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濟王城這邊,張士貴興奮的說道:“東西兩路夾擊,高句麗能夠支撐一個月,就算他淵蓋蘇文有本事。”


    蕭銳看了一眼身邊的幾人,發現除了馮智戴,其他人都是這般興奮。


    “你們都是這麽看的?”


    馮智戣不解,“對啊!難道高句麗還有什麽後手不成?此時的他,已經成了籠中鳥、甕中鱉,東西兩路夾擊,足足二十萬大軍合圍,我看不到他的任何生路。”


    蕭銳看向了軍師馮智戴,“智戴你覺得呢?”


    馮智戴搖頭說道:“我看不然。雖說是東西兩路夾擊,但我們這邊兵力匱乏,還需要駐守百濟新羅,能消化掉這兩地就是極限了,無力出兵進攻。”


    蕭銳撫掌大笑:“聽到了嗎?這才是謀國之言。為什麽智戴是軍師,你們都隻能當將軍呢?”


    “區別就在這裏,將軍隻知道思考打仗的事。殊不知,戰爭不過是為了謀國服務的。當國家需要戰爭取地的時候,才會有戰爭。但說到底,戰爭是為了讓國家越發富有強大,而不是一味的攻城略地,隻圖戰功會越打越窮。”


    “昔年漢孝武皇帝北擊匈奴,打下的版圖巨大,最終大漢不還是沒守住嗎?孝武皇帝晚年看到了國力衰頹、民不聊生,悔不當初,為此還下了罪己詔。”


    眾人點了點頭,“好戰必亡,正是此理。侯爺教訓的是。”


    馮智戣追問道:“侯爺,那我們現在?”


    蕭銳開口說道:“水師的兵馬抽調一小部分負責海上運輸,維護好半島和蓬萊的運輸通道。其餘大分部負責鎮守百濟。新羅暫且由女王繼續領政,等大唐朝廷派來能人幹吏之後,再行交接。”


    “把軍中司馬、書記官抽調給我,我培訓他們接管百濟各個城池,熟悉政務和治理安民。一個月內,我要百濟的百姓放下對大唐的仇恨和成見。至於攻打高句麗,隻能靠陛下的十萬大軍了。”


    十萬?


    “陛下手上不是有十五萬嗎?”


    “嗬嗬……他們攻破了高句麗的第一道防線,現在長驅直入,高句麗退守第二道防線。大唐占領了高句麗一半的領土,總得留人鎮守治理。能抽出十萬兵馬繼續進攻,就不容易了。”


    “我們這邊最多虛張聲勢,嚇唬嚇唬高句麗。但那淵蓋蘇文不是傻子,應該很快就能想明白。所以,目前的形勢來看,依舊是大唐十萬對高句麗十萬,且對方兵力收縮、防線收縮,國內城和烏骨城互為犄角,比第一道防線堅固多了。不好打。”


    嘶……


    這麽說,短時間內,戰事結束不了?


    蕭銳苦笑道:“反正我沒什麽好辦法,不知道陛下那邊會不會有什麽奇謀。”


    “當然了,高句麗也不好受,領土折半,就是實力減半,收縮防線不過苟延殘喘罷了,士氣大減,不耐久戰。拖久了,等我們這邊完全吃掉百濟,騰出手來,就是他們的末日。”


    聽到這話,眾人眼中神采恢複。侯爺既然已經預見了勝利,那就不擔心了,隻要聽令就行。


    正如蕭銳所料,高句麗這邊,淵蓋蘇文已經迴過味來,力壓群臣,徹底放棄了百濟這邊的防線,專心防守大唐皇帝的進攻。


    理由很簡單,百濟能有多少實力?五萬精銳折損在高句麗,五萬護城兵馬被蕭銳吃掉,現在的百濟,根本抽不出兵力了。


    再說了,蕭銳既然滅了百濟,那肯定要收下百濟的國土,安撫百姓的民心,就不會做殺雞取卵的事,是不會抓壯丁強製湊兵馬進攻的。那樣隻會適得其反。


    果不其然,一個月來,隻有大唐皇帝這邊對國內城和烏骨城的進攻,百濟這邊毫無動靜,淵蓋蘇文就知道自己猜對了。


    “王上,王上……大喜,大喜啊,下雪了!”


    什麽???


    “王上,司天監主官來報,說下雪了。”


    嘶……


    淵蓋蘇文快步奔出王宮,感受著打在臉上生疼的雪蝌蚪,仿佛是一種從未有過的享受。


    半島苦寒,每年都要被半年雪封,所以半島百姓往往最討厭下雪,可今年不同,這場雪簡直來的太及時了。


    不,是天佑高句麗,這場雪比往年早了整整一個月!


    “哈哈哈哈,天不亡我高句麗!”


    “恭喜王上,大雪封山,大唐再無力進攻,隻能退兵了。”


    ……


    退兵?


    沒錯,確實得退兵。


    李二遙望蒼天,苦笑說道:“果然讓蕭銳那小子算準了,今年攻不下高句麗。”


    “陛下,人力有時窮,誰也沒想到,這高句麗的雪季竟然提前了一個月。末將有信心,再有半個月,一定能攻破烏骨城……”李績不甘的說道。


    李二擺手道:“罷了,不急於一時。連日攻城,我大唐士卒犧牲太多,朕心不忍。讓將士們撤迴來歇歇吧。”


    李績不解道:“可是……這一撤,我們辛苦打下來的地盤……”


    地盤?


    李二哈哈大笑道:“當然不會再讓給他們。此次,朕不會重蹈大業帝的覆轍,哪怕此戰打上三年,也要啃下高句麗。”


    “傳令前線撤軍,然後我大唐兵馬分散各地駐守休整,學學蕭銳那小子,他能耐下心來治理百濟新羅,我們十五萬人難道治理不好半個高句麗?”


    “若是如此,那我們辛苦過來滅國,還有什麽意義?”


    嘶……


    “陛下,您是說,我們、我們不會長安了?可是,可您乃是一國之君,豈能……”


    李二擺手笑道:“長安有太子,亂不了。”


    唉……您禦駕親征,目的就是提振士氣快速滅國。現在倒好,您直接在前線住下了,哪有說國君在外一年的?您就不怕,時間久了國內生變?


    李績似乎看明白了,這是皇帝故意的,考驗太子才是此次遠征的最大目的。


    長安城內,監國的李承乾也懵逼了,不迴來了?這、這怎麽行?一開始您出門的時候,可沒交代我說要監國一年以上啊!


    辛辛苦苦、如履薄冰的理政半年,生怕出了紕漏,將來不好給父皇交差。


    同時,真正一人治國的時候,李承乾才體會到,當皇帝真心不容易,特別是當個好皇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長樂請自重,我是你姐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眼睛小懶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眼睛小懶豬並收藏大唐:長樂請自重,我是你姐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