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奶奶卻因慣性,往後坐了個屁股墩兒。抬頭看去,見自己撞到的竟是個男人的屁股,五奶奶的老臉頓時羞臊得一片通紅。她坐在地上,看看周圍眾人想笑不敢笑的模樣,臉上一時掛不住,便踢騰著雙腿,兩隻手「啪啪」地拍著那被太陽曬得發著白光的青石板地麵,放聲哭嚎了起來:
「要人命了哦,我兒子不過上個街,這是得罪了誰了,竟叫人打個半死。偏家裏這麽多老少爺們竟都隻看著個外姓人欺負本家人,真是沒個天理了哦……」
她這話一嚷出口,街上看熱鬧的人頓時都對了個眼兒。圍觀的人中,至少有一半是姓陳的——包括青山兩口子。而自古以來,大興這地麵上就講究個姓氏宗族。所謂天大地大皇帝大,再下麵就是宗族最大了。陳五奶奶說花掌櫃打人什麽的,怕是街上諸人都當個熱鬧在看著,偏她把這件事歸咎於外姓人欺負本家人,那性質頓時就不同了。
且,對於愛穿男人衣裳的花掌櫃,鎮子上本來就有兩種說法。一種,如陳大奶奶等受板牙奶奶影響的婦人們,都甚是同情地說,「她是寡婦人家,家裏沒個頂樑柱,便隻好自己穿了男人衣裳來頂了家業,怪可憐的」;而另一種,則頗不以為然。認為花掌櫃這是行為放蕩,不守婦德。隻是,小百姓有小百姓的狡黠,絕不會無緣無故去為難得罪一個人。便是看誰不順眼,隻要那人沒礙著自己,或者更準確的說,沒有頭一個人跳出來當了出頭鳥,便永遠都不會有第二個跳出來當先鋒的。
如今有個五奶奶當了出頭鳥,立時,那些原本隻在暗處遞小話看花姐不順眼的,那眼神就開始不一樣了。
☆、第三十三章·份子錢
而雖說大興講究個姓氏宗族,可同時也講究個禮儀廉恥。何況整件事的是非曲直,圍觀的眾人也都是看在眼裏的。見陳五奶奶當街撒潑,陳氏族人多少都覺得有些丟臉。於是陳大奶奶、青山嫂子等人全都圍了過去,紛紛勸著她從地上起來。
五奶奶哪裏肯依,人越是拉她,她就越是往地上躺,竟是鬧得更兇了。且那話裏話外都在擠兌著陳氏族人認慫,竟由著一個外姓人欺負本家人什麽什麽……
雖說誰都知道那陳橋是因為什麽被打的,可五奶奶這麽說了,便是一向待人公正的青山嫂子都不好貿然開口替花掌櫃說話了——一個不好,不定她就得被五奶奶纏上,說她「吃裏爬外」什麽的……
所以,眾人誰都沒接五奶奶的茬,隻在那裏苦勸著五奶奶起來。
這世間有那明理之人,自然就有那糊塗之人。陳大奶奶和青山嫂子她們不肯做那糊塗之人,自是有人願意跳出來顯示一下自己是更懂得「宗族親情」的。於是人群中一個三旬左右的婦人便跳了出來,幫腔著五奶奶指責著花姐道:「花掌櫃也真是,都是鄉裏鄉親的,有什麽話不能好好說,非得把人打成這樣。人家陳橋兄弟不定就隻是忘帶錢了,哪就能說他是存心要吃白食呢。」
婦人的話音剛落,就隻見那一高一矮並肩站著的花姐和小老虎雷寅雙,忽地全都扭頭向她看了過來……不,正確說來,應該是向她瞪了過來。
而叫人驚奇的是,這二人不僅神情一致,竟是連動作都是出奇的一致。
聽到那婦人的話後,花姐和雷寅雙扭頭看向那婦人的同時,都下意識地微微抬起的雙臂,捏緊雙拳,擺出個進可攻退可守的起式……這二人的眼睛雖然生得不像,卻都是瞪得溜圓,且眼裏露著同樣兇悍的光芒。
