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那時的百戶官,可沒有現在副千戶大人的這種儀態,威風,還有坐著時情不自禁展露出來的強大的自信,都是叫人十分著迷。穀-粒-網-首-發>


    “看來年後大人就會派人來提親。”


    “嗯,我看也是。”


    “嘿嘿,這下全堡的人都要羨慕我們林家。”


    “是小妹生的好看嘛。”說到這,林文遠故意大聲道:“不過小妹一直躲著不出來,沒準是不大願意,要不然,在大人提親前,我就先去迴明這事,免得大家尷尬?”[


    “大哥!”


    這一下,林雲娘可是不依了,在房中重重的一跺腳,等醒悟過來,卻又看到院裏一家人都是笑彎了腰。


    “大哥,你太可惡了,我不理你啦。”


    林雲娘隻覺得臉頰燒的滾熱,用雙手捧住了,手心都覺得發燙。外麵笑的厲害,都驚動了鄰居過來打聽,林雲娘隻覺得更害臊了,但小姑娘心裏頭也是覺得充滿了自豪之感。


    以副千戶現在的聲望,一時親事說成,自己立刻將會成為四鄉八裏羨慕眼紅的目標。


    雖然這種想法很幼稚,但你又怎麽能指望一個十六還不滿的小姑娘有多少成熟穩重的想法呢?


    ……


    ……


    張守仁慌慌張張的跑走,身上的一大袋東西都變的輕飄飄的了。


    今天真的是又出了一個大笑話,不過,迴想起來也不覺得有什麽過不去的,相反,想起雲娘折身躲起來的一瞬間,心中隻覺得十分美麗,雖然隻是一閃而過,卻也是彌足珍貴的影像了。


    這種少男情懷,一邊是使他感覺不壞,一邊也有點苦惱。


    兩個靈魂的融合,果然沒有那麽容易,後世的他,對此事隻是不抗拒,可真的沒有這麽投入,該做的事,太多了呢。


    從林家折向百戶堡的北邊,走了一裏多地,就是最荒涼的偏僻角落了。


    哪怕是全堡都在歡騰的此時此刻,這邊仍然保持著安靜。


    雖然冷清,不過門前也是打掃的幹幹淨淨,現在副千戶大人對衛生的要求很高,堡中上下都十分清楚,每天都會有人打掃個不停,哪怕是這個偏僻的地方,本堡居民很少到的地方,也是灑掃的十分幹淨。


    五戶人家今晚都點著油燈,也有一兩家的主婦在燈下忙活著。堡中的熱鬧和油脂的香氣自然是和這麽一個小角落沒有關係的,這裏的人也很自覺,不去熱鬧的地方摻合。


    這個堡,還遠沒有到接納他們的地步呢。


    幾個孩子在草舍外頭跑來跑去的,比起那天,他們的小臉蛋紅潤了一些,身子也健壯了一些,畢竟匠戶們可以在官廳去支兩鬥糧,再加上做點粗活幫補家用,最少能讓孩子們吃飽飯了。


    孩子群中最大的林撫生約摸有十一二歲,已經能幫著大人做一點下手活,看到張守仁過來,小孩子忙著跑進去,大叫道:“副千戶大人來了,爹,大人來了。”[


    草舍的門一扇扇的都是吱呀一聲打開,老林帶頭,其餘幾個匠人都是趕緊跑了出來。


    “叩見大人!”


    “草民等叩見大人。”


    這些匠戶的聲音中也是滿懷著不安,這陣子張守仁給家丁放了大假,也不大理會這邊的事,而他們的工作是一點進展也沒有,所以人心不安,早就在十分惶恐了,今天副千戶突然來到,誰知道是兇是吉?


    大家已經安下家來,天老爺開眼,這裏的百戶官,也就是現在的副千戶大人十分仁德,對各家都有恩典,大人小孩辛苦一點都能吃上飽飯,副千戶在堡中威望很高,也約束著大人孩子不準欺負這邊的遼民,比起在別處的生活,這裏已經是天堂。


    要是被趕走……想想就是不寒而粟。


    張守仁也是在打量著四周。草舍中間被騰出一塊空地來,搭了棚子,有大大小小好幾個鐵爐,雖是晚上了,還留著餘火,方便第二天升爐打鐵。


    爐子四周,就是大大小小的精鐵塊,還有一大堆剛打造出來的火銃零件,包括十幾根長短粗細不一的火銃管子。


    在棚子後頭,則是堆積如山的木柴,想來都是這幾天這幾家匠戶去砍伐迴來的。


    這裏沒有煤,打鐵還是用煤炭和風爐較好,現在這樣,也隻能將就了。


    看了一眼,這裏的情形就大致都明白了。


    “都起來吧,你們辛苦了。”


    簡單一句話,也是安撫了人心,張守仁又將袋子放下,笑道:“裏頭是一些肉,你們各家按戶分了,過個好年,給孩子們補補身子。”


    一句話說的眾人又要掉淚,張守仁也不理會,隻拉著老林到棚子裏頭,問道:“有什麽進展沒有?”


    “迴大人的話,火銃的工料都有了,就是火門、藥池、槍管,都很費工,特別是槍管,大人不要那種拚接的,我們隻能慢慢的鑿出來,然後再打磨平滑,現在管子隻剛開始鑿,等徹底完工拚成一支火銃,最少還要一個半月。”


    那天張守仁問這老林是否會打造火銃,這個匠戶頭目沒有敢說大話,其實現在他已經了解到,這幾家匠戶原本就是李九成和孔有德軍隊裏頭的匠人,打造兵器和火銃都很在行。


    現在已經把工具和原料都給齊了,匠人們的忠心和幹勁也不必說了,就算這樣,也要一個多月才能製成一支火銃,這個效率實在不高。


    而且,看老林的這個話,主要還是鑽槍管太費工時,怪不得後來明朝工部簡工省料,直接用薄鐵管拚接,然後加束縛固定。


    這樣的做法明顯是胡來,張守仁輕輕搖頭,知道自己還是太心急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大明攝政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曉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曉風並收藏重生之大明攝政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