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聚了不少人, 有導師有學生, 早上還不知道這件事的, 現在基本都知道了。
禹明剛踏進辦公室, 羅主任和副院長過來了。
他們這一出現, 議論聲不減反增, 尤其是那幾位碩導博導, 越說越不滿。
副院長被請到一邊坐下,吳墨的導師趙教授開口了:“羅主任,如果規定隻有科主任的學生可以提前轉博, 何必搞這些大大小小的考試?“
她資曆老,性格也耿直,進科幾次考試, 吳墨排在倒數。因為擔心學生名額落空, 她曾專門找吳墨談話,現在才知道, 不是學生不夠努力, 而是有人提前泄了題。
“既然名額早就內定了, 就不要講什麽憑優錄取的漂亮話。“
這是另一位老教授, 盛一南的導師。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討論, 兩派聲音共存。學生們靜悄悄地擠在門口, 沒人敢插言。舒秦作為當事人被推到了前麵,雖然麵上很鎮定,但能感覺到周圍射來的無數道目光,
她告訴自己不必在意, 可就連盛一南和吳墨的態度都不如平時自然。這地方既講公平也認實力,倘若拿不出讓人心服口服的證據,全科上下不滿不說,有人還會借風起浪。
果然,人堆裏,不知誰甕聲甕氣說了句:“其實這次的事情不是個例,科裏類似的不公平現象還有很多,既然院領導和校領導都來了,大家不如痛痛快快提一次意見。”
章派一位老教授抖了抖手裏的校報,馬上接茬:“不想針對科裏哪位領導,可教學管理上確實有缺陷,就拿人才培養來說,科裏曆年來出去參加學術年會的名額,都是由科室主任擅自擬定,有的學生可以連續參加好幾次,有的卻一次都輪不上。都是科裏的研究生,憑什麽區別對待?”
曹教授反駁:“武教授,您這話有點偏頗了,隻要科裏組織學生出去開會,哪迴不是公開征求大家的意見?所有程序公開透明,人人都有機會。屢次得不到名額,隻能說明平時學習不夠認真。”
“是啊,沒有羅主任的領導,科裏的業務會走上一個新台階嗎,這些年下來,科裏建立麻醉學博士後流動站點、開設麻醉門診、無痛分娩,拓展疼痛病房,還有那麽多國家和省部級科研課題,這可都是羅主任手裏起來的。教學和管理公不公平,大家有目共睹。”
“公平?公平就不會出現泄題的事咯。”
爭辯聲中,禹明在旁邊擺弄電腦和打印機,穩如泰山。
羅主任看一眼學生,也表現得很平靜。
為了競聘副院長的事,他今天一早被幾位院領導約談,從院辦出來時快十一點了,還沒迴科就接到被舉報的消息。
看到截圖,他起初也很驚愕,明明是自己出的病例分析題,怎麽會出現在禹明的筆記上。
第一反應就是聯係禹明了解情況,但由於這件事驚動了校領導和衛計委,他沒能跟禹明碰上一麵,正好要競聘了,他站在風口浪尖,隻要是落到他身上的問題,哪怕再小也會被放大數倍,況且真有泄題現象,又怎能說是小問題。
經過仔細對比,羅主任發現禹明筆記上的病例跟題目並不完全一致,而在聽到禹明要求公開解決的古怪要求後,他勉強猜到了一點緣故。
早在十二年前,禹明就來找過他,原因無他,隻因他曾經為禹明的母親提供過治療癌痛的服務。打從那時起,禹明就表示要做他的學生。
當時羅主任以為這是剛失去母親的少年衝動之下的想法,然而幾年後,這孩子竟真填報了濟仁。
接下來的時間,這孩子動不動因為學習上的問題到一院麻醉科來找他,他覺得這孩子操之過急,才上大一,基礎課都沒打牢,這些臨床上的部分,怎麽可能吃得透?但他從來沒有見過這麽拚的學生,一次又一次來,一次比一次進步明顯,看在這孩子如此執著的份上,他教了禹明很多麻醉的入門概念。
迴想當時的場景,羅主任愈發確定這些筆記為什麽會撞題了。
當時他搖頭笑了笑,這孩子倒是不嫌把事情鬧大。不過既然有人要在競聘前夕發難,何妨借這個機會擴大影響。
因為受到了啟發,整個下午羅主任都在安排這件事,聯係了病案室,又請人迴去拿東西。
這時,門口一陣騷動,院裏的黨委程書記也來了。羅主任和章副主任抬步迎過去,程書記笑著擺手:“聽說今天麻醉科很熱鬧,正好我從校本部迴來,順便過來看看。”
這下辦公室更沸騰了,連同醫務科長在內,院領導一下來了三個。
這件事證據確鑿,光向上麵匯報怎麽夠,最好把領導們引到科裏,讓他們親眼看看知道這件事給全科造成了多大影響才行。
究竟是誰通風報信,已無從追究。黨委書記隨便找了張椅子,挨著副院長坐下。
紀委王老師趁勢說:“今天把大家召集起來,目的是為了調查清楚泄題的事,但如果有科室管理上的漏洞,大家盡可以提出來,無論是正麵的還是負麵的意見,我們都會如實反饋給校方。”
章副主任表現得很低調,招唿完程書記就挨著領導坐下,下麵的時間幾乎全程沉默,偶爾才跟身後的教授們聊幾句,聽了這話,他臉上露出點笑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如他所料,有了來自校方的鼓勵,亂七八糟的聲音就更多了。
羅主任站在全科人麵前,不論誰提意見,他都既不打斷也不動怒。劉院長和程書記交談幾句,露出讚許之色。
舒秦本來因為受到同學的孤立和疏遠難過,這時突然受了鼓舞。還在本科期間她就聽羅主任講過“藥理學“,課後滿堂學生們提意見,羅主任一一耐心迴複,當時那堂課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後來她報一院不隻衝著羅主任學術上日益煊赫的聲譽,還因為他身上散發的那種真正的學者氣度。
等大家都說得差不多了,羅主任說:“作為導師,我充分相信自己的兩個學生,作為教學工作者,我敢保證沒有人替我出題,但作為科室管理者,我也能體諒大家的質疑。禹明,在你的要求下,校領導、院領導和科裏人都來了,現在當著大家的麵,你先說說到底怎麽迴事。”
舒秦看向禹明。
禹明發放完手裏的資料,走到前頭,站定了:“沒想到這件事給科裏造成了這麽大的影響,還驚動了院領導和校方——”
雖然是歉然的口吻,但他眼裏可一點道歉的意思都沒有。
馬上有人說:“禹明,這件事很嚴重,道歉遠遠不夠,必須嚴厲懲處,而且,這件事怎麽隻能聽你單方麵的說辭,那個學生呢,是不是叫舒秦?別縮在後麵了,來,舒秦你也出來說說當時的情況。”
