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苜平人全都換上新衣,然後幾乎和約好般走出家門,將將到城門口時,竟是幾乎匯聚了上千人,即便如此,還有無數的人正從四麵八方湧來,又河水一般流向城門。
城牆上,門洞中,甚而樹枝上,到處都是人。人人臉上都洋溢著好像要流瀉出來的笑容。興高采烈的模樣真是和過節沒什麽不同。
“多少年沒這麽心情敞亮過了?”一位老人喃喃著,眼中是晶瑩的淚花——
從來到人世到垂垂老矣,都記不清被東泰*害過多少次了。雖然每一次朝廷都能最終把那些侵略者趕出去,可死去的親人卻是再不會迴來。
偏是就沒見過這麽不要臉皮的,前腳一被打痛,後腳東泰就會服軟,更讓人不是滋味的是朝廷的態度,竟就是看不透東泰的狼子野心,但凡聽了幾句奉承話,就會做出放虎歸山的事來。卻不想想,狗改不了□□,作為一個偷別人東西慣了的國家,東泰怎麽可能改了自己的本性?
怎麽能聽人家說幾句好聽話就忘記曾經受過的苦了?
就比方說朝廷這幾年對東泰人的態度,真是把他們捧上天了。在自己的國土上,周人卻根本不敢跟東泰人發生矛盾,不然,必定是周人的錯誤,想要從朝廷那裏得到庇護,則是做夢也不要想的。
也因此,仁義武館和東泰武士比武大勝的消息傳出,大家也不過興奮了一陣兒,卻又很快陷入了擔心之中,唯恐朝廷緊接著就會下令把仁義武館給封了——
陳縣令雖說當時是站在百姓的立場上,可能不能頂得住上峰的壓力還在兩可之間。畢竟苜平縣之前不是沒有出過有風骨的好官,得罪了東泰人之後,就被摘了官帽打發迴老家了。
至於後續官員吸取前任的教訓,一個個為了保住官帽,恨不得把東泰人給供起來,苜平人體會簡直不能更深。
以致苜平縣治下,昂首挺胸活的恣意無比的是東泰這些外國人,至於周朝自己的百姓則是典型的二等民。
種種原因怎會不令得苜平百姓忐忑不安——既擔心陳毓頂不住壓力妥協,好不容易揚眉吐氣一次,結果卻反而要向東泰人低頭,甚而把仁義武館交出去以平息東泰人的憤怒;更擔心好不容易碰到陳大人這麽個好官,再因為這件事去職……
更有細心的人發現,事發後第二天,便有幾個大官匆匆從州府而來。
一時人人戒備,甚而有幾位耆老已經決定,真是朝廷要處罰陳大人,他們就去死諫——
活了這麽久,也算值了,拚死留下陳大人,也算是給後人留下點兒念想。
怎麽也沒料到,昨兒個卻接到消息,說是所有東泰武士今兒個就會在仁義武館的監督下,全都離開大周,而且這之後都不會再踏上大周的土地。而且就是陳大人,也不必離開。
消息傳開,很多人當時就喜極而泣。
“娃兒啊,你們是趕上好時候了,有仁義武館護著,還有陳大人這麽個好官……”另一位白發滿頭的老嫗,一下下撫著孫子的腦袋,還不時的抬手擦擦眼睛。
“快看,那不是仁義武館的人嗎?”一個眼尖的人忽然道。
人群潮水一般的往兩邊分開,眾人用崇敬的眼神向正滿麵笑容大踏步而來的李家一眾人施以注目禮。
並肩走在最前麵的可不正是李家少館主李英和第一個在擂台上大勝東泰武士的孫勇?
雖是沉寂了這麽多年,孫勇卻是一戰成名,以致大家都直唿孫勇“拚命五郎”,昔日末路英雄終於重拾往日風采。
至於二人後麵則是如今同樣聞名整個苜平的大英雄鄭慶寧。
人群中不時聽到有人唿喊鄭慶寧的聲音,叫好聲喝彩聲更是波浪一般此起彼伏。
更甚者竟然有人打探這位鄭相公可有了妻室,因為已經有不下十家大戶人家相中了鄭五爺——
即便少了一隻手臂又如何,不妨礙五爺依舊是頂天立地的純爺們。
自然,眾人心裏還有一個最大的遺憾,那就是這樣的好日子,大家最想看的的那位小英雄怎麽能依舊銷聲匿跡?
