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琳拉著她出去了,到了外麵才道,“主子麵前少問話。”
“哦。”榴璃撓了下耳朵,“不過三公主怎麽就體貼了?”
靜琳歎了口氣,她們的母親一定是在生孩子的時候,沒生對順序。
“娘娘不喜歡大公主殿下。”
“不喜歡大公主又怎麽?我也不喜歡她。她看咱們的眼神,就跟毒蛇一樣。”
“三公主替娘娘應酬了大公主啊,關鍵是損了大公主,逗樂了娘娘。”
“那大公主養男寵,真養了?”
“這有什麽稀罕的。別說是公主,一些強勢的大家族夫人,她們也養。”
“哇,你知道的好多啊靜琳。”
“……”她們的母親一定是沒生對順序!
葉清晏除了應酬皇族宗親,內外命婦們,還抽空把她新研製的香膏做了出來。
秋蟬子的意思是,如果她想要把香膏做大了,趁著雲商大會的時候,可以把自己的香膏推介出去。
吸引更多的商戶加入一品香膏。
而這些商戶,再向其他五國擴散,很快一品香膏,就能在五大國遍地開花。
葉清晏對這個前景,很是有興趣,所以做香膏的時候也就格外用心。
她倒不是為了賺多少銀子,當然她的目的也是賺銀子,因為若想要和天和錢莊鬥,把天和錢莊拉下神壇,必然是一場金銀之戰,銀子是越多越好的。
葉清晏有時候忙的夜裏都顧不上休息,還拉了三胞胎給她幫忙,而且還讓她們試用香膏。
蕭長綦一開始沒太在意,因為他也忙,國事源源不斷的飛入玄德殿裏,等著他處理。後來連著三天他迴坤元宮的寢殿,最後都是獨守空房後,終於察覺事情不妙了。
又一天夜裏,蕭長綦來了葉清晏的香膏作坊。
葉清晏正在調製一種成品的香膏。
但是她這幾天天天泡在這裏,已經聞不大出來味道了。
正好蕭長綦過來,葉清晏就拿他的鼻子來使。
“怎麽樣,好不好聞?”
“粉色的?”蕭長綦看著粉白的香膏,像是桃花最嫩的心蕊,“這是什麽香膏?”
“我給它起名”
“等一下。”蕭長綦想起她起名,一貫都是後麵加一個‘寶’,便道:“朕可以建議嗎?”
葉清晏點頭,“可以啊,陛下賜名,必然不同凡響。”
蕭長綦,“……你想多了,它隻是一個香膏而已。”
葉清晏期待的眼神望著他,“這可是臣妾的心力之作,打算拿去雲商大會當招牌的,陛下一定要好好起哦?”
蕭長綦頓覺有點兒壓力了,“那朕還是先聽聽你的吧?”
葉清晏忙點頭,“我給它起名美寶,諧音美爆,就是用了它,就沒爆炸了。三胞胎她們也覺得這名字很好。”
“三胞胎?”蕭長綦看向忙著手頭上的活兒的琉璃、青星、靜琳。
三個小丫頭,都不敢抬頭。
話說娘娘起什麽名字,她們哪兒敢有意見。
“姣姣,之前的香膏名字都是誰起的?”
“秋蟬子跟我一起取的。”
“難怪了……”還能聽得過去。
蕭長綦看著手中的香膏,用的是上好的貢品級雪瓷盒。又細嗅香味,是花果香,透著甜美優雅,還有一點欲語還休的神秘味道。
“紅顏,怎麽樣?”蕭長綦把香膏還給葉清晏。
“紅顏?”葉清晏細細琢磨的一下,再看看手裏的香膏,最後滿意的笑了,“就它了!”
“嗯,迴去了。”
蕭長綦牽住她的手,出了香膏作坊。
葉清晏忙對三胞胎道:“你們也去休息吧。”
……
“陛下,三皇姐兒子上皇學的事兒,有給安排吧?”
“皇學本是為皇子和公主準備的,朕這皇學至今為止都在教授別人的孩子。唉!”
