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畢竟是古典音樂方麵的後起之秀,雖然在近些年,這種來源於西方的藝術形式已經漸漸普及開來,但始終沒有像歐洲那樣普遍流行,因此類似於《音樂殿堂》、《音樂之聲》這類業內巨擘般的雜誌報刊,一般也隻在圈內人士手中流傳。 李悅悅最喜歡的就是看電影,每天看上一部好電影就是再幸福不過的事情了,而在每周五上班前她都會到報亭買上一份本周最新的《娛樂前沿》,抱著偶像的照片舔舔臉。 但是今天,就在李悅悅剛準備拿起報亭裏擺放的那本《娛樂前沿》時,破天荒的,她的視線竟然沒有被封麵上自家偶像的帥照給俘獲,而是不由自主地落在了一旁的一本雜誌封麵的小圖片上。 那圖片實在是不夠大,雜誌封麵的主體是一把小提琴,隻有在右下角才插了一副照片進去。但就是這不足10平方厘米大小的照片,卻讓李悅悅的眼睛都轉不動了,她瞪大眼睛看了好久,突然指著那本雜誌說道:“老板老板!這是哪個明星啊,怎麽長得這麽好看?!這本雜誌我要了!” 老板將那雜誌拿了起來看了好久,然後遞給李悅悅,笑著說:“這是《音樂之聲》,是一本古典音樂的雜誌,哪兒有什麽明星啊,小姑娘。” 李悅悅一聽更是睜大眼睛:“不是明星?!怎麽可能啊,這麽好看的肯定是明星啊!” 說著,李悅悅便抱著雜誌激動地跑開了,隻留下一頭霧水的報亭老板詫異地拿起一本《音樂之聲》有些不解地看了許久。越看,老板也越覺著:“確實長得一臉明星的樣子啊,難道說……《音樂之聲》這期請了個明星?” 娛樂雜誌一般都是報刊亭裏賣得最好的刊物,老板想著剛才李悅悅的表現,瞬間就做出了一個連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決定:把所有的《音樂之聲》都放在了報亭最醒目的位置! 於是一天下來,還未到傍晚,這往常看似銷量一般的《音樂之聲》,竟然就已經銷售一空,讓老板賺錢賺得是眼睛都眯起來了,從此決定大批購入古典音樂類雜誌。 此為後話,暫且不談。 此時此刻,戚暮倒是先悠閑起來了。b市交響樂團每周隻需要去兩三天,他在b市的朋友熟人認識的也不多,戚暮真正是感覺到了久違的寂寞和……清閑。 每天清晨早早起床,在樓下小區裏跑上幾圈、順便買上一點菜,中午和晚上自己再做些簡易的餐食,除此以外便是練琴。練上一個上午,練上一個下午,為了讓自己更熟悉這個身體、讓這個身體更熟悉小提琴,戚暮在這過去的兩個月裏真的是廢寢忘食地練習了。 這種一天練上十個小時琴的經曆,戚暮已經很久沒有嚐試過了。還是當年在琴行的時候,戚暮整天都需要練琴,那是最苦的一段日子,也是打基礎的日子。等到了學院去係統化地學習專業知識、技巧後,已經輕鬆很多,不再每天要與自己的琴進行無停止地接觸。 從鄭未喬那兒拿迴來的這把仿製斯式琴,擁有清越迷人的聲線,流暢嫵媚的線條,讓戚暮是愛不釋手,確實是一把好琴。有的時候戚暮也會想,仿製的這把已經是這般優秀的,不知道那把存在瑞士銀行的真款小公主,會讓人驚豔到什麽程度。 倘若他能拿到那把小公主伊蒂絲,戚暮絕對不會有原主那樣想要賣掉她的想法,而是想要拿著她,站在燈光聚集的地方表演。 “要迴到金色大廳啊……”低聲地呢喃著,戚暮輕輕笑出了聲,“還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啊。” 想要拿迴小公主? 可以,先憑借實力殺迴到歐洲去。 這是老前輩們給原主的考驗,而此時此刻,這個挑戰便落在了戚暮身上。 有了壓力才會有動力,於是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戚暮更加專注地練習起來,他要將自己過去熟悉的曲子都再次拾迴。 或許是這間公寓的隔音效果太好,也或許是戚暮專門改造的練琴房的裝修材質太棒,雖然戚暮每天都要練習近十個小時的琴,但是那優美動聽的琴聲卻從未傳出過房間,連一點點的琴弦波動聲都無法聽見。 就如同戚暮從來沒有聽到過,從隔壁房間傳來過的鋼琴聲。 