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頁
三百六十五種高難度活法 作者:莫然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把油水榨幹了就把她踹了?
楚愈清楚地知道,夏亦寒的主治醫生,應該是她,也隻能是她。她們之間分隔,會成為夏亦寒痛苦迴憶的「扳機點」,她每一個深愛的人,最後都會離開,都會死亡,這會讓她再次陷入混亂狀態,出現適應障礙和精神痛苦。
而之所以會產生扳機效應,是因為她們之間不僅僅是醫患關係,而是更為複雜,這種關係可以把夏亦寒推向深淵,也可以將她捧向光明。
夏亦寒還沒混亂,楚愈先混亂了,她不可能向委員會挑明這種關係,那她該怎麽解釋呢?
怎麽做才能向委員會證明,她必須擔負起夏亦寒的治療責任?
麵對手機消息時,楚愈看著看著就發呆了,頭髮茂盛的腦袋裏,充滿死循環般的思考。
11月1日,夏亦寒生日,這一天,孤兒院一案告破,專案組將孤兒院一鍋端,院長馮若斌被捕,其管理的慈善基金會遭查封,通過孤兒院,還查獲大量贓物、違禁品,牽出多個犯罪團夥、集團,涉案人員達1800多人。
涼水警局內部奸細被揪出,警方命令其向孤兒院傳遞虛假消息,在交易現場,警方進行收網,人贓俱獲。
臥底平安歸來,麵容憔悴,滄桑了一頭,和出發前判若兩人,混成了個如假包換的黑社會打手,他想抱著夏亦寒大哭一場,夏亦寒隔著鐵欄杆,看著他臉上和眼神中遍布的傷痕,沒說話。
她當初就是這麽過來的。
緊繃了九個月的神經,終於舒緩,公安機關內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但超人處緊繃的神經,繃得更緊,猶如箭在弦上,一觸即發。
楚愈聯繫了盆川省公安廳廳長徐懷俞,長硯市福山精神病院院長秦令舒,最高法院司法鑑定中心主任王開煬,做好了出發前的準備。
出發前夕,楚愈迴家吃了頓飯,潘儀問她:「看起來這麽氣勢洶洶的,明天要飛哪裏?」
楚愈看著眼前火紅的辣椒,言簡意賅:「進京!」
第182章
11月10日,京城。
南方還在猶豫著要不要開凍, 北方已經瀟灑地脫了葉子, 開車從街上駛過, 樹木在兩旁行以注目禮,端莊而肅殺。
楚愈在超人處當慣了老大, 平日衣著打扮,百無禁忌,她就是規矩, 所以沒有規矩。
但這次進京,她專門定製了兩套正裝, 灰色西裝,白色襯衣, 雙肩平展, 腰部束攏,褲腿修長, 和她的輪廓貼得嚴絲合縫, 腳步一邁, 便顯得英姿颯爽,儼然是要上庭辯論的準最佳辯手, 把他人氣場都吸附到周圍, 化為己用。
來之前, 她便向調查小組提出申請,表示在和小槐花進行深入交流後,發現之前遞交的匯報書不夠完善, 有遺漏之處,於是此次想特意進京,當著委員會的麵,對福山醫院一事再做補充解釋,並為小槐花後續的治療和教育工作,提出建議。
針對楚愈的申請,委員會專門開了個研審會,聽取和審議其匯報和建議,分為提出、審議、辯論、修正和表決等五個步驟。
研審會耗時長,堪稱終極答辯現場,楚愈坐上發言席後,就做好了坐到屁股麻木的準備,她的匯報和建議書已經寫好,複印了十一份,呈交給每個參會委員。
她花了半年時間,字字皆心血,比寫論文還費勁,每個「碼字」的深夜,她都會懷念大學那幾千單詞的畢業論文,至少最後答辯,麵對的是一屋子歡天喜地的教授,而不是現在,換了一桌子撲克臉的領導,每個標點符號都要細斟慢酌。
這次會議由委員長許遠寧主持,今年1月份看到「初版」匯報書後,他並不滿意,覺得楚愈的解釋差強人意,現在出了個匯報書2.0版,他倒是很想現場聽一聽。
