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些個鼠目寸光之輩!他心中想到這兒,不由的恨恨的吐了口唾沫,嘴中喃喃罵道。隻是想及眼前之事,滿麵怒容卻又轉為愁緒。


    要不是這次得天之助,狠狠的打擊了雍涼之軍,令其龜縮而迴,隻怕此次境遇更加危急。四處告急的文書,這許多天來,在魏公那兒估計快要堆成小山一般了。


    冀州已然全喪,兗州失去大半,司隸處於並州和雍涼之間,又丟了長安這個屏障,所幸雒陽周圍幾處險要易守難攻,這才堪堪抵擋的住,但魏公心中之憂思,不知比他人要多出多少。隻不過礙於身為主公,不得不力保平靜罷了。


    便這種危急形勢,偏偏豫州又接連喪城失地,如今竟然隻剩汝南一地,幸虧荀彧先生在那,還能苦苦支撐著。隻是,被二十萬大軍圍困這麽久,怕也早到了強弩之末了吧。可是……>


    想到這兒,李典再次抬頭望望前麵,麵上憂慮之色更重。汝南當然要救,但是在行軍路線上,他卻與於禁、樂進二人持不同意見。[


    自關中往汝南有兩條路,一條是出虎牢,自滎陽,過長社,先至許昌而後南下潁陽、蔡縣而至。這條路雖遠,但是卻都在自己境內,能報大軍完全。


    更可以通過自許昌而出,打通汝南與大後方的聯通,保證後路暢通。


    當然,唯一的缺點便是,所費時間,也將成倍的增長。雖說救兵如救火,但若為救援而使自身陷入險境,到頭來,救不出人卻把自己陷進去,實在不智啊。


    尤其,在如今魏公這般艱難的情況下,這五萬大軍雖然不多,卻也極是寶貴。畢竟,這些百戰老卒,絕不是臨時招募之軍可比的。


    所以,李典認為,自許昌而轉汝南,費時雖久,在當前階段卻是最穩妥的。但是,顯然於禁與樂進並不這麽認為。


    他們選擇的便是現在正行進的這條路,跨洛水通宜陽,橫穿嵩山小路,直下陽人、葉縣而至汝南。


    這種堅持,也正在於己方兵少,以五萬之軍對二十萬之敵,堂堂之陣絕難取勝的基礎上。


    他們認為,兵少則需用奇。奇之一字,首要體現在快上。取小路倍道而進,趁對方不妨之際,一舉攪動對方陣腳,再與汝南裏應外合之下,才可能解去汝南之圍。


    這種認定,還有個原因,就是他們認為圍困汝南的,畢竟是來自兩方的軍伍。既為聯軍,就必然難以保證號令一致。隻要引發對方大亂,則大勝之機便在反掌之中了。


    李典承認,他們二人說的有道理。但是,眼下這條路雖近,但一路多行於山間之中,不利大軍展開。一旦遇伏,後果不堪設想。


    這番警示,於禁、樂進二人卻大笑搖頭。因為根據斥候探得的消息,圍在汝南的聯軍數量並未減少。而且,汝南離著這一路最危險難行的嵩山與轘轅間道,尚有極遠的距離。隻要大軍出了山區,再往外便是一路平原,對方還如何設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衙內闖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篷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篷車並收藏衙內闖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