眾人迴頭看舒秦,舒秦正要邁出一步,禹明笑說:“趙教授,您別急啊,為了這事,中午我跟紀委的兩位老師統計了一下,十五套試卷,共有五道題目跟我的筆記上的記錄相似,巧的是,全都是病例分析題,分值各不相同,但加起來有二十分。”
全科嘩然。
吳墨盛一南看看舒秦,腳步往邊上挪了挪。
舒秦迴頭坦然地看兩人一眼。吳墨脖頸縮了縮,盛一南倒是不縮,可她已經毫不掩飾自己眼裏的懷疑了。在舒秦長久的注視下,兩人又訕訕地挪了迴來。
“不光泄題,還替羅主任出題?”一位男醫生邊說邊環顧四周,“真是想不到,這樣下去科裏還不得亂套哇。”
禹明看那人一眼,是柯榮,章副主任的大弟子。
禹明沒動,接著說:“下午我征得紀委兩位老師的同意,當著他們的麵把筆記上的截圖和試卷上的題目做成了一個ppt,五道病例題都放在一起做對比,這樣看起來更清楚。東西我都打印出來了,老師們可以先互相傳閱一下。沒分到資料的老師和同學,隻能將就看看幻燈片了。”
劉教授皺了皺眉:“第一道題背景就基本一模一樣。你們聽聽,男性脫水患者,57歲,體重60kg,現體重56kg。血清鈉離子濃度130mmol/l,擬行腸梗阻剖腹探查術,入室後進行液體複蘇,問補充液體總量怎麽算?這是一道單選題。
“再看看禹明的筆記,患者58歲,腸梗阻,體重68kg,現體重64kg。血清鈉離子濃度129mmol/l,擬行剖腹探查術——”
“嘖,就算撞病例也不會撞成這樣,除了體重有出入,入院經過和首次病誌基本都吻合。”
禹明:“光看前麵的部分,兩個病例是很像,但我筆記上記載的,是我去年做過的一個普外科病例,筆記後麵我寫下了患者的住院號,電腦上就可以查到病誌。”
有人很快在電腦上找到了這份病曆:“沒錯,這是禹明做的麻醉。”
“那又怎麽樣?你做的病例怎麽跑到羅主任出的卷子上去了?”
“就是,越描越黑,這不正好說明了你代替出題,難道你想說這是巧合?”
禹明很淡定:“第一,我隻是在筆記後麵列了一個補鈉計算公式,沒寫具體的液體複蘇的方案,就算有人借閱我這本筆記,也未必能做對試卷上的考題。第二,如劉教授所說,這還真就是巧合。”
“巧合?不可能。”劉教授揮手,“那第二道題又怎麽說?昨日患者再次出現尿毒症酸中毒入院,41歲男性,少尿,用了速尿效果不佳,血壓168/97mmhg,bun 30mmol/l,co2cp 15mmol/l.碳酸氫鈉靜脈滴注後,患者出現了唿吸困難,心率達124次/分,肺底也出現了少許水泡音。該病人該如何處理,選擇____
“禹明當時正在icu輪轉,筆記上寫著,患者尿毒症酸中毒入院,40歲男性,血壓170/100mmhg,bun 32mmol/l,co2cp 16mmol/l,送來icu,來後患者出現心衰症狀,肺底大量水泡音,該病人緊急治療步驟。”
章副主任滿臉驚訝,喟歎道:“這、這真是,本來不相信你泄題,可如果不是你替羅主任出題,找不到更合理的解釋。禹明,你本來是我們科裏最有前途的年輕人,羅主任平時沒少誇你,想不到你還這麽年輕就不走正道,劉院長、程書記,你們也看看,一道題就算了,這可是連續五道啊。”
幾人輪流傳閱,麵色嚴肅,偶爾抬頭看看禹明和羅主任,漸漸露出不滿。
氣氛越來越凝重,幾位教授正要發起第二輪責難,門口的學生們朝兩邊分開,病案室專管病曆的負責人帶著兩名年輕校工來了,帶來的病曆太多,他們特地推了一輛病曆手動推車,而病曆上麵,則堆著一些陳舊的厚本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科裏人正奇怪,羅主任對那幾人說聲辛苦,禹明更有底氣了,雖然沒能聯係上羅主任,但導師顯然知道他這麽做的目的。
等病例車推到眾人麵前,禹明看一眼羅主任,羅主任不緊不慢走到病例車麵前,找出第一本十年前的病例,在眾人麵前展開。
章副主任目光定了定,笑容突然僵在臉上。
“上午我給病案室的侯科長打電話借病曆,因為有份病曆年代久遠沒錄入電子係統,病案室的同事們幫忙找了一下午才找齊,時間不充裕,沒來得及做ppt,曹教授,麻煩你把這份病曆傳閱下去。”
辦公室安靜了一會,議論聲又起。
病曆先拿出來一份,就這麽攤在院領導和幾位資曆最老的教授麵前。
趙教授抽出一張紅色的麻醉記錄單,緊接著又找出術前訪視單和查房記錄,為了和鄰座的教授們一起觀看,她眯著眼睛將紙張在麵前豎了起來。
在座都是麻醉老本行,一看就明白怎麽迴事。
再次抬起頭時,劉教授鼻梁上鏡片的光芒一閃:“羅主任,這是……”
副院長和程書記對照著禹明的幻燈片來迴看,也隱約明白過來。
舒秦離得有些遠,看不清細節,但透過紙張的背麵,依稀能看見手寫記錄。
“這是我2008年做的一例麻醉,當時我們醫院的電子病曆係統還在架構中,麻醉記錄單和查房病誌一律隻能手寫,但患者入院經過和圍術期情況都完整地保存在病曆裏麵。”
那份病曆從劉教授手裏傳到了黨委書記手裏,又遞給紀委王老師。
上級們確認完了,輪到下級醫生互相傳閱。
除了校本部的兩位紀委老師,所有人都有臨床經驗。
大家都看出這位十年前的患者跟禹明筆記上的病例一樣,都是腸梗阻導致脫水和電解質紊亂,送進手術室後,擬行剖腹探查術。
像這種典型的病例,症狀和診療經過往往相似,但連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和年齡體重都這麽接近,並不多見。
然而由不得他們不信,因為病曆上的細節比幻燈片上的更吻合。相較於禹明的筆記,羅主任的這份才有可能是真正的病例來源。
“要不是親眼看到截圖,我也不敢相信兩份病曆會這麽相像,十年一個輪迴啊,這十年間,我們科手術間從三十多間變成了六十多間,年手術量更是從五萬多台漲到了九萬多台——”
嗡嗡嘈嘈的雜音不見了,空氣裏一片靜默,章副主任確認過病曆,嘴唇緊閉。
“可這也才一份病曆,後麵還有四道大的病例分析題,背景也都差不多,就算這份病曆出現了巧合,總不可能五份都是巧合。”
“是啊,七年製這次筆試上的這道題目怎麽說?”武教授跟章副主任互相一眼,指指禹明的幻燈片,“冠脈搭橋手術,還未開胸患者就血壓驟降,接著就出現了室顫、心跳驟停,實施緊急複蘇,試卷上這道血管活性藥物的多選題,足足占了五分。而你禹明的筆記上,也有一道類似的題目。體外循環我們每天都做,但這種情況一年到頭才有幾例?”