好在已經打探出來,那叫鄭子玉的小英雄正是鄭五爺家的幺弟,已經有媒人興奮的表示,鄭五爺有了妻室不打緊,能嫁給小鄭英雄更是求之不得,他們真的不挑的。
即便是當初在故土,鄭慶寧也沒有感受過這樣幾乎能把人淹沒了的熱情,更不要說那麽多人崇敬的眼神,讓鄭慶寧堂堂七尺男兒也是眼睛發紅、心口發熱——
這些年來,先是四處漂泊受盡白眼,然後迫不得已落草為寇,雖是暫時有了個落腳的地方,可想到鄭家一世清白,之後的子孫後代卻再不能重見天日,每每思及此事,老父老母未嚐不垂淚不止,如何能想到還有這樣萬民擁戴備受崇敬的日子?
也因此,前兒個迴去說了苜平縣之事後,鄭家老父當即讓人抬出香案,把潛逃時帶出來的祖宗靈位給供上,帶了一家老小朝著家鄉的方向連連磕頭。
起身後更是教導鄭家兒郎,以後任陳大人驅使,但凡陳大人有所差遣,則凡是鄭家子弟,必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就是後麵每每見到陳毓都沒有好臉色的李信芳也不時抬起手偷擦一下眼睛——那個臭小子,還算有些本事,看在他也算辦了件好事的基礎上,以後就不計較他當初暗算自己的事了。
至於說前麵的李英和孫勇,更是心潮澎湃。這麽些年含羞忍辱,原以為到死都得是憋屈的,那裏想到還有這麽意氣昂揚的一天?
而和苜平百姓相對照的,卻是排列整齊垂頭喪氣、惶惶若喪家之犬的東泰武士。當初是如何的趾高氣揚,這會兒就是怎樣的棲惶可悲。
可即便再如何不平,也隻有接受現實——
本來刻在骨子裏的兇悍性子令這些東泰武士還想著大不了來個魚死網破,無論如何不能就這麽灰溜溜被趕迴國內,不然,怕是不但自己,便是家族都會蒙羞。
哪想到剛露出這麽個苗頭,就被吉春察覺。
更不可思議的是,本來是眾人中最激進最瞧不上周人的吉春,這會兒態度卻堅定的緊,竟是當即表示,攝政王嚴令,所有東泰武士必須依照約定立即返迴國內,而且期間絕不可生出一點事端,甚而即便想要自裁謝罪,也必須離開苜平治下,如若不然不但這些武士本人要接受軍法處置,便是家族也會被株連。
怎麽聽怎麽覺得吉春的意思是想死也可以,可別髒了苜平縣的土地,不然就等著攝政王出手把他們老窩都給端了吧。
一番話出口,令得這群人頓時傻了臉。簡直不能理解,攝政王和吉春到底是東泰人還是周人啊,見過胳膊肘往外拐的,沒見過拐成這樣的。
也有人覺得有些不對味兒,半天才反應過來,這可不是和之前周人對自己的態度一般無二嗎。
卻是沒人敢拿吉春的話當玩笑,武士家族雖是在國內名聲頗響,卻也絕不敢和眼下的攝政王、未來的皇上作對。
實在是攝政王外表看著和煦,為人處事卻最是鐵血無情,不然,也別想爬到現在這般高的位置上。真是礙了攝政王的事,家族被鏟除還不是一句話的功夫?
因而這群東泰武士即便如何嘔得慌,也隻得打落牙齒和血吞。
隨著旭日東升,開城門的時間終於到來。被那麽多人用無比熱切的眼神瞧著,即便是最低等的守城門士兵都覺得無比的自豪和榮耀。
隨著兩扇沉重的大門轟然洞開,李英上前一步,衝著低著頭自覺排成兩列的那群東泰武士道:
“城門已開,依照合約爾等即刻離開我大周境內,且此生不可再踏入我大周一步!若然違背此約,則立殺無赦!”
一句話出口,四周頓時一片轟然叫好聲:
“好!”
“仁義武館威武!”
“陳大人英明!”
