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防盜章, 防盜說明在文案,72h後自動替換正文, 感謝理解 包拯伸手示意趙寒煙坐。
麵對包大人肅穆正氣的臉, 趙寒煙心裏開始打鼓, 想了各種可能,以及麵對各種可能的應對辦法。
“而今就你我二人,趙小兄弟何不開誠布公,道明自己的身份。”包拯一雙眸子緊盯趙寒煙,似要將其看破。
“大人何意?”
“人能偽裝得了身份,卻偽裝不了其與生俱來的氣度。觀趙小兄弟的言談舉止絕非俗類,豈可能隻是個破落門戶出身的書生?”包拯語氣篤定至極,“當然,趙小兄弟若實在不想坦白,包某也不會強逼, 但避免不了會叫人詳查你的身份。”
“是有假,大人不必命人查了, 我說實話就是。其實我也料到我這點偽裝挺不了多久, 就會被大人的銳眼看穿。”趙寒煙迴答時不忘小小恭維一句包大人, 接著道, “我是八賢王的幼子,小字寒。因自小嗜好吃, 喜研究做飯, 為眾人所不喜。前些日子我與父親作賭, 若我贏, 就可做一件遂心事。父親應了,結果我真贏了,我因怕他改主意攔我,便留書一封陳清緣由離開。”
“你是八王幼子,曾替父在大雄山出家的那一位?”八賢王的兒子們包拯都見過,唯獨有一位幼子不曾見過,據說是自小體弱多病,不得不以“孝”之名養在寺中,以求多福延壽。
趙寒煙點頭。
包拯感慨不已,沒想到轉眼間八王的幼子已經長成這般大了。難不得如此不俗,原有那樣的出身,又有在寺清修數年的經曆,教化他的人皆是高僧和老儒,非一般人可比。
“我瞞眾人此事確有難言之隱。人活在世隻自己活得明白能如何,卻難逃世俗眼光。我本意變通行事,未曾想傷害任何人,或許還是給包大人添麻煩了,我明天就走。”趙寒煙賠罪以後,以退為進。
包拯思慮片刻之後,忙道:“你既然與八王作賭商定在先,而你做廚子亦是個堂堂正正的活計,說到底這是你們自己的家事,既不影響他人也不傷天害理,包某實沒道理阻攔。”
“多謝包大人!”趙寒煙致謝,聖命難違,她不能暴露身份,隻好暫且拿她的堂弟擋槍了。
包拯本就是想確認趙寒煙對開封府無害,至於人家的家事,他平常連公務都忙不過來,豈會多問。不過包拯還是建議趙寒煙能跟她‘父親’講清楚,盡量破除誤會,得到理解。
趙寒煙沉吟片刻後,點點頭,“以後得機會我會和我父親講清楚,但在這以前,包大人可否就當做不知這件事,也不知我的身份?”
包拯雖不理解趙寒煙才華橫溢,為何偏偏要執著於做廚子。但轉念想想,或許她對廚子的信念,正如自己當年想要立誌做忠君為民的賢臣一般,人各有誌,強求不得。
包拯為官多年,也並非不懂變通之人,遂點了點頭,應承下來。
趙寒煙鞠躬行大禮,“對於隱瞞一事,深感致歉!”
“趙小兄弟不必如此客氣,這開封府中誰人沒有秘密,隻要不是害人之事,便無大礙。”包拯報以理解的微笑道。
趙寒煙鬆口氣地笑道:“有大人這句話我便放心了,多謝大人體諒。”
趙寒煙隨後對包拯再行一禮。
包拯點點頭,這孩子知書達理,絕非是不懂規矩之人,當初之所以會從王府裏跑出來,極可能真是八王一時未能想開。這孩子行為處事一向機靈,該是想到的辦法都想到了,最後沒辦法才會以賭作理由離開了王府。
趙寒煙全然不知包拯對自己印象極好,已經腦補了她‘出逃’一事全然是因王府觀念傳統所致。不過包大人能尊重她做廚子這事,令趙寒煙還有點意外。本來她還做了下一步打算,比如請八賢王出馬再為她作證一番,但現在看來似乎並不需要了。
趙寒煙欲告辭,轉身後忽然想起什麽,問包拯:“晚上小飯桌,大人想吃點什麽?”