“很快就有了啊,不要急。”葉清晏摸摸自己的肚子,倒是樂觀。其實不樂觀又能怎樣,急是急不出結果的。
“對了,這幾天臣妾忙著香膏,也沒有去母後那裏,她沒事吧?”葉清晏泡在浴桶中,渾身舒服的想要歎息。
蕭長綦給她搓洗已經髒膩的頭發,“母後有嬤嬤他們伺候著,自然是沒事。明天就是上元節了,過去露個麵。”
沒有人答他的話,某個女人已經泡在水中睡著了……
蕭長綦看著她疲憊的小臉兒,低頭親吻了下她的額頭,“淨喜歡一些奇怪的事,不能和其他女人一樣嗎?”
可如果和其他女人一樣,他又怎麽會被她吸引。
********
朝廷開朝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春巡。
黜陟使是任然,可有五名副使,輔助調查取證等諸事。六察禦史是葉弘博,可有五名臨時主事,協助監察。
二人得蕭長綦的委派,對全燕朝上下所有的官員進行監察。這個消息出來,不啻於整個朝堂地震了。
所有人都開始忙著自查,也懶得勾心鬥角了,隻想著怎麽能過了新帝登基後的第一次春巡。
葉清晏也徹底明白,蕭長綦為什麽會說,會有一段時間比較清閑了。
因為春巡開始了。
上到一品,下到九品,都要夾起尾巴,等著不知道何時被監察。而且這個監察是沒有任何順序的抽查。有心懷坦蕩的官員,不怕被查,可大多數都多多少少的不幹淨,特別是越是高位越是心虛。
任然為黜陟使,更是讓朝廷百官擔驚受怕。因為這家夥太聰明,又太心狠手辣,完全不按理出牌。
葉弘博是皇後之兄,也不好賄賂,因為會涉嫌勾結外戚。
真是兩個讓人頭疼的人選。
蕭長綦在宣布了春巡後,又宣布了暫時休朝半月。
讓反對這兩個春巡人選的人,根本無處說理去。
任然在任命黜陟使的當天就離開了京城,去了哪兒沒人知道,這就更嚇人了,外放官員都戰戰兢兢起來。
葉弘博還好,先從工部查起,帶著五名主事進了工部。
一時間,工部上下雞飛狗跳起來……
在整個朝廷的官員都夾起尾巴,怕被捉了小辮子撤了頂戴官袍時,出京城的官道上,有幾匹千裏馬,疾馳向晉城方向。
“哦。”榴璃撓了下耳朵,“不過三公主怎麽就體貼了?”
靜琳歎了口氣,她們的母親一定是在生孩子的時候,沒生對順序。
“娘娘不喜歡大公主殿下。”
“不喜歡大公主又怎麽?我也不喜歡她。她看咱們的眼神,就跟毒蛇一樣。”
“三公主替娘娘應酬了大公主啊,關鍵是損了大公主,逗樂了娘娘。”
“那大公主養男寵,真養了?”
“這有什麽稀罕的。別說是公主,一些強勢的大家族夫人,她們也養。”
“哇,你知道的好多啊靜琳。”
“……”她們的母親一定是沒生對順序!
葉清晏除了應酬皇族宗親,內外命婦們,還抽空把她新研製的香膏做了出來。
秋蟬子的意思是,如果她想要把香膏做大了,趁著雲商大會的時候,可以把自己的香膏推介出去。
吸引更多的商戶加入一品香膏。
而這些商戶,再向其他五國擴散,很快一品香膏,就能在五大國遍地開花。
葉清晏對這個前景,很是有興趣,所以做香膏的時候也就格外用心。
她倒不是為了賺多少銀子,當然她的目的也是賺銀子,因為若想要和天和錢莊鬥,把天和錢莊拉下神壇,必然是一場金銀之戰,銀子是越多越好的。
葉清晏有時候忙的夜裏都顧不上休息,還拉了三胞胎給她幫忙,而且還讓她們試用香膏。
蕭長綦一開始沒太在意,因為他也忙,國事源源不斷的飛入玄德殿裏,等著他處理。後來連著三天他迴坤元宮的寢殿,最後都是獨守空房後,終於察覺事情不妙了。
又一天夜裏,蕭長綦來了葉清晏的香膏作坊。
葉清晏正在調製一種成品的香膏。
但是她這幾天天天泡在這裏,已經聞不大出來味道了。
正好蕭長綦過來,葉清晏就拿他的鼻子來使。
“怎麽樣,好不好聞?”
“粉色的?”蕭長綦看著粉白的香膏,像是桃花最嫩的心蕊,“這是什麽香膏?”