兩雙兇光畢露的眼,以及四隻捏緊的拳,立時就叫那婦人想起之前花姐隻一腳就把個壯漢踢飛到街心的事來。頓時,那婦人一縮脖子,將自己藏於人後不吱聲兒了。
她這裏雖然躲得快,卻還是叫雷寅雙認出了她。花姐那裏張著嘴還沒出聲兒,雷寅雙已經衝著那婦人嚷嚷開了:「青鬆嫂子,又是你!我問你,你哪隻耳朵聽到陳橋說他忘帶錢了?他說的明明可是不付錢……」
「還說,以後每隔五日就要來收一迴份子錢呢。」小兔忽然接著她的話道。
剛才雷寅雙撲過去「做壞事」時,一時放開了小兔的手,所以小兔這會兒正和姚爺、雷爹爹站在一處。他抬起頭,問著姚爺道:「什麽是份子錢啊?」
姚爺一怔。他們是花姐處理完陳橋等人之後才到的現場,自然不知道之前發生的事,且他們也還沒來得及問清事情的來龍去脈,陳五奶奶就已經當街鬧了起來。
要說姚雷王這三家搬來江河鎮 ,怎麽也有六七年的時間了。所以姚爺對鎮上百姓的脾氣稟性可謂是知之甚深。鎮上人家,若說一個個有多惡,倒也未必,甚至可以說,大多數人在大多數的時候還是挺純樸、挺善良的。便如大家對小兔的態度。鎮上幾乎人人都知道他是被拐的孩子,因此不管他走到哪裏,那些嬸嬸大娘們都愛多照顧他一些。但與此同時,若是小兔跟他們家的孩子起了衝突,他們眼裏就再沒個什麽公正同情了,他們隻會憑著親疏遠近的關係來確定各自的立場——就是說,便是滿大街的人都知道花姐是無辜的,隻衝著五奶奶嚎出「外姓人欺負本家人」這一句話,就能叫整條街、甚至整個鎮子的人都閉了嘴。便是大家心裏其實都不齒著五奶奶和陳橋,當眾卻是再不敢有一個人站出來替花姐說一句公道話的。
</br>
「要人命了哦,我兒子不過上個街,這是得罪了誰了,竟叫人打個半死。偏家裏這麽多老少爺們竟都隻看著個外姓人欺負本家人,真是沒個天理了哦……」
她這話一嚷出口,街上看熱鬧的人頓時都對了個眼兒。圍觀的人中,至少有一半是姓陳的——包括青山兩口子。而自古以來,大興這地麵上就講究個姓氏宗族。所謂天大地大皇帝大,再下麵就是宗族最大了。陳五奶奶說花掌櫃打人什麽的,怕是街上諸人都當個熱鬧在看著,偏她把這件事歸咎於外姓人欺負本家人,那性質頓時就不同了。
且,對於愛穿男人衣裳的花掌櫃,鎮子上本來就有兩種說法。一種,如陳大奶奶等受板牙奶奶影響的婦人們,都甚是同情地說,「她是寡婦人家,家裏沒個頂樑柱,便隻好自己穿了男人衣裳來頂了家業,怪可憐的」;而另一種,則頗不以為然。認為花掌櫃這是行為放蕩,不守婦德。隻是,小百姓有小百姓的狡黠,絕不會無緣無故去為難得罪一個人。便是看誰不順眼,隻要那人沒礙著自己,或者更準確的說,沒有頭一個人跳出來當了出頭鳥,便永遠都不會有第二個跳出來當先鋒的。
如今有個五奶奶當了出頭鳥,立時,那些原本隻在暗處遞小話看花姐不順眼的,那眼神就開始不一樣了。
☆、第三十三章·份子錢
而雖說大興講究個姓氏宗族,可同時也講究個禮儀廉恥。何況整件事的是非曲直,圍觀的眾人也都是看在眼裏的。見陳五奶奶當街撒潑,陳氏族人多少都覺得有些丟臉。於是陳大奶奶、青山嫂子等人全都圍了過去,紛紛勸著她從地上起來。