隨之便是一陣鑼鼓喧天的聲音,卻是有百姓自發組織了舞獅隊,正敲鑼打鼓的從長街另一頭又蹦又跳而來。
一路走來,竟是越來越多的百姓參與到慶祝的隊伍中來,唱小曲的,扭秧歌的,簡直不能更熱鬧。
遠遠躲在人群中的吉春抿了抿嘴,眼中閃過一抹刻毒神色——
這個大仇自己記下了。
隻眼下最重要的事是趕緊組織商人運來精米等上等的糧食——
這些全是陳毓的要求。當時的原話是“敢拿不好的東西糊弄本縣令,那些兵器你們就不要想了,小爺我就是全拿來當燒火棍用也不放一件到東泰”!
吉春可不敢認為這陳毓是在開玩笑。好不容易攝政王不再追究自己的過錯,要是這件事再辦砸了,自己連拿著這些年攢的銀兩迴家當個田舍翁的念頭都不要想要,妥妥的得自殺謝罪。
也因此,督辦起此事來,愣是比陳毓還要精心,竟是差不多每一鬥糧食都得自己過目。可周人有一句話說,小不忍則亂大謀。
眼下東泰什麽都不缺,唯一的短板就是武器了,隻要武器上的去,想要收拾東泰還不是跟玩一樣。
等我大東泰武士拿著這些武器殺迴來時,我要親自拿著一把刀把這陳毓給淩遲!
吉春不停的磨著後糟牙,一遍遍的在心裏念叨著,終於覺得心裏暢快了些。
“哎呀大人,您不知道今兒個多熱鬧。”待得晚上趙城虎幾人迴到縣衙時,雖是擠得頭上的帽子都掉了,卻是個個興奮的眼睛發亮,更是瞧著自己懷裏被人塞得雞蛋了、甜瓜了,甚而還有花,一個個傻樂的不行。
本來陳毓派他們出去,是為了防止東泰武士會有什麽極端舉動,沒想到那些東泰孫子們一個比一個老實不說,百姓更是因為瞧見幾人的官府衙差服飾,對眾人簡直不能更禮遇。
尤其是所有人崇拜的小眼神,看的幾人簡直比吃了人參果的感覺還要棒。
更深切的體會到,眼下整個苜平縣,自家老爺的威望高到一個多麽不可想象的程度。
放下手裏的規劃圖,陳毓笑了笑,下一刻卻是揉了揉眉心——
也輕鬆不了多長時間了。
明年周朝就會發生幾乎席卷整個東部的百年難遇的旱情。
自己眼下要做的一是發動所有百姓挖渠打井蓄水,然後就是備戰!
城牆上,門洞中,甚而樹枝上,到處都是人。人人臉上都洋溢著好像要流瀉出來的笑容。興高采烈的模樣真是和過節沒什麽不同。
“多少年沒這麽心情敞亮過了?”一位老人喃喃著,眼中是晶瑩的淚花——
從來到人世到垂垂老矣,都記不清被東泰*害過多少次了。雖然每一次朝廷都能最終把那些侵略者趕出去,可死去的親人卻是再不會迴來。
偏是就沒見過這麽不要臉皮的,前腳一被打痛,後腳東泰就會服軟,更讓人不是滋味的是朝廷的態度,竟就是看不透東泰的狼子野心,但凡聽了幾句奉承話,就會做出放虎歸山的事來。卻不想想,狗改不了□□,作為一個偷別人東西慣了的國家,東泰怎麽可能改了自己的本性?
怎麽能聽人家說幾句好聽話就忘記曾經受過的苦了?