這話提醒了紀委那兩位科長,他們把手頭那本看完的遞還給曹教授,微笑說:“羅主任,能讓我們看看第二道病例題的出處嗎。”
五份病例早就找出來了,但禹明是“嫌疑人”,自己不方便過去拿,就讓王南幫著病案室的人將剩下四份放到桌上,供大家翻閱。
光從【題幹】上麵看,第二道題目同時囊括了“冠脈搭橋”與“心跳驟停”,情況較特殊,處理起來較複雜。關鍵是,考點都是循環方麵的用藥,被人懷疑泄題並不奇怪,但abcd每一個選項完全不同,禹明想必是相關知識早已爛熟於心,自顧自在筆記上列了幾道題目,並未寫下答案。
羅主任溫聲說:“這是我15年6月份做過的一例手術,患者的搶救過程很成功,當時我曾專門組織過全科大討論,後來我又根據當時的搶救過程,在私底下出了六道血管活性藥物的多選題,這次七年製考試用到的隻是其中一道。而禹明筆記上的這一例,則是去年年底的一次手術,兩例麻醉之間相隔了足有兩年。”
第二份病曆開始傳閱,在禹明的示意下,王南抱著病曆走遍了全科每個角落,一輪下來,上至領導下至學生,人人都進行了確認。
一看病曆裏附帶的“用藥記錄”和“全科討論意見”就知道了,試卷上的題目出自羅主任自己做的這例麻醉。
而禹明做的那一例,僅僅隻是發病過程相仿。
吳墨臉悄悄紅了,盛一南目光閃閃,兩人在後麵拽了拽舒秦的衣角:“舒秦。”
舒秦裝沒聽著。
“至於第三份,也就是腎功能衰竭合並心衰患者,從幻燈片來看,禹明是在icu輪轉的時候遇到了這位患者,但我在試卷上出題的病曆,是16年申請國家自然基金項目時做的一例樣本。兩位患者症狀和病情變化確實很像,但通讀這兩份完整病例就可以知道,禹明的患者是入院前有肺部感染,在家治療後半個月之後才出現心衰,而我的這例患者則是液體治療時突發心衰,誘因不同,治療措施也不同。“
“第四份則是我2010年做過的一位老年髖關節置換患者,該患者在放入骨水泥時出現了全身反應,禹明筆記上的類似病曆發生在去年年底,也是一位老年髖關節置換的患者,但這位患者的病例實際診斷是脂肪栓塞,光看題目的確有相似的感覺,但考點和患者轉歸卻完全不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至於第五位,疼痛病房的一位肺癌晚期患者,這位患者為了給家裏節省費用,擅自將整片羥|考酮緩釋片掰成一半口服,這個舉動使得藥量快速釋放,患者也相應地在夜間出現了唿吸抑製。這道題考的是床旁唿吸機和藥物的使用,因為涉及到疼痛學的基礎理論,很值得引起學生們重視,所以我將分值擬得較高。”
每位患者情況各有不同,但誠如羅主任所說,試卷上的五道病例題都在他自己的病曆中找到了原型。
而且,主麻醫生正是羅主任自己。
這還不夠。羅主任又泰然說:“提交到學校題庫的十五份試卷裏,我一共出了六十餘道大大小小的病例分析題,而且這些題目沒有一道出自傳統題庫,全都源自我這些年在臨床遇到的較典型的病例,現在這些病曆就在病曆車上,如果時間還來得及,科裏可以一一進行確認。”
劉副院長和程書記露出釋然的笑容,看羅主任去推車,起身攔住:“哎,老羅,再說下去就較真了,我們過來也就是了解了解情況,可這分明就是一場誤會。”
“不過也多虧了這場誤會,我們總算是知道這幾年麻醉科業務迅速提升的原因了,老羅,你不簡單呐,一位優秀的科室主任,能對全科上下都起到極佳的示範作用。”
章副主任抱著胳膊坐著不動,勉強擠出一絲笑容。
角落裏突然冒出一個聲音,非常欽佩的語氣:“十年前的病曆也能這麽快找出來?羅主任的記性也太驚人了,換作是我,就算知道這題目是我出的,我也可能想不起究竟是哪份病例,電子係統當時還不完善,患者本來就不容易找,能在這麽短時間內就找出住院號?有點懸。”
辦公室的緊張氛圍本來已經有所鬆弛,這話一丟出來,眾人麵麵相覷,是啊,要請病案室幫忙找這麽久遠的病曆,起碼要提供住院號。
可是,一名麻醉醫生,尤其是高級職稱的麻醉醫生,一年下來經手的麻醉何止千例,就算題目是自己出的,都已經十年前的事了,別說住院號,能想起患者的名字就屬奇事了。