包拯愣了下,笑起來,“你手藝好,隨意做點就行。”
包拯心聲:剛坐車歸來之時,偶見街邊售賣烤雞,肉香十足,略想吃。
“好,我知道了。”趙寒煙也笑了,再行禮後退出門外。
公孫策正在門外等候,與趙寒煙打了個照麵後,就進屋詢問包拯情況。
“什麽?”包拯不懂地問。
“自然是趙小兄弟的真實身份。”趙寒起初所述的身世解釋來府裏做飯,還能混過去,但漸漸往後的時候,趙小兄弟的表現已經不能用這個身份來解釋了。以趙小兄弟對案情的推敲和判斷來看,足證明她是個見識很廣且有些閱曆之人,這可並非是足不出戶的家養書生能做到的事情。
“是有點身份,不過不礙我們,這孩子不容易,先生就不要多問了,權當現在的他就是他。”包拯解釋道。
公孫策了然點頭,也了解趙寒既然能在戶籍上做出一套能看得過眼的東西蒙混過關,肯定有個不俗的身份。既然包大人都能網開一麵,說明這孩子確實不壞,公孫策也便不多問了,有時候知道的太多也未必是好事,他一向識趣。
趙寒煙迴廚房的時候,看到趙虎正有些焦躁地抓著腰間的挎刀在門口徘徊。
“有事?”
趙虎看到趙寒煙,立刻跑了過來,“小廚子,不是我故意挑刺,我這一路怎麽都沒想明白,才想問問你,你的猜測有沒有可能真的就是猜測,未必準。就比如王興安,他穿著一身白衣,就足以說明他愛幹淨了?但是殺人的時候衣袖沾血,實屬意外,他若是覺得脫衣在雨中走未免太眨眼,所以就沒脫呢?”
“動腦了,”趙寒煙笑了笑,“前兩次行兇後,他離開兇案現場之時穿蓑衣本能更好的隱藏行蹤,但他沒有,第一次殺豬巷的案子,蓑衣是在距離案發現場很近一條巷內的草垛後找到,第二次幹脆就在裁縫鋪的後院,說明什麽,他忍不了這個,必須要盡快脫掉。”
趙虎恍然點點頭,然後撓撓頭,歎自己真是個笨的。
“你不是去搜人麽,結束了?”
“我就是在搜人的半路想不明白,所以特意跑迴來問問,現在明白了,我去和王朝匯合繼續搜。”趙虎說罷,就對趙寒煙作揖,轉身匆匆去了。
這時候春來把拾掇好的八隻童子雞放入大盆內,端給趙寒煙。
趙寒煙把去了內髒的童子雞分別剔去中骨後,內外塗抹紹酒、鹽和醬油等佐料醃漬備用。
趙寒煙剛把手洗幹淨,就見趙虎又折來了。她以為趙虎還有疑問,笑著讓他有什麽話就一遭問了,省得來迴跑耽誤工夫。
趙虎搖頭:“這次是正事,我才剛出門沒多久就碰到展大哥了,他帶人順著踏雲巷挨家挨戶詢問,找到了兩名目擊證人,都說看見過一名男子赤身在雨中行走。”
“那可確認是誰了麽?”趙寒煙問。
趙虎點頭,“因為覺得奇怪,所以目擊證人就多看了兩眼,瞧著像是瓦子那邊賣肉的屠夫,叫歐大春。”
趙寒煙點點頭,“那是好事,可為什麽來找我?”
