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 撤吧
大唐:長樂請自重,我是你姐夫 作者:大眼睛小懶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臣薩耨延壽上報我王,國內城風聲鶴唳,烏骨城的唐軍日夜在城外罵戰,虎視眈眈,卻從不進攻,導致城中將士既無戰意、也無戰心。未免再發生之前的潰逃事件,臣請命暫時從國內城撤出,免得中了唐軍的攻心之計。”
薩耨延壽的奏報送到了高句麗王城,招來一片聲討,說這位前線大將損兵折將不說,現在竟敢怯戰?太有損我高句麗國威了。
若是放在以前,遇到這樣的將領,淵蓋蘇文肯定早就下令斬殺祭旗了。
可現而今時移世易,薩耨延壽說的是實情,而且這位老將一生征戰,絕不會背棄高句麗的,能讓他屈服的,隻有現實。可見現實情況,要比這奏報說的更嚴重。
頭一次的,淵蓋蘇文感到一股無力之感。
國內城還算是第二道防線,一旦放棄這裏,那高句麗將再無天險可守,就連半壁江山也不剩,隻能圍著王城死守了。
半壁江山還敢說翻盤抗唐,可若是隻剩下孤零零的王城?嗬嗬……苟延殘喘罷了,還有何意義?
“罷了,準了大將軍的奏報,讓前線的三萬將士撤迴來吧。”
什麽???
“王上,不可……”
“國內城若是丟了,唐軍可以長驅直入,直接殺到我王城之下,到時候……”
……
淵蓋蘇文擺手按下了眾人,“好了,國內城原本和烏骨城互為犄角,現在烏骨城已經丟了,國內城隨時都能被大唐圍住成為一座死城。王城若是派兵,有被人圍點打援之險,若是不派兵,國內城的三萬兵馬,即便是圍而不攻,餓也能被人餓死。”
“老將軍言撤,非是怯戰,乃是老成謀國之策。本王如何不準?”
“收縮兵力,加上王城守軍,我們尚且還有十萬兵馬可守,否則的話,唐軍破了國內城,一樣是要打過來的。”
眾人沉默不語,默認了王上的分析。
沉悶之氣彌漫朝堂,一股兔死狐悲的淒涼逐漸從眾人的心頭升起,高句麗真的走到末路了嗎?
有位膽子大的朝臣,忐忑的說道:“王上,要不、要不派個人去跟大唐求和?”
嗯?
淵蓋蘇文眼中一道殺氣閃過,這人嚇了一個哆嗦。
滿朝文武也驚訝的看向了此人。
隻見此人反應極快的改口道:“王上,當年我們對抗隋王朝的時候,也是用求和的招數,拖到了他們後勤不足,然後……”
哦,原來是這樣……淵蓋蘇文神色稍緩。
唿……此人長舒了口氣,好險!就這麽短短幾句話,自己整個後背都濕透了,仿佛從鬼門關走了一遭。
這時,有人站出來附和,“王上,許侍郎所言有理,臣附議!開春一個月了,大唐不見進攻跡象,顯然是遇到了什麽困難,或許就是後勤糧草跟不上,所以去跟他們談談,來個緩兵之計也好。”
淵蓋蘇文轉頭看了看其他人,眾人紛紛附議。
淵蓋蘇文明白了,這群大臣是都怕了。
唉……民心已失,現在朝堂上的臣心也開始搖擺了,我這個君王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好吧,準卿所奏。那就派許愛卿跑一趟,看看大唐是否真的願意坐下來談。”
其實他內心比任何人都清楚,大唐不是前隋,皇帝李二也不是隋朝大業帝,更別提還有一位狠辣且精明的冠軍侯在。之所以答應求和,也不過是想讓這群人死心罷了。
下了朝,好幾個文官圍住了這位許侍郎。
“老許,你可真是膽大,竟然敢捋王上的虎須?”
許侍郎苦笑道:“打又打不過,除了求和,還有什麽辦法?你們都不敢出頭,我家裏可幾十口呢,說不得要賭一賭。總不能眼睜睜看著大唐攻打過來,等他們屠城吧?”
“大唐不會屠城,隻會誅殺貴族。”
“嗬嗬,貴族?在場的,有誰不是貴族嗎?”
額……
“老許,大唐如果不同意求和呢?”
