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盜說明在文案, 提高訂閱比例或等72h可看正文,感謝理解麽麽
包拯邀請公孫策一同落座, 趙寒煙隨後端著一碗紅豆湯放到包拯跟前。
“有勞趙小兄弟。”包拯接過紅豆湯後, 越看趙寒煙越覺得這孩子難得,太過招人喜歡, 八賢王當真是好福氣。
公孫策這時候也接過趙寒煙送來紅豆湯,點點頭致謝。
公孫策與此同時意識到了一點。以往他和包大人討論案子的時候, 時常廢寢忘食, 飯送到桌子上, 等反應過的時候早已經涼了。而今卻截然不同,這飯菜一上來,倆人都被香味勾得隻覺得肚子餓要吃點東西,才會覺得能有精神想別的。
包拯和公孫策相繼動筷,先喝了一口紅豆湯, 涼的, 裏麵還有些碎冰。一口下去,頓覺得渾身涼爽,解了酷暑燥熱的煩躁。再去夾一塊菇, 咬一口軟嫩多汁,咀嚼時隱隱有雞肉香在唇齒間徘徊。再有火腿與雞汁, 脆筍與雞汁, 不同的食材與雞汁的融合皆是各有特色, 皆是吃起來叫人覺得欲罷不能的美味。
這時候再夾酥脆的蔥花椒鹽餅或是炸粉餃入口, 米麵香給予的是另一種溫柔的口感, 增添飽腹的同時又給人以滿足感。
接著,二人的筷子都伸向了今天的主菜——荷花雞。
雞肉很軟爛,筷子一碰即可脫骨。包拯夾了一塊雞腿上的肉,公孫策則夾了一塊雞胸肉。皆是香而不柴,肉的味道鮮美,尤其是那一股淡淡獨特的荷葉清香,剛好解掉了雞身上的腥氣和油膩,令人胃口大開,迴味綿長。
一頓飯下來,倆人把桌上的飯菜都吃得幹淨,且覺得微有些撐肚。不止如此,包拯還注意到自己不小心吃到的雞尖口感竟無與倫比的美味。他沒吃夠,但一隻雞上就有一個,也不好開口道明自己喜歡這口。
“下次還是讓趙小兄弟再少準備一些,晚飯用多了會積食。”公孫策深知以趙寒的手藝,送上來的飯菜他們肯定沒辦法剩下,那為了控製他們不會吃撐,最好還是一開始就限量比較好。
包拯很讚同地點頭,腦子裏又惦記了一下雞尖,才正色對公孫策道:“該繼續商議正事了。”
廚房這邊趙寒煙與秀珠、春來、春去四人也要用飯,自留了兩隻雞吃。剩餘的五隻雞則用新鮮的荷葉重新包好,放在鍋內。等展昭、趙虎等人迴來的時候若還沒用飯,直接燒火熱一下即可,味道也不輸於荷葉雞開始剛做好的時候,而且還會有更濃鬱的荷葉清香,吃起來反倒更解膩。
趙寒煙用過飯後,就帶人把廚房收拾好,泡了米,為明早煮粥做準備。如此一天的活兒就算全部完事了,各自道安迴房安歇。
至深夜,展昭等人歸來,春來就去廚房燒火,準備給他們熱菜吃。春來因剛從床上起來,還有些迷迷糊糊,不知一腳踩到什麽,差點滑了一跤,得幸手扶住了灶台。轉即春來覺得不太對,晚飯後他和弟弟春去已經把廚房的地麵打掃幹淨了,怎麽會有東西?春來提燈照地麵近看,是一塊拇指長的細雞骨頭,再把燈籠往別處照,近灶台處竟還有好多快的雞骨頭。
春來趕緊掀鍋,見鍋裏麵隻剩下一隻荷葉雞了,其餘四隻不知所蹤。春來估量了一下地麵雞骨的量,應該隻是一隻雞的,再說就算有人偷吃,一個人一下子也吃不了四隻雞。春來趕緊去把弟弟春去叫醒,問是不是他幹得,廚房四個人裏,也就隻剩下他最有可能了。
“什麽雞?”春去揉眼睛,才緩過勁兒來,“我晚飯吃得很飽,好好地監守自盜做什麽,你忘了咱倆正經做什麽了,餓三天我都能忍。”
“也是,但也不可能是住正房的那二位。”春來皺眉道。
“不管如何,通報一聲,你去把剩下的飯菜端給展護衛他們,我去告知趙兄弟。”春去和春來商量完畢,就各自去了。