戚暮將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練琴房裏,這個時候的他一點都不知道,就在他埋頭練習自己的小提琴時,就在那一牆之隔的地方,有個男人大大方方、堂而皇之地將一架九尺的斯坦威九尺大鋼琴擺放在落地窗前,手指跳躍似的彈奏著。 高雅的黑色斯坦威能夠吟唱出最美麗的音符,將那一首首曲子或是悲沉、或是莊重地表現出來。相比於戚暮的勤奮,某個男人簡直已經是懶到不可救藥,他每天隻會隨意地彈上幾首曲子,更多時候還是躺在陽台上柔軟的大沙發上,看似隨意地翻翻琴譜。 閔琛看的琴譜與戚暮的自然不同,他看的是指揮用的總譜。一般都是大總譜,隻有用a3紙才能打印下來,上麵詳細地寫下了所有弦樂器、木管樂器、打擊樂器和鋼管樂器的譜子。 每個指揮家都有不同的音樂風格,與之相似的是,他們看譜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就像維也納愛樂樂團的首席指揮艾伯克·多倫薩先生,他的總譜永遠都密密麻麻地寫滿了自己的各種筆記,經常被學院派的老師們當作範本,給自己的學生介紹。 而在學院派的老師教導指揮係學生時,每當他們提到閔琛或者奧斯頓·柏特萊姆這個名字時,永遠都是一臉難以啟齒的表情。 因為…… 這個男人他的總譜永遠都是一·片·空·白! 無論是短篇的奏鳴曲,還是長篇的交響詩,管它是兩三頁,還是十幾二十三十頁,閔琛的譜子永遠都幹幹淨淨、潔白光滑,看上去好像是剛剛從印刷廠裏拿出來的模版似的。 丹尼爾以前也曾經好奇地問過閔琛,你從來不寫一個字,樂團裏之前的演出錯誤都能記得嗎?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柏愛就是再過於優秀卓越,在排練一首新曲子的時候也會發生很多跌撞摩擦。如果是多倫薩先生,自然會將這些錯誤與需要磨合的地方記錄下來,而按照閔琛的說法那就是:“聽一遍不就記住了?” 你看,在氣死人這方麵,閔琛從來不甘落於人後。 大概就是因為一個鄰居“太懶”,一個鄰居太勤奮,這兩個人就算每天都有練習,卻從來沒有聽到過對方的琴聲。 閔琛就算擁有再好的音感和耳力,也絕對聽不到無法傳過來的聲音。而戚暮就算是再擁有絕對音感,也不可能聽到鄰居每天就彈奏幾十分鍾的琴聲——誰讓他那個時候也在琴房練琴呢? 所以說,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真是越來越少了啊! 你說說就隔了一堵牆,咱們串個門、聊聊天,這可多好。 但是這兩人硬是“同居”了一個月,還不知道:自己有個鄰居! …… 夜色低垂,朦朧黯淡的月色被絢爛耀眼的燈光遮擋住,漸漸藏在了濃雲背後。26層的高度再加上隔音效果極好的落地玻璃,外界的城市噪音被完全地阻攔住,沒有傳入這房間中。 戚暮用白色的毛巾擦拭著濕漉漉的頭發,一邊將頭發上的水分擦幹,他一邊走到了電腦前,輕輕輸入了一個網址。下一秒,一個黑白色主題的網頁便跳出在他的眼前。 戚暮怔然地看著那網頁背景上俊美優雅的男人許久,最後無奈地低笑自語道:“這個月的主題……是他啊?” 這個網站叫做“一條藍色多瑙河”,總部設在了奧地利,是歐洲最為正式的古典音樂論壇之一,裏麵聚集了不少歐洲音樂圈的專業人士,據說就連艾伯克·多倫薩先生都擁有這裏的帳號。 每個月這個論壇都會改一次主題,在網頁背景、頁麵布置上使用該主題元素。戚暮記得在他上一次登錄時,網站的主題似乎是穆索爾斯基的《荒山之夜》,沒想到這一次登錄的時候,卻已經換成了閔琛。 將人物作為論壇主題的事情也不是沒有發生過,但是戚暮有記憶的十年來,也就發生過不到五次,而閔琛的話……應該是繼那次“柏特萊姆之夜”後,第二次上榜了吧。 戚暮笑了笑沒有再多想,他直接登錄進自己的帳號,開始正式瀏覽。大部分的內容無非就是幾大世界級樂團在哪兒進行了演出,一些知名的音樂家即將開始自己的獨奏音樂會,除此之外好像也沒什麽太多的新聞了。 戚暮想了想,在搜索框裏輸入了“羅遇森”三個字。 跳出來的鏈接並不多,倒是排行第一的那個讓他稍稍一愣,點進去看了看。 青年清秀俊挺的眉頭微微蹙起,他看著那帖子裏的迴複,淺色的瞳孔裏閃過一絲疑惑,呢喃道:“羅遇森……混得很慘?” 