許侍郎歎息道:“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同不同意的,問問總沒壞處。”
在場的,隻有宰相一人看出了什麽,走上前去拍了拍許侍郎的肩膀,語重心長的說道:“仔細些,能不能給我等尋條生路,就看你的了。”
“額,大對盧,下官惶恐!”許侍郎連忙行禮。
宰相給了他一個安心的眼神,雙方對視一眼,許侍郎看懂了,宰相這是看穿了自己的小心思。
一旁的眾人不明所以,跟著紛紛拱手,“拜托許侍郎了。”
……
其實這是許侍郎的小心思,他是高句麗的貴族,但現在誰都能看到高句麗的敗局,所以即便是同一陣線,也不願跟著王上一條道走到黑。他提出求和,可不是真的求和,實則是趁機問問大唐,是否真的不給高句麗貴族一條活路?
西邊占領區可是大批屠殺貴族,寧殺錯不放過的那種,將來占領高句麗全境了,難道會改變策略?不大可能。
可為什麽許侍郎敢這麽想?
無他!因為大唐的占領區可不止高句麗,南邊不還有百濟呢?百濟可沒聽說什麽屠戮貴族的事情。既然容得下百濟貴族,那沒道理非要對我們高句麗貴族趕盡殺絕吧?
國內城,薩耨延壽從許侍郎手裏接過了撤軍詔令,眼神暗淡的說道:“從軍一生,一直視保家衛國為生命,沒想到我薩耨延壽竟然也有怯戰撤退的一天。”
許侍郎安慰說道:“老將軍不必如此,撤軍乃不得已,王上已經明白老將軍的苦心,您是在保全實力,老將軍一生無愧高句麗,時也命也,所以不必愧疚。”
“是啊,時也命也!”薩耨延壽重重的攥了攥手中的詔令,然後竟然朝著許侍郎遞了迴去。
“老將軍,您這是?”許侍郎不解。
薩耨延壽仿佛被抽去了精氣神一樣,長歎一聲,“老夫曾立誓,要跟國內城共存亡。許大人,你帶這三萬兵馬迴去交差吧。”
什麽???老將軍……
薩耨延壽沒有說話,仿佛一具行屍走肉般,轉身默默的朝著城主府走去,最終在許侍郎眼睜睜之下,與城主府一同焚燒而去。
許侍郎恭敬行禮,含淚送別:“老將軍……走好!”
唉……我是來談判的,你把三萬兵馬交給我?這可如何是好?我總不能帶著三萬兵馬過去談判吧?
薩耨延壽的奏報送到了高句麗王城,招來一片聲討,說這位前線大將損兵折將不說,現在竟敢怯戰?太有損我高句麗國威了。
若是放在以前,遇到這樣的將領,淵蓋蘇文肯定早就下令斬殺祭旗了。
可現而今時移世易,薩耨延壽說的是實情,而且這位老將一生征戰,絕不會背棄高句麗的,能讓他屈服的,隻有現實。可見現實情況,要比這奏報說的更嚴重。
頭一次的,淵蓋蘇文感到一股無力之感。
國內城還算是第二道防線,一旦放棄這裏,那高句麗將再無天險可守,就連半壁江山也不剩,隻能圍著王城死守了。
半壁江山還敢說翻盤抗唐,可若是隻剩下孤零零的王城?嗬嗬……苟延殘喘罷了,還有何意義?
“罷了,準了大將軍的奏報,讓前線的三萬將士撤迴來吧。”
什麽???
“王上,不可……”
“國內城若是丟了,唐軍可以長驅直入,直接殺到我王城之下,到時候……”
……
淵蓋蘇文擺手按下了眾人,“好了,國內城原本和烏骨城互為犄角,現在烏骨城已經丟了,國內城隨時都能被大唐圍住成為一座死城。王城若是派兵,有被人圍點打援之險,若是不派兵,國內城的三萬兵馬,即便是圍而不攻,餓也能被人餓死。”
“老將軍言撤,非是怯戰,乃是老成謀國之策。本王如何不準?”
“收縮兵力,加上王城守軍,我們尚且還有十萬兵馬可守,否則的話,唐軍破了國內城,一樣是要打過來的。”
眾人沉默不語,默認了王上的分析。
沉悶之氣彌漫朝堂,一股兔死狐悲的淒涼逐漸從眾人的心頭升起,高句麗真的走到末路了嗎?
有位膽子大的朝臣,忐忑的說道:“王上,要不、要不派個人去跟大唐求和?”
