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次去西狄,葉清晏都有跟蕭長綦當麵說,他雖然不太願意,但最後還是同意她自己去了。
其實他也很忙,有時候三五天的不見人影,但隻要看著人影,她就遭殃了!
不得不說在生孩子這件事上,蕭長綦一直都很積極。葉清晏見他那麽執著,不由心軟,那麽那麽堅持不生了,時常會放水,不化去他的精血。
隻是,種子沒少灑,就是沒有發芽的,葉清晏漸漸的也有些小鬱悶,難道真是她這塊地不行,掛不上果子?喝著暖身子的四物湯,葉清晏瞅著窗台上的一盆黃色蘭花發呆。
“明晏姑娘。”張媽媽進了葉清晏的房間,光滑紅潤的臉上,笑容滿麵,“明晏姑娘現在可有空?”
葉清晏放下手裏的四物湯,“張媽媽有事嗎?”
“知道明晏姑娘忙,所以有話我就直說了。是我那個兒子,他說您有沒有多的一品桃顏香膏,勻給他一百盒子,價錢都好說,主要是他都已經三天沒有貨賣了,每天被人堵門要貨。”
葉清晏笑著點點頭,“桃顏可能不多,你明天早上讓他去店裏找老秋拿吧,看能拿多少。對了,店裏新出了一種香膏,一品雪顏膏,讓他也幫著宣傳一下。”
“一品雪顏膏,有試用嗎?”張媽媽這張臉也是因為用著葉清晏的香膏,越來越光滑,年輕了好幾歲,加上自己那個一直無所事事的兒子,也靠著葉清晏的香膏店做起了生意,還風生水起的,所以現在她對葉清晏那是一點兒不滿都沒有,還逢人就誇葉清晏多好多好。
葉清晏笑道:“當然有了,這個雪顏膏有白膚的功效,可以全身擦。張媽媽拿去試試,效果好,您也幫我宣傳宣傳。”
葉清晏把桌子上一盒已經用了一點的雪顏膏給張媽媽,“我用了一點,皮膚清清涼涼,也很濕潤,很適合現在燥人的天氣。”
“謝謝明晏姑娘,那我就拿去用了。”張媽媽喜滋滋的走了。
葉清晏端起自己那碗四物湯繼續喝。
湯藥喝完,又摸了摸肚子,“難道是練玉姹心經的關係嗎?”
……
一品香膏店,已經不是一開始的那個二層小樓了。現在已經連旁邊的兩個店麵都收了,合成了一個能容納百十客人的大店。
但即便如此,蕭長綦來到店門口,仍看到了排著長長的隊等著買香膏的人群,而且這些人多數都提著大麻袋,一看就是商販,是來拿貨的。再看看金光閃閃的匾額,唇角忍不住上翹。本來隻是讓她打發時間的,沒想到還真讓她做成了。
繞過人群,他大步進了店裏。當然這種不排隊的行為,得到了所有排隊人的不滿目光。最後在發現他不是拿貨,隻是過來送信的,才算收迴視線。
秋蟬子抬頭看看蕭長綦,蕭長綦此刻是楚九的模樣。
“這是給明晏姑娘的?”
“對,你告訴她,楚九幸不辱命。”
“好,楚公子放心。”
“多謝,如此就不多打擾了。”
“楚公子慢走。”
秋蟬子看著楚九走了,再看看信,“幸不辱命?”