戚暮可記得當初在那間他最後閉眼的休息室裏,羅遇森曾經直言不諱地表明“你是擋了別人的道”。這個“別人”既然能夠請得動羅遇森來對他下藥,那自然是個不簡單的人,但是戚暮沒想到,在這件事之後羅遇森竟然沒有從他那兒得到一點好處。 真是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看著電腦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英文,戚暮緊皺著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他歎了一聲氣,轉首看向了窗外那被城市燈光照亮的漫天紅光。 “雖然你混得不好,可是你以為……這就夠了嗎?” 死亡之下的仇恨,永遠不可能被任何東西所左右。 戚暮永遠都記得在臨死前最後一刻,那整個人都仿佛被放在烈火上炙烤一般的絕望感。他很想爬到門前,全身卻早已沒了力氣,連手指甲都被爬斷,傳來鑽心的苦楚。 可是那疼痛和死亡相比,已經差得太多。 羅遇森最後丟下的那個慶幸的眼神,戚暮這輩子也遺忘不掉,他想要看的絕對不是這個人渣在維也納上不上、下不下地混著,而是真正的—— 滾出維也納! 第二十九章 自《音樂殿堂》、《音樂之聲》等多家知名古典音樂媒體報道了譚老組織的那場小型音樂會後,已經過去了半個多月,但是這場音樂會的熱潮卻始終沒有散去。 就業內專業人士而言,他們對這場音樂會的評價頗高。原本音樂會邀請演奏的大多便是華夏有名的音樂家,他們也沒有發生臨時狀況、全部成功演出,因此從可欣賞角度來說,這場音樂會確實算得上今年最為出彩的演出之一。 而且另一方麵,還出現了一名“陌生名字”的年輕人,在音樂會上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戚暮這個名字其實他們都還能從遙遠的記憶裏翻出來,但是畢竟是接近十年沒有在大眾麵前出現過了,突然這麽光芒四射地歸來,讓他們也隻能齊齊感慨一句:“真是青年才俊啊!” 而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古典音樂原本就是個聽上去十分高雅的東西。當別人都在聽勺子兄弟的小梨子時,他們問你在聽什麽,你若無其事地迴答上一句“聽什麽?我在聽巴拉基列夫的《伊斯拉美》啊”。 瞧瞧,這逼格是不是一下子就上來了? 尤其是這個演奏出唯美小提琴聲的人……他·還·是·個·帥·哥! 那疊加效果簡直就是驚天地泣鬼神,讓所有對古典音樂不甚了解、或者了解皮毛的人,徹徹底底地淪陷,隻得高唿一句男神。 於是,在戚暮不知道的時候,已經有不少業內、非業內的樂迷喜歡上了他的琴聲和……臉。而此時此刻,戚暮也永遠不會想到,有不少小姑娘因為他的原因而買了b市交響樂團巡演的專輯,聽著那雄渾磅礴的古典樂,紛紛高唿:“教練,我想學小提琴!” 漂亮得不像實力派——這是不少樂迷對戚暮的評價,同樣也是《音樂之聲》的編輯李玫對戚暮的看法。當她看到那個在鄭未喬身後進入編輯室的青年時,李玫恍然間覺得自己仿佛成為了一個時尚雜誌編輯,親眼見著了某位t台模特進場。 “李姐,這就是小七,今天真是要辛苦你們了!”一邊說著,鄭未喬一邊將手裏的盒裝小蛋糕分給四周的人,道:“聽說今天是由李姐你進行專訪啊,我就在一邊等著好了。” 《音樂之聲》是華夏一流的古典音樂雜誌之一,雖然比業內前輩《音樂殿堂》稍稍差了一些,但在華夏已經是擁有不輕話語權的專業雜誌。一般而言他們所進行專訪的人選除了業內前輩,比如譚老、杜勝外,就隻有獲得某項大獎的音樂家了。 畢竟是古典音樂類的雜誌,《音樂之聲》雖然是業內佼佼者,但是相比於一些新聞報刊來說,確實是銷量平平。但是令他們驚訝的是,半個月前他們的那期雜誌竟然銷量翻了一番! 經過高層會議,陡增的銷量大家普遍認為可能與譚老的那場音樂會有關,尤其可能……與那個在封麵上露了點臉的青年有關。於是就有了眼前這一幕:《音樂之聲》通過鄭未喬邀請戚暮進行專訪。 李玫今年三十好幾,早已過了花癡的年紀,但她還是忍不住地多看了那個俊秀漂亮的青年好幾眼。 她大概是明白了,為什麽這個年輕人能夠讓他們的雜誌銷量翻倍。“小鄭你別太客氣了啊!