“展護衛已經帶著人去瓦子那頭暗中盯住了歐大春,問包大人和公孫先生的意思,既沒有實證證明人家有行兇嫌疑,隻因雨中赤身這一件事,怕是難以定罪,一旦隻是巧合呢?”趙虎傳話道。
“我懂了,我跟你一塊走。”趙寒煙把身上的圍裙摘了下來,對著水缸瞧了瞧自己,還算整齊幹淨,這才跟著趙虎走了。
二人一同去了瓦子,找到了歐大春肉鋪,鋪麵不算小,竟是一間二層小樓。樓下一排案台擺了豬牛羊雞鴨肉,樓上則住人。店裏有三名夥計,負責接客,幹些切肉賣肉之類活計。
趙虎隨即帶著趙寒煙到對麵客棧二樓和展昭匯合。
“這會兒看不到他,但才剛還見過,人就在鋪內。”展昭道。
“什麽模樣?”趙寒煙怕自己一會兒找人的時候認錯了。
“很好認,一身白衣,身量高大,十分強壯,比我還要高出半寸。”展昭形容道,隨即詢問趙寒煙是否真的有辦法能確定他就是兇手,而非是偶然路過的‘行人’。
“我有百分百確定的辦法,但是證據還要靠你們自己找,給我一兩銀子。”趙寒煙伸手跟展昭要錢。
展昭愣了下,隨後掏出一錠銀子要給趙寒煙,趙寒煙不要,隻要一兩,展昭無奈,隻好從自己的前袋內仔細找了找才撥出一兩來給趙寒煙。
“且等著。”趙寒煙說罷,就把一兩銀子握在掌心,轉身去了。
“對,兩個名字很相像。”趙寒煙道,“他很可能在效仿北俠,覺得自己殺人是俠義之舉。”
展昭覺得趙寒煙所言不無道理,“今既已確定他是兇手,本該先把人拿了再說,以免他繼續行兇。隻是證據還不足夠,我趁他不在之時,已經探過他的住處,並沒找到什麽有用的線索。大人的意思若是此人嘴硬不招,重刑逼供則有屈打成招之嫌,為下下策,最好能拿到一些實證再審。不知趙小兄弟有什麽好法子?”
“他殺人手法爽利,又是個極愛幹淨之人,在他住處怕是難找到罪證了。”趙寒煙走到廊下坐著,用手托著下巴思量。
展昭見狀也跟著坐了過來,本是等待答案,側首看趙寒煙的時候,發現她挺著微微翹的鼻子一臉認真思考問題的模樣還挺有意思。
“對了,險些忘了一件重要的事。孫橋的屍體可認真檢查過沒有,是否有什麽東西遺失?比如腰牌?”趙寒煙問。
展昭:“當時公孫先生想到這事了,檢查挎刀、腰牌等物都在,並無遺失。我猜測可能是因為當時孫橋的反抗令他慌亂,因急著逃走而忘了拿東西。”
“或許是他拿了你們不知道的東西。孫橋身亡時身穿吏服,他明知孫橋的身份還敢殺,便不會因為著急走就不拿東西,孫橋身上一定有什麽東西被他取走了。”趙寒煙自責道,“怪我腦子不靈光,竟把這麽重要的事給忘了。”
“不怪你,你是個廚子,本就不該負責這些,是我的失職。”展昭笑著糾正道。
“她妹妹失蹤後不久嶽父就身亡了,聽起來很有些蹊蹺。考量到殺豬巷的案子並非歐大春第一次殺人,我覺得這地方可以細查,再有他老家的妻子也是個突破口。”
展昭一一記下,轉即問趙寒煙:“你在破案方麵很有天賦,你若真隻喜做飯我就不說什麽了,但有案子時你會觀察、琢磨,很用心地去想,看起來你不像是不喜歡這個,那為什麽又不做?”
趙寒煙怔住,疑惑地望向展昭,“是麽?”
雖然嘴上這麽問,但趙寒煙心裏其實已經有答案了。她表現得確如展昭所言那樣,在很感興趣地觀察、思考和分析……她看起來很喜歡做這些,這是她自然狀態下最真實的反應。當初或許真是因為父母硬逼她選擇學醫的關係,她為了證明自己就去單純地反抗‘家長製’。家長所有的安排她都討厭,即便是心理學很可能是她所愛,她也把其歸類在‘不喜歡’。
現在想想,烹飪確實是她的興趣所在,心理學也令她著迷。趙寒煙開始自我疑惑,忽然發現自己說不清楚更喜歡哪一個了。
展昭見趙寒煙處於失神中,知這件事似乎戳到了她什麽,遂也不再多問了,客氣告辭。
秀珠緩步湊了過來,輕喚了一聲趙寒煙,“天色不早了,早些歇息?”
