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眾人,對張秉文都有不齒之意,隻是顧忌方伯身份,不會有人做仗馬之鳴。但對張守仁來說,眼前一切已經足夠。


    當下冷然一拱手,答道:“既然如此,隨方伯處置,那鬧事的丘遊擊,也交給方伯。不過,末將在這裏有一句話,無論如何,要告訴方伯知道。”


    “唉,國華將軍請說。”


    “魯軍軍紀散漫,裝具亦差,將領更是無能……能否真的馳援而來,尚屬未定之天……”


    一番話就說的在場眾人,不論是官員幕僚還是吏員百姓,心中無不感覺痛快。[


    魯軍的無能,是實實在在擺在眾人眼前的,這些方麵大員,所見有時還真的不及百姓清楚明白。


    當然,這話對張秉文等人來說不算舒服,但明朝有一個規矩,就是“大小相製”,也就是小的低品級文官,可以毫無顧忌的監察高級將領和高品級的文官,比如七品的巡按,上到總督巡撫,總兵副將,皆在他監察的範圍之內。


    至於武將係統內部,亦是如此,凡大將與地方守備遊擊一類的中低級武官將領爭執,朝廷必定是要站在低品武將一邊,否則的話,朝中上下擔心高級武將打壓和吃掉小營頭來壯大自己,這種行為,算是祖宗傳下來的馭下之道,二百多年來,十分有效。


    不過這是建立在法度完好的情形之下,現在這會子,手握重兵,蓄養親兵家丁的武將越來越多,象吳襄那樣,在皇帝麵前公然承認有三千私兵家丁的大將已經不少,軍閥藩鎮化已經勢所難免,隻是多年積習下來一時難改,張秉文等人一想到“大小相製”的祖製,一時間就不好出聲了。


    好在張守仁也不是罵街的人物,神色淡淡的說了幾句後,便是拱手道:“不過既然方伯相信丘某人,末將也不好多說,不過,末將的兵馬,隻負責西城,其餘各處,就由本城民壯和魯軍負責了。”


    他的嘴角,有明顯的譏誚笑意,但張秉文等人聽說浮山營願讓出大半地盤,頓時就是喜出望外,哪裏還會挽留!


    “走吧,”張守仁麵色沉靜,甚至還有淡淡的微笑,在他的命令之下,丘曉林等人被放了出來,同時城上城下所有的浮山士兵開始收隊,跟隨他們的將主,向著城西方向行去。


    “呸!”


    頭發散亂,似乎被人按在地上強暴過的丘遊擊悲憤交加,看著張守仁離開的地方,小聲罵道:“等大帥來了,咱們新帳老帳一起算!”


    ……


    ……


    到了午末時分,城中所有的浮山駐軍幾乎都集結到了西城,隻有一些輔兵留在粥廠維持秩序。


    魯軍雖有要進城的消息,但現在城中異已力量已經被張守仁蕩滌一空,就算消息很惡,但在張秉文等人的壓製之下,城頭的民壯多半還被穩在城上,整個城池的防禦,並沒有悲劇性的崩潰下來。


    隻是在調動途中,消息傳到浮山營上下,那些不明內情的士兵聽說魯軍壓迫而來,而城中官員竟是如此待浮山與他們敬愛的大人,並且北門一帶之事也傳揚開來,一時間,軍心民氣,都是十分的沸騰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大明攝政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曉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曉風並收藏重生之大明攝政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