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盜說明在文案, 提高訂閱比例或等72h可看正文, 感謝理解麽麽
小廝被趙寒煙一雙如有清溪在內流動的眼眸給迷住了, 又愣了一下, 才慌忙擺手道:“沒沒沒, 當然沒招到。不過請進之前, 我還是要確認一下,二位可知道上一任廚子的事?”
“什麽事?”趙寒煙問。
“果然不知道,我就說怎麽會有好廚子上門。”小廝失望地歎氣, “我們師爺說過, 此事不能瞞著, 那我就要對你提前說清楚。這開封府的上一任廚子就在廚房被人給殺了,兇手正是開封府大牢內被關押犯人的同夥。”
“天哪!”秀珠驚詫地捂住嘴,害怕地湊到趙寒煙身邊, “公子,在這做個廚子還要冒著被殺的危險,太不劃算了。”
趙寒煙點頭讚同。三天前趙禎對她的囑咐還熱乎著, 什麽在開封府做廚子是官家的地方安全, 能夠令他放心。原來這‘安全’二字是她皇帝堂哥在跟她開玩笑呢。
“那二位還想來應征廚子麽?”小廝小心翼翼地用目光來迴打量她們主仆, 在得到迴答之前他竟然有些緊張了, 頭一次舍不得人走。
“應征。”趙寒煙幹脆道。
小廝一喜,趕緊把門推到最大,熱情地邀請她們進門, 又要幫忙拿東西。趙寒煙和秀珠也不客氣, 真把東西都給他了。小廝愣了愣, 隻好默默扛著東西帶她們先到了廚房。
“這就是廚房。”小廝笑嘻嘻地把東西放下,鬆了口氣,對他們二人道。
趙寒煙看了眼秀珠。
秀珠立刻明白,從錢袋裏拿了一串錢給小廝。
小廝再再次愣了,“這是做什麽?”
“不能讓你白扛東西,拿著,迴頭吃茶用。”秀珠笑著把錢遞過去。
小廝沒想到會得到賞錢,開心不已,連連謝過,倒有些愧疚剛剛自己接行李時腹誹人家了。
“要不了這麽多,拿兩文就是,都挺不容易的,大家以後互相幫忙。”小廝把剩下的大部分還給秀珠,“東西先暫且放這,我帶你們去見師爺。”
小廝說罷就在前領路。
秀珠收迴了錢,就有些驚喜地湊到趙寒煙身邊,小聲道:“這開封府的人還都挺實在的。”
“也不看主人是誰,上正下自然正。”
主仆二人隨後跟著小廝至公孫策房間。公孫策聽說終於招到廚子了,高興不已,立刻見了趙寒煙和秀珠。初見麵,免不得要彼此互相打量一番。公孫策觀趙寒煙,膚白,眼神純淨,笑起來一雙眼彎成了月牙兒,小小的鼻子微微上翹,一對劍眉當真英氣十足,是個清俊討喜的少年,而且瞧著人不會壞。至於他身後的婢女,公孫策剛剛已經聽小廝說過了,當然他也一眼就看出來是名女子。
趙寒煙打量公孫策,更多得是在‘對號入座’,畢竟眼前的這位可是她見到的第一位的開封府名人。年紀三十多歲,清秀儒雅,有些仙風道骨,笑起來十分和藹,一瞧就知是好相處的人。公孫策說起話來特別斯文,慢慢的語調不僅能讓人能聽進耳,還會給人以平靜感。
兩廂見過之後,對彼此的印象都很好。
公孫策請趙寒煙落座後,撚著胡子點點頭,順便笑眯眯地問趙寒煙姓名、年齡、家住哪裏等問題。
“我叫趙寒,和我徒弟都是京城人士,祖上曾是書香出身,但家父這一輩就沒落了,父親靠開個酒館謀生,盼著我讀書有出息,後來父母相繼故去了,日子難以為繼,我隻能放棄讀書,先謀生。遂來應召做廚子,討口飯吃。”趙寒煙盡量把自己的身份說得沒破綻,“當然來這裏除了做飯,還有些別的小心思,開封府遠近聞名,包大人的盛名更是早有耳聞。最重要這裏是官家地方,有書香,我想著做飯之餘,或許還能有機會讀書。”
公孫策聽完這些解釋後,略作點頭,難怪這次來的廚子不忌諱廚房死人的事,原來是個內心清明一心求學之人。公孫策很滿意的點點頭,“趙寒小兄弟很是不俗啊,便留在這裏,要書或筆墨盡管來我這裏借便是。”
“多謝先生。”趙寒煙對公孫策行禮謝過。
