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貨郎出身的部下冷靜,眼光獨到,有判斷力,有決斷敢擔當,所以是一個做秘密工作並且主持一方的好手。


    在這種關鍵時刻,氣氛十分緊張的時候,林文遠快馬加鞭跑迴來,絕不僅僅是送一幅字和參加婚禮這麽簡單。


    聽完林文遠的匯報,張守仁更是確定了自己腦海中的記憶。


    就是在這一年,深秋時節,在□□收斂了很多力量,並且把戰馬養的十分肥壯的清軍大舉出擊,好比拳擊手是把自己的拳頭收起來,然後用力打出來一樣。


    今年這一拳,打的大明魂飛魄散,幾乎就到了滅亡的邊緣。[


    以後掙紮的幾年,無非就是一種迴光返照,在崇禎十一年底到十二年,明朝的國運就注定了。


    剿賊到關鍵時刻,因為清軍入侵,洪承疇等人撤走主力北上勤王,這給了李自成喘息之機,同時少了主力明軍的威脅,張獻忠敢於重新扯旗造反。


    流賊勢大難製,就在這一次的關鍵轉折之中。


    而清軍獲得了百萬金銀,幾十萬人口,實力更強,同時前鋒一直到南直隸的邊緣,更窺探到了明朝的虛弱,為十七年時全族入關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明軍則一如既往的廢物,種種弊端不是被解決,而是更深化和明顯了。


    王朝末世,就在這一兩年間做了決定。


    到崇禎十三年,鬆山一役明朝邊軍精銳全喪,後來朱仙鎮一役中原最後的戰略機動部隊全失,雖然崇禎東補西挖,堅持到了十七年,但實際上十三年後,大明已經亡國了。


    到了如今這種緊張的時候,張守仁臉上一點當新郎倌的表情也是沒有,他的神情也是林文遠前所未見的嚴肅,甚至是從來沒有過的緊張!


    這是生死大敵來襲時一個軍人的最根本的反應,在張守仁心中,清軍才是他的宿敵,是最強的假想敵。


    一切成就,在戰勝這個最終的敵人之前,都是虛妄,不值一提!


    眼前這一切,一切文明的成果,都會在幾年後的洪流下被摧毀,相形而言,自己在浮山做的這些,又算得什麽呢?


    “我會的,請大人放心。”


    也是感受到了張守仁的緊張,林文遠目光也是十分堅定。


    “我們的驛傳怎麽樣了?”


    明朝的驛傳已經跨了。因為沒有財力負擔,大量裁剪驛站和馬匹,很多原本有驛站的地方根本就荒廢了,就算保留的一些,仍然是被無休止的官員騷擾著,根本不能提供及時有效的通郵效果。


    張守仁對消息傳遞特別重視,所以花費財力給自己建了一條驛傳通道。


    “每隔六十裏,有兩匹馬和三個驛夫,隔一百二十裏,有一個較大的補給點。”林文遠神色有點興奮,很高興的道:“以目前來說,傳遞消息是夠了。如果有緊急情況,動員最高級的急腳遞,一天一夜可以把消息送到浮山。”


    “要隱秘,對外最好裝成是小客棧或是酒店。”


    “是,基本上都是這樣偽裝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大明攝政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曉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曉風並收藏重生之大明攝政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