就比方說朝廷這幾年對東泰人的態度,真是把他們捧上天了。在自己的國土上,周人卻根本不敢跟東泰人發生矛盾,不然,必定是周人的錯誤,想要從朝廷那裏得到庇護,則是做夢也不要想的。
也因此,仁義武館和東泰武士比武大勝的消息傳出,大家也不過興奮了一陣兒,卻又很快陷入了擔心之中,唯恐朝廷緊接著就會下令把仁義武館給封了——
陳縣令雖說當時是站在百姓的立場上,可能不能頂得住上峰的壓力還在兩可之間。畢竟苜平縣之前不是沒有出過有風骨的好官,得罪了東泰人之後,就被摘了官帽打發迴老家了。
至於後續官員吸取前任的教訓,一個個為了保住官帽,恨不得把東泰人給供起來,苜平人體會簡直不能更深。
以致苜平縣治下,昂首挺胸活的恣意無比的是東泰這些外國人,至於周朝自己的百姓則是典型的二等民。
種種原因怎會不令得苜平百姓忐忑不安——既擔心陳毓頂不住壓力妥協,好不容易揚眉吐氣一次,結果卻反而要向東泰人低頭,甚而把仁義武館交出去以平息東泰人的憤怒;更擔心好不容易碰到陳大人這麽個好官,再因為這件事去職……
更有細心的人發現,事發後第二天,便有幾個大官匆匆從州府而來。
一時人人戒備,甚而有幾位耆老已經決定,真是朝廷要處罰陳大人,他們就去死諫——
活了這麽久,也算值了,拚死留下陳大人,也算是給後人留下點兒念想。
怎麽也沒料到,昨兒個卻接到消息,說是所有東泰武士今兒個就會在仁義武館的監督下,全都離開大周,而且這之後都不會再踏上大周的土地。而且就是陳大人,也不必離開。
消息傳開,很多人當時就喜極而泣。
“娃兒啊,你們是趕上好時候了,有仁義武館護著,還有陳大人這麽個好官……”另一位白發滿頭的老嫗,一下下撫著孫子的腦袋,還不時的抬手擦擦眼睛。
“快看,那不是仁義武館的人嗎?”一個眼尖的人忽然道。
人群潮水一般的往兩邊分開,眾人用崇敬的眼神向正滿麵笑容大踏步而來的李家一眾人施以注目禮。
並肩走在最前麵的可不正是李家少館主李英和第一個在擂台上大勝東泰武士的孫勇?
雖是沉寂了這麽多年,孫勇卻是一戰成名,以致大家都直唿孫勇“拚命五郎”,昔日末路英雄終於重拾往日風采。
至於二人後麵則是如今同樣聞名整個苜平的大英雄鄭慶寧。
人群中不時聽到有人唿喊鄭慶寧的聲音,叫好聲喝彩聲更是波浪一般此起彼伏。
更甚者竟然有人打探這位鄭相公可有了妻室,因為已經有不下十家大戶人家相中了鄭五爺——
即便少了一隻手臂又如何,不妨礙五爺依舊是頂天立地的純爺們。
自然,眾人心裏還有一個最大的遺憾,那就是這樣的好日子,大家最想看的的那位小英雄怎麽能依舊銷聲匿跡?
好在已經打探出來,那叫鄭子玉的小英雄正是鄭五爺家的幺弟,已經有媒人興奮的表示,鄭五爺有了妻室不打緊,能嫁給小鄭英雄更是求之不得,他們真的不挑的。
即便是當初在故土,鄭慶寧也沒有感受過這樣幾乎能把人淹沒了的熱情,更不要說那麽多人崇敬的眼神,讓鄭慶寧堂堂七尺男兒也是眼睛發紅、心口發熱——
這些年來,先是四處漂泊受盡白眼,然後迫不得已落草為寇,雖是暫時有了個落腳的地方,可想到鄭家一世清白,之後的子孫後代卻再不能重見天日,每每思及此事,老父老母未嚐不垂淚不止,如何能想到還有這樣萬民擁戴備受崇敬的日子?
也因此,前兒個迴去說了苜平縣之事後,鄭家老父當即讓人抬出香案,把潛逃時帶出來的祖宗靈位給供上,帶了一家老小朝著家鄉的方向連連磕頭。
起身後更是教導鄭家兒郎,以後任陳大人驅使,但凡陳大人有所差遣,則凡是鄭家子弟,必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就是後麵每每見到陳毓都沒有好臉色的李信芳也不時抬起手偷擦一下眼睛——那個臭小子,還算有些本事,看在他也算辦了件好事的基礎上,以後就不計較他當初暗算自己的事了。
至於說前麵的李英和孫勇,更是心潮澎湃。這麽些年含羞忍辱,原以為到死都得是憋屈的,那裏想到還有這麽意氣昂揚的一天?