公孫策仔細觀察了這名叫趙寒的後生的談吐舉止,又一次點點頭,落落大方,不卑不亢,雖然家道中落,但大家規矩教養出來孩子還是不俗,特別是他眼前見到這位尤其很不俗。
“那你這婢女?”公孫策問。
趙寒煙尷尬地笑了下,“不瞞先生,母親去世後,她其實是我父親買來伺候我的,算半個妹妹了。”
公孫策點點頭,本要親自去一趟廚房安排,這時候見趙虎來了,就打發趙虎去。
“那處廚房已有近一月沒用過了,需得打掃,你多找些人幫忙。”公孫策囑咐道。
趙虎從剛剛一進門就注意到屋裏多了兩個麵生的人,其中一名的長相還特別合他眼緣。俊得不招人嫉妒且靈氣十足,令人自然而然對其心生好感。
趙虎趕緊應下活兒,就帶著趙寒煙主仆去了廚房,路上不忘熱情地介紹自己,還有展昭、王朝、馬漢和張龍等人。
趙寒煙都一一認真聽著。
到了地方後,趙虎就把廚房的人都喚來,對趙寒煙繼續介紹廚房裏其它的四個人:砍柴的李三,燒火的來旺,負責洗菜買辦等雜活的春來、春去兄弟。
春來,春去,這二人該就是趙禎所言暗中保護自己的人。趙寒煙特意打量他們二人一眼,一身布衣,正憨笑著對自己打招唿,看著還真像是廚房幫忙的仆人,半點沒有侍衛的樣子。
既然說好不會彼此戳破身份,趙寒煙的目光也沒有在他們身上過多停留,打量起廚房的環境,確實有些天沒動過了,有積灰。而且廚房的地方不大,灶台有三個,烤爐等也有,稍微改造修葺一下,就能使用了。
開封府內上下幹活的官吏有近百人,就小破廚房必然不是供所有人的飯食,而且她剛聽說這廚子出事後此處廚房已經擱置了近一個月,趙寒煙遂問這其中的緣由是什麽。
李三解釋道:“那些官吏的飯不歸我們管,咱們這是小廚房,隻管包大人、師爺、展護衛,還有王、馬、張、趙四位校尉的飯食。開封府公務繁忙,包大人辦起事來時常廢寢忘食,師爺和展護衛他們一直貼身為包大人辦事,自然也跟著忙,所以一天十之八、九吃飯的時間不準時,跟那些早晚按時點卯的判官、推官等官員不同。大人不忍給那邊領公糧的廚子多添活計,就自己出錢弄個這樣的小廚房。”
“原來如此。”趙寒煙點點頭。
“幾個人圍著桌子一起吃飯還有個名頭呢,叫‘小飯桌’。”春來補充道。
“小飯桌?咳咳……”趙寒煙忍不住笑了,因覺得場合不合適,就用手擋住嘴假裝咳嗽,接著故作正經道,“這裏看來要拾掇兩天才能弄好,煩勞趙校尉幫忙轉告公孫先生一聲。”
“好好好,我這就去轉告。”趙虎忙應承,轉身就要走。
趙寒煙:“那我們的房間?”
“對,我怎麽把這事兒忘了,我領你們去,離廚房不遠。”趙虎笑著在前領路,從廚房西側門出去右拐,到了一處小院落。
小院子裏東西廂房住著春來春去,唯一一間小正房給了趙寒煙,邊上的耳房則給秀珠住。李三和來旺二人在外有家,所以不住開封府。
送走趙虎後,秀珠開始收拾房間。別的都忍了,到整理被褥這一步,秀珠忍不住抱怨:“這床也太硬了,跟睡地上沒什麽分別,被褥還有股子怪味。公子,這小破屋子真能住?都沒有宮女住得房間好。”
趙寒煙對住的地方不挑,整齊幹淨就可,“住什麽地方無所謂,幹淨就成,你去把這床被褥換了。若是有人問起,就說是從咱們自己家搬來的。”
秀珠應承是,立刻去辦。
至晌午,天越來越陰,下了一陣大雨,雖隻維持了一炷香的時間就停了,但已令地麵上有了不少積水。雨停後不久就起了風,撥雲見日,天竟然晴了。
趙寒煙就開始忙碌起來,本打算帶著李三、來旺等人修改灶台、拾掇廚房。但看大家都沒吃飯,自然要吃飽了才能幹活,她瞧了下廚房有什麽食材,除了鹽糖芝麻等作料就隻剩下麵和油了,並無其它。
春來不好意思地解釋:“因沒廚子,也就很久沒置辦菜了。”
“沒關係,我們隨便對付一口。”趙寒煙道。
幾個人都笑哈哈地應和,麵色卻略尷尬。
