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琛微微垂眸,深邃的眼底流淌過一絲笑意:“年紀大了,就希望自己年輕。看到年輕人,大概心裏也會高興。”頓了頓,似乎想起了什麽,閔琛突然正了神色,認真地看向戚暮,道:“以後你如果有機會與埃弗拉見麵,不要告訴他我和你說過這些話。” 戚暮:“……” 為什麽他總覺得說這話的男人,似乎意外地有些幼稚? 一路上戚暮都忍住了笑意沒有再開口,等到忽然瞧見了一個熟悉的名人欄時,他才驚訝地睜大眸子,轉首看向那個俊美挺拔的男人,低笑道:“沒想到……他們居然把你的名人欄放在這樣的地方?” 第三十四章 在音樂節官方所采用的這片歐式小鎮景點中,一共有十個小型廣場。用的都是最傳統的小圓形中世紀廣場風格,地板通常為紅色的磚石,麵積也不算大。但正是在這種簡約樸素的小廣場上,卻也有不少人喜歡在這樣的廣場上進行個人演奏。 當然,想要站在最中央演奏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為在每個廣場的正中央都放置了一塊名人欄,就戚暮走過的那五六個小廣場來說,他已經見著了莫紮特、貝多芬、巴赫、小施特勞斯等多位大師的生平介紹。 而到了這第七個小廣場,他遠遠地便見著了一個俊美熟悉的人物身影。 男人挺拔清俊的照片就這樣被聚光燈打亮、掛在名人欄的中央,在照片的兩側,左邊寫著的是該人物的事跡成就,右邊寫著的則是他所寫下的數十首奏鳴曲、協奏曲,甚至包括了幾首鋼琴練習曲等。 戚暮將那密密麻麻的文字看完之後,又笑著轉首看向了那放在名人欄中央的照片。隻見照片上的男人俊美優雅,穿著一身黑色的禮服,正手執指揮棒,似乎是在一場音樂會中抓拍得到的。 看看這照片上高雅清貴的男人,再轉首看看一旁一臉淡定的閔琛,戚暮忍不住地低笑出聲,道:“沒想到會在這裏看到你,還真是意外啊……” 如果放在一個星期前,戚暮是絕對不會對閔琛說出這樣的話的。但是這一周的相處下來,離開了表演的舞台,他已經慢慢將對方看作是一個普通的朋友,因此一些比較親近的話也非常容易地就出了口。 似乎被青年給調侃了,但是閔琛卻依舊淡漠著一張臉,連表情都沒變一下。他狀若無事地看著那名人欄上自己的照片,過了半晌,指了一旁的試聽機,說:“放的是《黎明協奏曲》和《a大調小提琴奏鳴曲》。” 戚暮聞言稍稍一愣,接著便拿起了耳機放在耳邊,開始聽起來。 走過這些名人欄的時候,有的時候閔琛會直接點出試聽機裏準備的曲目。雖然他說的不是全中,但幾乎也沒幾個錯誤的,一路下來戚暮聽了大約有二十多首曲子,也隻有一首閔琛猜錯了。 這耳機的隔音效果很好,大概是特意為了音樂節準備的,能夠清楚地呈現出每一個樂器聲部的音律。戚暮閉著雙眼認真地聽著那耳機中傳來的音樂,等過了片刻,他才笑著放下了耳機,轉首看向閔琛。 隻是笑,卻不說話。 燦爛耀眼的陽光下,青年細碎的頭發被照射得有些金色,他就這麽一聲不吭地笑著看著對麵的男人,看得連閔琛都不由自主地蹙了眉,低聲問道:“怎麽了?” 隻見戚暮輕輕搖首,指了指那試聽機,道:“這首《黎明協奏曲》是你在三年前寫下的,試聽的這段應該選自前年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所表演的那場。至於第二首……”頓了頓,戚暮唇邊的笑意更盛了幾分,他道:“第二首的《維奴卡》,應該是選用的最新版本吧,我沒有聽過這場演奏。” 即使是同樣的指揮、同樣的樂團來演奏同一首曲子,在不同的演出中,都會產生細微的偏差。能夠聽出曲子是哪一場演奏出來的,這既證明聽者擁有超乎常人的耳力和音感,也證明了……他對這首曲子相當熟悉,至少聽過多遍。 