趙寒煙隨後去了廚房,打量了地上的雞骨頭,發現灶台邊沿上粘著泥,檢查每個窗台,最後在後窗窗台上也發現了泥。趙寒煙繞路到廚房後身。廚房後頭是李三劈柴的地方,除了堆砌的木柴棒外,還有不少木屑和腳印。腳印比較雜亂,看得出柴堆附近的腳印是一雙大腳,該是屬於李三。趙寒煙往牆邊走,最終在牆邊發現了兩個較小的腳印,大約七寸多一點。如果按照腳印和身高的比大約是一比七來計算,偷盜者的大概身高是一米六五左右。
趙寒煙隨即想到了今天剛見過麵的蔣平,他的身高剛好差不多這樣。趙寒煙再挑燈籠查看牆頭上的痕跡,最近雨季,牆頭上有不少青苔,牆頭上有四處擦痕,像是來過廚房兩次?
沒多久,春來就端著一疊空盤子迴來,跟趙寒煙笑道:“吃得都很好,就是嫌雞少,五個大男人吃一隻雞,不夠分。”
趙寒煙點頭,料到不夠了,都是武行出身,在外跑了一天,胃口本來就比別人大。
“既被偷了,沒辦法,隻能改日再做。”
“被偷了?”
展昭從被黑漆夜色吞沒的夾道中走了出來,一身紅官袍,玉帶束腰,頭戴精致黑官帽,帽兩邊垂下淡紅絲質帽帶。近了些,光線由暗到明,俊美的五官看起來更份外鮮明,直似神明降世。
展昭本就奇怪今天飯桌上為何隻有一隻雞,因為他早就知道小廚子心細,不可能隻準備一隻,所以覺得奇怪,就來看看,沒想到正好被他聽到了。
“是丟了……四隻雞。”趙寒煙本不想把這點小事告知他們,給他們憑添麻煩。
展昭看眼趙寒煙,去了廚房,大概了解情況後,也跟趙寒煙一樣,查看灶台,再看窗台,然後去了後院。
春來在旁見狀,忍不住笑道:“展護衛怎麽和小廚子一樣。”
展昭檢查完牆頭的擦痕後,聽到春來的話,扭頭看趙寒煙,“是麽?”
趙寒煙挑了下眉,不置可否。
“那你怎麽看?”展昭嘴角帶了笑意。
“感覺像是我今天新認識的一位‘兄弟’偷的。”趙寒煙對展昭道,“小事情,迴頭再見我會問清楚,你們若愛吃,我明天多做點就是。”
“是要做,做好了記得告訴我。”展昭認真看趙寒煙一眼,便拱手和她告辭。
趙寒煙點頭後,目送展昭,隨後也要迴房。
春來卻不明白了,撓撓頭,追問趙寒煙展護衛到底是什麽意思。
“用雞釣賊。”趙寒煙簡單解釋道。
春來“啊”了一聲,恍然大悟。
次日晌午,展昭又來找趙寒煙,跟她詳細講述了他們所查到的有關於歐大春身份。
“他原名叫歐大剛,東京城外十裏的方圓縣人,父母早亡,帶著妹妹入贅到了同縣的屠戶裘海家做女婿。他這位嶽父裘海殺豬手藝很好,有些家底,活著的時候性子暴戾,且有些勢利,最喜討好有身份之人,對身份低賤些的窮人慣於輕視打罵,算有那麽一點橫行鄉裏的意思。
一年半前歐大春的妹妹忽然離家不知所蹤,老嶽父在不久之後病死了,他則拋下妻兒孤身一人來東京城開了間肉鋪,因他為人隨和,切肉刀法好,又不計較多給人一塊肉,所以生意越來越紅火,就有了而今這樣的鋪麵。我們還跟幾位經常在歐大春那裏買肉的老客打聽過,歐大春還沒雇小二做事的時候,穿一身白衣,胸前掛著半片蓑衣,給人切肉。說是愛幹淨,不喜血腥濺身。因為做法比較特別,蓑衣這件事每個老客都記得很清楚。再有,歐大春每次切肉後都會洗手。”
其實已經不用趙寒煙判斷,展昭自己講完這些之後,都覺得這個歐大春一定是兇手了。
“原來名叫歐大剛,後來才改叫歐大春?”展昭其它的描述都在趙寒煙的預料之中,遂沒有多問,她隻問名字的事,“你覺不覺得他後改的‘歐大春’這個名和某人有些相像?”