一臉苦笑的李三:還以為來了廚子能蹭點好菜吃,結果現在連個菜葉子都沒有,能做什麽,吃個屁啊。
動了動眼珠的來旺:廚房隻剩麵了,要做饅頭?不想吃饅頭,連點滋味都沒有。
表情無所謂的春來:今天起得晚,剛和春去在外麵吃了一頓好的,一點都不餓。
趙寒煙聽完大家的想法後,冷靜斟酌。隻剩麵,還要有滋味,不如做椒鹽餅?下決心後,趙寒煙就去取了麵,水油對半和麵,再用糖、芝麻、鹽、椒末和香油和在一起做了椒鹽餡料。把餡料包進麵裏,擀出餅來,就置於烤爐之內。對於烤爐的火候掌握趙寒煙尚還不懂,好在負責燒火的來旺有經驗,大概知道烤餅要用多少火,所以餅最後出爐的時候,除了極個別火大了,多數還算不錯。
剛出爐的餅最好吃,餅皮酥脆,咬一口下去,內軟外酥脆的口感和飽滿的麵香瞬間讓饑餓之人的肚子得以撫慰,再一口,就吃到滿滿噴香的餡料,獨有的椒鹽味和芝麻香再配上外脆的口感,讓餅更香,讓人吃得停不下嘴,已經不需要再配菜了。
唯一的缺點就是有點幹,要配著水喝。
趙寒煙咬一口餅後,想起什麽來,讓秀珠去把她帶來的那罐烏梅醬取來。用湯匙舀一勺放進碗裏,再用冰涼的深井水衝勻就變成了烏梅茶,在夏季的時候喝酸酸甜甜的烏梅茶開胃解渴又消暑,而且就著餅吃正好。
李三和來旺完全控製不了自己的嘴,一口氣吃了八個,連已經不餓的春去春來兄弟也一口氣吃了三個。好在趙寒煙做得多,倒是夠吃了。
李三特別喜歡喝這個烏梅茶,問趙寒煙這烏梅醬具體怎麽做,“迴頭讓俺娘子也做一個,孩子肯定喜歡喝。”
“很簡單,烏梅一斤,洗淨打碎,隨口味放糖,量多甜點,少就酸一些。拌勻混合後入罐,隔水煮一炷香,想喝的時候取用即可,伏天用最好,消暑。”
“記下了,記下了,多謝寒兄弟,今晚上迴去我就告訴我娘子!”李三高興道。
“大人何意?”
“人能偽裝得了身份,卻偽裝不了其與生俱來的氣度。觀趙小兄弟的言談舉止絕非俗類,豈可能隻是個破落門戶出身的書生?”包拯語氣篤定至極,“當然,趙小兄弟若實在不想坦白,包某也不會強逼,但避免不了會叫人詳查你的身份。”
“是有假,大人不必命人查了,我說實話就是。其實我也料到我這點偽裝挺不了多久,就會被大人的銳眼看穿。”趙寒煙迴答時不忘小小恭維一句包大人,接著道,“我是八賢王的幼子,小字寒。因自小嗜好吃,喜研究做飯,為眾人所不喜。前些日子我與父親作賭,若我贏,就可做一件遂心事。父親應了,結果我真贏了,我因怕他改主意攔我,便留書一封陳清緣由離開。”
“你是八王幼子,曾替父在大雄山出家的那一位?”八賢王的兒子們包拯都見過,唯獨有一位幼子不曾見過,據說是自小體弱多病,不得不以“孝”之名養在寺中,以求多福延壽。
趙寒煙點頭。
包拯感慨不已,沒想到轉眼間八王的幼子已經長成這般大了。難不得如此不俗,原有那樣的出身,又有在寺清修數年的經曆,教化他的人皆是高僧和老儒,非一般人可比。
“我瞞眾人此事確有難言之隱。人活在世隻自己活得明白能如何,卻難逃世俗眼光。我本意變通行事,未曾想傷害任何人,或許還是給包大人添麻煩了,我明天就走。”趙寒煙賠罪以後,以退為進。
包拯思慮片刻之後,忙道:“你既然與八王作賭商定在先,而你做廚子亦是個堂堂正正的活計,說到底這是你們自己的家事,既不影響他人也不傷天害理,包某實沒道理阻攔。”
“多謝包大人!”趙寒煙致謝,聖命難違,她不能暴露身份,隻好暫且拿她的堂弟擋槍了。
包拯本就是想確認趙寒煙對開封府無害,至於人家的家事,他平常連公務都忙不過來,豈會多問。不過包拯還是建議趙寒煙能跟她‘父親’講清楚,盡量破除誤會,得到理解。
趙寒煙沉吟片刻後,點點頭,“以後得機會我會和我父親講清楚,但在這以前,包大人可否就當做不知這件事,也不知我的身份?”