嗯?
淵蓋蘇文眼中一道殺氣閃過,這人嚇了一個哆嗦。
滿朝文武也驚訝的看向了此人。
隻見此人反應極快的改口道:“王上,當年我們對抗隋王朝的時候,也是用求和的招數,拖到了他們後勤不足,然後……”
哦,原來是這樣……淵蓋蘇文神色稍緩。
唿……此人長舒了口氣,好險!就這麽短短幾句話,自己整個後背都濕透了,仿佛從鬼門關走了一遭。
這時,有人站出來附和,“王上,許侍郎所言有理,臣附議!開春一個月了,大唐不見進攻跡象,顯然是遇到了什麽困難,或許就是後勤糧草跟不上,所以去跟他們談談,來個緩兵之計也好。”
淵蓋蘇文轉頭看了看其他人,眾人紛紛附議。
淵蓋蘇文明白了,這群大臣是都怕了。
唉……民心已失,現在朝堂上的臣心也開始搖擺了,我這個君王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好吧,準卿所奏。那就派許愛卿跑一趟,看看大唐是否真的願意坐下來談。”
其實他內心比任何人都清楚,大唐不是前隋,皇帝李二也不是隋朝大業帝,更別提還有一位狠辣且精明的冠軍侯在。之所以答應求和,也不過是想讓這群人死心罷了。
下了朝,好幾個文官圍住了這位許侍郎。
“老許,你可真是膽大,竟然敢捋王上的虎須?”
許侍郎苦笑道:“打又打不過,除了求和,還有什麽辦法?你們都不敢出頭,我家裏可幾十口呢,說不得要賭一賭。總不能眼睜睜看著大唐攻打過來,等他們屠城吧?”
“大唐不會屠城,隻會誅殺貴族。”
“嗬嗬,貴族?在場的,有誰不是貴族嗎?”
額……
“老許,大唐如果不同意求和呢?”
許侍郎歎息道:“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同不同意的,問問總沒壞處。”
在場的,隻有宰相一人看出了什麽,走上前去拍了拍許侍郎的肩膀,語重心長的說道:“仔細些,能不能給我等尋條生路,就看你的了。”
“額,大對盧,下官惶恐!”許侍郎連忙行禮。
宰相給了他一個安心的眼神,雙方對視一眼,許侍郎看懂了,宰相這是看穿了自己的小心思。
一旁的眾人不明所以,跟著紛紛拱手,“拜托許侍郎了。”
……
其實這是許侍郎的小心思,他是高句麗的貴族,但現在誰都能看到高句麗的敗局,所以即便是同一陣線,也不願跟著王上一條道走到黑。他提出求和,可不是真的求和,實則是趁機問問大唐,是否真的不給高句麗貴族一條活路?
西邊占領區可是大批屠殺貴族,寧殺錯不放過的那種,將來占領高句麗全境了,難道會改變策略?不大可能。
可為什麽許侍郎敢這麽想?
無他!因為大唐的占領區可不止高句麗,南邊不還有百濟呢?百濟可沒聽說什麽屠戮貴族的事情。既然容得下百濟貴族,那沒道理非要對我們高句麗貴族趕盡殺絕吧?
國內城,薩耨延壽從許侍郎手裏接過了撤軍詔令,眼神暗淡的說道:“從軍一生,一直視保家衛國為生命,沒想到我薩耨延壽竟然也有怯戰撤退的一天。”
許侍郎安慰說道:“老將軍不必如此,撤軍乃不得已,王上已經明白老將軍的苦心,您是在保全實力,老將軍一生無愧高句麗,時也命也,所以不必愧疚。”
“是啊,時也命也!”薩耨延壽重重的攥了攥手中的詔令,然後竟然朝著許侍郎遞了迴去。
“老將軍,您這是?”許侍郎不解。
薩耨延壽仿佛被抽去了精氣神一樣,長歎一聲,“老夫曾立誓,要跟國內城共存亡。許大人,你帶這三萬兵馬迴去交差吧。”
什麽???老將軍……
薩耨延壽沒有說話,仿佛一具行屍走肉般,轉身默默的朝著城主府走去,最終在許侍郎眼睜睜之下,與城主府一同焚燒而去。
許侍郎恭敬行禮,含淚送別:“老將軍……走好!”
唉……我是來談判的,你把三萬兵馬交給我?這可如何是好?我總不能帶著三萬兵馬過去談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