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
☆、第113章 ·招蜂惹蝶
第一百零六章·招蜂惹蝶
今年是雷寅雙十五歲的生辰,正月初六那天,雷爹和花姐給她辦了個極隆重的及笄禮。也不知道是不是江葦青對太後說了什麽,禮成時,有個小內侍送來了太後的賀禮,一套珍珠頭麵。就像花姐於背後跟雷爹所說的:「這禮雖平常,難得的是這份體麵。」
許正是因為這個緣故,花姐和雷爹出門吃年酒時,問起雷寅雙的人就更多了。晚間,花姐不由就衝著雷爹一陣嘀咕:「要不,把他倆的事定了吧?」
雷爹的臉一拉,皺眉道:「急什麽。」又道:「這種事哪有女方家裏先開口的,所謂『求娶』,原就該他江封先開口才是。」——他哪裏知道,他這裏替雷寅雙撐著場麵,偏他那寶貝女兒早在去年就已經「求娶」過江葦青了。
花姐看看雷爹,卻是抿著唇兒一陣笑。
這一年來,江葦青的作為雖然瞞著雷寅雙,卻為了博得未來丈人丈母娘的認同,而並沒有避著雷爹和花姐。那雷爹為人正直,多少還覺得江葦青的手段不夠正大光明,偏江葦青這不夠正大光明的手段,卻是合了土匪婆花姐的口胃,因此,如今他們夫妻倆對江葦青的看法,一個是標準的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滿意;另一個則是丈人佬看女婿,越看越挑剔。
而雷爹挑剔著江葦青,其實多少也有點是受了他那親爹鎮遠侯江封的拖累。
如今天啟帝重用著雷爹,便於悄無聲息中漸漸冷落了鎮遠侯。那江封卻是這才意識到,之前他在天啟帝和那幫老臣間做著「牆頭草」的舉動,已經惹惱了這位開國皇帝。為了不被天啟帝所厭棄,打去年下半年起,江封於朝政中積極配合著天啟帝。有時候天啟帝一些異想天開的主意,雷爹那裏不甚贊同時,江封卻仍是一味地逢迎拍馬。於是,一時間,他們君臣間再次變得親密無間起來,甚至於年底時,還有人吹著小風說,雷爹如今似乎已經失了聖寵。
雷鐵山一直認為,在其位就得謀其政,雖然他是被天啟帝扶植起來的,可每當天啟帝有些什麽過於冒進的主意時,他該反對的還是反對。因此,他很是看不上江封那無原則的溜須拍馬,加上江葦青整治他大哥的手段多少有些不夠正大光明,便是雷爹心裏知道這孩子心性不壞,可一想到要把自己最寶貝的女兒嫁給這樣一個人,嫁進這樣一個家庭,雷爹滿心就隻剩下一個字:不——不舍、不願、不滿……然後,還有無奈。
那雷寅雙雖然一向大咧咧的,可怎麽說她也是個姑娘家,便是她早跟江葦青約好了婚嫁之事,可也沒那麽厚的臉皮,敢向她爹攤開來說。於是,每每花姐那裏暗示著又有誰有意向她求親時,她便把話頭往江葦青的身上拉。雷爹和花姐都不笨,一迴兩迴三迴後,雷寅雙的那點小心思也就昭然若揭了。
所謂「兒大不由娘」,便是雷爹對江葦青仍有種種看不上,奈何他家小老虎看上了,雷爹除了嘆氣,也就隻能最後替她把著關,至少不能叫江家那麽容易就娶了人去。
隻是,雷爹這裏仍琢磨著江葦青和雷寅雙的事時,卻是於安國公府上吃年酒時,忽然聽到一個風聲,似乎是江封有意要讓江葦青跟安遠侯府的大姑娘結親……
