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所原本的任務是一年十五具鐵甲,一百張弓,以及各種雜項攤派若幹。


    到如今,上交是不可能了,指望朝廷下撥更不可能。


    北京和南京的武庫,將領們領鐵甲都領不到,皮甲要給守武庫的太監銀子才能領得著,各鎮自己做的戰甲數量也十分有限,大明各鎮,除了遼鎮軍餉豐厚,朝廷下發和將領自造能湊起不少鐵甲外,別的軍鎮在裝備上就差勁的很了。


    “大刀,腰刀共一千一百口,長槍兩千六百根,三百斤的輕車七十六輛,五百斤的偏廂車四十輛,火銃七百六十支,火炮三斤,六斤,九斤,共十四門。”


    林重貴也是如數家珍,這些家當,全部是將作營辛苦製造出來,遠非那些大路貨色可比。[


    別的不說,就是那些長槍,四麵開槽,一旦刺中,立刻就狂湧鮮血,哪怕刺入不深,也會因為失血過多而失去戰鬥力,如果不盡快處理,哪怕就是輕傷,也會使傷者失掉性命。


    火銃,更是辛辛苦苦用上等精鐵打造出來的。


    別看就是這幾百門,如果是用遼鎮那種三槍就會炸膛的鳥銃,怕是浮山的火銃手們也不敢拿著去做戰。


    “你們做的很好,傳我的將令,天氣寒冷了,工作實在不易,每個匠人師傅都要賞酒,肉一定要供給足了,不能小氣,每製一具甲出來,全組都賞銀子,學徒每人一兩,師傅每人二兩,嗯,就是這樣。”


    張守仁一邊說,鍾榮這個營務處的令吏就是在一邊記錄著,一會這軍令就用正式公文傳遞到倉儲處,倉儲處調出物品來,由中軍張世強負責執行。


    整個浮山,已經如一台運作緊密的機器,十分順暢。


    鍾榮這個新加入的,也是很快就融入其中,因為博聞強識,為人十分機警聰明,張守仁已經經常把他帶在身邊,當成一個有力的助手了。


    從這一點來說,鍾榮就十分佩服。


    在張守仁心中,從來沒有什麽舊怨新仇,一切都是從實際出發。


    沒有大惡,又能為他所用的,就是好部屬,完全可以共事。當然,想當心腹,還得繼續拿出誠意來,光是靠一點微功是沒有用的。


    此時已經是寒氣襲人,雖不是正式入冬,但天氣已經寒冷。


    張守仁拍拍林重貴的肩膀,問道:“冬衣如何?怎麽我看各人還沒有穿上身?”


    “冬衣張世祿那邊已經發了,但我下令暫且不要穿。”


    倉儲處的工作做的十分出色,早在夏天時就從江南購買了大量的布匹,棉花也是買了很多。這個年頭,棉花推廣種植都不普遍,一般來說窮人是穿不起的,但張守仁不僅給士兵和武官們準備了冬衣,連普通的工匠也是考慮到了。


    “還沒到下雪天。”見張守仁用探詢的眼神看自己,林重貴憨憨一笑,撓頭道:“掄大錘的人,一天出幾身汗,早早穿那麽厚做什麽?那樣就做不好活計了。”


    “老林,你這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大明攝政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曉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曉風並收藏重生之大明攝政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