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先生,既然曹賊以大義臨之,我何不也以大義應之?”寂靜中,忽然一個聲音響起,眾人不由一驚,循聲看去,卻見一個長身玉立的少年,正站在一邊,清澈的雙眸看著眾人,麵上一片波瀾不驚之色。激情火暴的圖片大餐


    “咦?”看清對方,戲誌才與沮授都是不由微微一愣,同時發出一聲輕咦。


    戲誌才點點頭,並未怪責對方,反而溫和的笑道:“原來卻是亮兒,不知你所謂之大義指的是什麽?又當如何應對?”


    這個少年不是別個,正是青州別駕從事諸葛珪之子,諸葛亮。自當日諸葛一家應劉璋征召而至,劉璋為了不妨礙這個曆史記載上妖孽般人物的成長,曾特意囑咐過諸葛兄弟,平常議事論政之際,可讓諸葛瑾、諸葛亮兄弟都隨侍在旁,或許能填補其人曆史上,流轉各地增加見聞的漏洞。


    時至今日,諸葛亮已是昂昂然一個十八歲的少年郎了。他坐於末席,眼見眾人被曹操一計而阻,戲誌才與沮授卻似是仍自猶疑的模樣,不由焦急,這才挺身而出。[


    他這忽然一發言,嚇了諸葛珪和諸葛玄一跳,本要攔阻,忽然想起當日劉璋所言,不由的都又是選擇了沉默。


    諸葛亮見父親和叔父都沒攔阻,心下愈發坦然。聽戲誌才發問,將言語想了想,這才躬身道:“亮所言之大義,便是指的南院那邊。當日主公既然行了這一步,以亮所見,必是為有朝一日,拿出來應對如目前之局所用。”


    戲誌才與沮授都是臉色微微一變,相互對望一眼,沮授忽然道:“孔明,你可知你這個建議一旦通過,將會引發何種後果嗎?”


    諸葛亮雖未滿二十,但早在十六歲那年,便由劉璋賜下字號,這其中,當然也是劉璋私心裏的惡趣味,外人無從知之。隻是諸葛一家,包括諸葛亮自己,卻對這個孔明的字極是喜歡。故而,此時,沮授以他的字來稱唿,倒也並無不可。


    諸葛亮聽沮授語意沉重,卻是毫無所動,淡然一笑,搖頭道:“未知也。”


    沮授被他的坦然迴答搞得不由一窒,心頭不由微怒。平日倒也罷了,但今日所議,乃是事關青州生死存亡的大計,何其重要。你若有周密算計,進策進言自是好事,但如眼前這般,張口就來,更坦言連後果都未想,這豈是一個負責任的態度?胡口妄言,又怎敢堂而皇之的擲於這政事堂上?


    他想到這兒,不由麵色一沉,怒道:“既不曾有周密翔實的思慮,何敢遽爾言計?”


    諸葛亮仍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淡然道:“先生所問,亮雖不知。但亮隻知道,眼下之局不解,則我青州必陷於危厄之地,便後麵再有何結果又能如何?敢問先生,要解當前之局,除此之外,可有計否?”


    沮授聽的一呆,嘴巴張了張,終是未再出言。隻是看向諸葛亮的目光中,已是大有讚賞驚奇之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衙內闖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篷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篷車並收藏衙內闖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