包拯雖不理解趙寒煙才華橫溢,為何偏偏要執著於做廚子。但轉念想想,或許她對廚子的信念,正如自己當年想要立誌做忠君為民的賢臣一般,人各有誌,強求不得。
包拯為官多年,也並非不懂變通之人,遂點了點頭,應承下來。
趙寒煙鞠躬行大禮,“對於隱瞞一事,深感致歉!”
“趙小兄弟不必如此客氣,這開封府中誰人沒有秘密,隻要不是害人之事,便無大礙。”包拯報以理解的微笑道。
趙寒煙鬆口氣地笑道:“有大人這句話我便放心了,多謝大人體諒。”
趙寒煙隨後對包拯再行一禮。
包拯點點頭,這孩子知書達理,絕非是不懂規矩之人,當初之所以會從王府裏跑出來,極可能真是八王一時未能想開。這孩子行為處事一向機靈,該是想到的辦法都想到了,最後沒辦法才會以賭作理由離開了王府。
趙寒煙全然不知包拯對自己印象極好,已經腦補了她‘出逃’一事全然是因王府觀念傳統所致。不過包大人能尊重她做廚子這事,令趙寒煙還有點意外。本來她還做了下一步打算,比如請八賢王出馬再為她作證一番,但現在看來似乎並不需要了。
趙寒煙欲告辭,轉身後忽然想起什麽,問包拯:“晚上小飯桌,大人想吃點什麽?”
包拯愣了下,笑起來,“你手藝好,隨意做點就行。”
包拯心聲:剛坐車歸來之時,偶見街邊售賣烤雞,肉香十足,略想吃。
“好,我知道了。”趙寒煙也笑了,再行禮後退出門外。
公孫策正在門外等候,與趙寒煙打了個照麵後,就進屋詢問包拯情況。
“什麽?”包拯不懂地問。
“自然是趙小兄弟的真實身份。”趙寒起初所述的身世解釋來府裏做飯,還能混過去,但漸漸往後的時候,趙小兄弟的表現已經不能用這個身份來解釋了。以趙小兄弟對案情的推敲和判斷來看,足證明她是個見識很廣且有些閱曆之人,這可並非是足不出戶的家養書生能做到的事情。
“是有點身份,不過不礙我們,這孩子不容易,先生就不要多問了,權當現在的他就是他。”包拯解釋道。
公孫策了然點頭,也了解趙寒既然能在戶籍上做出一套能看得過眼的東西蒙混過關,肯定有個不俗的身份。既然包大人都能網開一麵,說明這孩子確實不壞,公孫策也便不多問了,有時候知道的太多也未必是好事,他一向識趣。
趙寒煙迴廚房的時候,看到趙虎正有些焦躁地抓著腰間的挎刀在門口徘徊。
“有事?”
趙虎看到趙寒煙,立刻跑了過來,“小廚子,不是我故意挑刺,我這一路怎麽都沒想明白,才想問問你,你的猜測有沒有可能真的就是猜測,未必準。就比如王興安,他穿著一身白衣,就足以說明他愛幹淨了?但是殺人的時候衣袖沾血,實屬意外,他若是覺得脫衣在雨中走未免太眨眼,所以就沒脫呢?”
“動腦了,”趙寒煙笑了笑,“前兩次行兇後,他離開兇案現場之時穿蓑衣本能更好的隱藏行蹤,但他沒有,第一次殺豬巷的案子,蓑衣是在距離案發現場很近一條巷內的草垛後找到,第二次幹脆就在裁縫鋪的後院,說明什麽,他忍不了這個,必須要盡快脫掉。”
趙虎恍然點點頭,然後撓撓頭,歎自己真是個笨的。
“你不是去搜人麽,結束了?”
“我就是在搜人的半路想不明白,所以特意跑迴來問問,現在明白了,我去和王朝匯合繼續搜。”趙虎說罷,就對趙寒煙作揖,轉身匆匆去了。
這時候春來把拾掇好的八隻童子雞放入大盆內,端給趙寒煙。
趙寒煙把去了內髒的童子雞分別剔去中骨後,內外塗抹紹酒、鹽和醬油等佐料醃漬備用。
趙寒煙剛把手洗幹淨,就見趙虎又折來了。她以為趙虎還有疑問,笑著讓他有什麽話就一遭問了,省得來迴跑耽誤工夫。
小廝被趙寒煙一雙如有清溪在內流動的眼眸給迷住了, 又愣了一下, 才慌忙擺手道:“沒沒沒, 當然沒招到。不過請進之前, 我還是要確認一下,二位可知道上一任廚子的事?”