“我給它起名”
“等一下。”蕭長綦想起她起名,一貫都是後麵加一個‘寶’,便道:“朕可以建議嗎?”
葉清晏點頭,“可以啊,陛下賜名,必然不同凡響。”
蕭長綦,“……你想多了,它隻是一個香膏而已。”
葉清晏期待的眼神望著他,“這可是臣妾的心力之作,打算拿去雲商大會當招牌的,陛下一定要好好起哦?”
蕭長綦頓覺有點兒壓力了,“那朕還是先聽聽你的吧?”
葉清晏忙點頭,“我給它起名美寶,諧音美爆,就是用了它,就沒爆炸了。三胞胎她們也覺得這名字很好。”
“三胞胎?”蕭長綦看向忙著手頭上的活兒的琉璃、青星、靜琳。
三個小丫頭,都不敢抬頭。
話說娘娘起什麽名字,她們哪兒敢有意見。
“姣姣,之前的香膏名字都是誰起的?”
“秋蟬子跟我一起取的。”
“難怪了……”還能聽得過去。
蕭長綦看著手中的香膏,用的是上好的貢品級雪瓷盒。又細嗅香味,是花果香,透著甜美優雅,還有一點欲語還休的神秘味道。
“紅顏,怎麽樣?”蕭長綦把香膏還給葉清晏。
“紅顏?”葉清晏細細琢磨的一下,再看看手裏的香膏,最後滿意的笑了,“就它了!”
“嗯,迴去了。”
蕭長綦牽住她的手,出了香膏作坊。
葉清晏忙對三胞胎道:“你們也去休息吧。”
……
“陛下,三皇姐兒子上皇學的事兒,有給安排吧?”
“皇學本是為皇子和公主準備的,朕這皇學至今為止都在教授別人的孩子。唉!”
“很快就有了啊,不要急。”葉清晏摸摸自己的肚子,倒是樂觀。其實不樂觀又能怎樣,急是急不出結果的。
“對了,這幾天臣妾忙著香膏,也沒有去母後那裏,她沒事吧?”葉清晏泡在浴桶中,渾身舒服的想要歎息。
蕭長綦給她搓洗已經髒膩的頭發,“母後有嬤嬤他們伺候著,自然是沒事。明天就是上元節了,過去露個麵。”
沒有人答他的話,某個女人已經泡在水中睡著了……
蕭長綦看著她疲憊的小臉兒,低頭親吻了下她的額頭,“淨喜歡一些奇怪的事,不能和其他女人一樣嗎?”
可如果和其他女人一樣,他又怎麽會被她吸引。
********
朝廷開朝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春巡。
黜陟使是任然,可有五名副使,輔助調查取證等諸事。六察禦史是葉弘博,可有五名臨時主事,協助監察。
二人得蕭長綦的委派,對全燕朝上下所有的官員進行監察。這個消息出來,不啻於整個朝堂地震了。
所有人都開始忙著自查,也懶得勾心鬥角了,隻想著怎麽能過了新帝登基後的第一次春巡。
葉清晏也徹底明白,蕭長綦為什麽會說,會有一段時間比較清閑了。
因為春巡開始了。
上到一品,下到九品,都要夾起尾巴,等著不知道何時被監察。而且這個監察是沒有任何順序的抽查。有心懷坦蕩的官員,不怕被查,可大多數都多多少少的不幹淨,特別是越是高位越是心虛。
任然為黜陟使,更是讓朝廷百官擔驚受怕。因為這家夥太聰明,又太心狠手辣,完全不按理出牌。
葉弘博是皇後之兄,也不好賄賂,因為會涉嫌勾結外戚。
真是兩個讓人頭疼的人選。
蕭長綦在宣布了春巡後,又宣布了暫時休朝半月。
讓反對這兩個春巡人選的人,根本無處說理去。
任然在任命黜陟使的當天就離開了京城,去了哪兒沒人知道,這就更嚇人了,外放官員都戰戰兢兢起來。
葉弘博還好,先從工部查起,帶著五名主事進了工部。
一時間,工部上下雞飛狗跳起來……
在整個朝廷的官員都夾起尾巴,怕被捉了小辮子撤了頂戴官袍時,出京城的官道上,有幾匹千裏馬,疾馳向晉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