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道不是,幹嘛還要去走一趟?」一個老兵道。


    「唉,」福伯嘆著氣,沖那人拱著手道:「隻當是了結我們大公子的一個心願吧。各位也知道,自我們世子爺失蹤後,我們大公子就很是自責,總認為是他沒能看護好世子爺。便是明知道那些孩子不是……唉,各位也幫著去查一查吧,好歹安了我們大公子的心。」又道,「若不是大公子這裏沒人伺候,原該我親自去一個個看過的。」


    那大鬍子搖著頭嘆道:「難為大公子了。」又直言不諱道:「說起來,這明明是世子爺自己作死,竟甩了下人一個人溜出去。偏大公子心善,什麽事都往自己身上攬。得,看在大公子的份上,我們就辛苦一下,分頭跑一趟吧。」


    福伯那裏千恩萬謝地走了,大鬍子便把手下的人分了幾撥,派人去請了裏正過來。


    等著裏正的時候,幾人不免議論起侯府裏的事來。


    有人問著大鬍子,「你常跟著侯爺迴侯府去,可曾見過那個世子爺?」


    「見過,」大鬍子不屑道,「紙片兒似的一個小人兒,風吹吹就倒的模樣,哪裏有一點侯爺那英武的模樣!偏還生著一副臭脾氣,看誰不順眼,非打即罵。那屋裏的東西,不管值著金山銀山,不順心了,說砸就砸。偏府裏從老太太起,一個個看在宮裏的麵子上,都不敢管嚴了他。」


    一個老兵小聲道:「我聽說,大公子額頭上的那道舊疤,就是世子爺拿東西砸的。聽說那時候他才五六歲年紀。還聽說,他砸破大公子的頭後,還不許人去找大夫,非扣著大公子陪他玩。若不是後來宮裏過意不去,賜下秘製的膏藥,不定大公子那張漂亮的臉就得破相了!」


    「哎呦,這算什麽!」一個老兵道:「最惡劣的是,他養了條毒蛇,非叫大公子去摸。偏大公子摸了沒事,他不信邪,就自己伸手去摸,卻叫蛇給咬了。虧得他身邊常年有太醫伺候著,才及時撿迴一條小命。可你們知道嗎?事後他竟反口咬著大公子,說是大公子騙他去摸那蛇的。」


    「叫我說,都是宮裏給慣的!那位爺自小沒了娘不假,可我們侯爺怎麽說都是他親爹,能虐待了他怎的?偏太後這也不讓管著,那也不讓管著,倒養得他小小年紀行事就那麽乖張,沒個顧忌。這不,生生自個兒作出事來了。唉,也難怪侯爺不敢聲張。若是能及時找迴來還好,若是找不迴來,怕是我們這些人統統都要跟著吃瓜絡呢。」


    「虧得如今東宮病了,叫宮裏一個個盯著那邊,倒一時沒人問起這位爺。不然,怕是這事兒再難瞞人的……」


    且說大鬍子領著人跟著裏正出發去查訪後,原該在睡覺的大公子便和福伯從二樓的客房裏出來,在一樓的大堂裏坐了下來。


    他們才剛一坐下,那穿著身男人衣裳,卻插著滿頭珠翠的老闆娘便笑眯眯地迎了過來,一副自來熟的模樣,問著大公子道:「可找到你親戚家的孩子了?」


    大公子的眼一閃,便知道怕是那個王衙役並不是個嘴嚴的。不過,隻看著那個王衙役一路過來時那「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模樣,他也猜到這位不可能是個會守口如瓶的。


    大公子微笑著才剛要答話,就隻見王衙役從旁邊的鴨腳巷裏拐了出來。見大公子坐在客棧的大堂裏,他趕緊過來,很是謙恭地笑道:「小的過來晚了,在家裏吃了個午飯。」又殷勤地問著大公子「可曾用飯」,然後便依著大公子的指示,隻半個屁股沾著那板凳,在大公子的下首坐了。


    沒了王衙役的聒噪,大公子這才問著那老闆娘:「聽說那天抓人販子時,老闆娘也在場?可還記得那些人販子長什麽模樣?」


    「記得記得!」花掌櫃過來,帶著明顯的誇張,將那天跟人販子「大戰八百迴合」的事演繹了一遍。


    在她的描述中,那些人販子個個都是腰圍三尺,身高八丈,抬手能舉天,跺腳地都抖的狠角色。而便是這樣的狠角色,在鎮上百姓們的通力合作下,到底全給擒住了。


    「不是說逃了一個嗎?」大公子帶著一臉好奇的模樣問著花掌櫃,「老闆娘可還記得,逃走之人長什麽樣兒?」


    於是,花掌櫃再次把那逃走之人形容成個巨無霸的模樣。


    大公子和福伯失望地對著眼時,花掌櫃則不著痕跡地和王朗也對了個眼。


    接下來,大公子和福伯不停地找著鎮民們套問那天的消息。隻是,鎮上的百姓們或是畏手縮腳地一問三不知,或是如那老闆娘一般,將整個故事演繹得一陣天花亂墜,竟是把擒拿人販子的經過,講述得比天啟帝組建義軍驅逐韃虜、開疆闢土建立大興的過程都還要更為曲折艱辛……


    這位自以為精明的大公子自是不知道,便是那些鎮民們不曾因種種顧忌而對他們胡說八道,有王朗坐鎮在這裏,他們也再不可能聽到一句實話的。


    晚間,江承平迴到自己的房裏,不禁恨恨地罵了句:「愚民!」


    福伯勸著他道:「小地方的人,沒個見識也屬常情。」又道,「倒是那個王衙役說的話,迴頭得再去縣城問個清楚,若真是那樣,不定世子爺已經……」


    想著王衙役一時「多嘴」,提到那些人販子交待過,曾把一些患病的孩子給「處理」掉的事,大公子的唇角忍不住往上翹了翹,道:「這樣最好,我也不沾什麽因果了。」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虎妻兔相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竹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竹西並收藏虎妻兔相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