“走,迴去睡覺。”趙寒煙決定不想了,痛快地起身,拉著秀珠迴房。
麵對包大人肅穆正氣的臉, 趙寒煙心裏開始打鼓, 想了各種可能,以及麵對各種可能的應對辦法。
“而今就你我二人,趙小兄弟何不開誠布公,道明自己的身份。”包拯一雙眸子緊盯趙寒煙,似要將其看破。
“大人何意?”
“人能偽裝得了身份,卻偽裝不了其與生俱來的氣度。觀趙小兄弟的言談舉止絕非俗類,豈可能隻是個破落門戶出身的書生?”包拯語氣篤定至極,“當然,趙小兄弟若實在不想坦白,包某也不會強逼, 但避免不了會叫人詳查你的身份。”
“是有假,大人不必命人查了, 我說實話就是。其實我也料到我這點偽裝挺不了多久, 就會被大人的銳眼看穿。”趙寒煙迴答時不忘小小恭維一句包大人, 接著道, “我是八賢王的幼子,小字寒。因自小嗜好吃, 喜研究做飯, 為眾人所不喜。前些日子我與父親作賭, 若我贏, 就可做一件遂心事。父親應了,結果我真贏了,我因怕他改主意攔我,便留書一封陳清緣由離開。”
“你是八王幼子,曾替父在大雄山出家的那一位?”八賢王的兒子們包拯都見過,唯獨有一位幼子不曾見過,據說是自小體弱多病,不得不以“孝”之名養在寺中,以求多福延壽。
趙寒煙點頭。
包拯感慨不已,沒想到轉眼間八王的幼子已經長成這般大了。難不得如此不俗,原有那樣的出身,又有在寺清修數年的經曆,教化他的人皆是高僧和老儒,非一般人可比。
“我瞞眾人此事確有難言之隱。人活在世隻自己活得明白能如何,卻難逃世俗眼光。我本意變通行事,未曾想傷害任何人,或許還是給包大人添麻煩了,我明天就走。”趙寒煙賠罪以後,以退為進。
包拯思慮片刻之後,忙道:“你既然與八王作賭商定在先,而你做廚子亦是個堂堂正正的活計,說到底這是你們自己的家事,既不影響他人也不傷天害理,包某實沒道理阻攔。”
“多謝包大人!”趙寒煙致謝,聖命難違,她不能暴露身份,隻好暫且拿她的堂弟擋槍了。
包拯本就是想確認趙寒煙對開封府無害,至於人家的家事,他平常連公務都忙不過來,豈會多問。不過包拯還是建議趙寒煙能跟她‘父親’講清楚,盡量破除誤會,得到理解。
趙寒煙沉吟片刻後,點點頭,“以後得機會我會和我父親講清楚,但在這以前,包大人可否就當做不知這件事,也不知我的身份?”
包拯雖不理解趙寒煙才華橫溢,為何偏偏要執著於做廚子。但轉念想想,或許她對廚子的信念,正如自己當年想要立誌做忠君為民的賢臣一般,人各有誌,強求不得。
包拯為官多年,也並非不懂變通之人,遂點了點頭,應承下來。
趙寒煙鞠躬行大禮,“對於隱瞞一事,深感致歉!”
“趙小兄弟不必如此客氣,這開封府中誰人沒有秘密,隻要不是害人之事,便無大礙。”包拯報以理解的微笑道。
趙寒煙鬆口氣地笑道:“有大人這句話我便放心了,多謝大人體諒。”
趙寒煙隨後對包拯再行一禮。
包拯點點頭,這孩子知書達理,絕非是不懂規矩之人,當初之所以會從王府裏跑出來,極可能真是八王一時未能想開。這孩子行為處事一向機靈,該是想到的辦法都想到了,最後沒辦法才會以賭作理由離開了王府。
趙寒煙全然不知包拯對自己印象極好,已經腦補了她‘出逃’一事全然是因王府觀念傳統所致。不過包大人能尊重她做廚子這事,令趙寒煙還有點意外。本來她還做了下一步打算,比如請八賢王出馬再為她作證一番,但現在看來似乎並不需要了。
趙寒煙欲告辭,轉身後忽然想起什麽,問包拯:“晚上小飯桌,大人想吃點什麽?”