“什麽事?”趙寒煙問。
“果然不知道,我就說怎麽會有好廚子上門。”小廝失望地歎氣, “我們師爺說過, 此事不能瞞著, 那我就要對你提前說清楚。這開封府的上一任廚子就在廚房被人給殺了,兇手正是開封府大牢內被關押犯人的同夥。”
“天哪!”秀珠驚詫地捂住嘴,害怕地湊到趙寒煙身邊, “公子,在這做個廚子還要冒著被殺的危險,太不劃算了。”
趙寒煙點頭讚同。三天前趙禎對她的囑咐還熱乎著, 什麽在開封府做廚子是官家的地方安全, 能夠令他放心。原來這‘安全’二字是她皇帝堂哥在跟她開玩笑呢。
“那二位還想來應征廚子麽?”小廝小心翼翼地用目光來迴打量她們主仆, 在得到迴答之前他竟然有些緊張了, 頭一次舍不得人走。
“應征。”趙寒煙幹脆道。
小廝一喜,趕緊把門推到最大,熱情地邀請她們進門, 又要幫忙拿東西。趙寒煙和秀珠也不客氣, 真把東西都給他了。小廝愣了愣, 隻好默默扛著東西帶她們先到了廚房。
“這就是廚房。”小廝笑嘻嘻地把東西放下,鬆了口氣,對他們二人道。
趙寒煙看了眼秀珠。
秀珠立刻明白,從錢袋裏拿了一串錢給小廝。
小廝再再次愣了,“這是做什麽?”
“不能讓你白扛東西,拿著,迴頭吃茶用。”秀珠笑著把錢遞過去。
小廝沒想到會得到賞錢,開心不已,連連謝過,倒有些愧疚剛剛自己接行李時腹誹人家了。
“要不了這麽多,拿兩文就是,都挺不容易的,大家以後互相幫忙。”小廝把剩下的大部分還給秀珠,“東西先暫且放這,我帶你們去見師爺。”
小廝說罷就在前領路。
秀珠收迴了錢,就有些驚喜地湊到趙寒煙身邊,小聲道:“這開封府的人還都挺實在的。”
“也不看主人是誰,上正下自然正。”
主仆二人隨後跟著小廝至公孫策房間。公孫策聽說終於招到廚子了,高興不已,立刻見了趙寒煙和秀珠。初見麵,免不得要彼此互相打量一番。公孫策觀趙寒煙,膚白,眼神純淨,笑起來一雙眼彎成了月牙兒,小小的鼻子微微上翹,一對劍眉當真英氣十足,是個清俊討喜的少年,而且瞧著人不會壞。至於他身後的婢女,公孫策剛剛已經聽小廝說過了,當然他也一眼就看出來是名女子。
趙寒煙打量公孫策,更多得是在‘對號入座’,畢竟眼前的這位可是她見到的第一位的開封府名人。年紀三十多歲,清秀儒雅,有些仙風道骨,笑起來十分和藹,一瞧就知是好相處的人。公孫策說起話來特別斯文,慢慢的語調不僅能讓人能聽進耳,還會給人以平靜感。
兩廂見過之後,對彼此的印象都很好。
公孫策請趙寒煙落座後,撚著胡子點點頭,順便笑眯眯地問趙寒煙姓名、年齡、家住哪裏等問題。
“我叫趙寒,和我徒弟都是京城人士,祖上曾是書香出身,但家父這一輩就沒落了,父親靠開個酒館謀生,盼著我讀書有出息,後來父母相繼故去了,日子難以為繼,我隻能放棄讀書,先謀生。遂來應召做廚子,討口飯吃。”趙寒煙盡量把自己的身份說得沒破綻,“當然來這裏除了做飯,還有些別的小心思,開封府遠近聞名,包大人的盛名更是早有耳聞。最重要這裏是官家地方,有書香,我想著做飯之餘,或許還能有機會讀書。”
公孫策聽完這些解釋後,略作點頭,難怪這次來的廚子不忌諱廚房死人的事,原來是個內心清明一心求學之人。公孫策很滿意的點點頭,“趙寒小兄弟很是不俗啊,便留在這裏,要書或筆墨盡管來我這裏借便是。”
“多謝先生。”趙寒煙對公孫策行禮謝過。
公孫策仔細觀察了這名叫趙寒的後生的談吐舉止,又一次點點頭,落落大方,不卑不亢,雖然家道中落,但大家規矩教養出來孩子還是不俗,特別是他眼前見到這位尤其很不俗。
“那你這婢女?”公孫策問。