葉清晏沒多久就拿到了那封信。
信上的字,猶如鐵畫銀鉤,字字有力,很漂亮的字——
西狄並無瑤宮蹤跡。瑤宮令也尚未大量現世。據上次入瑤宮的人所說,瑤宮現世的預感已經消失。若要麵見詳談的話,來一品天鮮樓。
一品天鮮樓,是她開的那個酒樓吧。
為了便於來店裏拿貨的人有飯吃。她就開了一個飯館,沒想到人還挺多的,又擴成了酒樓。
“宮總管,你們王爺呢?”葉清晏找到宮程。
宮程迴道:“屬下不知。”
“嗯,如果他找我,就說我去店裏了。”
“是,明晏姑娘。”
宮程瞧著葉清晏離開,繼續整理京城那邊來的消息。
俗話說,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明晏姑娘的存在,也傳到了京城那邊。端妃倒是很歡喜,還特別來信叮囑王爺,可以的話,先生一個庶子也沒關係。這位還真是想孩子想瘋了。倒也能理解,安親王妃又懷孕了,前麵已經生了一個小郡主,這一胎的胎相據說八成是個兒子,還有那個蕊姬也已經六七個月的大肚子了,也說是個兒子。廢太子雖然跑了,但帶他所帶走的孫媚兒已經順利產子,是個兒子,也是敬德帝的第一個孫子。隻是敬德帝並不認這個孫子。除了最小的十四皇子,才八歲,就剩下玉親王沒子嗣了,而玉親王妃曾被皇後喂了絕子湯,眾所周知,很可能不能再生孩子,嫡嗣無望,而庶子也八字沒有一撇,都讓人開始懷疑,是不是玉親王身體不行,甚至還有訛言,玉親王以前太過放蕩殘暴,作孽太多,報應絕後。
*******
一品天鮮樓。
葉清晏進了樓,掌櫃的立刻迎了上來。
“東家,有一位楚九公子,在二樓的梅字雅間等您。”
“嗯,你把楚九公子的賬記我頭上就行,他是我的貴客。”
“小的明白了。”
“把上次我存在這裏的女兒紅給我。”
掌櫃把一個紅泥封口的酒壇給葉清晏,“東家看看,是這個嗎?”
“就是它。”葉清晏捧著女兒紅上了樓。
蕭長綦已經點好了菜,多數都是葉清晏愛吃的肉食,部分她不喜歡的青菜,桌上也已經擺好了酒。
“九兄,要不要嚐嚐十五年的女兒紅?”葉清晏捧著酒壇,笑容滿麵的進了雅間。
“在下榮幸。”蕭長綦站起來,拱手揖禮道:“好久不見明晏姑娘。”
“九兄不必如此多禮,快坐下吧。”葉清晏把酒壇的封口打開,又取了一個新酒壺灌上,再給蕭長綦倒了一杯,“嚐嚐看。這是我一個商戶送我的,他女兒上個月出嫁,才開的封。”
“謝謝。”蕭長綦端起來喝了一口,“味道醇香濃厚,不錯。”
“九兄喜歡就好,我沾酒即醉,沒有什麽量,所以就陪一小杯,剩下的九兄自便。”
“明晏姑娘不必勉強。”
“一小杯還是沒問題的。”
其實他也很忙,有時候三五天的不見人影,但隻要看著人影,她就遭殃了!
不得不說在生孩子這件事上,蕭長綦一直都很積極。葉清晏見他那麽執著,不由心軟,那麽那麽堅持不生了,時常會放水,不化去他的精血。
隻是,種子沒少灑,就是沒有發芽的,葉清晏漸漸的也有些小鬱悶,難道真是她這塊地不行,掛不上果子?喝著暖身子的四物湯,葉清晏瞅著窗台上的一盆黃色蘭花發呆。
“明晏姑娘。”張媽媽進了葉清晏的房間,光滑紅潤的臉上,笑容滿麵,“明晏姑娘現在可有空?”
葉清晏放下手裏的四物湯,“張媽媽有事嗎?”
“知道明晏姑娘忙,所以有話我就直說了。是我那個兒子,他說您有沒有多的一品桃顏香膏,勻給他一百盒子,價錢都好說,主要是他都已經三天沒有貨賣了,每天被人堵門要貨。”
葉清晏笑著點點頭,“桃顏可能不多,你明天早上讓他去店裏找老秋拿吧,看能拿多少。對了,店裏新出了一種香膏,一品雪顏膏,讓他也幫著宣傳一下。”
“一品雪顏膏,有試用嗎?”張媽媽這張臉也是因為用著葉清晏的香膏,越來越光滑,年輕了好幾歲,加上自己那個一直無所事事的兒子,也靠著葉清晏的香膏店做起了生意,還風生水起的,所以現在她對葉清晏那是一點兒不滿都沒有,還逢人就誇葉清晏多好多好。
葉清晏笑道:“當然有了,這個雪顏膏有白膚的功效,可以全身擦。張媽媽拿去試試,效果好,您也幫我宣傳宣傳。”
葉清晏把桌子上一盒已經用了一點的雪顏膏給張媽媽,“我用了一點,皮膚清清涼涼,也很濕潤,很適合現在燥人的天氣。”
“謝謝明晏姑娘,那我就拿去用了。”張媽媽喜滋滋的走了。
葉清晏端起自己那碗四物湯繼續喝。
湯藥喝完,又摸了摸肚子,“難道是練玉姹心經的關係嗎?”