趙教授和劉教授聽了這話,也覺得不太對味,十年前的病例,不可思議。今晚就要競聘演講了,副院長和黨委書記都是能左右競聘分數的領導班子成員。
一場舉報風波,本來證據確鑿,豈料弄到最後,原本處於不利地位的羅主任和禹明反倒成了最大贏家。
而他們這幾個中間派,統統淪為羅主任在領導麵前刷好感的工具,認真想起來這件事不難做到,隻要準備五份相撞的病曆就行了。
章副主任眸光微動,瞥瞥武教授。
武教授撐著桌麵起身,搖搖頭,悠然長歎:“嗨,算了吧,就是被叫過來看了一場戲。”
羅派自導自演的一場戲。
後麵有個學生囁嚅:“嘖,舉報人不會是羅主任他們自己吧。”
舒秦扭頭看門口,說話這人是章副主任的一個碩士,話音未落,一個身影出去,個頭跟禹明差不多高,倉促間舒秦隻看到了側臉,是林景洋。
林景洋沒進來,站了一站就離開了。
紀委的王吳兩位老師沒再說話,等東西整理好了:“這樣吧,這件事我們先迴去報告,具體什麽情況,等周一跟校領導開個會討論討論。”
舒秦腦海裏鬆懈的那根弦又繃起來,紀委這兩位老師跟章副主任關係很不錯,分明還揣著懷疑的態度,可今晚競聘都結束了,如果兩人迴去打個含糊其辭的匯報,沒準會影響校本部對羅主任的打分。
禹明看著羅主任:“主任,你那些寶貝不都拿出來了嗎,別藏著了。”
兩位院領導也都迴過神來。
羅主任不緊不慢走到病曆車前,拿起一本筆記本。
很普通的工作記錄簿,封麵寫著“濟仁”,隻因用得太舊,整個本子都彰顯著歲月的遺痕,而且不隻一本,病曆上麵堆疊著的工作簿,共有七|八本。
羅主任打開其中一本,看看四周,感慨萬千:“當年有個年輕人跑來找我,問我怎麽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臨床醫生。我告訴他,上好大學的每一堂課,利用好每天的晚自習,等你基礎學透了,再迴來找我。
“大一上學期結束的時候,這孩子得了年級第一,他拿著成績單又迴來找我,依然問我同樣的問題。我看他進步了,就給了他這本工作筆記,我說這是一本病例手劄,你先拿迴去看,能看懂多少就看懂多少。”
羅主任說著,把手裏這本筆記遞給大家,剩下的六七本,也都被眾人拿起來傳閱。
“我告訴這孩子,等你進入臨床階段的時候,每天實習結束的時候,你就把你印象深刻的病例記下來,日積月累,總會有所收獲,後來這孩子來科裏實習,比我當年還要拚。才短短一年時間,就寫下了厚厚的四本筆記。”
一名實習同學笑著舉手:“我知道了,羅主任,您說的是禹明老師。”
禹明站在邊上,一臉漠然沒吭聲,眾人看出他不好意思,笑聲蕩開,氛圍明顯比剛才活躍。
舒秦打開一本,羅主任的舊筆記全是臨床病例心得,她一邊看,一邊澀澀地想,禹明的筆記風格源自羅主任,但他比羅主任挖得更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沒多久,終於有人在其中一本舊筆記上找到了試卷上的一個病例:“噫,我找到那道題目的原型了。”
兩位院領導認真看了看,羅主任的筆記都好些年了,十五份卷子更是早在兩年前就做好了錄入工作,所謂的做戲?豈不是十年前就開始做戲。
章副主任調整好僵硬的麵部表情,起身朝這邊走過來。
兩位領導淡淡看他一眼,轉過身說:“這邊的事也差不多了,正好馬上要搞競聘演講了,羅主任,老吳、老王,一起走吧。”
章副主任笑容剛綻到一半,就這麽尷尬地留在原地,頭迴被院領導忽視到這等程度,連周身的空氣都透著尷尬,然而薑還是老的辣,章副主任很快就抖擻了精神,邁開步子負手往外走了。紀委兩人拍好了照收好材料,跟章副主任對視一眼,也一聲不發出了辦公室。
這兩人路過舒秦時,王老師電話響了,估計是校領導打來的,他語氣很尊重:“哦,對,調查得差不多了,嗯……算一場誤會。”
舒秦鄙夷地看了看對方的後腦勺,不過這樣一來,所謂的泄題事件不會再對羅主任的競選造成任何影響了。
而且從剛才兩位院領導的態度來看,不但沒有影響,還起到了正麵的作用。
禹明迴頭看看舒秦,意思很明顯:讓她等他。然後他跟上一行人。
劉院長笑了:“禹明,不錯,今天挺沉得住氣的,出去一段時間,感覺你變化挺大,清平縣的事進行得如何,都還順利嗎?”
