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頁
炮灰她想千古流芳[快穿] 作者:雁來燕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漫長的炮火洗禮之下,千瘡百痍的土地上死去人民的血肉還未完全沖刷幹淨,高層已經開始鋪天蓋地地宣傳起戰爭的功勳,高喊著甚麽「正義終將戰勝邪惡」,就好像一切陰霾慘烈都不曾存在過,光明已經普照大地。
戰後勢力的重新劃分是強國才有資格參與的事,施良政府的人雖也代表華國受邀參加了會議,但唯一的作用不過是當個大會上的吉祥物。
那代表坐在角落裏看著列強爭鋒相對,肆意地在他麵前討論著未來華國地盤上的權利分配,連個正眼也沒給他。
能出席這場大會的都知道,如今華國當局都是靠鷹國的施捨過日子。做兒子的,有什麽資格去質疑老子?
大半個月的嘴仗打下來,華國曾經簽署的那些個不平等條約一個都沒廢除,反倒又折進去了不少其他好處。燕京以北的大片區域並南海港口盡皆被列強瓜分,華國當局不得限製,不得幹涉。
華國代表是以戰勝方的姿態興沖沖地去參加大會,到頭來仍不過是案上魚肉,任人刀俎。
會上施良政府代表敢怒不敢言,還得賠著笑給大人物們裝孫子,可消息傳迴國內,民眾卻出離地憤怒了。
天朝上國的舊夢分明就在不遠的過去,餘韻猶存;文人仕宦還高喊著甚麽「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縱使前朝已亡,可不少人依然相信,苦難和貧弱隻是暫時的,隻要四萬萬人同心協力,盛世就在不遠的未來。
他們分明都推翻皇室、趕走妄圖復辟的軍閥了啊!如今不是革命黨當政嗎?他們當初不是信誓旦旦承諾過四萬萬民眾當家做主的自由新社會嗎?他們不是宣稱已經得到了鷹國的支持,出於國際主義,鷹國願意幫助華國建立平等博愛的新國度嗎?
那些前一秒還滿麵慈善的政客,怎麽一轉眼就換了副麵孔,滿眼貪婪地開始為自己謀利益了呢?
這次大會仿佛是一個信號,扯開了列強們慈悲的假麵,露出了貪婪的內裏。許多人這才終於撥開了媒體新聞大力鼓吹起來的迷霧,意識到施良派係統領下的華國,在以鷹國為首的諸強麵前壓根挺不起脊樑。
因為他們的統治,本身就是一場靠出賣國家利益為代價的交易。
說什麽自由民主,不過是政客同民眾扯起的遮羞布,為了維護他們自己的統治,他們恨不得跪下去做列強座下走狗!
可他們憑什麽?這是四萬萬人的華國,是傳承了數千年的、風雲變幻英雄輩出的華國,憑什麽就成了一群蠅營狗苟之輩手中的籌碼了呢?
以文人學界為首,整個華國都沸騰起來了。無數憤恚與不甘匯聚成江海,激盪著這片羸弱瘡痍的土地。
唐沅將最新一期的《華國青年》合上,抬眸同對麵的人道:「咱們的時機到了。」
對麵的沈月藻等人聞言,眼底皆劃過一道奇異的光。
兩年的時間,實在足夠他們做很多事。他們的勢力已經滲透進西南諸省的角落旮旯,燕京裏被施良逼入絕境的舊革命黨,終於在此處煥發出了新生。
唐沅需要合作,卻絕對不想養出一個新的龐大軍閥。當初沈執名麾下的兵士,連同後來陸續被收編的隊伍,都被抹去了原有的烙印,真真正正刻上了「革命軍」的標誌。
這兩年他們雖偏安西南,日子卻並不難過。廣城那邊的工廠日益壯大,給他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錢財乃至武器軍火。滬城那邊,莊彥書也如她想像的那樣,將雜誌社發展壯大,如今儼然成了滬城新聞媒體界的領頭羊,幫他們扼住了輿論喉舌,不斷往這邊傳遞著第一手消息。
更別說,舊革命黨的人也不是吃素的,雖然施良使盡全力地想打造一個以他為中心的鐵桶政權,但革命黨元老們多年的心血經營,又豈是這麽好推翻的?
這些暗線漏洞,也是唐沅這方如今的倚仗。
如今施良政府的形象一落千丈,唐沅知道,他們數百個日夜的努力經營,終於要有了用武之地。
「走,我們……」
唐沅站起身來,一句話還沒說完,腦子裏的神經卻陡然被劇烈地拉扯了一下,尖銳的刺痛讓她眼前一黑。
那疼痛轉瞬即逝,等沈月藻等人發現了不對勁憂心忡忡地圍過來,唐沅已經恢復如初。
可她卻心神一緊,沒來由的,突然有了一種事態脫離掌控的惴惴不安。
「88?」她在腦海裏唿喚。
【宿主。】
聽到1088的迴應,唐沅心下稍安:「發生什麽事了?」
1088的聲音聽上去有些嚴肅:【不知道,等我去排查一下,宿主別擔心。】
「嗯。」唐沅點頭,又叮囑,「萬事小心。」
話雖這麽說,可一人一統心裏都清楚,出現這樣掌控之外的情況,最有可能的就是世界意誌的問題。
唐沅帶領的革命黨勢力越來越大,它終於要坐不住了。
但1088卻沒有如從前那樣勸她。它的宿主有她自己的道,為此可以不惜一切。作為她唯一的夥伴,比起勸阻,它想她更想要的是支持。
1088說完便斷開了信號,沈月藻等人已經圍過來問她怎麽了,七嘴八舌的關心縈繞在唐沅耳邊。
因此她也就沒有注意到,1088離開前突兀響起的那一小段電流噪音。
第152章 被犧牲的原配(25)
</br>
戰後勢力的重新劃分是強國才有資格參與的事,施良政府的人雖也代表華國受邀參加了會議,但唯一的作用不過是當個大會上的吉祥物。
那代表坐在角落裏看著列強爭鋒相對,肆意地在他麵前討論著未來華國地盤上的權利分配,連個正眼也沒給他。
能出席這場大會的都知道,如今華國當局都是靠鷹國的施捨過日子。做兒子的,有什麽資格去質疑老子?
