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當時隻以為是年輕人天真不諳世事,卻不曾想她竟真的邁出了最難的一步,直接將這個問題送上社會焦點,讓政府想不注意都難。


    現在民眾已經開始對政府不滿,這一個搞不好,可是會影響公信力的大事啊。


    她這麽一做,就是把他這個市長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這個戚九小姐,實在是,實在是……


    聰明得過分,不討喜得很。


    廖元誠有些心煩意亂地揉皺了那張報紙。


    ……


    滬城政府一旦肯配合,後續的事情就變得水到渠成起來。


    幾天後,滬城兒童福利院整改議案出台,由政府牽頭,投入一定比例的資金,增設新福利院,並整改老福利院的製度章程,實行燕京大學教育學教授翟明鶴提出的「教養兼施」策略。


    除此之外,警務司也開始嚴查民間虐待兒童現象,尤其是那些喪心病狂溺斃女嬰的,更是抓了幾個典型出來嚴懲。


    政府打響了第一炮,宜新立刻緊隨其後,表示會把公司2%的營業額用於支持該慈善項目,受到了政府的大力表揚,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


    有宜新這個出頭鳥牽頭,滬城其他商戶也不甘示弱,都想出來為自己家的招牌拉一波好感。


    相當一段時間內,《滬報》都不得不專門騰出一片空位,專門用來感謝這些響應政策的商戶。


    比起名利交錯的商場,那些捐贈個人則要單純得多。他們中好些僅僅是因為讀過《草兒青青》這篇文章,真實地為以草兒為代表的底層兒童感到難過,想盡自己的力量做些什麽。滬城名媛圈甚至搞了個內部募集,各家小姐把自己的零花錢捐出來,籌辦出了一個民間福利院。


    她們還專程寫信給《華國青年》雜誌社,言及這家福利院是因《草兒青青》才能得以創辦,她們欽佩竹文先生,希望能得到先生的墨寶,時時勉勵。


    唐沅讀完來信,拿筆沾了飽滿的墨,在雪白的宣紙上一氣嗬成寫下四個大字——


    但行前路。


    這幅字送到福利院後,被細細雕在雞翅木上,高懸在正廳之上,成了這所福利院收養兒童們最耳熟能詳的箴言。


    在時代的大勢下,盡管這些努力隻是杯水車薪,但對那些真實受益的兒童,卻實實在在是一生的拐點。


    還是那句話,隻要有人在行動,希望就一直存在。


    等這一係列事情告一段落,宜新也在滬城正式開業。


    剪彩那天,廖元誠親自到現場來給宜新撐排麵,多少暗地裏盯著宜新的同行都暗暗心驚,以為政府對宜新青眼有加。


    但隻有廖元誠和唐沅心裏知道,他們不過是塑料盟友,有機會坑對方就絕不會手軟。


    宜新的前期宣傳做得相當不錯,之前又借著整改福利院的事很是拉了一波好感,開業那天,也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滬城是華國數一數二的大城市,這兒的人看慣了好東西,一般的貨色根本打動不了他們,想在這裏立穩腳跟,從前宜城那一套是遠遠不夠的。


    但好在,唐沅腦子裏裝的是後溯數千年的文明智慧,論新奇有趣,她在這個時代難逢敵手,再加上不少國外高端品牌的獨家入駐,宜新很難不受到貴婦小姐們的追捧。


    幾乎沒費多少力氣,宜新的運營就步入了正軌,短短一段時間,它的風頭甚至隱隱蓋過了其他同行,唐沅也隨之成了滬城商圈炙手可熱的新貴。


    提起這位戚九小姐,不少人都得贊一句,不愧是戚恕的孫女,這等本事和氣魄,不辱先祖名聲!


    第141章 被犧牲的原配(14)


    在這樣的鮮花錦簇中, 唐沅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年也就走到了尾聲。


    前一晚滬城落下了今年冬天的初雪,早晨起來的時候, 外邊的街道上已經積起了薄薄的一層, 銀裝素裹,煞是好看。


    今年最後一期《華國青年》馬上就要刊印, 莊彥書來別墅取《草兒青青》最新連載的手稿,順便就把一本厚部頭的德文書放到了她麵前。


    唐沅掃了一眼封麵,正是那本鼎鼎有名的《資本論》。


    莊彥書搓著手, 眼裏閃著精光:「我們大家商量了一下,趁著現在雜誌還有些關注度,再增設一個有關馬恩思想的新欄目。怎麽樣, 大老闆,憑您的本事, 應該能找到一個德文翻譯吧?」


    莊彥書不愧是後來引領新思潮運動的第一人, 腦子靈活, 嗅覺敏銳。這個時候的馬恩思想剛進入華國不久,傳播範圍還十分有限,甚至還沒有整理成規範的文集。


    但對它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 它是怎樣偉大的思想理論。遠的不提,不久前轟轟烈烈推翻舊社會的那場大革命, 就帶著不少它的影子。


    新政府有心將它在華國推而廣之, 但實在分身乏術, 隻能更多地藉助知識分子的力量。但這項工作實在太龐大, 精通德文, 又對政治、經濟、哲學等方方麵麵都有深入了解的人又實在太少,很難把馬恩著作翻譯成華文,這也是現今馬恩思想傳播的最大瓶頸之一。


    如今華國流傳的馬恩著作,都是零散單篇,且多由英文譯本二次翻譯而來,受英譯本的影響,在思想內容的把控上難免就有所偏差。學問一途,差之毫厘謬以千裏,實在讓人不能不著急和慎重。


    現在不少名家都在這一浩大工程上卯足了勁,若是《華國青年》也能在其中分一杯羹,那在學術圈內的地位必能直線上升。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炮灰她想千古流芳[快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來燕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來燕去並收藏炮灰她想千古流芳[快穿]最新章節