……
一品香膏店,已經不是一開始的那個二層小樓了。現在已經連旁邊的兩個店麵都收了,合成了一個能容納百十客人的大店。
但即便如此,蕭長綦來到店門口,仍看到了排著長長的隊等著買香膏的人群,而且這些人多數都提著大麻袋,一看就是商販,是來拿貨的。再看看金光閃閃的匾額,唇角忍不住上翹。本來隻是讓她打發時間的,沒想到還真讓她做成了。
繞過人群,他大步進了店裏。當然這種不排隊的行為,得到了所有排隊人的不滿目光。最後在發現他不是拿貨,隻是過來送信的,才算收迴視線。
秋蟬子抬頭看看蕭長綦,蕭長綦此刻是楚九的模樣。
“這是給明晏姑娘的?”
“對,你告訴她,楚九幸不辱命。”
“好,楚公子放心。”
“多謝,如此就不多打擾了。”
“楚公子慢走。”
秋蟬子看著楚九走了,再看看信,“幸不辱命?”
葉清晏沒多久就拿到了那封信。
信上的字,猶如鐵畫銀鉤,字字有力,很漂亮的字——
西狄並無瑤宮蹤跡。瑤宮令也尚未大量現世。據上次入瑤宮的人所說,瑤宮現世的預感已經消失。若要麵見詳談的話,來一品天鮮樓。
一品天鮮樓,是她開的那個酒樓吧。
為了便於來店裏拿貨的人有飯吃。她就開了一個飯館,沒想到人還挺多的,又擴成了酒樓。
“宮總管,你們王爺呢?”葉清晏找到宮程。
宮程迴道:“屬下不知。”
“嗯,如果他找我,就說我去店裏了。”
“是,明晏姑娘。”
宮程瞧著葉清晏離開,繼續整理京城那邊來的消息。
俗話說,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明晏姑娘的存在,也傳到了京城那邊。端妃倒是很歡喜,還特別來信叮囑王爺,可以的話,先生一個庶子也沒關係。這位還真是想孩子想瘋了。倒也能理解,安親王妃又懷孕了,前麵已經生了一個小郡主,這一胎的胎相據說八成是個兒子,還有那個蕊姬也已經六七個月的大肚子了,也說是個兒子。廢太子雖然跑了,但帶他所帶走的孫媚兒已經順利產子,是個兒子,也是敬德帝的第一個孫子。隻是敬德帝並不認這個孫子。除了最小的十四皇子,才八歲,就剩下玉親王沒子嗣了,而玉親王妃曾被皇後喂了絕子湯,眾所周知,很可能不能再生孩子,嫡嗣無望,而庶子也八字沒有一撇,都讓人開始懷疑,是不是玉親王身體不行,甚至還有訛言,玉親王以前太過放蕩殘暴,作孽太多,報應絕後。
*******
一品天鮮樓。
葉清晏進了樓,掌櫃的立刻迎了上來。
“東家,有一位楚九公子,在二樓的梅字雅間等您。”
“嗯,你把楚九公子的賬記我頭上就行,他是我的貴客。”
“小的明白了。”
“把上次我存在這裏的女兒紅給我。”
掌櫃把一個紅泥封口的酒壇給葉清晏,“東家看看,是這個嗎?”
“就是它。”葉清晏捧著女兒紅上了樓。
蕭長綦已經點好了菜,多數都是葉清晏愛吃的肉食,部分她不喜歡的青菜,桌上也已經擺好了酒。
“九兄,要不要嚐嚐十五年的女兒紅?”葉清晏捧著酒壇,笑容滿麵的進了雅間。
“在下榮幸。”蕭長綦站起來,拱手揖禮道:“好久不見明晏姑娘。”
“九兄不必如此多禮,快坐下吧。”葉清晏把酒壇的封口打開,又取了一個新酒壺灌上,再給蕭長綦倒了一杯,“嚐嚐看。這是我一個商戶送我的,他女兒上個月出嫁,才開的封。”
“謝謝。”蕭長綦端起來喝了一口,“味道醇香濃厚,不錯。”
“九兄喜歡就好,我沾酒即醉,沒有什麽量,所以就陪一小杯,剩下的九兄自便。”
“明晏姑娘不必勉強。”
“一小杯還是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