那安遠侯府是七皇子的母舅家。這一年來,其他皇子們都忙著娶親時,七皇子則在忙著政務,且還連續把好幾件事都做進了天啟帝的心坎裏。天啟帝龍心大悅之餘,便於年末下了一道旨,改封七皇子為燕王——要知道,這新都所在地的古稱便是「燕」。年末時分,眾朝臣原還想著皇帝又老了一歲,正要重提那立嗣之事,偏天啟帝於此時改了七皇子的封號……這簡直就是一種明白的暗示!於是一時間,那燕王府裏門庭若市,連帶著他母舅家安遠侯府上也是一派繁榮景象。
而那鎮遠侯江封於此時和安遠侯府上議親,其用意簡直就是一目了然了。
雷爹一聽,那眉就擰成了一個疙瘩。可等他迴到家時,花姐則又火燒火燎地告訴雷爹,她在後宅聽到的傳聞,似乎是程老夫人有意讓江葦青娶她娘家的一個侄孫女為妻——那程家和京城別的世家可比不了,從上一代起就沒什麽出色的人物,便是借著鎮遠侯的照顧,家裏也不過得了個三等男的爵位,且還是不能世襲的。
顯然,老太太是打算借著江葦青來照顧自己的娘家了。
夫妻二人對完消息,不由就是一陣麵麵相覷,然後不約而同地長嘆了一聲。怎麽說他們也養了那江葦青三年的,且那三年裏,他倆可是真心實意拿江葦青當半個兒子待的,便是如今猶豫著他和雷寅雙的事,夫妻倆心裏到底也還盼著他能幸福的,偏他那親老子和親奶奶,竟這般拿他的終身謀著自己的利益,二人不由就替那苦命的孩子一陣心疼。
京城的貴人圈原就不大,且女眷們又不像市井間那些需要為生計奔波的人們那樣沒個空閑,加上江葦青還是太後的命根子,於是,整個正月裏年拜的期間,諸人都在議論著那江葦青的婚事。
作為處於風頭浪尖之上的當事人之一,石慧倒頗有自嘲的精神,背著人對雷寅雙道:「如今隻兩家而已,看著吧,太後那裏不定也要有什麽想法呢。」
果然,太後那裏還真是有想法的。正月十五宮裏的元宵宴上,雷寅雙便看到,那馬鈴兒一直被太後拉著手,和江葦青分左右坐在太後的兩側——顯然,太後中意的人是那個馬鈴兒。
</br>
☆、第113章 ·招蜂惹蝶
第一百零六章·招蜂惹蝶
今年是雷寅雙十五歲的生辰,正月初六那天,雷爹和花姐給她辦了個極隆重的及笄禮。也不知道是不是江葦青對太後說了什麽,禮成時,有個小內侍送來了太後的賀禮,一套珍珠頭麵。就像花姐於背後跟雷爹所說的:「這禮雖平常,難得的是這份體麵。」
許正是因為這個緣故,花姐和雷爹出門吃年酒時,問起雷寅雙的人就更多了。晚間,花姐不由就衝著雷爹一陣嘀咕:「要不,把他倆的事定了吧?」
雷爹的臉一拉,皺眉道:「急什麽。」又道:「這種事哪有女方家裏先開口的,所謂『求娶』,原就該他江封先開口才是。」——他哪裏知道,他這裏替雷寅雙撐著場麵,偏他那寶貝女兒早在去年就已經「求娶」過江葦青了。
花姐看看雷爹,卻是抿著唇兒一陣笑。
這一年來,江葦青的作為雖然瞞著雷寅雙,卻為了博得未來丈人丈母娘的認同,而並沒有避著雷爹和花姐。那雷爹為人正直,多少還覺得江葦青的手段不夠正大光明,偏江葦青這不夠正大光明的手段,卻是合了土匪婆花姐的口胃,因此,如今他們夫妻倆對江葦青的看法,一個是標準的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滿意;另一個則是丈人佬看女婿,越看越挑剔。
而雷爹挑剔著江葦青,其實多少也有點是受了他那親爹鎮遠侯江封的拖累。
如今天啟帝重用著雷爹,便於悄無聲息中漸漸冷落了鎮遠侯。那江封卻是這才意識到,之前他在天啟帝和那幫老臣間做著「牆頭草」的舉動,已經惹惱了這位開國皇帝。為了不被天啟帝所厭棄,打去年下半年起,江封於朝政中積極配合著天啟帝。有時候天啟帝一些異想天開的主意,雷爹那裏不甚贊同時,江封卻仍是一味地逢迎拍馬。於是,一時間,他們君臣間再次變得親密無間起來,甚至於年底時,還有人吹著小風說,雷爹如今似乎已經失了聖寵。
