起一道屏障,他又何樂而不為?
不過,要他舅舅答應伸手幫忙,卻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早在當年天啟帝把雷寅雙當作一根掛在驢子鼻尖前的胡蘿蔔,誘著他迴京時,江葦青心裏就很清楚地知道,若不能叫他舅舅在他身上得到千倍萬倍的迴報,天啟帝是不會伸手的。
……雷寅雙如果知道她在江葦青的心裏,從「老虎」變成「豬」,又從「豬」變成一根「胡蘿蔔」,隻怕又得揮舞著梅花刀追殺他了……
不過,在江葦青投入全部精力去為天啟帝「賣命」前,他還有一件大事要做——解決-情敵!
*·*·*
要說起「情敵」,那些份量不夠的不提,最叫江葦青掛在心上的,隻兩個:一個是定文侯世子蘇琰,一個是淮陽王鄭霖。
那蘇琰雖然早明裏暗裏表示過,他和雷寅雙之間隻是兄妹之情,可一味忙著看戲的他卻是忘了也告知他母親一聲。因著雷寅雙的「不當之舉」,叫長寧長公主原本都已經滅了的心思又活絡了起來,於是賞春宴後,她便又請臨安長公主跑了一趟忠毅公府。
雖然雷爹還是拒了這門親,可這一下算是觸到了江葦青的逆鱗上了。
於是江葦青不管不顧地給蘇琰狠挖了一連串的坑,便是蘇琰也不是個吃素的,到底還是吃了兩三迴悶虧。自知理虧的蘇琰隻好摸著鼻子向江葦青求和,深深表示:果然「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小兩口的報復心,也忒重了!
而比起對雷寅雙並沒什麽企圖心的蘇琰來,那對雷寅雙明顯生著非分之想的淮安王鄭霖,就是江葦青心裏默默認定必須要碾死的一隻「臭蟲」了。
蘇家舊事重提的第二天,雖然沒能請動太後做大媒,淮陽王府的老王妃還是找了個跟雷家相熟的女眷上門去為自家孫兒提親。當然,同樣叫雷爹和花姐給婉拒了。
和原本就對雷寅雙無意的蘇琰不同,淮安王鄭霖一向自認為他是個軍人,一個戰士。便是遭遇了拒絕,他依舊秉承著「不拋棄不放棄」的軍人信念,竟仍不屈不撓地纏著雷寅雙。
世間的女子,大概十有八-九都願意身邊圍繞著一些受自己吸引的蜂蜂蝶蝶的,偏雷寅雙就是剩下的那骨骼清奇的十之一二。她從不認為身邊圍繞著那些自己不感興趣的蜂蜂蝶蝶是什麽值得炫耀和驕傲的事,生情幹脆的她,最是反感那些明明對對方不感興趣,卻因著自己的一點虛榮而勾著對方黏黏乎乎斷之不清的事。王府的提親,雷爹和花姐是在徵求過她的意見後才拒絕的,所以她知道鄭霖的心思,也知道自家已經明確拒絕了這門親,如今見鄭霖竟如此不爽利,雷寅雙的心情便更加地不爽利起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