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楊東家生意興隆,財源廣進。”
“借您吉言。”
葉清晏離開了秀坊。
楊大國臉上的笑容卻散了去,然後急急進了裏間。
對蕊娘道:“孩兒他娘,咱們要不還是迴青州吧。”
蕊娘懵然看著他,“為什麽?不是相公說京城的書院好嗎?讓孩子們在這裏上學,特別是小光,再過兩年就要參加院試了,現在正經是需要好先生教他的關鍵時候。”
“可是……”楊大國想著剛才買繡屏的女人,她竟然買過他的橘子,還認出他叫小果,這也太巧了。而且誰沒事會記一個賣橘子的人的名字相貌,總覺得有些蹊蹺。
蕊娘輕輕拍著懷裏的小兒子,問小果,“剛才,那幅繡屏你賣了多少銀子?”
“三十五兩。”楊大國道。
蕊娘驚喜的瞪大了眼睛,“真的?”
“真的。那位姑娘沒有還價,說多少就是多少,很痛快。”
“那我迴頭再做一些。”
“不急。”楊大國看著她,還有三個孩子,“蕊娘,你在這裏,能想起從前的事嗎?”
蕊娘搖頭,“不記得,什麽也想不起來。”
“想不起來就算了。”楊大國安撫蕊娘,“隻要咱們一家人在一起,好好過日子就萬事大吉。”
“相公今天怎麽了?”蕊娘好奇的看他。
“東家,有位公子說他定了兩身衣服過來取。”夥計在裏間門口迴道。
楊大國應道:“好,這就過來。”
罷了,好不容易才在京城落下腳,還是先不走了。
葉清晏一直在距離不遠的地方,用念力觀察著楊大國,自然也聽到了他和蕊娘的談話。
蕊娘竟然是失憶了嗎?
就在她要收迴念力的時候,店裏又進了一個背著箱籠的書生。好巧,就是站在丞相府牆外的那名書生。
他在這裏定了兩身衣服。
收迴了念力,葉清晏抬頭看看天上的太陽,差不多快午時了,而她一早因為聽聞春雨生了孩子,連早膳都沒怎麽吃。
現在肚子自然餓的饑腸轆轆了。
葉清晏四周看了看,最後看到一個有大樹成蔭的路邊攤,瞧著涼爽,而且吃飯的人也不少,便走了過去。
“老板都有什麽吃的啊?”
“粥,麵,餃子,包子,鹵肉,黃酒,客官要什麽?”
“我來一盤鹵肉,一碗陽春麵和一壺黃酒。”
“好嘞,客官您先請坐。”老板為葉清晏指了一個靠裏麵的空桌,也就隻剩這一個空桌了。而且一半桌子還沒有大樹遮陰,有點兒曬熱。
葉清晏坐在有蔭涼的地方,看著周圍其他人吃飯,一部分都是書生模樣,應該是來參加京城秋闈的。
今年朝廷裏,重中之重是這次的秋闈,其次是選秀。而這兩件事,都是禮部操持。禮部的人手不夠,到處抽調人,除了兵部和刑部,其他三部——吏部、戶部、工部、都有人到禮部幫忙。特別是吏部,幾乎大半人手都去了禮部。聽葉弘博說,大理寺也有人調去了禮部。
“老板,一籠豆幹菜包子還有一碗粥,一盤涼菜。”又有食客來了。
“好嘞,您……您去那邊拚個桌吧。”老板指著葉清晏的桌子,對食客道。
雖然男女授受不親,但是光天化日之下,又是人多聚眾之處,難免會有相近些的時候,而其他的桌上也有男女食客同桌的。各自吃自己的飯,吃完了各自去忙。
“飯菜快些上。”
“沒問題,沒問題,都是現成的,這就端過去。”
葉清晏正在想事兒,直到她的對麵坐了人,才迴過神。
坐在日頭地裏的書生,他把箱籠取了下來,放在了地上。見葉清晏看她,便衝她客氣的笑笑,“打擾了,是老板讓我坐這裏的,吃完飯我就會離開。”
“沒事兒……”葉清晏看他坐的地方,正好對著快正午的陽光,熱的熏人,便挪了挪凳子,“要不你朝這邊蔭涼處坐坐,那邊太熱了。”
“謝姑娘好意,我在這裏坐著就行了。”對方並不領情,甚至還從箱籠中取出一本書看起來。
葉清晏蹙眉,這麽看,眼睛能舒服嗎?
