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小老百姓能做什麽壞事惹老天爺這麽生氣?”“你是說……哎,可皇上不是下罪己詔了嗎?”一人低聲道。“下了的確是下了,可沒用不是,這疫病不還起來了嗎?”“聽說是心不誠,那位爺做了虧心事兒,懺悔不夠誠心,老天爺不滿意。”“啊?那是啥事兒?”“我在禁軍當小統領的侄子說的,這事兒還挺麻煩,好幾年前了,說是先皇最中意的是誠王爺,結果不知怎麽的,給人改了,當今聖上才繼位的。”“你瘋了,敢這麽說!”“嘿嘿嘿,大家都這麽說,我也就隨便說說,不是我編排的呀。”“我也聽說了,是這麽迴事兒。誠王府現在還被圍著呢,好像要不好了。”“原來這樣啊,那該怎麽辦?”“別瞎說,都過去這麽多年了,誠王不是也過得挺好的,多大的冤屈啊,要引老天爺發怒。”“唉,你懂什麽,皇上剛繼位的時候,你知道殺了多少大臣嗎?我爺爺說,那菜市口的地兒都沒有不紅的時候,冤屈多大呀!”“可為啥現在才降下懲罰呀?”“唉,聽說皇帝老人家不行了……”“啊!”“所以呀,要是一直不……那些大人們怎麽說的來著,反什麽正什麽的,這疫病怕是沒辦法阻止嘍。”“天哪,這可不是鬧著玩的,疫病啊,染上了都得死啊!”“是啊,那隔離區裏常常有人死掉,然後一把火被燒光了,哎喲,太慘了。”“燒光了,都不能轉世投胎,我,我不能得病,皇帝老爺都這個年紀了,就幹脆……那啥還迴去也好啊。”“屁嘞,那把椅子坐上了誰想讓啊,咱們這些小老百姓的命那值得上那把椅子嘞。”“夭壽啊!”“別說了,別說了,官兵來了,都散了,散了!”……這些流言蜚語不知從什麽地方開始起來的,百姓中、大臣中甚至是軍隊中都在竊竊交談。這疫病的發生不知不覺地便被歸咎到楚文帝篡改遺詔,奪取本不屬於他的帝王,從而引發上天不滿的行為上。因非正統,所以楚文帝是為偽皇,不受龍氣庇護,終將要驅趕出京。而能夠消除疫病的唯一辦法便是將皇位讓給誠王,撥亂反正。這雖看似有理實則狗屁不通的謠言,經過有心人的手筆,讓誠王繼位的唿聲越來越高。誠王府瞬間被推到風口浪尖,烈火烹油之下,誠王不得不懇求麵聖,然而帝王卻拒絕了他。這一次的拒絕讓誠王府猶如將傾大廈,搖搖欲墜。 第159章 意外的外甥就如之前擔憂的那樣, 水源作為必須接觸的地方, 總會有人貪圖方便和節省, 直接喝了生水。暴雨之後,陸續又下過幾場秋雨,雖然不大, 可雨水從陸地流入江河湖泊,再到地下, 水都是活的,病菌也一同跟著流傳。百姓之中, 防疫意識還是較差, 雖有見士兵到處灑著火堿水,也時刻宣傳著不喝生水,煮沸方入口。可薪柴煤炭畢竟費錢,終究有人抱著僥幸心理, 便染上了疫病。城東城南繁華,地龍翻身後餘震減弱, 人們又開始自由活動, 走動頻繁。疫病初期, 不過是些腹瀉, 少有嘔吐, 等鄰裏漸漸發現不對勁的時候, 周圍人也有幾個出現了類似的症狀,當上報給官,已經多人中招。這一片區域立刻就不安全了。湯山溫泉上的無菌房已經建成, 完全按照當初的設想那樣,能夠蒸騰出高熱水汽。陸瑾將所有的實驗設備、儀器和衣物都放入無菌房內,跟著整個屋子一同在水汽之下殺菌。之後等到屋子冷卻到常溫,通入無菌空氣之後便帶領弟子和幾位主要的大夫進入房內按照步驟依次提取青黴素。陸瑾耐心地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講解,猶如當初第一次做實驗一樣。孫白和何瀾已經見識過多次,給師父打下手非常熟練,而其他幾位大夫卻是頭一次見到這樣製藥方式,疑惑的同時又忍不住驚歎。雖說有些專業術語無人聽懂,可就光靠這手法便能開創杏林界的新格局。當五十個球菌培養皿中央各滴上一滴青黴素溶液後,這個實驗就結束了。“七天後我們再來看看,青黴素有沒有效就等這一次了。”陸瑾讓徒弟將培養皿的蓋子蓋上說。一個禦醫問:“如果中間有個圓形白斑就說明此藥有效,如果沒有……”“那便前功盡棄,我們隻能另外想辦法控製疫病了。”另一個大夫歎道。“一定要成功啊!光隔離區內,就有三個士兵也染上了病,進去照顧的大夫有五個也在裏麵了。”說到這個,眾人的神情就非常沉重。雖說患病者有些在照顧之下還在堅持,可更多體弱之人卻一個個死去,而稍有不慎,陪護人員也逃脫不了患病的可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醫刀在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遙的海王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遙的海王琴並收藏醫刀在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