“不大順利,這次迴來就是打算多爭取領導們的支持。”禹明實話實說,又笑道,“劉院長,程書記,下鄉的事路上我向你們仔細匯報,剛才這場玩笑開得有點大,學生們都嚇得不輕,既然都沒事了,研究生辦的提前轉博通知什麽時候能重新掛上去啊。”
舒秦沒聽到後麵的話,因為她跟其他人一起坐車到了校本部禮堂。
校本部已經布置起來了,燈光耀眼,台上垂著猩紅色的幕布,今天是四大附屬醫院的中級幹部正式競聘,禮堂來了不少人,比起那迴青年人才後備競選,場麵還要宏大許多。
手機響了,是顧飛宇打過來的,舒秦邊接電話邊找座位。
“舒小妹,禹明電話打不通,我和雯姐快到了,要是你和禹明今天晚上想搞慶祝,我和雯姐去你們家蹭頓火鍋。”
“搞慶祝?顧師兄,競選的結果還沒出來——”
“嗨,今天老章不是在你們科不是鬧了一場嗎,你別問了,反正顧師兄消息靈通,火鍋想吃什麽底料?我和雯姐晚上帶過來。”
舒秦踮腳往前看去,看到章副主任坐在第二排,舞台上燈柱的光在章副主任的臉龐投下一層淡淡的陰影,在那幫擁護者的簇擁下,章副主任周圍依舊像往常那般熱鬧,但是他卻像少了一點精氣神,整個人深陷在座位裏,像尊石像似的,一動也不動。
前麵熱鬧起來,校長和院士出來致辭,章副主任這才打起精神坐直身體。羅主任走到第一排坐下,舒秦沒看到禹明,因為感受到即將拉開序幕的激烈氛圍,緊張得深唿口氣。
禹明剛踏進辦公室, 羅主任和副院長過來了。
他們這一出現, 議論聲不減反增, 尤其是那幾位碩導博導, 越說越不滿。
副院長被請到一邊坐下,吳墨的導師趙教授開口了:“羅主任,如果規定隻有科主任的學生可以提前轉博, 何必搞這些大大小小的考試?“
她資曆老,性格也耿直,進科幾次考試, 吳墨排在倒數。因為擔心學生名額落空, 她曾專門找吳墨談話,現在才知道, 不是學生不夠努力, 而是有人提前泄了題。
“既然名額早就內定了, 就不要講什麽憑優錄取的漂亮話。“
這是另一位老教授, 盛一南的導師。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討論, 兩派聲音共存。學生們靜悄悄地擠在門口, 沒人敢插言。舒秦作為當事人被推到了前麵,雖然麵上很鎮定,但能感覺到周圍射來的無數道目光,
她告訴自己不必在意, 可就連盛一南和吳墨的態度都不如平時自然。這地方既講公平也認實力,倘若拿不出讓人心服口服的證據,全科上下不滿不說,有人還會借風起浪。
果然,人堆裏,不知誰甕聲甕氣說了句:“其實這次的事情不是個例,科裏類似的不公平現象還有很多,既然院領導和校領導都來了,大家不如痛痛快快提一次意見。”
章派一位老教授抖了抖手裏的校報,馬上接茬:“不想針對科裏哪位領導,可教學管理上確實有缺陷,就拿人才培養來說,科裏曆年來出去參加學術年會的名額,都是由科室主任擅自擬定,有的學生可以連續參加好幾次,有的卻一次都輪不上。都是科裏的研究生,憑什麽區別對待?”
曹教授反駁:“武教授,您這話有點偏頗了,隻要科裏組織學生出去開會,哪迴不是公開征求大家的意見?所有程序公開透明,人人都有機會。屢次得不到名額,隻能說明平時學習不夠認真。”
“是啊,沒有羅主任的領導,科裏的業務會走上一個新台階嗎,這些年下來,科裏建立麻醉學博士後流動站點、開設麻醉門診、無痛分娩,拓展疼痛病房,還有那麽多國家和省部級科研課題,這可都是羅主任手裏起來的。教學和管理公不公平,大家有目共睹。”
“公平?公平就不會出現泄題的事咯。”
爭辯聲中,禹明在旁邊擺弄電腦和打印機,穩如泰山。
羅主任看一眼學生,也表現得很平靜。
為了競聘副院長的事,他今天一早被幾位院領導約談,從院辦出來時快十一點了,還沒迴科就接到被舉報的消息。
看到截圖,他起初也很驚愕,明明是自己出的病例分析題,怎麽會出現在禹明的筆記上。
第一反應就是聯係禹明了解情況,但由於這件事驚動了校領導和衛計委,他沒能跟禹明碰上一麵,正好要競聘了,他站在風口浪尖,隻要是落到他身上的問題,哪怕再小也會被放大數倍,況且真有泄題現象,又怎能說是小問題。
經過仔細對比,羅主任發現禹明筆記上的病例跟題目並不完全一致,而在聽到禹明要求公開解決的古怪要求後,他勉強猜到了一點緣故。
早在十二年前,禹明就來找過他,原因無他,隻因他曾經為禹明的母親提供過治療癌痛的服務。打從那時起,禹明就表示要做他的學生。
當時羅主任以為這是剛失去母親的少年衝動之下的想法,然而幾年後,這孩子竟真填報了濟仁。
接下來的時間,這孩子動不動因為學習上的問題到一院麻醉科來找他,他覺得這孩子操之過急,才上大一,基礎課都沒打牢,這些臨床上的部分,怎麽可能吃得透?但他從來沒有見過這麽拚的學生,一次又一次來,一次比一次進步明顯,看在這孩子如此執著的份上,他教了禹明很多麻醉的入門概念。
迴想當時的場景,羅主任愈發確定這些筆記為什麽會撞題了。
當時他搖頭笑了笑,這孩子倒是不嫌把事情鬧大。不過既然有人要在競聘前夕發難,何妨借這個機會擴大影響。
因為受到了啟發,整個下午羅主任都在安排這件事,聯係了病案室,又請人迴去拿東西。
這時,門口一陣騷動,院裏的黨委程書記也來了。羅主任和章副主任抬步迎過去,程書記笑著擺手:“聽說今天麻醉科很熱鬧,正好我從校本部迴來,順便過來看看。”
這下辦公室更沸騰了,連同醫務科長在內,院領導一下來了三個。
這件事證據確鑿,光向上麵匯報怎麽夠,最好把領導們引到科裏,讓他們親眼看看知道這件事給全科造成了多大影響才行。
究竟是誰通風報信,已無從追究。黨委書記隨便找了張椅子,挨著副院長坐下。
紀委王老師趁勢說:“今天把大家召集起來,目的是為了調查清楚泄題的事,但如果有科室管理上的漏洞,大家盡可以提出來,無論是正麵的還是負麵的意見,我們都會如實反饋給校方。”
章副主任表現得很低調,招唿完程書記就挨著領導坐下,下麵的時間幾乎全程沉默,偶爾才跟身後的教授們聊幾句,聽了這話,他臉上露出點笑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如他所料,有了來自校方的鼓勵,亂七八糟的聲音就更多了。
羅主任站在全科人麵前,不論誰提意見,他都既不打斷也不動怒。劉院長和程書記交談幾句,露出讚許之色。
舒秦本來因為受到同學的孤立和疏遠難過,這時突然受了鼓舞。還在本科期間她就聽羅主任講過“藥理學“,課後滿堂學生們提意見,羅主任一一耐心迴複,當時那堂課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後來她報一院不隻衝著羅主任學術上日益煊赫的聲譽,還因為他身上散發的那種真正的學者氣度。
等大家都說得差不多了,羅主任說:“作為導師,我充分相信自己的兩個學生,作為教學工作者,我敢保證沒有人替我出題,但作為科室管理者,我也能體諒大家的質疑。禹明,在你的要求下,校領導、院領導和科裏人都來了,現在當著大家的麵,你先說說到底怎麽迴事。”