戚暮的話令閔琛倏地一愣,即使隔著一副墨鏡,戚暮都能感覺到對方忽然僵住的身體。 猜錯別人的曲子,那還是情有可原……但要是猜錯自己的曲子,那可真是…… 隻見閔琛一臉淡定地伸手拿起了那隻耳機,隻是聽了一段之後,他便麵色沉著地放下耳機。修長削瘦的手指將鼻梁上的墨鏡摘下,露出一雙深沉幽邃的眸子來。 閔琛認真專注地看著眼前但笑不語的青年,語氣鄭重道:“《維奴卡》選的是今年柏愛全球巡演在柏林的那一場,應該才錄製完沒多久。”頓了頓,見著青年麵上的笑意一絲都沒有減少,男人嘴角一撇,語氣不善道:“選曲的人水平有限,你要諒解他。” 戚暮:“……” 見著青年似乎還是一臉憋著笑的表情,閔琛輕輕咳了一聲,嚴肅認真地轉移話題:“我記得晚上蒙特利爾有一場音樂會,現在就去?” 既然對方已經轉移話題到這種地步了,戚暮也隻好低低地笑了兩聲,勉強地將笑聲給止住了。他點點頭,兩人便一起向小鎮南邊的一處音樂廳走去。 蒙特利爾交響樂團來自加拿大,是世界一流的交響樂團之一,現任指揮是日籍著名指揮家長野先生,這位大師雖然是亞裔,但是指揮風格卻更偏向於歐化,與多倫薩先生有幾分相似,卻又有一種獨特的韻味。 音樂會上,幾乎所有人都在專注聆聽,並沒有人注意到戚暮和閔琛的存在。而等到音樂會一結束,閔琛又極快地戴上了墨鏡和帽子,再次將自己遮擋得嚴嚴實實。 見狀,戚暮真是哭笑不得。 他總覺得自己似乎正走在一個……“特務”身邊,隨時等待候命。 這樣鬼鬼祟祟的參觀日一共過了三天,等到第四天下午時,戚暮正與閔琛欣賞著一位街頭藝人婉轉動聽的薩克斯,忽然便聽到音樂節的廣播裏傳來一陣清亮流利的英文。 “港城海洋音樂節歡迎各位遊客的到來,在悠揚迷人的音樂中,本周末晚八點,來自紐約的大師艾倫·斯威爾將帶領紐約愛樂樂團在格蒙特劇院進行一場盛大的演出。” “在此,斯威爾大師誠招一位小提琴首席,帶領樂團演奏西貝柳斯的op.39《第一交響曲》。招募時間為明日上午九點至明日下午六點,歡迎各位音樂愛好者前來參加。” 廣播裏又將這段話用中文、德語和日語重複了三遍,等到廣播完全結束後,所有能夠聽到廣播的地方都是一片寂靜,過了片刻,瞬間掀起了一陣歡唿。 “紐約愛樂樂團!斯威爾大師!!!” “天哪我的上帝,那是紐愛啊!可以和紐愛同台演奏曲子!” “哦,為什麽隻需要一位小提琴手呢,我的大提琴也演奏得很優秀啊!” …… 這種突如其來的意外讓音樂節中的所有人都陷入到了一片震驚之中,許多小提琴手已經激動到連話都說不清楚了,隻知道抓住身邊同伴的手不停地歡唿。而一些樂器不是小提琴的樂手們隻得無奈地歎氣,但又十分期待這場來自紐愛的特別演出。 紐約愛樂樂團是世界一流的樂團之一,雖然它剛創立不足百年,卻擁有一項無人可以打破的記錄——至2004年12月18日,樂團一共演出14000場! 這樣一個誕生於新大陸的樂團,擁有著全美最優秀的古典音樂人才。其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艾倫·斯威爾先生也是一位出色卓越的指揮大師,他優雅莊嚴的指揮風格更是得到不少樂迷的支持。 可以說,紐約愛樂樂團,是吸引很多遊客前來參加音樂節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現在,紐愛官方宣布,他們想要尋找一位小提琴手與自己在音樂會上合作西貝柳斯的op.39!這對於任何一個小提琴手來說,都是莫大的榮耀,就算是專業的小提琴手,也十分想要擁有這個機會。 戚暮感覺自己的心髒正在胸腔裏劇烈地跳動著,還沒等他迴過神,他忽然便聽到一個低沉磁性的男聲在自己的耳邊響起:“你去參加吧,那場招募比賽。” 戚暮倏地一愣,下意識地轉首看向身邊的男人。 