而和苜平百姓相對照的,卻是排列整齊垂頭喪氣、惶惶若喪家之犬的東泰武士。當初是如何的趾高氣揚,這會兒就是怎樣的棲惶可悲。
可即便再如何不平,也隻有接受現實——
本來刻在骨子裏的兇悍性子令這些東泰武士還想著大不了來個魚死網破,無論如何不能就這麽灰溜溜被趕迴國內,不然,怕是不但自己,便是家族都會蒙羞。
哪想到剛露出這麽個苗頭,就被吉春察覺。
更不可思議的是,本來是眾人中最激進最瞧不上周人的吉春,這會兒態度卻堅定的緊,竟是當即表示,攝政王嚴令,所有東泰武士必須依照約定立即返迴國內,而且期間絕不可生出一點事端,甚而即便想要自裁謝罪,也必須離開苜平治下,如若不然不但這些武士本人要接受軍法處置,便是家族也會被株連。
怎麽聽怎麽覺得吉春的意思是想死也可以,可別髒了苜平縣的土地,不然就等著攝政王出手把他們老窩都給端了吧。
一番話出口,令得這群人頓時傻了臉。簡直不能理解,攝政王和吉春到底是東泰人還是周人啊,見過胳膊肘往外拐的,沒見過拐成這樣的。
也有人覺得有些不對味兒,半天才反應過來,這可不是和之前周人對自己的態度一般無二嗎。
卻是沒人敢拿吉春的話當玩笑,武士家族雖是在國內名聲頗響,卻也絕不敢和眼下的攝政王、未來的皇上作對。
實在是攝政王外表看著和煦,為人處事卻最是鐵血無情,不然,也別想爬到現在這般高的位置上。真是礙了攝政王的事,家族被鏟除還不是一句話的功夫?
因而這群東泰武士即便如何嘔得慌,也隻得打落牙齒和血吞。
隨著旭日東升,開城門的時間終於到來。被那麽多人用無比熱切的眼神瞧著,即便是最低等的守城門士兵都覺得無比的自豪和榮耀。
隨著兩扇沉重的大門轟然洞開,李英上前一步,衝著低著頭自覺排成兩列的那群東泰武士道:
“城門已開,依照合約爾等即刻離開我大周境內,且此生不可再踏入我大周一步!若然違背此約,則立殺無赦!”
一句話出口,四周頓時一片轟然叫好聲:
“好!”
“仁義武館威武!”
“陳大人英明!”
隨之便是一陣鑼鼓喧天的聲音,卻是有百姓自發組織了舞獅隊,正敲鑼打鼓的從長街另一頭又蹦又跳而來。
一路走來,竟是越來越多的百姓參與到慶祝的隊伍中來,唱小曲的,扭秧歌的,簡直不能更熱鬧。
遠遠躲在人群中的吉春抿了抿嘴,眼中閃過一抹刻毒神色——
這個大仇自己記下了。
隻眼下最重要的事是趕緊組織商人運來精米等上等的糧食——
這些全是陳毓的要求。當時的原話是“敢拿不好的東西糊弄本縣令,那些兵器你們就不要想了,小爺我就是全拿來當燒火棍用也不放一件到東泰”!
吉春可不敢認為這陳毓是在開玩笑。好不容易攝政王不再追究自己的過錯,要是這件事再辦砸了,自己連拿著這些年攢的銀兩迴家當個田舍翁的念頭都不要想要,妥妥的得自殺謝罪。
也因此,督辦起此事來,愣是比陳毓還要精心,竟是差不多每一鬥糧食都得自己過目。可周人有一句話說,小不忍則亂大謀。
眼下東泰什麽都不缺,唯一的短板就是武器了,隻要武器上的去,想要收拾東泰還不是跟玩一樣。
等我大東泰武士拿著這些武器殺迴來時,我要親自拿著一把刀把這陳毓給淩遲!
吉春不停的磨著後糟牙,一遍遍的在心裏念叨著,終於覺得心裏暢快了些。
“哎呀大人,您不知道今兒個多熱鬧。”待得晚上趙城虎幾人迴到縣衙時,雖是擠得頭上的帽子都掉了,卻是個個興奮的眼睛發亮,更是瞧著自己懷裏被人塞得雞蛋了、甜瓜了,甚而還有花,一個個傻樂的不行。
本來陳毓派他們出去,是為了防止東泰武士會有什麽極端舉動,沒想到那些東泰孫子們一個比一個老實不說,百姓更是因為瞧見幾人的官府衙差服飾,對眾人簡直不能更禮遇。
尤其是所有人崇拜的小眼神,看的幾人簡直比吃了人參果的感覺還要棒。
更深切的體會到,眼下整個苜平縣,自家老爺的威望高到一個多麽不可想象的程度。
放下手裏的規劃圖,陳毓笑了笑,下一刻卻是揉了揉眉心——
也輕鬆不了多長時間了。
明年周朝就會發生幾乎席卷整個東部的百年難遇的旱情。
自己眼下要做的一是發動所有百姓挖渠打井蓄水,然後就是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