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餘的各州縣的官員,不過是通判同知主薄之類,此時也是避瘟疫一樣,眨眼間就走了個幹幹淨淨。


    “哈哈……完了,全完了……我魏家百年基業是要毀在我手上了……”


    眾人麵麵相覷,幾個剛被升官的教諭都是滿頭大汗,秋涼已經很厲害,但每個人都是汗出如漿,根本就止不住。


    薛國觀的這件事,寫在邸報上,天下人盡皆之,都笑老薛聰明一世,糊塗一時。


    捐輸之事,皇帝樂意,反正省事又來錢,穩固大明,崇禎當然是樂見其成。[


    但被捐輸者,卻是要從自己身上拔毛,誰能高興?


    捐輸的目標,當然不是普通小民百姓,而是勳戚,官員,士紳。


    這些人是大明統治的基石,皇帝都不好和他們硬來,薛國觀的捐輸軍餉計劃,就是拿自己在火上去烤。


    任何一個出錢的人,都會對他恨之入骨。


    真正高風亮節,願意出錢的……一般來說,這種人肯定是窮鬼,也不會有幾個錢的。


    這件事已經在邸報上刊登很久,薛國觀卻根本找不到一個肯捐輸的人,正在走投無路,上被崇禎切責,下被百官士紳嘲笑的當口,山東膠州卻突然出來幾個舉人,捐輸十萬,這一下,就是後世遊戲裏的“拉仇恨”了。


    針對薛國觀的人,肯定對魏舉人幾個恨之入骨。


    原本可能黃了的一件事,一個損招,或是針對薛國觀的一個大坑,就這麽被不知情的魏舉人幾個給填平了,拉到了自己的身上。


    皇帝特旨嘉獎,政府記錄在案……這些都是屁,將來被所有人惦記,仇恨,穿小鞋,遭白眼,這才是最要命的事情了。


    魏家經營百年,這種大世家最厲害的不是明麵的實力,不是當沒當官,有幾個人在朝為官,而是百年之下經營出來的關係網。


    現任的府縣官員,未必有這種大世族辦事方便,就是人家能在任何衙門都攀上交情,識得官員。


    現在這件事一出,普天之下,誰還敢和魏家繼續往來,繼續交好?


    這些在場的官員,哪一個不是和魏家交情不壞,現在不都是躲瘟疫一樣的跑的老遠?


    捐輸這件事,內廷的幾個大太監最多才出幾千兩,這意思也是明顯的,誰也不要出來添亂,誰捐錢,誰倒黴。


    魏舉人幾個,過街老鼠是當定了,能不能保住身家性命,都是在兩可之間。


    至於皇帝的欣賞……那還是算了吧,帝王能記住誰,而且和普天下所有人相比,皇帝的力量也是十分有限的啊。


    現在魏家的情況,就是被人暗中挖了個大坑,從頭到腳,被埋了個嚴嚴實實!


    ……


    ……[


    “這件事,文遠你辦的十分好,老夫甚慰。”


    遠在京師之中,相府內宅之內,薛國觀倒是滿麵紅光,十分興奮的模樣。


    今天下午,崇禎皇帝在文華殿中召見了他,極力誇讚了一通,十萬兩白銀到手,皇帝也是十分興奮。


    有這銀子打底,薛國觀打算找一些商人再報效,既然有人帶頭,這些家夥就好歹敢出一些銀子,不象前一陣子,人人都不敢沾薛國觀的邊,生怕被人惦記上了。


    好歹再弄幾十萬,皇帝不逼他,他也不必硬逼著勳戚太監官員們捐輸,不會再如此前那樣,幾十天內,堂堂相府敢上門的人都沒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大明攝政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曉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曉風並收藏重生之大明攝政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