你們能來我才要謝謝你呢!誒小陳,你快帶著人去化點妝,等會兒要拍照呢!” 戚暮禮節十足地跟著那名叫小陳的年輕人先行離開,接著便是忙個不停地采訪、攝像。 以前戚暮在巴黎參加蒂博小提琴國際比賽時,雖然隻是獲得了第二名的成績,卻也得到了不少采訪的機會。所以同樣流程的事情,他做得周到細致,一點都沒讓鄭未喬操心。 等到一個多小時的采訪結束後,戚暮有禮貌地與編輯室裏的所有人笑著道別,一向高冷的《音樂之聲》編輯們還愣愣地沒有迴過神來,更有甚者還拿著手機仍舊在拍照,訕訕地自言自語道:“……這就走了?!我還沒拍幾張照呢!我正和在娛樂雜誌當編輯的老同學說我們古典音樂界也是有帥哥的,這照片還沒發呢,人怎麽就走了?!!!” 編輯室裏傳來一陣哀嚎聲。 耳力頂尖的戚暮聽著那叫喊的聲音,無奈地勾唇一笑,還沒再多想,便聽鄭未喬感慨萬分地說道:“唉小七啊,沒想到你今天表現這麽好,這才一個多小時……咱們就結束了?我還以為你不大熟悉這種地方,要和大家打好關係才特意買了黑天鵝的蛋糕……” 鄭未喬說著說著就沒了聲音,戚暮正詫異地轉首向他看去,隻見他惋惜地搖搖頭,推了推鼻梁上的銀絲鏡架,歎氣道:“唉,早知道你和大家能相處得這麽好……我就不浪費這個錢了啊!” 戚暮:“……” 戚暮真是不知道是哭是笑,但他還是非常感謝鄭未喬給自己帶來這次機會的。雖然是《音樂之聲》主動邀請自己,可畢竟是鄭未喬花時間精力來打通關係、安排妥當,這讓他非常感激。 “鄭哥,我真的很感謝你這段日子幫我這麽多。” 戚暮這話一落地,鄭未喬倏地一愣,他有些詫異地轉頭看向戚暮。 隻見在停車場較為昏暗的光線下,青年正微笑著望著他,好看的麵容也稍稍因黯淡的光線而看不清晰。隻聽戚暮笑著說道:“這段時間你挺忙的,要不下個月你帶著嫂子一起來我的公寓吧,我做點菜大家嚐嚐。” 戚暮不是那種矯情的人,他自然知道鄭未喬不會希望自己拒絕他的好意,更不會要他刻意地感謝,於是他便換了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謝意。 不出戚暮所料,聽了這話,鄭未喬臉上緊繃著的神情一下子舒緩許多。他按著車鑰匙開了汽車自動鎖,等到兩人上車後,他一邊給自己係著安全帶,一邊道:“小七你還真是長大了啊,剛開始聽你說什麽感謝我的時候,我還以為你又要送我什麽東西了呢。” 戚暮聞言真是哭笑不得。 他自然知道鄭未喬指的是當年他為原主介紹了幾份工作後,原主一時興起,直接將那把仿製的斯式琴扔給了他,還美名其曰:這是你給我介紹工作的謝禮,餘款就不用還了啊。 戚暮都能想到,當時的鄭未喬肯定氣得是腦袋冒煙。他的好心好意在原主的眼中還需要用金錢來衡量,這任誰都會覺得心寒吧。 鄭未喬一邊發動著車子,一邊抬首看向前方,說:“請我和你嫂子吃飯可以,不過小七啊,你得換個時間了。下個月的話你可能沒有時間,等到過年的時候你可以來我家吃飯,你嫂子親自給你下廚。” 戚暮正低頭將安全帶扣上,忽然聽到這話,他訝異地抬首看向鄭未喬,問道:“下個月我沒有時間?鄭哥,怎麽我有沒有時間倒是你先知道了?”語氣間帶著一絲笑意,戚暮姣好的眸子也笑彎。 鄭未喬語氣肯定地說:“我當然知道你沒時間了啊,因為我馬上就要告訴你……港城下個月將會有一場盛大的古典音樂節,一共開展兩周的時間,紐約愛樂樂團、蒙特利爾交響樂團、鹽湖城交響樂團等等,好幾個世界著名樂團都會去呢。” 鄭未喬的話讓戚暮驚訝地瞪大了雙眸,隻聽鄭未喬還在繼續說著:“除了這些知名樂團外,烏克蘭的著名鋼琴家斯威特·謝裏、美國的小提琴大師克勞德·波特,還有不少優秀的古典音樂大師會到場。我是得陪你嫂子在b市、不能過去了,但是你倒是可以去一趟。” 這些名字,讓戚暮的神情越來越驚訝,到最後他已經到了驚喜的程度,忍不住問道:“竟然還有這樣一個音樂節?我之前都沒有聽說過啊!” 鄭未喬也是笑著說道:“好像據說是宣傳那邊出了點問題,要等到幾天後才準備進行大規模的宣傳的。我有一個朋友就在港城,所以就知道了。雖然我不能陪你去了,但是怎麽樣,小七,你去嗎?” 戚暮自然是非去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