“北俠歐陽春?”展昭立刻問道。
灶台還濕著,暫且不能用,李三和來旺用碳在每個灶台下少留了點火,慢慢烘幹,如此大概到明晚就能用如常做飯了。
“今天大家都辛苦了,明晚上請你們吃頓好飯。”趙寒煙致謝道。
“真的?寒弟的手藝我們可都見識過了,一個餅能做得這麽好吃,做起菜來的話肯定差不了。”李三高興道。
來旺直點頭,嘴上沒說話,心裏卻動了小念頭:必然好吃,想想就流口水,對了,明天我偷偷帶個食盒來,悄悄弄點好菜迴去孝敬老母。
“那明日見。”趙寒煙笑看來旺和李三。
李三和來旺二人雙雙笑著拱手和趙寒煙告辭,各自歸家。
趙寒煙就帶著秀珠和春來春去兄弟打算到外麵湊合吃一口晚飯。四人從廚房出來的時候,才發現衙差們正著忙地去馬棚,欲去巡視。
天近黃昏時,這本該是多數人放值的時候,忽然這麽多人出動,必然有事。
“出什麽事了?”春來抓住一位相熟的衙差詢問。
包拯邀請公孫策一同落座, 趙寒煙隨後端著一碗紅豆湯放到包拯跟前。
“有勞趙小兄弟。”包拯接過紅豆湯後, 越看趙寒煙越覺得這孩子難得,太過招人喜歡, 八賢王當真是好福氣。
公孫策這時候也接過趙寒煙送來紅豆湯,點點頭致謝。
公孫策與此同時意識到了一點。以往他和包大人討論案子的時候, 時常廢寢忘食, 飯送到桌子上, 等反應過的時候早已經涼了。而今卻截然不同,這飯菜一上來,倆人都被香味勾得隻覺得肚子餓要吃點東西,才會覺得能有精神想別的。
包拯和公孫策相繼動筷,先喝了一口紅豆湯, 涼的, 裏麵還有些碎冰。一口下去,頓覺得渾身涼爽,解了酷暑燥熱的煩躁。再去夾一塊菇, 咬一口軟嫩多汁,咀嚼時隱隱有雞肉香在唇齒間徘徊。再有火腿與雞汁, 脆筍與雞汁, 不同的食材與雞汁的融合皆是各有特色, 皆是吃起來叫人覺得欲罷不能的美味。
這時候再夾酥脆的蔥花椒鹽餅或是炸粉餃入口, 米麵香給予的是另一種溫柔的口感, 增添飽腹的同時又給人以滿足感。
接著,二人的筷子都伸向了今天的主菜——荷花雞。
雞肉很軟爛,筷子一碰即可脫骨。包拯夾了一塊雞腿上的肉,公孫策則夾了一塊雞胸肉。皆是香而不柴,肉的味道鮮美,尤其是那一股淡淡獨特的荷葉清香,剛好解掉了雞身上的腥氣和油膩,令人胃口大開,迴味綿長。
一頓飯下來,倆人把桌上的飯菜都吃得幹淨,且覺得微有些撐肚。不止如此,包拯還注意到自己不小心吃到的雞尖口感竟無與倫比的美味。他沒吃夠,但一隻雞上就有一個,也不好開口道明自己喜歡這口。
“下次還是讓趙小兄弟再少準備一些,晚飯用多了會積食。”公孫策深知以趙寒的手藝,送上來的飯菜他們肯定沒辦法剩下,那為了控製他們不會吃撐,最好還是一開始就限量比較好。