正要再說什麽,老板端著飯菜來了。
是葉清晏要的陽春麵和鹵肉,一壺黃酒,“客官,您的上齊了,還有什麽需要,招唿就行。”
“嗯。”葉清晏從筷筒裏取出一雙筷子,開始吃麵。
對麵的書生一直低頭看自己的書。
葉清晏很快就吃了半碗麵,然後速度慢了下來,開始吃鹵肉,黃酒隻嚐了一口就不再喝了。兌了水的黃酒,味道寡淡的很。倒是鹵肉的味道不錯,是新鮮的豚肉。
“你要參加秋闈是嗎?”葉清晏問對麵的書生。
對方頭也不抬的迴道:“是。”
“可是距離秋闈還有一個多月,怎麽這麽早就來了?”
“來得晚了,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了。來的早,還有書院可以聽課。”
老板把書生點的飯菜也端了上來,“客官輕慢用。”
書生取了筷子開始吃自己的飯。
葉清晏注意到他吃的都很素,沒有半點肉。
再看看自己的一大盤子鹵肉,朝他推了推,“我想吃你的青菜,用半盤子鹵肉和你換,好不?”
“不用換,請用。”對方把自己的青菜很大方給葉清晏,但是葉清晏的鹵肉,一片也沒有動。
葉清晏:“……你不吃我的,我也不好意思吃你的菜。”
“我不喜歡吃葷菜,抱歉。”對方迴道。
葉清晏恍然,“哦,那你喝酒嗎?這壺黃酒我就倒了一小盅,不太對口味,剩下的送給你吧。”
對方張口就要拒絕,但話到嘴邊又咽了迴去,“謝謝姑娘。”
“不客氣。”葉清晏看著他斯文儒雅的吃相,再看看放在地上箱籠,裏麵裝滿了書,“祝你能秋闈得中。”
“誠謝姑娘吉言。”
葉清晏並沒有吃他的那盤子青菜,隻吃了半盤子鹵肉,又吃光了麵條後,便離座走了,給書生留下一片濃蔭。
問老板結飯錢的時候,她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順便把書生的也一起結了。
“借您吉言。”
葉清晏離開了秀坊。
楊大國臉上的笑容卻散了去,然後急急進了裏間。
對蕊娘道:“孩兒他娘,咱們要不還是迴青州吧。”
蕊娘懵然看著他,“為什麽?不是相公說京城的書院好嗎?讓孩子們在這裏上學,特別是小光,再過兩年就要參加院試了,現在正經是需要好先生教他的關鍵時候。”
“可是……”楊大國想著剛才買繡屏的女人,她竟然買過他的橘子,還認出他叫小果,這也太巧了。而且誰沒事會記一個賣橘子的人的名字相貌,總覺得有些蹊蹺。
蕊娘輕輕拍著懷裏的小兒子,問小果,“剛才,那幅繡屏你賣了多少銀子?”
“三十五兩。”楊大國道。
蕊娘驚喜的瞪大了眼睛,“真的?”
“真的。那位姑娘沒有還價,說多少就是多少,很痛快。”
“那我迴頭再做一些。”
“不急。”楊大國看著她,還有三個孩子,“蕊娘,你在這裏,能想起從前的事嗎?”
蕊娘搖頭,“不記得,什麽也想不起來。”
“想不起來就算了。”楊大國安撫蕊娘,“隻要咱們一家人在一起,好好過日子就萬事大吉。”
“相公今天怎麽了?”蕊娘好奇的看他。
“東家,有位公子說他定了兩身衣服過來取。”夥計在裏間門口迴道。
楊大國應道:“好,這就過來。”
罷了,好不容易才在京城落下腳,還是先不走了。
葉清晏一直在距離不遠的地方,用念力觀察著楊大國,自然也聽到了他和蕊娘的談話。
蕊娘竟然是失憶了嗎?
就在她要收迴念力的時候,店裏又進了一個背著箱籠的書生。好巧,就是站在丞相府牆外的那名書生。
他在這裏定了兩身衣服。
收迴了念力,葉清晏抬頭看看天上的太陽,差不多快午時了,而她一早因為聽聞春雨生了孩子,連早膳都沒怎麽吃。
現在肚子自然餓的饑腸轆轆了。
葉清晏四周看了看,最後看到一個有大樹成蔭的路邊攤,瞧著涼爽,而且吃飯的人也不少,便走了過去。
“老板都有什麽吃的啊?”
