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偷襲


    在南門的城樓上,孫承宗的一個孫子在捶打著祖父的雙腿,老頭子勉強能睜眼坐著,但看看四周的兒孫們,還有高陽城中幾戶士紳人家的子弟,一時卻是相顧無言。


    剛剛巡查城防,老孫頭心中已經明白,若是東虜來攻,高陽城是兇多吉少,很難守的住了。


    他當年在遼東任督師,對女真人的戰鬥力心中還是十分清楚的。


    眼前不到一千的守城兵丁,說是壯丁,但上到五六十歲,下到十來歲拖鼻涕的半樁大娃子都有,懷裏抱的連長槍都不是,隻是一些叉耙或是削尖了頭的木棍,加起來有兵器的不到一百人,還都是一些劣製品……這樣的軍隊要能擋住東虜,虜兵也斷然打不進關內來了。[


    雖然心中清楚,但孫承宗也沒有畏懼退縮之意。


    一旦虜兵來犯,他將親自在城頭擊鼓,以忠勇之心激勵大夥,而守城的男子保衛的都是自己在城中的家人,必定將會出全力,不象遼東官兵那樣,一見虜騎就會驚慌而逃,根本沒有奮勇還擊的勇氣和決心。


    還有孫家子弟和一群秀才生員,加上幾個士紳家族,這些子弟都曾習武,北地的士大夫還留有一點尚武的遺風,士大夫家的子弟練劍和習弓箭的不少,最少他孫門子弟,都可以拉弓射箭,並且已經毀家從國難,士氣上沒有什麽可擔憂的了。


    既然決心以死報國,以一死喚醒軍心民氣,孫承宗已經不考慮能不能守住的問題,在他心中,考慮的隻是能守多久。


    現在看來,士氣尚能一手,城上人不多,但高陽城不大,所以每個垛口都有幾個人,熱油和檑木,石塊,都預備的不少。


    城下還有一千多民壯,連木棍也沒有,但做為預備隊,城頭人手不足了,他們好上城來助守,而且可以當輔兵來用,搬抬石塊木料。


    在城下半裏內的民房幾乎都被拆了,所有的大塊石頭和木料都被堆在各城門附近,被拆除住宅的居民也沒有怨言,都是分別住到親戚或是城中的一些大型建築裏頭去了。


    這樣的情形,叫孫承宗還算滿意,此前他盤算的,就是盡可能的能多守兩天,現在看來,這座小城,應該能夠守相當長的日子,就算比不上張巡守睢陽,但能夠使自己的忠烈之心和民不可屈的信心傳揚開來,雖闔城死難,也是值得了。


    雖然如此,在這種時候,城樓外麵寒風唿嘯,冷意逼人,往常這種時候,孫承宗會帶著家族中的少年子弟,在放著火盆的大書房裏讀書,而此時在這陰冷潮濕,四周窗子也透風的破城樓子裏,他的兒孫們心中十分難過,但也無話可說,沒有什麽可安慰的……於是也隻能相顧無言。


    這樣休息到黃昏時分,眼看一輪殘日通紅,慢慢下墜,城頭上漸漸人聲嘈雜起來,大家感覺高陽城又熬過一天,又升起了韃子未必來攻這座小城的希望,所以有人開始大聲說笑,有的人在祈禱和感謝上天,也有人開始催促夥頭兵,叫趕緊蒸煮飯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大明攝政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曉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曉風並收藏重生之大明攝政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