舒秦看向禹明。
禹明發放完手裏的資料,走到前頭,站定了:“沒想到這件事給科裏造成了這麽大的影響,還驚動了院領導和校方——”
雖然是歉然的口吻,但他眼裏可一點道歉的意思都沒有。
馬上有人說:“禹明,這件事很嚴重,道歉遠遠不夠,必須嚴厲懲處,而且,這件事怎麽隻能聽你單方麵的說辭,那個學生呢,是不是叫舒秦?別縮在後麵了,來,舒秦你也出來說說當時的情況。”
眾人迴頭看舒秦,舒秦正要邁出一步,禹明笑說:“趙教授,您別急啊,為了這事,中午我跟紀委的兩位老師統計了一下,十五套試卷,共有五道題目跟我的筆記上的記錄相似,巧的是,全都是病例分析題,分值各不相同,但加起來有二十分。”
全科嘩然。
吳墨盛一南看看舒秦,腳步往邊上挪了挪。
舒秦迴頭坦然地看兩人一眼。吳墨脖頸縮了縮,盛一南倒是不縮,可她已經毫不掩飾自己眼裏的懷疑了。在舒秦長久的注視下,兩人又訕訕地挪了迴來。
“不光泄題,還替羅主任出題?”一位男醫生邊說邊環顧四周,“真是想不到,這樣下去科裏還不得亂套哇。”
禹明看那人一眼,是柯榮,章副主任的大弟子。
禹明沒動,接著說:“下午我征得紀委兩位老師的同意,當著他們的麵把筆記上的截圖和試卷上的題目做成了一個ppt,五道病例題都放在一起做對比,這樣看起來更清楚。東西我都打印出來了,老師們可以先互相傳閱一下。沒分到資料的老師和同學,隻能將就看看幻燈片了。”
劉教授皺了皺眉:“第一道題背景就基本一模一樣。你們聽聽,男性脫水患者,57歲,體重60kg,現體重56kg。血清鈉離子濃度130mmol/l,擬行腸梗阻剖腹探查術,入室後進行液體複蘇,問補充液體總量怎麽算?這是一道單選題。
“再看看禹明的筆記,患者58歲,腸梗阻,體重68kg,現體重64kg。血清鈉離子濃度129mmol/l,擬行剖腹探查術——”
“嘖,就算撞病例也不會撞成這樣,除了體重有出入,入院經過和首次病誌基本都吻合。”
禹明:“光看前麵的部分,兩個病例是很像,但我筆記上記載的,是我去年做過的一個普外科病例,筆記後麵我寫下了患者的住院號,電腦上就可以查到病誌。”
有人很快在電腦上找到了這份病曆:“沒錯,這是禹明做的麻醉。”
“那又怎麽樣?你做的病例怎麽跑到羅主任出的卷子上去了?”
“就是,越描越黑,這不正好說明了你代替出題,難道你想說這是巧合?”
禹明很淡定:“第一,我隻是在筆記後麵列了一個補鈉計算公式,沒寫具體的液體複蘇的方案,就算有人借閱我這本筆記,也未必能做對試卷上的考題。第二,如劉教授所說,這還真就是巧合。”
“巧合?不可能。”劉教授揮手,“那第二道題又怎麽說?昨日患者再次出現尿毒症酸中毒入院,41歲男性,少尿,用了速尿效果不佳,血壓168/97mmhg,bun 30mmol/l,co2cp 15mmol/l.碳酸氫鈉靜脈滴注後,患者出現了唿吸困難,心率達124次/分,肺底也出現了少許水泡音。該病人該如何處理,選擇____
“禹明當時正在icu輪轉,筆記上寫著,患者尿毒症酸中毒入院,40歲男性,血壓170/100mmhg,bun 32mmol/l,co2cp 16mmol/l,送來icu,來後患者出現心衰症狀,肺底大量水泡音,該病人緊急治療步驟。”
章副主任滿臉驚訝,喟歎道:“這、這真是,本來不相信你泄題,可如果不是你替羅主任出題,找不到更合理的解釋。禹明,你本來是我們科裏最有前途的年輕人,羅主任平時沒少誇你,想不到你還這麽年輕就不走正道,劉院長、程書記,你們也看看,一道題就算了,這可是連續五道啊。”
幾人輪流傳閱,麵色嚴肅,偶爾抬頭看看禹明和羅主任,漸漸露出不滿。
氣氛越來越凝重,幾位教授正要發起第二輪責難,門口的學生們朝兩邊分開,病案室專管病曆的負責人帶著兩名年輕校工來了,帶來的病曆太多,他們特地推了一輛病曆手動推車,而病曆上麵,則堆著一些陳舊的厚本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科裏人正奇怪,羅主任對那幾人說聲辛苦,禹明更有底氣了,雖然沒能聯係上羅主任,但導師顯然知道他這麽做的目的。
等病例車推到眾人麵前,禹明看一眼羅主任,羅主任不緊不慢走到病例車麵前,找出第一本十年前的病例,在眾人麵前展開。
章副主任目光定了定,笑容突然僵在臉上。
“上午我給病案室的侯科長打電話借病曆,因為有份病曆年代久遠沒錄入電子係統,病案室的同事們幫忙找了一下午才找齊,時間不充裕,沒來得及做ppt,曹教授,麻煩你把這份病曆傳閱下去。”
辦公室安靜了一會,議論聲又起。
病曆先拿出來一份,就這麽攤在院領導和幾位資曆最老的教授麵前。
趙教授抽出一張紅色的麻醉記錄單,緊接著又找出術前訪視單和查房記錄,為了和鄰座的教授們一起觀看,她眯著眼睛將紙張在麵前豎了起來。
在座都是麻醉老本行,一看就明白怎麽迴事。
再次抬起頭時,劉教授鼻梁上鏡片的光芒一閃:“羅主任,這是……”
副院長和程書記對照著禹明的幻燈片來迴看,也隱約明白過來。
舒秦離得有些遠,看不清細節,但透過紙張的背麵,依稀能看見手寫記錄。
“這是我2008年做的一例麻醉,當時我們醫院的電子病曆係統還在架構中,麻醉記錄單和查房病誌一律隻能手寫,但患者入院經過和圍術期情況都完整地保存在病曆裏麵。”
那份病曆從劉教授手裏傳到了黨委書記手裏,又遞給紀委王老師。
上級們確認完了,輪到下級醫生互相傳閱。
除了校本部的兩位紀委老師,所有人都有臨床經驗。
大家都看出這位十年前的患者跟禹明筆記上的病例一樣,都是腸梗阻導致脫水和電解質紊亂,送進手術室後,擬行剖腹探查術。
像這種典型的病例,症狀和診療經過往往相似,但連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和年齡體重都這麽接近,並不多見。
然而由不得他們不信,因為病曆上的細節比幻燈片上的更吻合。相較於禹明的筆記,羅主任的這份才有可能是真正的病例來源。
“要不是親眼看到截圖,我也不敢相信兩份病曆會這麽相像,十年一個輪迴啊,這十年間,我們科手術間從三十多間變成了六十多間,年手術量更是從五萬多台漲到了九萬多台——”
嗡嗡嘈嘈的雜音不見了,空氣裏一片靜默,章副主任確認過病曆,嘴唇緊閉。
“可這也才一份病曆,後麵還有四道大的病例分析題,背景也都差不多,就算這份病曆出現了巧合,總不可能五份都是巧合。”
“是啊,七年製這次筆試上的這道題目怎麽說?”武教授跟章副主任互相一眼,指指禹明的幻燈片,“冠脈搭橋手術,還未開胸患者就血壓驟降,接著就出現了室顫、心跳驟停,實施緊急複蘇,試卷上這道血管活性藥物的多選題,足足占了五分。而你禹明的筆記上,也有一道類似的題目。體外循環我們每天都做,但這種情況一年到頭才有幾例?”