楚愈打開了話筒,聲音在大廳裏迴蕩,她已經排練了幾十遍,聲音拿捏得恰到好處,不緊不慢,中氣十足。
「各位領導好,我先就1月份提交的匯報書作出補充說明,其中解釋了福山醫院一事的起因,但當時小槐花拒絕交流,所以我單單從我的方麵解釋,為了避免再次犯錯,沒有涉及小槐花的動機,自3月份以來,小槐花接受問話和審訊,在柳警官和王主任的監督下,我同小槐花進行深入交流,進一步揭開了案情全貌。
「請你們翻到匯報書的第4頁,這是小槐花的精神鑑定報告,此次精神鑑定,在王主任的指導之下完成,鑑定結論為,小槐花為反社會型人格障礙,並有創傷後應激障礙,而後者並不明顯,也是我之前未診斷出的,主要是因為破案之前,我和小槐花的交談並不深入,她有意迴避談及自己的感受,並隱藏真實情緒,第二點原因是,隻有麵對特殊情景刺激,她迴憶起童年以少年經歷時,症狀才會顯示出來。
「而福山醫院的意外,便是發病的體現。按照當時的計劃和推斷,小槐花應該是趁夜間悄然離開,但她為了故意迴避我,切斷我和她的關係,所以對我行兇,還將福山醫院攪亂,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擾亂了所有計劃。」
副書記提了問:「第5頁寫有,因為接近案件尾聲,小槐花認為她和你之間將會長期分別,所以故意犯下罪行,努力迴避。請問你們之間是什麽關係,為什麽長期分別會讓小槐花發病?」
楚愈就知道會來這個,這是個終極問題,總也逃不過。
「因為小槐花年幼時,經歷過雙親和摯友的死亡,留下了嚴重的心理創傷,但在她的成長中,創傷並未疏導出去,反而壓抑到潛意識當中,使她對親密關係會患得患失,在和我的長期相處當中,我和她建立了一種類似於親情的關係,但我又是她的調查者,所以會讓她產生矛盾情緒,當她覺得案情結束後,我們會分離,我會離開時,便讓她聯想到以往的慘痛經歷,所以產生了逃避情緒。」
</br>
楚愈清楚地知道,夏亦寒的主治醫生,應該是她,也隻能是她。她們之間分隔,會成為夏亦寒痛苦迴憶的「扳機點」,她每一個深愛的人,最後都會離開,都會死亡,這會讓她再次陷入混亂狀態,出現適應障礙和精神痛苦。
而之所以會產生扳機效應,是因為她們之間不僅僅是醫患關係,而是更為複雜,這種關係可以把夏亦寒推向深淵,也可以將她捧向光明。
夏亦寒還沒混亂,楚愈先混亂了,她不可能向委員會挑明這種關係,那她該怎麽解釋呢?
怎麽做才能向委員會證明,她必須擔負起夏亦寒的治療責任?
麵對手機消息時,楚愈看著看著就發呆了,頭髮茂盛的腦袋裏,充滿死循環般的思考。
11月1日,夏亦寒生日,這一天,孤兒院一案告破,專案組將孤兒院一鍋端,院長馮若斌被捕,其管理的慈善基金會遭查封,通過孤兒院,還查獲大量贓物、違禁品,牽出多個犯罪團夥、集團,涉案人員達1800多人。
涼水警局內部奸細被揪出,警方命令其向孤兒院傳遞虛假消息,在交易現場,警方進行收網,人贓俱獲。
臥底平安歸來,麵容憔悴,滄桑了一頭,和出發前判若兩人,混成了個如假包換的黑社會打手,他想抱著夏亦寒大哭一場,夏亦寒隔著鐵欄杆,看著他臉上和眼神中遍布的傷痕,沒說話。
她當初就是這麽過來的。
緊繃了九個月的神經,終於舒緩,公安機關內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但超人處緊繃的神經,繃得更緊,猶如箭在弦上,一觸即發。
楚愈聯繫了盆川省公安廳廳長徐懷俞,長硯市福山精神病院院長秦令舒,最高法院司法鑑定中心主任王開煬,做好了出發前的準備。
出發前夕,楚愈迴家吃了頓飯,潘儀問她:「看起來這麽氣勢洶洶的,明天要飛哪裏?」