包拯愣了下,笑起來,“你手藝好,隨意做點就行。”
包拯心聲:剛坐車歸來之時,偶見街邊售賣烤雞,肉香十足,略想吃。
“好,我知道了。”趙寒煙也笑了,再行禮後退出門外。
公孫策正在門外等候,與趙寒煙打了個照麵後,就進屋詢問包拯情況。
“什麽?”包拯不懂地問。
“自然是趙小兄弟的真實身份。”趙寒起初所述的身世解釋來府裏做飯,還能混過去,但漸漸往後的時候,趙小兄弟的表現已經不能用這個身份來解釋了。以趙小兄弟對案情的推敲和判斷來看,足證明她是個見識很廣且有些閱曆之人,這可並非是足不出戶的家養書生能做到的事情。
“是有點身份,不過不礙我們,這孩子不容易,先生就不要多問了,權當現在的他就是他。”包拯解釋道。
公孫策了然點頭,也了解趙寒既然能在戶籍上做出一套能看得過眼的東西蒙混過關,肯定有個不俗的身份。既然包大人都能網開一麵,說明這孩子確實不壞,公孫策也便不多問了,有時候知道的太多也未必是好事,他一向識趣。
趙寒煙迴廚房的時候,看到趙虎正有些焦躁地抓著腰間的挎刀在門口徘徊。
“有事?”
趙虎看到趙寒煙,立刻跑了過來,“小廚子,不是我故意挑刺,我這一路怎麽都沒想明白,才想問問你,你的猜測有沒有可能真的就是猜測,未必準。就比如王興安,他穿著一身白衣,就足以說明他愛幹淨了?但是殺人的時候衣袖沾血,實屬意外,他若是覺得脫衣在雨中走未免太眨眼,所以就沒脫呢?”
“動腦了,”趙寒煙笑了笑,“前兩次行兇後,他離開兇案現場之時穿蓑衣本能更好的隱藏行蹤,但他沒有,第一次殺豬巷的案子,蓑衣是在距離案發現場很近一條巷內的草垛後找到,第二次幹脆就在裁縫鋪的後院,說明什麽,他忍不了這個,必須要盡快脫掉。”
趙虎恍然點點頭,然後撓撓頭,歎自己真是個笨的。
“你不是去搜人麽,結束了?”
“我就是在搜人的半路想不明白,所以特意跑迴來問問,現在明白了,我去和王朝匯合繼續搜。”趙虎說罷,就對趙寒煙作揖,轉身匆匆去了。
這時候春來把拾掇好的八隻童子雞放入大盆內,端給趙寒煙。
趙寒煙把去了內髒的童子雞分別剔去中骨後,內外塗抹紹酒、鹽和醬油等佐料醃漬備用。
趙寒煙剛把手洗幹淨,就見趙虎又折來了。她以為趙虎還有疑問,笑著讓他有什麽話就一遭問了,省得來迴跑耽誤工夫。
趙虎搖頭:“這次是正事,我才剛出門沒多久就碰到展大哥了,他帶人順著踏雲巷挨家挨戶詢問,找到了兩名目擊證人,都說看見過一名男子赤身在雨中行走。”
“那可確認是誰了麽?”趙寒煙問。
趙虎點頭,“因為覺得奇怪,所以目擊證人就多看了兩眼,瞧著像是瓦子那邊賣肉的屠夫,叫歐大春。”
趙寒煙點點頭,“那是好事,可為什麽來找我?”