卻見不知何時,閔琛已經摘下了那大大的墨鏡,隻用了寬大的帽簷將自己的臉龐遮去了上半部分。陽光照射在那黑色的天鵝絨帽簷上,打下了一層淡淡的陰影,大約是混血的緣故,閔琛的眸子本就十分深刻,如今看上去更如刀削一般淩厲凜然。 他認真地看著戚暮,再次重複了一遍:“紐愛的招募比賽,你可以去參加。” 戚暮怔怔地愣了一瞬,接著才笑著點頭:“我肯定會去參加的。” 戚暮可沒有一點害羞膽怯的意思,既然紐愛將這個機會徹底放了出去,那麽他就有這個資格去爭取機會。 閔琛大概也是沒想到戚暮會這麽直接,他微微一怔,既而才勾了唇角。 世界樂壇上有一些華夏的樂手天生就會帶著一些自謙的品格,不大好意思在公開場合主動抓取機會。所以閔琛才會誤以為戚暮也有些猶豫,才會特意來激勵他。 想了想,閔琛問道:“你應該把小提琴帶過來了吧?” 戚暮笑著頷首:“當然帶過來了,我打算今天就迴去稍微練習一下,為明天做準備。” 自從紐愛的招募比賽公開以來,已經有不少小提琴手收拾好自己的樂器開始往大門的方向走——他們要抓緊一切時間練習,能多一分勝算都是好的。 戚暮也不例外,他當即便決定迴去練習,而閔琛也十分隨意地決定和他一起迴酒店。出租車飛快地行駛過港城著名的青馬大橋,長長的海平線上泛著一層氤氳的淺藍,與天際交匯。 戚暮耐住了心中的激動,轉首看著窗外的風景。 “艾倫比較擅長也比較喜歡馬勒的交響曲,去年在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上他提到過,在馬勒的其他曲目中,他對《少年的魔角》比較偏好。” 聞言,戚暮驚詫地轉首看去,卻見一旁冷峻淡漠的男人正垂著眸子望著自己的手機,似乎隻是隨口一說而已。 但是戚暮卻知道,閔琛並不是隨口說說而已,他這是在告訴自己……明天最好要選馬勒的曲子,而且最好……要選《少年的魔角》。 其實戚暮以前在維也納交響樂團的時候也見過這位艾倫·斯威爾大師,他與埃弗拉大師是好友,所以偶爾也會去維也納交響樂團看看。戚暮是知道這位大師喜歡馬勒的作品的,但是卻不知道……他比較偏好《少年的魔角》。 明明是一臉冷淡的模樣,沒想到卻會突然說出這樣的話。 戚暮不知怎得忽然覺著心中一暖,他點點頭,輕聲說道:“謝謝你……閔琛。” 而那俊美矜貴的男人卻隻是低低的“嗯”了一聲,仿佛什麽都沒有聽見一般。 等再看向窗外時,出租車已經駛過了青馬大橋,路邊的景色也從繁華熱鬧的港城轉換為了稍顯清閑幽靜的大嶼島。再看著這片蔚藍澄澈的天空,戚暮的心情已然好了許多,緊張的心思也少了不少。 而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的身旁,閔琛看著手機裏發來的短信,終於稍稍鬆了口氣。 丹尼爾:【剛剛給你問了這次紐愛突然臨時招人的原因了,聽說是為了配合音樂節官方,特意搞出來的活動。之前不是和你說過嘛,這次音樂節在前期宣傳上出了點問題,所以主辦方希望借助這次活動做一次廣泛的宣傳。】閔琛垂眸看著閃爍著熒光的手機屏幕,手指按動,很快發出了一條短信。 不過多時,丹尼爾的信息又迴了過來:【上帝啊,閔,你怎麽還問那麽仔細?我的老天,你該不會是想去參加那什麽招募比賽吧?你的小提琴水平我看比克多裏差很多啊,雖然估計這次來參加的都會是業餘樂手,但你也別給我丟臉啊。】閔琛還沒看完這條短信,丹尼爾的第二條短信又來了:【不不不,如果你一定要出這個醜,我這就打電話給斯威爾,求他再給你搞一個鋼琴招募,你看行不行?!】閔琛:“……” 不過一會兒,遠在柏林的丹尼爾便收到了一條簡短至極的信息—— 閉嘴,別插手。 沒等丹尼爾迴過神,第二條短信又傳送了過來—— 我的小提琴,很好。 丹尼爾:“……” 上帝啊! 