包拯很讚同地點頭,腦子裏又惦記了一下雞尖,才正色對公孫策道:“該繼續商議正事了。”
廚房這邊趙寒煙與秀珠、春來、春去四人也要用飯,自留了兩隻雞吃。剩餘的五隻雞則用新鮮的荷葉重新包好,放在鍋內。等展昭、趙虎等人迴來的時候若還沒用飯,直接燒火熱一下即可,味道也不輸於荷葉雞開始剛做好的時候,而且還會有更濃鬱的荷葉清香,吃起來反倒更解膩。
趙寒煙用過飯後,就帶人把廚房收拾好,泡了米,為明早煮粥做準備。如此一天的活兒就算全部完事了,各自道安迴房安歇。
至深夜,展昭等人歸來,春來就去廚房燒火,準備給他們熱菜吃。春來因剛從床上起來,還有些迷迷糊糊,不知一腳踩到什麽,差點滑了一跤,得幸手扶住了灶台。轉即春來覺得不太對,晚飯後他和弟弟春去已經把廚房的地麵打掃幹淨了,怎麽會有東西?春來提燈照地麵近看,是一塊拇指長的細雞骨頭,再把燈籠往別處照,近灶台處竟還有好多快的雞骨頭。
春來趕緊掀鍋,見鍋裏麵隻剩下一隻荷葉雞了,其餘四隻不知所蹤。春來估量了一下地麵雞骨的量,應該隻是一隻雞的,再說就算有人偷吃,一個人一下子也吃不了四隻雞。春來趕緊去把弟弟春去叫醒,問是不是他幹得,廚房四個人裏,也就隻剩下他最有可能了。
“什麽雞?”春去揉眼睛,才緩過勁兒來,“我晚飯吃得很飽,好好地監守自盜做什麽,你忘了咱倆正經做什麽了,餓三天我都能忍。”
“也是,但也不可能是住正房的那二位。”春來皺眉道。
“不管如何,通報一聲,你去把剩下的飯菜端給展護衛他們,我去告知趙兄弟。”春去和春來商量完畢,就各自去了。
趙寒煙隨後去了廚房,打量了地上的雞骨頭,發現灶台邊沿上粘著泥,檢查每個窗台,最後在後窗窗台上也發現了泥。趙寒煙繞路到廚房後身。廚房後頭是李三劈柴的地方,除了堆砌的木柴棒外,還有不少木屑和腳印。腳印比較雜亂,看得出柴堆附近的腳印是一雙大腳,該是屬於李三。趙寒煙往牆邊走,最終在牆邊發現了兩個較小的腳印,大約七寸多一點。如果按照腳印和身高的比大約是一比七來計算,偷盜者的大概身高是一米六五左右。
趙寒煙隨即想到了今天剛見過麵的蔣平,他的身高剛好差不多這樣。趙寒煙再挑燈籠查看牆頭上的痕跡,最近雨季,牆頭上有不少青苔,牆頭上有四處擦痕,像是來過廚房兩次?
沒多久,春來就端著一疊空盤子迴來,跟趙寒煙笑道:“吃得都很好,就是嫌雞少,五個大男人吃一隻雞,不夠分。”
趙寒煙點頭,料到不夠了,都是武行出身,在外跑了一天,胃口本來就比別人大。
“既被偷了,沒辦法,隻能改日再做。”
“被偷了?”