這話提醒了紀委那兩位科長,他們把手頭那本看完的遞還給曹教授,微笑說:“羅主任,能讓我們看看第二道病例題的出處嗎。”
五份病例早就找出來了,但禹明是“嫌疑人”,自己不方便過去拿,就讓王南幫著病案室的人將剩下四份放到桌上,供大家翻閱。
光從【題幹】上麵看,第二道題目同時囊括了“冠脈搭橋”與“心跳驟停”,情況較特殊,處理起來較複雜。關鍵是,考點都是循環方麵的用藥,被人懷疑泄題並不奇怪,但abcd每一個選項完全不同,禹明想必是相關知識早已爛熟於心,自顧自在筆記上列了幾道題目,並未寫下答案。
羅主任溫聲說:“這是我15年6月份做過的一例手術,患者的搶救過程很成功,當時我曾專門組織過全科大討論,後來我又根據當時的搶救過程,在私底下出了六道血管活性藥物的多選題,這次七年製考試用到的隻是其中一道。而禹明筆記上的這一例,則是去年年底的一次手術,兩例麻醉之間相隔了足有兩年。”
第二份病曆開始傳閱,在禹明的示意下,王南抱著病曆走遍了全科每個角落,一輪下來,上至領導下至學生,人人都進行了確認。
一看病曆裏附帶的“用藥記錄”和“全科討論意見”就知道了,試卷上的題目出自羅主任自己做的這例麻醉。
而禹明做的那一例,僅僅隻是發病過程相仿。
吳墨臉悄悄紅了,盛一南目光閃閃,兩人在後麵拽了拽舒秦的衣角:“舒秦。”
舒秦裝沒聽著。
“至於第三份,也就是腎功能衰竭合並心衰患者,從幻燈片來看,禹明是在icu輪轉的時候遇到了這位患者,但我在試卷上出題的病曆,是16年申請國家自然基金項目時做的一例樣本。兩位患者症狀和病情變化確實很像,但通讀這兩份完整病例就可以知道,禹明的患者是入院前有肺部感染,在家治療後半個月之後才出現心衰,而我的這例患者則是液體治療時突發心衰,誘因不同,治療措施也不同。“
“第四份則是我2010年做過的一位老年髖關節置換患者,該患者在放入骨水泥時出現了全身反應,禹明筆記上的類似病曆發生在去年年底,也是一位老年髖關節置換的患者,但這位患者的病例實際診斷是脂肪栓塞,光看題目的確有相似的感覺,但考點和患者轉歸卻完全不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至於第五位,疼痛病房的一位肺癌晚期患者,這位患者為了給家裏節省費用,擅自將整片羥|考酮緩釋片掰成一半口服,這個舉動使得藥量快速釋放,患者也相應地在夜間出現了唿吸抑製。這道題考的是床旁唿吸機和藥物的使用,因為涉及到疼痛學的基礎理論,很值得引起學生們重視,所以我將分值擬得較高。”
每位患者情況各有不同,但誠如羅主任所說,試卷上的五道病例題都在他自己的病曆中找到了原型。
而且,主麻醫生正是羅主任自己。
這還不夠。羅主任又泰然說:“提交到學校題庫的十五份試卷裏,我一共出了六十餘道大大小小的病例分析題,而且這些題目沒有一道出自傳統題庫,全都源自我這些年在臨床遇到的較典型的病例,現在這些病曆就在病曆車上,如果時間還來得及,科裏可以一一進行確認。”
劉副院長和程書記露出釋然的笑容,看羅主任去推車,起身攔住:“哎,老羅,再說下去就較真了,我們過來也就是了解了解情況,可這分明就是一場誤會。”
“不過也多虧了這場誤會,我們總算是知道這幾年麻醉科業務迅速提升的原因了,老羅,你不簡單呐,一位優秀的科室主任,能對全科上下都起到極佳的示範作用。”
章副主任抱著胳膊坐著不動,勉強擠出一絲笑容。
角落裏突然冒出一個聲音,非常欽佩的語氣:“十年前的病曆也能這麽快找出來?羅主任的記性也太驚人了,換作是我,就算知道這題目是我出的,我也可能想不起究竟是哪份病例,電子係統當時還不完善,患者本來就不容易找,能在這麽短時間內就找出住院號?有點懸。”
辦公室的緊張氛圍本來已經有所鬆弛,這話一丟出來,眾人麵麵相覷,是啊,要請病案室幫忙找這麽久遠的病曆,起碼要提供住院號。
可是,一名麻醉醫生,尤其是高級職稱的麻醉醫生,一年下來經手的麻醉何止千例,就算題目是自己出的,都已經十年前的事了,別說住院號,能想起患者的名字就屬奇事了。
趙教授和劉教授聽了這話,也覺得不太對味,十年前的病例,不可思議。今晚就要競聘演講了,副院長和黨委書記都是能左右競聘分數的領導班子成員。
一場舉報風波,本來證據確鑿,豈料弄到最後,原本處於不利地位的羅主任和禹明反倒成了最大贏家。
而他們這幾個中間派,統統淪為羅主任在領導麵前刷好感的工具,認真想起來這件事不難做到,隻要準備五份相撞的病曆就行了。
章副主任眸光微動,瞥瞥武教授。
武教授撐著桌麵起身,搖搖頭,悠然長歎:“嗨,算了吧,就是被叫過來看了一場戲。”
羅派自導自演的一場戲。
後麵有個學生囁嚅:“嘖,舉報人不會是羅主任他們自己吧。”
舒秦扭頭看門口,說話這人是章副主任的一個碩士,話音未落,一個身影出去,個頭跟禹明差不多高,倉促間舒秦隻看到了側臉,是林景洋。