你就是真的打敗了那些業餘樂手,那也沒什麽好自豪的好嗎!!! 第三十五章 紐約愛樂樂團要進行表演的消息早已在海洋音樂節進行宣傳時,就已經傳入了無數古典音樂愛好者的耳中,而如今它居然要臨時招募一名小提琴首席,那更是讓許多樂迷們瘋狂起來。 不少港城附近的業餘小提琴手原本因為其他事務而沒有時間來參加音樂節,自從聽說了這個活動後,他們是請假的請假、逃課的逃課,大批量地湧入場中。所以當戚暮第二天早晨剛達到招募比賽報名場地時,也被那人山人海的景象給嚇了一跳。 小小的廣場上,已經擠滿了人。其中大多是背著琴盒、穿著輕便的年輕人,也有個別年紀較小的孩童在父母的帶領下來到這兒,積極地參與報名。 在這群人之中,一個拎著琴盒的俊秀青年似乎能讓人多看幾眼,但是很快他們便又投入到緊張的報名氣氛中,不可自拔。 大概是沒想到報名的人會有這麽多,直到上午九點多,所有的報名手續才全部統計結束。戚暮是七點多到場的,他哪裏知道會有這麽多人四五點就等著排隊了,因此他領到的序號已經是最後幾十個。 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這意味著評審團的評委們將會在聽完上百位選手的曲子後,再來聽他演奏的曲目。就是再如何美妙動聽的琴聲,在聽了一整天後都會讓人覺得煩悶,除非真的已經到了卓越出彩的境界。 “應該不會把每首曲子都聽完的。”似乎想到了戚暮所考慮的事情,閔琛將墨鏡稍稍拉下來一點,放眼掃視了一圈四周的景象,語氣淡定道:“很多業餘樂手的實力確實較低,應該隻用聽幾個樂段就可以作出直觀判斷了。” 閔琛說得並沒有錯,畢竟隻是一場音樂節,來參加的遊客們大多數都是業餘愛好人士。紐愛昨天才宣布了招募比賽的活動,就算是一些較為專業的樂手想要來參加,那也得訂機票從世界各地飛過來,這時間根本來不及。 因此,今天到場的參賽人員中九成以上都是水平一般的樂手,甚至九成九以上的人過去都沒有與樂團合奏的經驗。 青年淺色的眸子在一個哭哭啼啼的小女孩身上停留了一會兒,然後他笑著點點頭,道:“嗯,我知道。不過,超過二百人的報名……不知道這場比賽會進行到什麽時候。” 事實上超出了戚暮的預料,這場招募比賽剛進行三個小時,就已經篩選掉了一大半的選手。 紐愛進行評判的方式也是十分殘酷的,評審團會當場給樂手作出“去”或者“留”兩個結果。倘若是得到“留”這個結果的樂手,就等待著最後一輪的選擇,而得到“去”這個結果的,自然是直接被淘汰了。 於是一百多人的比賽下來,隻有兩三個人得到了“留”這個結果,其他人都悻悻地被淘汰。 這兩三個人除了一位亞裔外,其餘都是金發碧眼的歐美人,戚暮雖然沒有聽過他們的演奏,但是從他們手指尖上厚厚的繭子上可以看出,就算是業餘愛好者,這三位樂手的水平應當也是十分不錯的了。 選手表演樂曲的時候,是直接進入表演舞台的。誰也不知道那間音樂廳裏到底是什麽樣的人在等待著他們,而有些樂手出來的時候眼眶都紅紅的,似乎遭了一場大罪似的。 “斯威爾先生……似乎不像是一個嚴肅的人?”戚暮望著又一個紅著眼睛出來的小女孩,清秀的眉峰微微蹙起,歎氣道:“這似乎已經輪到第187位了。” 在等待叫到自己序號的過程中,戚暮和閔琛先去四處逛了逛,卻驚訝地發現似乎大部分遊客都集中在了紐愛的比賽廣場上,其餘地方都人煙稀少。而當他們迴到場地上時,已經過去了上百人。 聽了戚暮的話,閔琛抬眸看向了那個哭著從音樂廳裏走出來的小女孩。隻見這金頭發的小姑娘吸著紅紅的小鼻子,一下子就衝到了母親的懷抱裏,又是哭又是笑的,十分怪異。 閔琛薄唇微抿,低聲道:“你認識艾倫·斯威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