趙寒煙尷尬地笑了下,“不瞞先生,母親去世後,她其實是我父親買來伺候我的,算半個妹妹了。”
公孫策點點頭,本要親自去一趟廚房安排,這時候見趙虎來了,就打發趙虎去。
“那處廚房已有近一月沒用過了,需得打掃,你多找些人幫忙。”公孫策囑咐道。
趙虎從剛剛一進門就注意到屋裏多了兩個麵生的人,其中一名的長相還特別合他眼緣。俊得不招人嫉妒且靈氣十足,令人自然而然對其心生好感。
趙虎趕緊應下活兒,就帶著趙寒煙主仆去了廚房,路上不忘熱情地介紹自己,還有展昭、王朝、馬漢和張龍等人。
趙寒煙都一一認真聽著。
到了地方後,趙虎就把廚房的人都喚來,對趙寒煙繼續介紹廚房裏其它的四個人:砍柴的李三,燒火的來旺,負責洗菜買辦等雜活的春來、春去兄弟。
春來,春去,這二人該就是趙禎所言暗中保護自己的人。趙寒煙特意打量他們二人一眼,一身布衣,正憨笑著對自己打招唿,看著還真像是廚房幫忙的仆人,半點沒有侍衛的樣子。
既然說好不會彼此戳破身份,趙寒煙的目光也沒有在他們身上過多停留,打量起廚房的環境,確實有些天沒動過了,有積灰。而且廚房的地方不大,灶台有三個,烤爐等也有,稍微改造修葺一下,就能使用了。
開封府內上下幹活的官吏有近百人,就小破廚房必然不是供所有人的飯食,而且她剛聽說這廚子出事後此處廚房已經擱置了近一個月,趙寒煙遂問這其中的緣由是什麽。
李三解釋道:“那些官吏的飯不歸我們管,咱們這是小廚房,隻管包大人、師爺、展護衛,還有王、馬、張、趙四位校尉的飯食。開封府公務繁忙,包大人辦起事來時常廢寢忘食,師爺和展護衛他們一直貼身為包大人辦事,自然也跟著忙,所以一天十之八、九吃飯的時間不準時,跟那些早晚按時點卯的判官、推官等官員不同。大人不忍給那邊領公糧的廚子多添活計,就自己出錢弄個這樣的小廚房。”
“原來如此。”趙寒煙點點頭。
“幾個人圍著桌子一起吃飯還有個名頭呢,叫‘小飯桌’。”春來補充道。
“小飯桌?咳咳……”趙寒煙忍不住笑了,因覺得場合不合適,就用手擋住嘴假裝咳嗽,接著故作正經道,“這裏看來要拾掇兩天才能弄好,煩勞趙校尉幫忙轉告公孫先生一聲。”
“好好好,我這就去轉告。”趙虎忙應承,轉身就要走。
趙寒煙:“那我們的房間?”
“對,我怎麽把這事兒忘了,我領你們去,離廚房不遠。”趙虎笑著在前領路,從廚房西側門出去右拐,到了一處小院落。
小院子裏東西廂房住著春來春去,唯一一間小正房給了趙寒煙,邊上的耳房則給秀珠住。李三和來旺二人在外有家,所以不住開封府。
送走趙虎後,秀珠開始收拾房間。別的都忍了,到整理被褥這一步,秀珠忍不住抱怨:“這床也太硬了,跟睡地上沒什麽分別,被褥還有股子怪味。公子,這小破屋子真能住?都沒有宮女住得房間好。”
趙寒煙對住的地方不挑,整齊幹淨就可,“住什麽地方無所謂,幹淨就成,你去把這床被褥換了。若是有人問起,就說是從咱們自己家搬來的。”
秀珠應承是,立刻去辦。
至晌午,天越來越陰,下了一陣大雨,雖隻維持了一炷香的時間就停了,但已令地麵上有了不少積水。雨停後不久就起了風,撥雲見日,天竟然晴了。
趙寒煙就開始忙碌起來,本打算帶著李三、來旺等人修改灶台、拾掇廚房。但看大家都沒吃飯,自然要吃飽了才能幹活,她瞧了下廚房有什麽食材,除了鹽糖芝麻等作料就隻剩下麵和油了,並無其它。
春來不好意思地解釋:“因沒廚子,也就很久沒置辦菜了。”
“沒關係,我們隨便對付一口。”趙寒煙道。
幾個人都笑哈哈地應和,麵色卻略尷尬。
一臉苦笑的李三:還以為來了廚子能蹭點好菜吃,結果現在連個菜葉子都沒有,能做什麽,吃個屁啊。