大半個月的嘴仗打下來,華國曾經簽署的那些個不平等條約一個都沒廢除,反倒又折進去了不少其他好處。燕京以北的大片區域並南海港口盡皆被列強瓜分,華國當局不得限製,不得幹涉。
華國代表是以戰勝方的姿態興沖沖地去參加大會,到頭來仍不過是案上魚肉,任人刀俎。
會上施良政府代表敢怒不敢言,還得賠著笑給大人物們裝孫子,可消息傳迴國內,民眾卻出離地憤怒了。
天朝上國的舊夢分明就在不遠的過去,餘韻猶存;文人仕宦還高喊著甚麽「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縱使前朝已亡,可不少人依然相信,苦難和貧弱隻是暫時的,隻要四萬萬人同心協力,盛世就在不遠的未來。
他們分明都推翻皇室、趕走妄圖復辟的軍閥了啊!如今不是革命黨當政嗎?他們當初不是信誓旦旦承諾過四萬萬民眾當家做主的自由新社會嗎?他們不是宣稱已經得到了鷹國的支持,出於國際主義,鷹國願意幫助華國建立平等博愛的新國度嗎?
那些前一秒還滿麵慈善的政客,怎麽一轉眼就換了副麵孔,滿眼貪婪地開始為自己謀利益了呢?
這次大會仿佛是一個信號,扯開了列強們慈悲的假麵,露出了貪婪的內裏。許多人這才終於撥開了媒體新聞大力鼓吹起來的迷霧,意識到施良派係統領下的華國,在以鷹國為首的諸強麵前壓根挺不起脊樑。
因為他們的統治,本身就是一場靠出賣國家利益為代價的交易。
說什麽自由民主,不過是政客同民眾扯起的遮羞布,為了維護他們自己的統治,他們恨不得跪下去做列強座下走狗!
可他們憑什麽?這是四萬萬人的華國,是傳承了數千年的、風雲變幻英雄輩出的華國,憑什麽就成了一群蠅營狗苟之輩手中的籌碼了呢?
以文人學界為首,整個華國都沸騰起來了。無數憤恚與不甘匯聚成江海,激盪著這片羸弱瘡痍的土地。
唐沅將最新一期的《華國青年》合上,抬眸同對麵的人道:「咱們的時機到了。」
對麵的沈月藻等人聞言,眼底皆劃過一道奇異的光。
兩年的時間,實在足夠他們做很多事。他們的勢力已經滲透進西南諸省的角落旮旯,燕京裏被施良逼入絕境的舊革命黨,終於在此處煥發出了新生。
唐沅需要合作,卻絕對不想養出一個新的龐大軍閥。當初沈執名麾下的兵士,連同後來陸續被收編的隊伍,都被抹去了原有的烙印,真真正正刻上了「革命軍」的標誌。
這兩年他們雖偏安西南,日子卻並不難過。廣城那邊的工廠日益壯大,給他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錢財乃至武器軍火。滬城那邊,莊彥書也如她想像的那樣,將雜誌社發展壯大,如今儼然成了滬城新聞媒體界的領頭羊,幫他們扼住了輿論喉舌,不斷往這邊傳遞著第一手消息。
更別說,舊革命黨的人也不是吃素的,雖然施良使盡全力地想打造一個以他為中心的鐵桶政權,但革命黨元老們多年的心血經營,又豈是這麽好推翻的?
這些暗線漏洞,也是唐沅這方如今的倚仗。
如今施良政府的形象一落千丈,唐沅知道,他們數百個日夜的努力經營,終於要有了用武之地。
「走,我們……」
唐沅站起身來,一句話還沒說完,腦子裏的神經卻陡然被劇烈地拉扯了一下,尖銳的刺痛讓她眼前一黑。
那疼痛轉瞬即逝,等沈月藻等人發現了不對勁憂心忡忡地圍過來,唐沅已經恢復如初。
可她卻心神一緊,沒來由的,突然有了一種事態脫離掌控的惴惴不安。
「88?」她在腦海裏唿喚。
【宿主。】
聽到1088的迴應,唐沅心下稍安:「發生什麽事了?」
1088的聲音聽上去有些嚴肅:【不知道,等我去排查一下,宿主別擔心。】
「嗯。」唐沅點頭,又叮囑,「萬事小心。」
話雖這麽說,可一人一統心裏都清楚,出現這樣掌控之外的情況,最有可能的就是世界意誌的問題。
唐沅帶領的革命黨勢力越來越大,它終於要坐不住了。
但1088卻沒有如從前那樣勸她。它的宿主有她自己的道,為此可以不惜一切。作為她唯一的夥伴,比起勸阻,它想她更想要的是支持。
1088說完便斷開了信號,沈月藻等人已經圍過來問她怎麽了,七嘴八舌的關心縈繞在唐沅耳邊。
因此她也就沒有注意到,1088離開前突兀響起的那一小段電流噪音。
第152章 被犧牲的原配(25)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