雷鐵山一直認為,在其位就得謀其政,雖然他是被天啟帝扶植起來的,可每當天啟帝有些什麽過於冒進的主意時,他該反對的還是反對。因此,他很是看不上江封那無原則的溜須拍馬,加上江葦青整治他大哥的手段多少有些不夠正大光明,便是雷爹心裏知道這孩子心性不壞,可一想到要把自己最寶貝的女兒嫁給這樣一個人,嫁進這樣一個家庭,雷爹滿心就隻剩下一個字:不——不舍、不願、不滿……然後,還有無奈。
那雷寅雙雖然一向大咧咧的,可怎麽說她也是個姑娘家,便是她早跟江葦青約好了婚嫁之事,可也沒那麽厚的臉皮,敢向她爹攤開來說。於是,每每花姐那裏暗示著又有誰有意向她求親時,她便把話頭往江葦青的身上拉。雷爹和花姐都不笨,一迴兩迴三迴後,雷寅雙的那點小心思也就昭然若揭了。
所謂「兒大不由娘」,便是雷爹對江葦青仍有種種看不上,奈何他家小老虎看上了,雷爹除了嘆氣,也就隻能最後替她把著關,至少不能叫江家那麽容易就娶了人去。
隻是,雷爹這裏仍琢磨著江葦青和雷寅雙的事時,卻是於安國公府上吃年酒時,忽然聽到一個風聲,似乎是江封有意要讓江葦青跟安遠侯府的大姑娘結親……
那安遠侯府是七皇子的母舅家。這一年來,其他皇子們都忙著娶親時,七皇子則在忙著政務,且還連續把好幾件事都做進了天啟帝的心坎裏。天啟帝龍心大悅之餘,便於年末下了一道旨,改封七皇子為燕王——要知道,這新都所在地的古稱便是「燕」。年末時分,眾朝臣原還想著皇帝又老了一歲,正要重提那立嗣之事,偏天啟帝於此時改了七皇子的封號……這簡直就是一種明白的暗示!於是一時間,那燕王府裏門庭若市,連帶著他母舅家安遠侯府上也是一派繁榮景象。
而那鎮遠侯江封於此時和安遠侯府上議親,其用意簡直就是一目了然了。
雷爹一聽,那眉就擰成了一個疙瘩。可等他迴到家時,花姐則又火燒火燎地告訴雷爹,她在後宅聽到的傳聞,似乎是程老夫人有意讓江葦青娶她娘家的一個侄孫女為妻——那程家和京城別的世家可比不了,從上一代起就沒什麽出色的人物,便是借著鎮遠侯的照顧,家裏也不過得了個三等男的爵位,且還是不能世襲的。
顯然,老太太是打算借著江葦青來照顧自己的娘家了。
夫妻二人對完消息,不由就是一陣麵麵相覷,然後不約而同地長嘆了一聲。怎麽說他們也養了那江葦青三年的,且那三年裏,他倆可是真心實意拿江葦青當半個兒子待的,便是如今猶豫著他和雷寅雙的事,夫妻倆心裏到底也還盼著他能幸福的,偏他那親老子和親奶奶,竟這般拿他的終身謀著自己的利益,二人不由就替那苦命的孩子一陣心疼。
京城的貴人圈原就不大,且女眷們又不像市井間那些需要為生計奔波的人們那樣沒個空閑,加上江葦青還是太後的命根子,於是,整個正月裏年拜的期間,諸人都在議論著那江葦青的婚事。
作為處於風頭浪尖之上的當事人之一,石慧倒頗有自嘲的精神,背著人對雷寅雙道:「如今隻兩家而已,看著吧,太後那裏不定也要有什麽想法呢。」
果然,太後那裏還真是有想法的。正月十五宮裏的元宵宴上,雷寅雙便看到,那馬鈴兒一直被太後拉著手,和江葦青分左右坐在太後的兩側——顯然,太後中意的人是那個馬鈴兒。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