“粥,麵,餃子,包子,鹵肉,黃酒,客官要什麽?”
“我來一盤鹵肉,一碗陽春麵和一壺黃酒。”
“好嘞,客官您先請坐。”老板為葉清晏指了一個靠裏麵的空桌,也就隻剩這一個空桌了。而且一半桌子還沒有大樹遮陰,有點兒曬熱。
葉清晏坐在有蔭涼的地方,看著周圍其他人吃飯,一部分都是書生模樣,應該是來參加京城秋闈的。
今年朝廷裏,重中之重是這次的秋闈,其次是選秀。而這兩件事,都是禮部操持。禮部的人手不夠,到處抽調人,除了兵部和刑部,其他三部——吏部、戶部、工部、都有人到禮部幫忙。特別是吏部,幾乎大半人手都去了禮部。聽葉弘博說,大理寺也有人調去了禮部。
“老板,一籠豆幹菜包子還有一碗粥,一盤涼菜。”又有食客來了。
“好嘞,您……您去那邊拚個桌吧。”老板指著葉清晏的桌子,對食客道。
雖然男女授受不親,但是光天化日之下,又是人多聚眾之處,難免會有相近些的時候,而其他的桌上也有男女食客同桌的。各自吃自己的飯,吃完了各自去忙。
“飯菜快些上。”
“沒問題,沒問題,都是現成的,這就端過去。”
葉清晏正在想事兒,直到她的對麵坐了人,才迴過神。
坐在日頭地裏的書生,他把箱籠取了下來,放在了地上。見葉清晏看她,便衝她客氣的笑笑,“打擾了,是老板讓我坐這裏的,吃完飯我就會離開。”
“沒事兒……”葉清晏看他坐的地方,正好對著快正午的陽光,熱的熏人,便挪了挪凳子,“要不你朝這邊蔭涼處坐坐,那邊太熱了。”
“謝姑娘好意,我在這裏坐著就行了。”對方並不領情,甚至還從箱籠中取出一本書看起來。
葉清晏蹙眉,這麽看,眼睛能舒服嗎?
正要再說什麽,老板端著飯菜來了。
是葉清晏要的陽春麵和鹵肉,一壺黃酒,“客官,您的上齊了,還有什麽需要,招唿就行。”
“嗯。”葉清晏從筷筒裏取出一雙筷子,開始吃麵。
對麵的書生一直低頭看自己的書。
葉清晏很快就吃了半碗麵,然後速度慢了下來,開始吃鹵肉,黃酒隻嚐了一口就不再喝了。兌了水的黃酒,味道寡淡的很。倒是鹵肉的味道不錯,是新鮮的豚肉。
“你要參加秋闈是嗎?”葉清晏問對麵的書生。
對方頭也不抬的迴道:“是。”
“可是距離秋闈還有一個多月,怎麽這麽早就來了?”
“來得晚了,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了。來的早,還有書院可以聽課。”
老板把書生點的飯菜也端了上來,“客官輕慢用。”
書生取了筷子開始吃自己的飯。
葉清晏注意到他吃的都很素,沒有半點肉。
再看看自己的一大盤子鹵肉,朝他推了推,“我想吃你的青菜,用半盤子鹵肉和你換,好不?”
“不用換,請用。”對方把自己的青菜很大方給葉清晏,但是葉清晏的鹵肉,一片也沒有動。
葉清晏:“……你不吃我的,我也不好意思吃你的菜。”
“我不喜歡吃葷菜,抱歉。”對方迴道。
葉清晏恍然,“哦,那你喝酒嗎?這壺黃酒我就倒了一小盅,不太對口味,剩下的送給你吧。”
對方張口就要拒絕,但話到嘴邊又咽了迴去,“謝謝姑娘。”
“不客氣。”葉清晏看著他斯文儒雅的吃相,再看看放在地上箱籠,裏麵裝滿了書,“祝你能秋闈得中。”
“誠謝姑娘吉言。”
葉清晏並沒有吃他的那盤子青菜,隻吃了半盤子鹵肉,又吃光了麵條後,便離座走了,給書生留下一片濃蔭。
問老板結飯錢的時候,她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順便把書生的也一起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