林景洋沒進來,站了一站就離開了。
紀委的王吳兩位老師沒再說話,等東西整理好了:“這樣吧,這件事我們先迴去報告,具體什麽情況,等周一跟校領導開個會討論討論。”
舒秦腦海裏鬆懈的那根弦又繃起來,紀委這兩位老師跟章副主任關係很不錯,分明還揣著懷疑的態度,可今晚競聘都結束了,如果兩人迴去打個含糊其辭的匯報,沒準會影響校本部對羅主任的打分。
禹明看著羅主任:“主任,你那些寶貝不都拿出來了嗎,別藏著了。”
兩位院領導也都迴過神來。
羅主任不緊不慢走到病曆車前,拿起一本筆記本。
很普通的工作記錄簿,封麵寫著“濟仁”,隻因用得太舊,整個本子都彰顯著歲月的遺痕,而且不隻一本,病曆上麵堆疊著的工作簿,共有七|八本。
羅主任打開其中一本,看看四周,感慨萬千:“當年有個年輕人跑來找我,問我怎麽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臨床醫生。我告訴他,上好大學的每一堂課,利用好每天的晚自習,等你基礎學透了,再迴來找我。
“大一上學期結束的時候,這孩子得了年級第一,他拿著成績單又迴來找我,依然問我同樣的問題。我看他進步了,就給了他這本工作筆記,我說這是一本病例手劄,你先拿迴去看,能看懂多少就看懂多少。”
羅主任說著,把手裏這本筆記遞給大家,剩下的六七本,也都被眾人拿起來傳閱。
“我告訴這孩子,等你進入臨床階段的時候,每天實習結束的時候,你就把你印象深刻的病例記下來,日積月累,總會有所收獲,後來這孩子來科裏實習,比我當年還要拚。才短短一年時間,就寫下了厚厚的四本筆記。”
一名實習同學笑著舉手:“我知道了,羅主任,您說的是禹明老師。”
禹明站在邊上,一臉漠然沒吭聲,眾人看出他不好意思,笑聲蕩開,氛圍明顯比剛才活躍。
舒秦打開一本,羅主任的舊筆記全是臨床病例心得,她一邊看,一邊澀澀地想,禹明的筆記風格源自羅主任,但他比羅主任挖得更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沒多久,終於有人在其中一本舊筆記上找到了試卷上的一個病例:“噫,我找到那道題目的原型了。”
兩位院領導認真看了看,羅主任的筆記都好些年了,十五份卷子更是早在兩年前就做好了錄入工作,所謂的做戲?豈不是十年前就開始做戲。
章副主任調整好僵硬的麵部表情,起身朝這邊走過來。
兩位領導淡淡看他一眼,轉過身說:“這邊的事也差不多了,正好馬上要搞競聘演講了,羅主任,老吳、老王,一起走吧。”
章副主任笑容剛綻到一半,就這麽尷尬地留在原地,頭迴被院領導忽視到這等程度,連周身的空氣都透著尷尬,然而薑還是老的辣,章副主任很快就抖擻了精神,邁開步子負手往外走了。紀委兩人拍好了照收好材料,跟章副主任對視一眼,也一聲不發出了辦公室。
這兩人路過舒秦時,王老師電話響了,估計是校領導打來的,他語氣很尊重:“哦,對,調查得差不多了,嗯……算一場誤會。”
舒秦鄙夷地看了看對方的後腦勺,不過這樣一來,所謂的泄題事件不會再對羅主任的競選造成任何影響了。
而且從剛才兩位院領導的態度來看,不但沒有影響,還起到了正麵的作用。
禹明迴頭看看舒秦,意思很明顯:讓她等他。然後他跟上一行人。
劉院長笑了:“禹明,不錯,今天挺沉得住氣的,出去一段時間,感覺你變化挺大,清平縣的事進行得如何,都還順利嗎?”
“不大順利,這次迴來就是打算多爭取領導們的支持。”禹明實話實說,又笑道,“劉院長,程書記,下鄉的事路上我向你們仔細匯報,剛才這場玩笑開得有點大,學生們都嚇得不輕,既然都沒事了,研究生辦的提前轉博通知什麽時候能重新掛上去啊。”
舒秦沒聽到後麵的話,因為她跟其他人一起坐車到了校本部禮堂。
校本部已經布置起來了,燈光耀眼,台上垂著猩紅色的幕布,今天是四大附屬醫院的中級幹部正式競聘,禮堂來了不少人,比起那迴青年人才後備競選,場麵還要宏大許多。
手機響了,是顧飛宇打過來的,舒秦邊接電話邊找座位。
“舒小妹,禹明電話打不通,我和雯姐快到了,要是你和禹明今天晚上想搞慶祝,我和雯姐去你們家蹭頓火鍋。”
“搞慶祝?顧師兄,競選的結果還沒出來——”
“嗨,今天老章不是在你們科不是鬧了一場嗎,你別問了,反正顧師兄消息靈通,火鍋想吃什麽底料?我和雯姐晚上帶過來。”
舒秦踮腳往前看去,看到章副主任坐在第二排,舞台上燈柱的光在章副主任的臉龐投下一層淡淡的陰影,在那幫擁護者的簇擁下,章副主任周圍依舊像往常那般熱鬧,但是他卻像少了一點精氣神,整個人深陷在座位裏,像尊石像似的,一動也不動。
前麵熱鬧起來,校長和院士出來致辭,章副主任這才打起精神坐直身體。羅主任走到第一排坐下,舒秦沒看到禹明,因為感受到即將拉開序幕的激烈氛圍,緊張得深唿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