動了動眼珠的來旺:廚房隻剩麵了,要做饅頭?不想吃饅頭,連點滋味都沒有。
表情無所謂的春來:今天起得晚,剛和春去在外麵吃了一頓好的,一點都不餓。
趙寒煙聽完大家的想法後,冷靜斟酌。隻剩麵,還要有滋味,不如做椒鹽餅?下決心後,趙寒煙就去取了麵,水油對半和麵,再用糖、芝麻、鹽、椒末和香油和在一起做了椒鹽餡料。把餡料包進麵裏,擀出餅來,就置於烤爐之內。對於烤爐的火候掌握趙寒煙尚還不懂,好在負責燒火的來旺有經驗,大概知道烤餅要用多少火,所以餅最後出爐的時候,除了極個別火大了,多數還算不錯。
剛出爐的餅最好吃,餅皮酥脆,咬一口下去,內軟外酥脆的口感和飽滿的麵香瞬間讓饑餓之人的肚子得以撫慰,再一口,就吃到滿滿噴香的餡料,獨有的椒鹽味和芝麻香再配上外脆的口感,讓餅更香,讓人吃得停不下嘴,已經不需要再配菜了。
唯一的缺點就是有點幹,要配著水喝。
趙寒煙咬一口餅後,想起什麽來,讓秀珠去把她帶來的那罐烏梅醬取來。用湯匙舀一勺放進碗裏,再用冰涼的深井水衝勻就變成了烏梅茶,在夏季的時候喝酸酸甜甜的烏梅茶開胃解渴又消暑,而且就著餅吃正好。
李三和來旺完全控製不了自己的嘴,一口氣吃了八個,連已經不餓的春去春來兄弟也一口氣吃了三個。好在趙寒煙做得多,倒是夠吃了。
李三特別喜歡喝這個烏梅茶,問趙寒煙這烏梅醬具體怎麽做,“迴頭讓俺娘子也做一個,孩子肯定喜歡喝。”
“很簡單,烏梅一斤,洗淨打碎,隨口味放糖,量多甜點,少就酸一些。拌勻混合後入罐,隔水煮一炷香,想喝的時候取用即可,伏天用最好,消暑。”
“記下了,記下了,多謝寒兄弟,今晚上迴去我就告訴我娘子!”李三高興道。
“大人何意?”
“人能偽裝得了身份,卻偽裝不了其與生俱來的氣度。觀趙小兄弟的言談舉止絕非俗類,豈可能隻是個破落門戶出身的書生?”包拯語氣篤定至極,“當然,趙小兄弟若實在不想坦白,包某也不會強逼,但避免不了會叫人詳查你的身份。”
“是有假,大人不必命人查了,我說實話就是。其實我也料到我這點偽裝挺不了多久,就會被大人的銳眼看穿。”趙寒煙迴答時不忘小小恭維一句包大人,接著道,“我是八賢王的幼子,小字寒。因自小嗜好吃,喜研究做飯,為眾人所不喜。前些日子我與父親作賭,若我贏,就可做一件遂心事。父親應了,結果我真贏了,我因怕他改主意攔我,便留書一封陳清緣由離開。”
“你是八王幼子,曾替父在大雄山出家的那一位?”八賢王的兒子們包拯都見過,唯獨有一位幼子不曾見過,據說是自小體弱多病,不得不以“孝”之名養在寺中,以求多福延壽。
趙寒煙點頭。
包拯感慨不已,沒想到轉眼間八王的幼子已經長成這般大了。難不得如此不俗,原有那樣的出身,又有在寺清修數年的經曆,教化他的人皆是高僧和老儒,非一般人可比。
“我瞞眾人此事確有難言之隱。人活在世隻自己活得明白能如何,卻難逃世俗眼光。我本意變通行事,未曾想傷害任何人,或許還是給包大人添麻煩了,我明天就走。”趙寒煙賠罪以後,以退為進。
包拯思慮片刻之後,忙道:“你既然與八王作賭商定在先,而你做廚子亦是個堂堂正正的活計,說到底這是你們自己的家事,既不影響他人也不傷天害理,包某實沒道理阻攔。”
“多謝包大人!”趙寒煙致謝,聖命難違,她不能暴露身份,隻好暫且拿她的堂弟擋槍了。
包拯本就是想確認趙寒煙對開封府無害,至於人家的家事,他平常連公務都忙不過來,豈會多問。不過包拯還是建議趙寒煙能跟她‘父親’講清楚,盡量破除誤會,得到理解。
趙寒煙沉吟片刻後,點點頭,“以後得機會我會和我父親講清楚,但在這以前,包大人可否就當做不知這件事,也不知我的身份?”