五奶奶哪裏肯依,人越是拉她,她就越是往地上躺,竟是鬧得更兇了。且那話裏話外都在擠兌著陳氏族人認慫,竟由著一個外姓人欺負本家人什麽什麽……
雖說誰都知道那陳橋是因為什麽被打的,可五奶奶這麽說了,便是一向待人公正的青山嫂子都不好貿然開口替花掌櫃說話了——一個不好,不定她就得被五奶奶纏上,說她「吃裏爬外」什麽的……
所以,眾人誰都沒接五奶奶的茬,隻在那裏苦勸著五奶奶起來。
這世間有那明理之人,自然就有那糊塗之人。陳大奶奶和青山嫂子她們不肯做那糊塗之人,自是有人願意跳出來顯示一下自己是更懂得「宗族親情」的。於是人群中一個三旬左右的婦人便跳了出來,幫腔著五奶奶指責著花姐道:「花掌櫃也真是,都是鄉裏鄉親的,有什麽話不能好好說,非得把人打成這樣。人家陳橋兄弟不定就隻是忘帶錢了,哪就能說他是存心要吃白食呢。」
婦人的話音剛落,就隻見那一高一矮並肩站著的花姐和小老虎雷寅雙,忽地全都扭頭向她看了過來……不,正確說來,應該是向她瞪了過來。
而叫人驚奇的是,這二人不僅神情一致,竟是連動作都是出奇的一致。
聽到那婦人的話後,花姐和雷寅雙扭頭看向那婦人的同時,都下意識地微微抬起的雙臂,捏緊雙拳,擺出個進可攻退可守的起式……這二人的眼睛雖然生得不像,卻都是瞪得溜圓,且眼裏露著同樣兇悍的光芒。
兩雙兇光畢露的眼,以及四隻捏緊的拳,立時就叫那婦人想起之前花姐隻一腳就把個壯漢踢飛到街心的事來。頓時,那婦人一縮脖子,將自己藏於人後不吱聲兒了。
她這裏雖然躲得快,卻還是叫雷寅雙認出了她。花姐那裏張著嘴還沒出聲兒,雷寅雙已經衝著那婦人嚷嚷開了:「青鬆嫂子,又是你!我問你,你哪隻耳朵聽到陳橋說他忘帶錢了?他說的明明可是不付錢……」
「還說,以後每隔五日就要來收一迴份子錢呢。」小兔忽然接著她的話道。
剛才雷寅雙撲過去「做壞事」時,一時放開了小兔的手,所以小兔這會兒正和姚爺、雷爹爹站在一處。他抬起頭,問著姚爺道:「什麽是份子錢啊?」
姚爺一怔。他們是花姐處理完陳橋等人之後才到的現場,自然不知道之前發生的事,且他們也還沒來得及問清事情的來龍去脈,陳五奶奶就已經當街鬧了起來。
要說姚雷王這三家搬來江河鎮 ,怎麽也有六七年的時間了。所以姚爺對鎮上百姓的脾氣稟性可謂是知之甚深。鎮上人家,若說一個個有多惡,倒也未必,甚至可以說,大多數人在大多數的時候還是挺純樸、挺善良的。便如大家對小兔的態度。鎮上幾乎人人都知道他是被拐的孩子,因此不管他走到哪裏,那些嬸嬸大娘們都愛多照顧他一些。但與此同時,若是小兔跟他們家的孩子起了衝突,他們眼裏就再沒個什麽公正同情了,他們隻會憑著親疏遠近的關係來確定各自的立場——就是說,便是滿大街的人都知道花姐是無辜的,隻衝著五奶奶嚎出「外姓人欺負本家人」這一句話,就能叫整條街、甚至整個鎮子的人都閉了嘴。便是大家心裏其實都不齒著五奶奶和陳橋,當眾卻是再不敢有一個人站出來替花姐說一句公道話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