楚愈看著眼前火紅的辣椒,言簡意賅:「進京!」
第182章
11月10日,京城。
南方還在猶豫著要不要開凍, 北方已經瀟灑地脫了葉子, 開車從街上駛過, 樹木在兩旁行以注目禮,端莊而肅殺。
楚愈在超人處當慣了老大, 平日衣著打扮,百無禁忌,她就是規矩, 所以沒有規矩。
但這次進京,她專門定製了兩套正裝, 灰色西裝,白色襯衣, 雙肩平展, 腰部束攏,褲腿修長, 和她的輪廓貼得嚴絲合縫, 腳步一邁, 便顯得英姿颯爽,儼然是要上庭辯論的準最佳辯手, 把他人氣場都吸附到周圍, 化為己用。
來之前, 她便向調查小組提出申請,表示在和小槐花進行深入交流後,發現之前遞交的匯報書不夠完善, 有遺漏之處,於是此次想特意進京,當著委員會的麵,對福山醫院一事再做補充解釋,並為小槐花後續的治療和教育工作,提出建議。
針對楚愈的申請,委員會專門開了個研審會,聽取和審議其匯報和建議,分為提出、審議、辯論、修正和表決等五個步驟。
研審會耗時長,堪稱終極答辯現場,楚愈坐上發言席後,就做好了坐到屁股麻木的準備,她的匯報和建議書已經寫好,複印了十一份,呈交給每個參會委員。
她花了半年時間,字字皆心血,比寫論文還費勁,每個「碼字」的深夜,她都會懷念大學那幾千單詞的畢業論文,至少最後答辯,麵對的是一屋子歡天喜地的教授,而不是現在,換了一桌子撲克臉的領導,每個標點符號都要細斟慢酌。
這次會議由委員長許遠寧主持,今年1月份看到「初版」匯報書後,他並不滿意,覺得楚愈的解釋差強人意,現在出了個匯報書2.0版,他倒是很想現場聽一聽。
楚愈打開了話筒,聲音在大廳裏迴蕩,她已經排練了幾十遍,聲音拿捏得恰到好處,不緊不慢,中氣十足。
「各位領導好,我先就1月份提交的匯報書作出補充說明,其中解釋了福山醫院一事的起因,但當時小槐花拒絕交流,所以我單單從我的方麵解釋,為了避免再次犯錯,沒有涉及小槐花的動機,自3月份以來,小槐花接受問話和審訊,在柳警官和王主任的監督下,我同小槐花進行深入交流,進一步揭開了案情全貌。
「請你們翻到匯報書的第4頁,這是小槐花的精神鑑定報告,此次精神鑑定,在王主任的指導之下完成,鑑定結論為,小槐花為反社會型人格障礙,並有創傷後應激障礙,而後者並不明顯,也是我之前未診斷出的,主要是因為破案之前,我和小槐花的交談並不深入,她有意迴避談及自己的感受,並隱藏真實情緒,第二點原因是,隻有麵對特殊情景刺激,她迴憶起童年以少年經歷時,症狀才會顯示出來。
「而福山醫院的意外,便是發病的體現。按照當時的計劃和推斷,小槐花應該是趁夜間悄然離開,但她為了故意迴避我,切斷我和她的關係,所以對我行兇,還將福山醫院攪亂,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擾亂了所有計劃。」
副書記提了問:「第5頁寫有,因為接近案件尾聲,小槐花認為她和你之間將會長期分別,所以故意犯下罪行,努力迴避。請問你們之間是什麽關係,為什麽長期分別會讓小槐花發病?」
楚愈就知道會來這個,這是個終極問題,總也逃不過。
「因為小槐花年幼時,經歷過雙親和摯友的死亡,留下了嚴重的心理創傷,但在她的成長中,創傷並未疏導出去,反而壓抑到潛意識當中,使她對親密關係會患得患失,在和我的長期相處當中,我和她建立了一種類似於親情的關係,但我又是她的調查者,所以會讓她產生矛盾情緒,當她覺得案情結束後,我們會分離,我會離開時,便讓她聯想到以往的慘痛經歷,所以產生了逃避情緒。」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