“展護衛已經帶著人去瓦子那頭暗中盯住了歐大春,問包大人和公孫先生的意思,既沒有實證證明人家有行兇嫌疑,隻因雨中赤身這一件事,怕是難以定罪,一旦隻是巧合呢?”趙虎傳話道。
“我懂了,我跟你一塊走。”趙寒煙把身上的圍裙摘了下來,對著水缸瞧了瞧自己,還算整齊幹淨,這才跟著趙虎走了。
二人一同去了瓦子,找到了歐大春肉鋪,鋪麵不算小,竟是一間二層小樓。樓下一排案台擺了豬牛羊雞鴨肉,樓上則住人。店裏有三名夥計,負責接客,幹些切肉賣肉之類活計。
趙虎隨即帶著趙寒煙到對麵客棧二樓和展昭匯合。
“這會兒看不到他,但才剛還見過,人就在鋪內。”展昭道。
“什麽模樣?”趙寒煙怕自己一會兒找人的時候認錯了。
“很好認,一身白衣,身量高大,十分強壯,比我還要高出半寸。”展昭形容道,隨即詢問趙寒煙是否真的有辦法能確定他就是兇手,而非是偶然路過的‘行人’。
“我有百分百確定的辦法,但是證據還要靠你們自己找,給我一兩銀子。”趙寒煙伸手跟展昭要錢。
展昭愣了下,隨後掏出一錠銀子要給趙寒煙,趙寒煙不要,隻要一兩,展昭無奈,隻好從自己的前袋內仔細找了找才撥出一兩來給趙寒煙。
“且等著。”趙寒煙說罷,就把一兩銀子握在掌心,轉身去了。
“對,兩個名字很相像。”趙寒煙道,“他很可能在效仿北俠,覺得自己殺人是俠義之舉。”
展昭覺得趙寒煙所言不無道理,“今既已確定他是兇手,本該先把人拿了再說,以免他繼續行兇。隻是證據還不足夠,我趁他不在之時,已經探過他的住處,並沒找到什麽有用的線索。大人的意思若是此人嘴硬不招,重刑逼供則有屈打成招之嫌,為下下策,最好能拿到一些實證再審。不知趙小兄弟有什麽好法子?”
“他殺人手法爽利,又是個極愛幹淨之人,在他住處怕是難找到罪證了。”趙寒煙走到廊下坐著,用手托著下巴思量。
展昭見狀也跟著坐了過來,本是等待答案,側首看趙寒煙的時候,發現她挺著微微翹的鼻子一臉認真思考問題的模樣還挺有意思。
“對了,險些忘了一件重要的事。孫橋的屍體可認真檢查過沒有,是否有什麽東西遺失?比如腰牌?”趙寒煙問。
展昭:“當時公孫先生想到這事了,檢查挎刀、腰牌等物都在,並無遺失。我猜測可能是因為當時孫橋的反抗令他慌亂,因急著逃走而忘了拿東西。”
“或許是他拿了你們不知道的東西。孫橋身亡時身穿吏服,他明知孫橋的身份還敢殺,便不會因為著急走就不拿東西,孫橋身上一定有什麽東西被他取走了。”趙寒煙自責道,“怪我腦子不靈光,竟把這麽重要的事給忘了。”
“不怪你,你是個廚子,本就不該負責這些,是我的失職。”展昭笑著糾正道。
“她妹妹失蹤後不久嶽父就身亡了,聽起來很有些蹊蹺。考量到殺豬巷的案子並非歐大春第一次殺人,我覺得這地方可以細查,再有他老家的妻子也是個突破口。”
展昭一一記下,轉即問趙寒煙:“你在破案方麵很有天賦,你若真隻喜做飯我就不說什麽了,但有案子時你會觀察、琢磨,很用心地去想,看起來你不像是不喜歡這個,那為什麽又不做?”
趙寒煙怔住,疑惑地望向展昭,“是麽?”
雖然嘴上這麽問,但趙寒煙心裏其實已經有答案了。她表現得確如展昭所言那樣,在很感興趣地觀察、思考和分析……她看起來很喜歡做這些,這是她自然狀態下最真實的反應。當初或許真是因為父母硬逼她選擇學醫的關係,她為了證明自己就去單純地反抗‘家長製’。家長所有的安排她都討厭,即便是心理學很可能是她所愛,她也把其歸類在‘不喜歡’。
現在想想,烹飪確實是她的興趣所在,心理學也令她著迷。趙寒煙開始自我疑惑,忽然發現自己說不清楚更喜歡哪一個了。
展昭見趙寒煙處於失神中,知這件事似乎戳到了她什麽,遂也不再多問了,客氣告辭。
秀珠緩步湊了過來,輕喚了一聲趙寒煙,“天色不早了,早些歇息?”
“走,迴去睡覺。”趙寒煙決定不想了,痛快地起身,拉著秀珠迴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