展昭從被黑漆夜色吞沒的夾道中走了出來,一身紅官袍,玉帶束腰,頭戴精致黑官帽,帽兩邊垂下淡紅絲質帽帶。近了些,光線由暗到明,俊美的五官看起來更份外鮮明,直似神明降世。
展昭本就奇怪今天飯桌上為何隻有一隻雞,因為他早就知道小廚子心細,不可能隻準備一隻,所以覺得奇怪,就來看看,沒想到正好被他聽到了。
“是丟了……四隻雞。”趙寒煙本不想把這點小事告知他們,給他們憑添麻煩。
展昭看眼趙寒煙,去了廚房,大概了解情況後,也跟趙寒煙一樣,查看灶台,再看窗台,然後去了後院。
春來在旁見狀,忍不住笑道:“展護衛怎麽和小廚子一樣。”
展昭檢查完牆頭的擦痕後,聽到春來的話,扭頭看趙寒煙,“是麽?”
趙寒煙挑了下眉,不置可否。
“那你怎麽看?”展昭嘴角帶了笑意。
“感覺像是我今天新認識的一位‘兄弟’偷的。”趙寒煙對展昭道,“小事情,迴頭再見我會問清楚,你們若愛吃,我明天多做點就是。”
“是要做,做好了記得告訴我。”展昭認真看趙寒煙一眼,便拱手和她告辭。
趙寒煙點頭後,目送展昭,隨後也要迴房。
春來卻不明白了,撓撓頭,追問趙寒煙展護衛到底是什麽意思。
“用雞釣賊。”趙寒煙簡單解釋道。
春來“啊”了一聲,恍然大悟。
次日晌午,展昭又來找趙寒煙,跟她詳細講述了他們所查到的有關於歐大春身份。
“他原名叫歐大剛,東京城外十裏的方圓縣人,父母早亡,帶著妹妹入贅到了同縣的屠戶裘海家做女婿。他這位嶽父裘海殺豬手藝很好,有些家底,活著的時候性子暴戾,且有些勢利,最喜討好有身份之人,對身份低賤些的窮人慣於輕視打罵,算有那麽一點橫行鄉裏的意思。
一年半前歐大春的妹妹忽然離家不知所蹤,老嶽父在不久之後病死了,他則拋下妻兒孤身一人來東京城開了間肉鋪,因他為人隨和,切肉刀法好,又不計較多給人一塊肉,所以生意越來越紅火,就有了而今這樣的鋪麵。我們還跟幾位經常在歐大春那裏買肉的老客打聽過,歐大春還沒雇小二做事的時候,穿一身白衣,胸前掛著半片蓑衣,給人切肉。說是愛幹淨,不喜血腥濺身。因為做法比較特別,蓑衣這件事每個老客都記得很清楚。再有,歐大春每次切肉後都會洗手。”
其實已經不用趙寒煙判斷,展昭自己講完這些之後,都覺得這個歐大春一定是兇手了。
“原來名叫歐大剛,後來才改叫歐大春?”展昭其它的描述都在趙寒煙的預料之中,遂沒有多問,她隻問名字的事,“你覺不覺得他後改的‘歐大春’這個名和某人有些相像?”
“北俠歐陽春?”展昭立刻問道。
灶台還濕著,暫且不能用,李三和來旺用碳在每個灶台下少留了點火,慢慢烘幹,如此大概到明晚就能用如常做飯了。
“今天大家都辛苦了,明晚上請你們吃頓好飯。”趙寒煙致謝道。
“真的?寒弟的手藝我們可都見識過了,一個餅能做得這麽好吃,做起菜來的話肯定差不了。”李三高興道。
來旺直點頭,嘴上沒說話,心裏卻動了小念頭:必然好吃,想想就流口水,對了,明天我偷偷帶個食盒來,悄悄弄點好菜迴去孝敬老母。
“那明日見。”趙寒煙笑看來旺和李三。
李三和來旺二人雙雙笑著拱手和趙寒煙告辭,各自歸家。
趙寒煙就帶著秀珠和春來春去兄弟打算到外麵湊合吃一口晚飯。四人從廚房出來的時候,才發現衙差們正著忙地去馬棚,欲去巡視。
天近黃昏時,這本該是多數人放值的時候,忽然這麽多人出動,必然有事。
“出什麽事了?”春來抓住一位相熟的衙差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