包拯雖不理解趙寒煙才華橫溢,為何偏偏要執著於做廚子。但轉念想想,或許她對廚子的信念,正如自己當年想要立誌做忠君為民的賢臣一般,人各有誌,強求不得。
包拯為官多年,也並非不懂變通之人,遂點了點頭,應承下來。
趙寒煙鞠躬行大禮,“對於隱瞞一事,深感致歉!”
“趙小兄弟不必如此客氣,這開封府中誰人沒有秘密,隻要不是害人之事,便無大礙。”包拯報以理解的微笑道。
趙寒煙鬆口氣地笑道:“有大人這句話我便放心了,多謝大人體諒。”
趙寒煙隨後對包拯再行一禮。
包拯點點頭,這孩子知書達理,絕非是不懂規矩之人,當初之所以會從王府裏跑出來,極可能真是八王一時未能想開。這孩子行為處事一向機靈,該是想到的辦法都想到了,最後沒辦法才會以賭作理由離開了王府。
趙寒煙全然不知包拯對自己印象極好,已經腦補了她‘出逃’一事全然是因王府觀念傳統所致。不過包大人能尊重她做廚子這事,令趙寒煙還有點意外。本來她還做了下一步打算,比如請八賢王出馬再為她作證一番,但現在看來似乎並不需要了。
趙寒煙欲告辭,轉身後忽然想起什麽,問包拯:“晚上小飯桌,大人想吃點什麽?”
包拯愣了下,笑起來,“你手藝好,隨意做點就行。”
包拯心聲:剛坐車歸來之時,偶見街邊售賣烤雞,肉香十足,略想吃。
“好,我知道了。”趙寒煙也笑了,再行禮後退出門外。
公孫策正在門外等候,與趙寒煙打了個照麵後,就進屋詢問包拯情況。
“什麽?”包拯不懂地問。
“自然是趙小兄弟的真實身份。”趙寒起初所述的身世解釋來府裏做飯,還能混過去,但漸漸往後的時候,趙小兄弟的表現已經不能用這個身份來解釋了。以趙小兄弟對案情的推敲和判斷來看,足證明她是個見識很廣且有些閱曆之人,這可並非是足不出戶的家養書生能做到的事情。
“是有點身份,不過不礙我們,這孩子不容易,先生就不要多問了,權當現在的他就是他。”包拯解釋道。
公孫策了然點頭,也了解趙寒既然能在戶籍上做出一套能看得過眼的東西蒙混過關,肯定有個不俗的身份。既然包大人都能網開一麵,說明這孩子確實不壞,公孫策也便不多問了,有時候知道的太多也未必是好事,他一向識趣。
趙寒煙迴廚房的時候,看到趙虎正有些焦躁地抓著腰間的挎刀在門口徘徊。
“有事?”
趙虎看到趙寒煙,立刻跑了過來,“小廚子,不是我故意挑刺,我這一路怎麽都沒想明白,才想問問你,你的猜測有沒有可能真的就是猜測,未必準。就比如王興安,他穿著一身白衣,就足以說明他愛幹淨了?但是殺人的時候衣袖沾血,實屬意外,他若是覺得脫衣在雨中走未免太眨眼,所以就沒脫呢?”
“動腦了,”趙寒煙笑了笑,“前兩次行兇後,他離開兇案現場之時穿蓑衣本能更好的隱藏行蹤,但他沒有,第一次殺豬巷的案子,蓑衣是在距離案發現場很近一條巷內的草垛後找到,第二次幹脆就在裁縫鋪的後院,說明什麽,他忍不了這個,必須要盡快脫掉。”
趙虎恍然點點頭,然後撓撓頭,歎自己真是個笨的。
“你不是去搜人麽,結束了?”
“我就是在搜人的半路想不明白,所以特意跑迴來問問,現在明白了,我去和王朝匯合繼續搜。”趙虎說罷,就對趙寒煙作揖,轉身匆匆去了。
這時候春來把拾掇好的八隻童子雞放入大盆內,端給趙寒煙。
趙寒煙把去了內髒的童子雞分別剔去中骨後,內外塗抹紹酒、鹽和醬油等佐料醃漬備用。
趙寒煙剛把手洗幹淨,就見趙虎又折來了。她以為趙虎還有疑問,笑著讓他有什麽話就一遭問了,省得來迴跑耽誤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